如果世界上有地獄的話,那就存在人們心中!
01
昨天下下午16時,南昌市公案局灣裡分局接轄區居民熊某杭報警稱,他下班回家發現家中有人遇害。
當警察趕到熊某杭家,發現案發現場有5個已經沒有生命體徵,並且1人受傷。
而受傷的人就是犯罪嫌疑人,魏某。
死者是魏某的嶽母、妻子、孩子。
而魏對些事供認不諱,初步認為魏國家庭長期壓抑,悲觀厭世危害這些親的,並打算自殺的。
但不管有什麼情緒,它都不可能隨隨便便對人攻擊,它都有一個爆發點。
就像你心情再不好,別人不理你你也不會無緣無故地跑去跟人吵架。
犯罪心理學家表示:
80%的犯罪都不是提前制定好的,而是屬於衝動殺人。就是當他們的情緒被衝到一個最高點時,他們才會實施激烈報復,導致犯罪。
所以我們成人,在學會成人技能時,還得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是成熟的一個最重要的標誌。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你將成為情緒的施害者,又會成了情緒的受害者。
02
這件悲劇,讓我想起了另一件殺妻殺母事件。
1月28日,在霍林郭勒市某居民小區內,兩名女子被人用刀捅傷,致當場死亡。
民警調查得知, 這起殺人的是黃某,也就是受害人的妻子和嶽母。
據黃某交代,他和妻子婚後感情不和,經常吵架。1月6日,妻子與黃某發生爭吵後,再次離家出走。
案發當時,黃某去妻子的三姐家,打算接妻子回家。快進入小區時,突然想到他曾在三姐家見到過一把兵工鏟,怕自己吃虧。
就在去小區的路程中的一家廚具店裡,買了一把尖刀。
到了三姐家後,黃某的妻子、三姐、嶽父嶽母都在,黃某讓妻子和自己回家,但妻子堅決不同意,聲稱要和他離婚。
黃某想到妻子的平日用品都不放在自己家裡,黃某越想越氣說:
「你連一件衣服和物品都沒有放在家裡,根本就沒想和我好好過日子!你把金項鍊和彩禮還給我。」
兩人發生爭執,妻子放話說,她會去法院起訴離婚。之後黃某和妻子及嶽母發生爭執,並且有撕扯。黃某一氣之下用剛買的尖刀,刺向妻子和嶽母。
一怒之下,結束了兩條人命。
黃某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兩條人命卻不能起死回生,兩個家庭破碎。
再仔細想想,如果這家坐下來,可以好好談談到底婚姻出現了什麼問題?是不是就可以避免悲劇發生。
如果黃某能多想想自己的問題,控制情緒;而妻子不要動不動上來就提離婚,說出自己的想法呢?
但人生卻是沒有重來的,沒有如果,生死亦是。
03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關於「情緒由來」的「踢貓效應」。
一位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闆的批評,
回到家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一頓。
孩子不高興,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
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為了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
「踢貓效應」其實就是一種「壞情緒」的傳染。
或許我們有很多人經歷過的:
本來我們開心地給愛人或者朋友講一件事件,但對方卻是以一種非常不友好的態度對我們,我們原本開心的心情立馬被他們傳染了,甚至會和他們吵起來。
從而忘記了,我們本來是非常開心的,只因他們的壞情緒。
而我們常常自己控制不住情緒,就扮演了壞情緒的傳染者。
現在想想上面的例子,是不是他們開始並沒有想殺人,如果大家都能心平氣和地控制情緒,是不是很多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04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說過:
對於任何事物,要改變它就要先接受它。譴責不會解放,而只會壓迫。
壞情緒也是,我們先要了解自己的壞情緒,不應該逃避,而應該去控制它。
當我們遭遇難過、生氣、憤怒、氣憤、激動的時候,可以試著以下的方式:
一、離開,先讓自己靜一靜
遇到事覺得會發生自己無法控制的時候,儘量讓自己離開一會,平復一下心情,等自己可以不是那麼難過、傷心、憤恨的時候,再去解決事情。
二、轉移注意力
控制不住情緒,如果一直沉浸在這種情緒中,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這個時候,可以出去跑跑步,去運動、看電影、唱K,跟朋友吃飯等。改變環境,你的注意力被分散,情緒也會慢慢改變。
三、合理髮洩
所有情緒都是因為自身得不到抒發,如果不及時發洩,只為越來越難受。你可以去一個無人的地方,大哭一場,眼淚是抒發情緒最好的辦法,也可以將自己的不滿說給朋友聽,說出來你會好受很多。
生活的事情都是由身邊的人和無數瑣事組成的,你無法控制這些雜事,但可以控制情緒。
不要讓你的心被不重要的情緒給佔領了。
拋開垃圾情緒,學會控制情緒,做更好的自己。
——完——
講述生活情感故事,以理性思維剖析人間世情,用一支筆慰籍你我,溫暖人心!
喜歡本文的朋友,歡迎關注、留言、轉發,讓我們一起逆著陽光溫暖自己!
本文由總是幻想著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