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種變化和歷史背景,分析《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的雙重悲劇色彩

2021-01-08 宇小白的魚

提到「性感」這個詞,大家腦海裡一定會浮現出一個烈焰紅唇、豐臀翹乳的女人形象。她穿著極具誘惑的蕾絲服飾,明眸皓齒,朱唇微啟,讓男人體內的荷爾蒙含量迅速激增。毫無疑問,「性感」這個詞多多少少被打上了調情的色彩。但有這樣一部電影,片中女主角所飾演的角色性感無比,一度成為所有女人追捧的對象。但觀影其中的人,都會不忍心、不捨得讓她的性感公之於眾,想替她披上厚厚的外衣,把所有的美麗都遮擋讓起來。這部電影就是由義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於2000年拍攝的《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豆瓣評分8.8,被無數人譽為「少年性啟蒙」的《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與1988年拍攝的《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並稱為「時空三部曲」。該影片以少年雷納多的視角,敘述了在義大利西西里小鎮上,一個風情萬種的美豔少婦瑪蓮娜的人生故事。電影中飾演女主瑪蓮娜的義大利國寶級演員莫妮卡·貝魯奇,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展示著讓人無法抗拒的性感。正是這種性感,加深了這部看似片名美好、實則殘忍,揭露了人性之惡的電影的悲劇色彩。

本片不僅榮獲第45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攝影,還分別獲得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和第58屆美國金球獎兩項大獎的提名。今天,我將從電影的情節推動和社會背景為切入點,為大家解讀這部電影。

一、推動電影情節發展的兩個因素

這部電影最大的特點在於巧妙地運用了兩種不同元素的變化來推動情節的發展,讓大家在更好理解這個故事的基礎上,更加深了對義大利國家的認識。

1、色調的變化

電影的開頭,導演將一派美麗的義大利風情小鎮的形象展現在觀眾眼前。喇叭裡播放著徵兵啟示,雷納多騎著他擁有的第一輛自行車穿過街道、人聲鼎沸的廣場,急著向同伴去炫耀。導演用蒙太奇的手法,將雷納多的自行車和小鎮上的景色結合在一起,巧妙的讓觀眾看到了這個義大利小鎮的美麗。金色的夕陽照著狂熱的人群,翠綠的樹、斑駁的牆壁,淡淡的海風、蔚藍的天空、樸素的碎花裙子,還有無憂無慮嬉戲打鬧的孩童,這些無不讓人心往神馳。

有意思的是,導演本身就是西西里的人。作為新現實主義電影流派的繼承人,導演貫徹了「把攝像機扛到大街上去」的口號,在電影一開始,就努力還原了島上人們的生活狀態,街道、海邊走廊、懸崖等,為大家營造出一個如夢如幻的「世外桃源」。該部電影播出後,西西里小鎮迅速成為了走紅的旅遊聖地。

淡雅溫暖是電影開頭部分的主色調,女主瑪蓮娜的出場更是將這種曖昧但不豔俗的氛圍推向了高潮。她身著一襲白裙,踩著5、6釐米的高跟鞋,行走在白色的石子上,腿、臀、腰、胸、臉龐,導演的鏡頭跟隨著孩子們的眼光一起,將這個不可方物的美豔少婦展現在大家眼前。

鎮上的男人們都為她傾倒,鎮上的女人們都嫉妒的發狂。導演用近乎狂熱和偏執的手法將瑪蓮娜的美展現到了極致,但也為她後來的不幸遭遇埋下了伏筆。

如果說成年人的眼光還夾雜了惡俗下流的偏見和陰暗潮溼的卑鄙期待,那么正處於青春發育期的孩子對於「美」的感受來的更加直接和純粹。導演借用孩子的眼光讓瑪蓮娜形體的性感升華為一種意識形態的美。不是粗俗下流的露肉,而是一種從心底對生活有期待的女人所展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她的期待就是她的可憐的丈夫——那個為法西斯賣命但卻不被善待的軍人,而正是沿著這條線,串連起了瑪蓮娜和她的丈夫兩個悲劇的人生。

有一個細節,當雷納多偷了瑪蓮娜的內褲自慰後,父母親發現後哭叫著嚷嚷是一件不可原諒的事情的時候,雷納多的妹妹說了一句:「內褲真好看,能給我嗎?」慌亂之中的一句話,成為瑪蓮娜美麗的點睛之筆。

魯迅說:「一見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然而,在孩子的世界中,他們只有約略辨識美的目光,沒有成年人那麼複雜的聯想,正是這種簡單和單純,更加烘託了瑪蓮娜的美麗。

無論是雷納多對瑪蓮娜的偷窺,還是他自己的幻想,都被打上了「樸素」的色彩,一切都顯得那麼自然得體,性發育的男孩有了意淫的對象,美麗的少婦盡情的釋放著自己的魅力,這一切都渾然天成般的發展下去,如果不是那些事情的到來。

當戰場傳來消息,瑪蓮娜的丈夫身亡後,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鎮上別有用心的男人們開始蠢蠢欲動,他們沒有想到這名偉大的「烈士」——我們姑且稱之為「烈士」,是替他們去打仗,他們該要保護這名失去了丈夫的妻子,而是齷齪的想到了「他需要一個情人。」

雷納多的幻想拉開了這一場鬧劇的帷幕,在他的想像中,瑪蓮娜成為被釘上十字架的聖母,接受著人群肆無忌憚的「奸視」。他手中所持的紅色燈臺,成為瑪蓮娜悲劇開始的主色調。

紅色,大紅,紅的鮮豔欲滴,像火焰,又像致命的毒藥。鎮上的男人們輪流的試探瑪蓮娜,讓她惹上了官司,甚至失去了生活保障,政府不再為她發放補助,她的生活到了瀕臨絕望的盡頭。

其實,紅色就是義大利的象徵。從航拍圖看去,目力所及指之處,幾乎就是一片紅色,本來這樣的顏色是美麗的,但這段歷史,特別是這場法西斯的侵略戰爭,導演本身就是懷著堅定的反戰情緒的,他用了這樣諷刺的手法,將義大利這場曾經帶給無數人災難的戰爭予以強烈的批判。

當女主留著紅色的短髮,抹著最豔的口紅,被無數男人簇擁著點燃那一支煙後,她眼中泛起眼花。

「我不需要誰為我打火點菸,我需要的是一個能把我的煙從嘴裡拿下裡的人。」

當戰爭結束,盟軍進駐小鎮,那些拉著瑪蓮娜出來毆打的婦女、曾經醋溜溜得不到瑪蓮娜而惡意中傷的男人們,又何嘗不是殺人放火的劊子手?

電影末段的色調轉為了滄桑而沉悶的灰色。當瑪蓮娜的丈夫驚喜的出現在鎮中,他沒有得到人們應有的尊重,這個曾經為了他們而戰的男人,失去了一條胳膊,也失去了人們應得的尊重。

他倒在地上,被人們玩笑和侮辱中傷的不得動彈。

導演用這種方式再一次的加深了瑪蓮娜丈夫——尼洛的悲劇色彩,一個人為國而戰本來應該是光榮的,榮耀的,可是他的人生和青春都奉獻給了墨索裡尼那個狂熱的侵略分子。但他又是幸運的,因為比起他的妻子的遭遇,他簡直幸運多了,但這樣的幸運何嘗不是一種煎熬呢?

至此,導演用灰色的衣服、灰色的天空和灰色的人心強化了兩人生命的悲劇色彩。

有意思的是,導演安排了雷納多和他的女友與瑪蓮娜與她丈夫的偶遇,這樣的情節似乎是在告訴著我們:少年,你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2、電影節奏的變化

電影的發展何以一直牽動著人心,尤其是在這部電影中,我們跟隨著瑪蓮娜的出場而心動不已,因為她的沉淪而懊惱不已,也為了最後她的略帶悲傷色彩的重回西西里而沉默,很大程度上,是電影的節奏很好的帶動了我們。

電影的開頭,雖然是交代了在這個國家以外,已經燃起了戰火,但在導演的鏡頭中,小鎮上的人們生活的愜意舒適,絲毫看不出戰火的引燃對這個小鎮的影響,這裡的人們生活的簡單而自然。

於是,我們的整個身心都放鬆下來,跟隨著雷納多的視角一起欣賞著少婦瑪蓮娜的美麗。

在敘事節奏上,前半段沒有任何的矛盾與衝突。小鎮上人們的流言蜚語也只是生活的調味劑,大家都知道,那是因為得不到的惱怒和女人們對她美麗的天然恨意,甚至女主瑪蓮娜的走路速度,也是非常的緩慢而穩定,因為她還很自信,她知道自己仍然有依靠,自己沒有什麼見不得人。

電影到了中期,導演明顯的將電影的敘事節奏放快,為觀眾營造一種矛盾衝突爆發的氣氛,正是這種氣氛的營造,為女主的悲劇色彩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雷納多不滿男人對她調情的言語砸壞窗玻璃後小鎮人們的追捕。

雷納多偷了瑪蓮娜內褲被家人發現後這個家庭爆發的矛盾。

牙醫自稱瑪蓮娜為自己「未婚妻」而引發的鬥毆。

法庭上人面獸心的律師激烈的辯論。

而此時的瑪蓮娜,只能穿著一身黑衣服,快速的通過廣場,她此時已經失去了當初的自信和優雅。

電影的節奏變得快速凌亂,刻畫了諸多的矛盾與衝突,這些矛盾與衝突又都矛頭鋒利的指向了瑪蓮娜。尤其是在父親去世後,她徹底的失去生活來源,只能依靠「賣肉」為生時,我們看到了一個孤苦無依的女人為了一塊麵包、一些食物而不惜名譽的悲慘。

直到瑪蓮娜被懷恨已久的婦女們揪出來剪完頭髮,瑪蓮娜裹上一身黑衣離開這個小鎮後,一切又都重歸於寂,電影的節奏又開始慢了下來,終於讓喘不過氣的觀眾深深地鬆了一口氣。

通過節奏的變化反襯人物的命運變化,是很多電影中慣有的手法,但朱塞佩·託納多雷將這種方式用到了極致,所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那就是強烈的保護女主的衝動。相較於很多目前影視市場上女主通過賣可憐、做作的表演希望贏得觀眾同情的人不一樣,貝魯奇在電影中沒有多少臺詞,但正是通過她的演繹,為觀眾留下了無盡的想像,才造就了永不磨滅的經典。

二、從歷史背景解析兩個人的悲劇人生

導演是堅定的反戰主義者,因此,從電影的總體調性上,這是一部極具諷刺意味的批判性電影。從女主角瑪蓮娜和她丈夫的個人命運入手,揭示了在那個時代,墨索裡尼倡導的的法西斯戰略對於本國人民造成的傷害。

故事發生的背景是:1940年春末,也就是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發生的幾天後,墨索裡尼為了搶佔戰爭勝利的果實,匆忙對法國宣戰。

電影裡多次出現了有關這場戰爭的線索,並巧妙糅合進了電影中的細節之處。

電影開頭,少年雷納多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輛自行車,當他騎著車穿越廣場時,墨索裡尼正在發表全國演講,此時,狂熱的義大利法西斯政府正在徵兵,他們的成功的激起了全國人民的熱烈支持,連西西里這個與世無爭的小鎮都為之沸騰,瑪蓮娜的丈夫尼諾正是在這個時候被徵兵上了前線,開始了自己悲劇的人生。

然而另一邊,一幫孩子正在陽光下用放大鏡烤著那隻螞蟻,並用譏諷的口氣說:

「這小傢伙還不知道自己要死了吧。」

這個小傢伙,在這裡不僅暗喻了此後電影女主角的悲慘命運,更是暗喻了這場戰爭註定要失敗的結局。

但此時的義大利是狂熱的,被戰爭挑逗起來的人心,就像乾柴上的熊熊大火那樣不可遏制。

連小小的雷納多也不時用參軍這樣的藉口抗議父親對他的教育。

在這部電影裡,雷納多的父親雖然是一個貧窮家庭的小人物,但他所代表的角色愛家庭、開放、包容,甚至帶著孩子去完成了「成人禮」。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他也是一個堅定的反戰主義者。其實他也代表了相當一部分還處在理智當中的義大利人,他們無能為力,但他們懂得這場戰爭並不是正義的戰爭,他們就像是導演為義大利留下的希望。

在雷納多跟蹤瑪蓮娜第二次到她父親的居所時,小鎮的喇叭中又播放出關於戰事的最新消息:

「武裝參謀部宣稱,我們英勇無敵的戰士重創了······盟軍放出的不知名的武器,為了提高我軍在前線的士氣,所有市民的撫恤金,將被再度延遲發放。」

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軸心國的軍事進攻遭受了巨大的打擊,他們開始節節敗退,甚至無力支付市民的撫恤金。而在這樣情況下的義大利人民,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小鎮上人們扭曲的心靈就是這個國家扭曲心靈的真實寫照。

對於瑪蓮娜的美,男人們想到的只是瘋狂的佔有,不顧她的男人此刻正在戰場上為他們拼殺;而這裡的女人,從來沒有自我的概念,以男人的愛好為自己的愛好,時時刻刻都提放著這個可能搶走她們男人的女人。

當時的義大利國民已經窮困到了什麼程度,雷納多的媽媽曾經抱怨過:

「他們給我們的東西都是廢物。」

而雷納多的父親說:「蘇聯也是那樣子。」

在義大利的國內宣傳中,萬惡的法西斯政府對國內的人民極盡剝削壓榨,還通過宣傳,讓自己的國民覺得其實國家都是一樣,這更加凸顯了政府的作惡多端。

當戰爭結束,缺了一支胳膊的尼諾奇蹟般的重新回到這個小鎮上時,這名戰鬥英雄受到的卻是大家的冷嘲熱諷,他氣憤的說:

「我真不該為你們這幫人上前線打仗。」

這部2000年上映的經典電影在諸多細節之處都展現了導演的功力,更加高明的是用色調和節奏的變化凸顯了主人公的悲劇人生。在任何時候,沒有誰可以脫離國家而獨善其身,導演借特殊時期的悲劇故事,強烈的表達了對戰爭的不滿。導演借《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這部電影表達的只是:這是瑪蓮娜和她丈夫的悲哀,是小鎮上每一個人的悲哀,更是一個民族的悲哀。

外界的戰火永遠都都沒有燒到這片土地上來,但小鎮內燃燒著的欲望之火卻永遠都難以澆滅。

相關焦點

  • 西西里,美麗不是傳說
    但中國人去的並不多大部分國人印象中的西西里來自於幾部關於西西里的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風情萬種的佳人《天堂電影院》裡的情和《教父》裡的義電影中上躥下跳的雷納多不禁讓我想起《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的馬小軍,但《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刻畫的情形卻更為真實,託納多雷導演的功力令人欽佩。電影中13歲的雷納多對自己不能穿長褲而憤憤不滿,也對剪頭髮時的差別對待而憤怒不已;處於性啟蒙時期的雷納多,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騎自行車跟蹤美麗的瑪蓮娜,他見證了瑪蓮娜的所有經過,並對不明事實的鄉鄰們「暗下毒手」。
  • 影視賞析 | 美麗就是原罪——《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金錢和美麗。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電影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由莫妮卡·貝魯奇主演的作品《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一部電影完美的詮釋了什麼是美麗,什麼是美麗的資本。《西西里的美麗傳說》2000年在義大利上映,電影由於尺度的原因沒能在國內播放,正所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一點也不影響他的知名度,不論是不是喜歡看電影的童鞋,我相信對這部電影都不會陌生,多少男孩子把它作為自己的「啟蒙電影」。
  • 《西西里美麗的傳說》,美麗仍在傳說
    成熟美麗的女人,是少年夢中的主角,少年對成熟女人的迷戀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影片《西西里美麗的傳說》(外文名Malèna,中文又譯作《真愛伴我行》),敘述了一個二戰時期的1941年,義大利西西里島13歲的少年雷納多第一次騎上單車,開始單戀成熟的瑪蓮娜,「當我還只是十三歲時,1941年春末的那一天,我初次見到了她……那一天,墨索裡尼向英法宣戰,而我,得到了生命裡的第一輛腳踏車」,瑪蓮娜的世事不斷變幻
  • 影評 | 最美麗的情色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大概所有人聽到這個片名都會像我一樣自以為是地把它當作一個唯美,浪漫的愛情故事,可當我看完這部奧斯卡提名的電影後認為如果把這個傳說看作美麗,似乎有些殘忍,可以說它是關於西西里一個美麗女人的傳說,也可以說是傳說中西西里的美麗女人,可是基於這個傳說的本身無論我從哪個角度去看都與美麗毫無瓜葛。
  • 沒有海王的西西里,也自帶美麗傳說啊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作為地中海文化的十字路口,自然似乎將它所有的奇蹟都賦予了這片土地:山,丘陵,最重要的是地中海那令人難以置信的色彩,水晶般清澈的海水和美麗的海床。,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被歐洲、西亞和北非各式各樣的人統治過。
  • 【影視原聲】《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主題曲
    電影原聲主題音樂:《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這首音樂請不要在忙碌時候聽,不要沒有耳機去聽,不要在嘈雜的環境去聽。 1988年一部『新天堂樂園』橫掃影壇,包辦奧斯卡、金球獎、英國影藝學院最佳外語片及坎城影展歐洲電影獎評審團大獎,導演朱賽貝託納多雷贏得歡笑和淚水交織的喝採,成為義大利西西里島的耀眼新銳。
  • 沒有他,就沒有西西里美麗的傳說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大概所有人聽到這個影名都會像我一樣自以為是地把它當作一個唯美,浪漫的愛情故事,可當我看完這部奧斯卡提名的電影後認為如果把這個傳說看作美麗,似乎有些殘忍,可以說它是關於西西里一個美麗女人的傳說,也可以說是傳說中西西里的美麗女人
  •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一生中最重要的是尊嚴!
    一部具有濃鬱浪漫主義色彩的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是國際影壇上難以逾越的藝術高峰。它的成功,除了運用誇張手法對真實人性的強烈諷刺之外,對於現實、尊嚴的探討深度也是值得推崇的。《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並沒有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單純就劇情而言略顯單薄,卻充滿了滿屏青春的荷爾蒙。
  • ——評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一提到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很多人都會想起「情色」二字。
  •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漂亮的女人,在戰亂的時候永遠薄命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是一部經典的電影,上映於2000年,以少年雷納多的視角,講述了二戰時義大利西西里島上美麗少婦馬琳娜的故事。作為一個風姿綽約的美人,馬琳娜受到了所有男人的愛慕和所有女人的嫉妒,雷納多也不例外。
  •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漂亮的女人,在戰亂的時候永遠薄命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是一部經典的電影,上映於2000年,以少年雷納多的視角,講述了二戰時義大利西西里島上美麗少婦馬琳娜的故事。作為一個風姿綽約的美人,馬琳娜受到了所有男人的愛慕和所有女人的嫉妒,雷納多也不例外。
  •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樸素的人性之光
    這是義大利導演朱塞貝•託納多雷的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開始時的畫外音。有點像《百年孤獨》那個著名的開頭,一上來便有一種穿越時空的遼闊與深遠。當然,也有卡夫卡1914年8月2日日記裡 「德國向俄國宣戰——下午遊泳」的冷峻和陰鬱。故事發生在西西里的一個小鎮,美麗的大海,美麗的街道,但因為戰爭,註定會發生踐踏美麗的故事。
  •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一部包裹著情色片外衣的影史經典之作
    @薛丁格的猹《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是由義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莫尼卡·貝魯奇、圭塞佩·蘇爾法羅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00年上映,在豆瓣收穫了8.9的高分。所以,今天我會結合《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從敘事手法以及主題隱喻兩個方面,進一步分析導演試圖呈現的對於戰爭及人性主題的批判及思考。在文章的最後一部分,我會基於自身對影片的理解,分享如何更好欣賞一部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的方法。01、敘事手法上,從少年對女性的欲望視角展開故事,有效控制觀影進程,調動觀眾情緒。
  • 瑪蓮娜,一個有故事的女人——評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只不過《魂斷藍橋》通過年輕,漂亮的芭蕾舞女演員瑪亞愛情的幻滅來彰顯戰爭背景下女性的悲劇命運,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則完全通過旁觀者的視角,向觀眾講述了一個叫瑪蓮娜的美麗女人的故事。大約沒有一部電影能像《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一樣將女性的美如此露骨,恣意地展現到極致。而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影片如何渲染,瑪蓮娜都始終低眉沉默,一言不發。這令人想起中國古人常說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藝術境界。在真正的美麗面前,任何語言都是多餘的。與影片極力渲染的瑪蓮娜的美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她悲劇性的命運。
  • 「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凡是見過這座城市的人,都會忍不住回頭看他一眼」,這裡是西西里,今天想寫的也正是關於這座城市的電影。電影裡整體的畫面呈現的昏黃色調,一段塵封的記憶就這樣漫天鋪開,電影的最後雷納多這樣說道:「歲月匆匆,我愛上過很多女人。
  •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美得不合時宜是悲劇,因為環境具有排他性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是由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莫尼卡•貝魯奇、圭塞佩•蘇爾法羅等主演的劇情片,該影片於2000年10月27日在義大利上映。影片通過少年雷納多的視角,講述了二戰時期的義大利西西里島上的美麗少婦瑪琳娜身上所發生的故事。
  •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人們根本不愛美麗,美麗是用來被蹂躪的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是朱塞佩·託納多雷的作品,上映於2000年。本片是託納多雷「時光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前兩部則是赫赫有名的《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這三部電影均在豆瓣電影TOP100榜單中,深受影迷的喜愛。
  • 義大利南部之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上)
    西西里島 Sicily 聞名全球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在全球熱映。
  • 促膝夜話,一晚聊盡《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及託納多雷
    就這樣,第二期的選片定下了《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主題則定位了:《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及託納多雷。二、託納多雷其人及定位既然聊的是託納多雷,那麼,他在義大利電影屆的定位到底如何呢?以至於《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用現在的眼光再去看,也會覺得曾經的讚譽有些被高估了,存在明顯的政治不正確。這部片中的女主角瑪琳娜明顯是男性視角的消費品,是被嚴重物化的符號,在女權主義或者Me too運動來看,本片屬於該嚴厲批評的作品。好的作品,一定是可以穿越時光的,經典不因時間的變遷而變色,但《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明顯不行。
  •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被誤解的性啟蒙片,這樣看你才會懂
    在我們看過的電影中,它們都有著各自的含義,比較常見的就是那些取悅大眾的商業大片,但這類電影大多都是流水作品,可以讓我們歡樂一時,但最後我們對它們的印象都會隨著時間而消逝不過有一類電影的身份就比較特殊,由於導演和編劇的個性化理念灌入電影中,會讓電影有了個性化的元素或者特殊含義,就比如朱塞佩·託納多雷指導的《西西里的美麗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