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中心在進行營業執照註冊登記時,經營範圍涉及家政、住宿、餐飲、衛生、康復等多個方面。
天眼查顯示,新寰亞所屬的新寰亞(北京)母嬰護理有限公司的經營範圍包括「為產婦及新生兒提供集中生活照料服務、健康管理、健康諮詢、住宿、家庭服務、餐飲管理」等。璽寶嘉所屬的添合寶嘉(北京)健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範圍中有「住宿、家庭勞動服務、勞務服務、清潔服務」等,沒有「餐飲」。芙蓉花所屬的北京芙蓉花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範圍中,有「健康管理(須經審批的診療活動除外)、家庭服務」等,沒有「餐飲」和「住宿」。
以要開月子中心為由,新京報記者諮詢一名代辦執照的人,對方建議註冊健康管理公司,經營範圍包括「為產婦及新生兒提供集中生活照料服務(不含餐飲、醫療服務)、美容、健康諮詢、健康管理」等,經營場所需要現場檢查,再辦營業執照。辦理營業執照,只需一周左右的時間,費用1500元。記者提出還需要提供月子餐服務,對方稱可以再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約2-3周時間,需要現場檢查,代辦費7500元。當記者再次提出是否可以在經營費範圍中增加「住宿」時,該代辦人員稱,住宿需要滿足賓館的要求,涉及消防、衛生等多個方面,是難度最高的一項,估計起步價20萬元,並暗示記者借鑑一下其他月子中心的經驗。
新京報記者撥打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政務服務諮詢電話,工作人員表示,如果開辦的公司涉及餐飲,需要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如果涉及住宿,可以先由市場監管局在企業經營範圍裡先行添加,然後到公安局辦理特種經營許可證才能開展相關業務。
北京中醫藥大學法律系教授鄧勇指出,只有持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才能配備醫生和護士,醫生只能在規定場所執業,如果需要多點執業,還需要提前備案。《北京市護士執業註冊管理辦法》也規定,護士經執業註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後,按照註冊的執業地點從事護理工作。鄧勇還強調,按照「誰經營誰負責」的原則,月子中心如果涉及為客戶提供餐飲(自製)及住宿,經營範圍中需要有「餐飲」和「住宿」兩項,否則就是超範圍經營。
不過,一些月子中心認為,護理團隊進行的只是醫學指導和照護,與醫療行為無關,如護士為產婦護理傷口,但不做傷口縫合,會監測寶寶黃疸指數,但不提供治療服務。這種行為到底該如何界定?
「月子中心是非醫療機構,不應有醫生和護士。」北京一名衛生監督系統的執法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前段時間執法隊剛處罰一家月子中心,涉事月子中心本不在衛生監督管轄範疇,但消費者以「非法行醫」舉報投訴,執法隊介入,並最終以「無證行醫」對月子中心進行了處罰,其關鍵證據在於顧客與月子中心籤訂的協議中提到有「醫師查房、護士做相關護理」等內容。執法人員還在月子中心看到了醫生的籤名,涉事醫生給孩子做了頭圍測量,檢查氣門是否閉合等,被認定為「有診療行為」。執法隊也向兩名涉事醫生執業註冊點所在的區衛健委分別發函,將由衛健委決定對醫生的處罰。
「我們接觸月子中心負責人時,他們也很委屈,說大家都這樣做。有想辦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但月子中心又不屬於我們的審批範疇。」該執法人員表示,新興行業很多相關法律法規滯後,月子中心不需要醫療執業許可證,但會有一些項目涉及醫療方面,如果沒有這些項目難以吸引顧客,造成了絕大部分月子中心不出問題就相安無事,一出問題就遭處罰的局面。
來源: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