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留守兒童,可能我們想起的就是父母在外,留在農村的兒童,其實我今天想說的是現在城市裡和農村都存在這種現象,在城市裡,可能因為工作原因,距離家比較遠,父母雙方或者一方要一周或者一月又或者更長時間才能回來家裡,孩子由老人看管的,這也算是新時代的留守兒童了吧!比如說我,我是周末才回家的,也算是父愛缺失的留守了吧!但是生活在偏遠山區的還有很多我們看不到的留守兒童,過著更加艱苦的時光。這或許在以後更長時間都會存在,缺失父母的愛,缺失應有的教育,這也將會伴隨著整個童年到成年。
有多少孩子出生幾年了,但卻對父母的樣子很是模糊,見到父母回來後第一反應不是哭泣而是躲閃,因為不熟悉,因為不認識,所以連靠近都不敢。
如果條件允許誰不想陪著孩子一起成長。
做了留守兒童的父母,能說啥呢,他鄉容不下親情孩子上不了學,家鄉容不下未來,留不住遠行的父母。
但是有人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父母就應該晚婚,少生優生,給孩子更好的經濟條件和教育環境,這樣才能更大可能的改變下一代的命運。對於這種說法,確實找不到反駁的理由,但是農村的夜晚降臨的時候誰能保證沒有其他娛樂節目的夫妻只生一個孩子呢?或許只能順其自然吧!
或許我們也會從留守兒童慢慢變成以後的留守老人。
善待兒童,也善待老人!
孩子是自己的孩子,老人是自己的父母,都是彼此的過去和未來!
我想說的是在能力範圍裡儘量都兼顧吧!
相遇在一個家庭裡肯定也是緣分使然,若無相欠,怎會遇見!
作為年輕的我們只有竭盡全力儘量把留守的時間縮短,給彼此更多相伴的時間!
在有限的生命中給予彼此更多溫暖。因為每個你生命中遇見的人,都是有時間期限的。
有的人跟你緣淺,時間到了自然會離去;有的人跟你緣深,來了之後就再也沒有離開。
因為誰也說不定哪天就會有人離開自己!
時光如流水,在指縫間,不經意的一閃,就已隔數年,難耐歲月,暑往寒來,不經意的轉身,就已過半生。
人生短暫,不能順著世俗的眼光飄蕩,哪怕世事滄桑,依然心懷美好,趁時光年輕,趁晨光依舊溫暖,讓我們懷著簡單的心,且看雪落,且聽風吟。
靜靜的坐在時光的角落裡,一個人,一部心心念念的電影,讓心遊走在像花香如詩意的時空裡,無論世間是否薄情,都需要一個角落來安放靈魂,無論悲傷或快樂,都不要忘記了幸福的模樣。
無論工作和生活多麼繁忙都要留給自己一個生活的空間!比如剛剛我在四樓看了一個我關注了很久的電影:
神奇女俠1984,這也算是我努力工作的意義之一吧,有工作,有生活!
無論人生走多遠,內心永遠的清芬和純白,是最初的寫意,如一朵雪花靜靜的開在心底。
我問過自己,生命要多長,才能在自己留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說,此生無憾。
或許光陰的故事都會隨著歲月慢慢在記憶中消失,走過的路,終究是回不去的,輕輕的把曾經收藏,目送曾經懵懂的時光,人生有些道理,或許一輩子都無法理解,慢慢的走吧,只要心有風景,又何懼剎那芳華呢。
記得我曾經跟一個同事說過:人的一生裡所應享的福址是有一個總量的,當我們在很短的年限裡把一生的福報都用完後,就意謂著此生也就結束了,好比你每天應該只能吃二倆肉,結果你每天都吃一斤,你用一年時間把一生的肉都吃完了,那你此生就結束了!
你覺得呢?
記得有個作家說過:也許因為這個世界有白晝,也有黑夜,有冬天,也有春天,所以光明總是與黑暗交錯,寒冷總是和溫暖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