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黃壽山石全解析

2021-02-08 弧度資本


田坑石,狹義說指田黃類(田黃和坑頭田),廣義指田黃產地挖掘的獨石。

田黃類

田黃按皮色主要分為黃皮田黃,銀裹金田黃,金裹銀田黃,烏鴉皮田黃等。黃皮田黃按不同皮色又可以油黃皮田黃,土黃皮田黃,金黃皮田黃等等,烏鴉皮田黃又可分烏鴉皮田黃,蛤蟆皮田黃等
按田黃石皮厚薄可以分為厚皮田黃,正常厚度,薄皮田黃,無皮田黃等等
按田黃內部色彩可以分成白田,桂花黃田黃,雞油黃田黃,枇杷黃田黃,黃金黃田黃,桔黃田黃,橘紅田黃,紅田,綠田,灰田,黑田等等。
按質地可以分成,田黃,田黃凍,田黃晶。
按產地可以分成上坂田黃,中坂田黃,下坂田黃,溪產田黃(錐下坂田黃和其他溪坂,上坂,中坂,下坂產地壽山溪溪底下挖掘的田黃)
由于田黃從挖出到市場經過很多過程,到我們手上時基本不可以知道具體是那個產地出產的,所以命名田黃全稱多是以皮色,顏色,質地來命名,比如烏鴉皮黃金黃田黃凍,也可以按單個特徵來命名,如金裹銀田黃

油黃皮田黃
油黃皮田黃大多為中坂和下坂所產,石皮油潤,像被油炸的麵食一樣,有一定透明度,應該是內部的油潤質地透過石皮表現出來,可以說油黃皮的田黃內部質地一定非常滋潤。


土黃皮田黃
土黃皮田黃是典型的田黃,一般多卵石形,完全石皮包裹,是歲數悠久的田黃,多為中下坂所產,背部質地是多種多樣,大多內部是黃色,比較濃的黃色,不過內部也有可能出現黑色的黑田。



金黃石皮田黃金黃色石皮和土黃皮田黃差不多,只是顏色會更鮮亮一些,是很招認喜歡的石皮,內部多是很好的質地


淺黃皮子的田黃淺黃色皮子就是接近銀裹金的田黃石皮,也是在靠溪邊的白沙礫層中挖掘出來的。


銀裹金田黃 就是白色石皮的田黃,裡面一定要黃色,很多銀裹金田黃都非常美,銀裹金田黃是只有溪邊的白沙礫層才有的,很稀少。典型銀裹金田黃


透明石皮 一種很特殊的石皮,和白皮形成過程一樣,也是被溪水沁浸,而被溪水帶走色彩,加上田黃本身透明度高,就會形成透明石皮。(兩者的區別是,白色石皮除了色彩被帶走,還由於和周圍環境的相互交換作用,表皮形成肉眼很難看出的微小白色泡泡,所以看上去是白色的石皮,而透明石皮的只是被帶走色彩或泡泡很少,加上本身的透明度,就形成了透明的一層) 也有認為透明石皮是白色石皮其中的一種,也有認為透明石皮就是沒有石皮(薄的透明石皮從正面看不太出來有石皮)


金裹銀田黃 金裹銀田黃一般產地在上坂或坑頭坂,就是說在內部質地還未能成為濃黃色的時候,就來到田地中,時間一久就形成了黃皮,可是內部還是偏白,是歲數比較小的田黃


烏鴉皮田黃 烏鴉皮田黃主要分為兩種,灰黑色色烏鴉皮和帶綠色烏鴉皮,其中表皮凹凸比較大的被稱為蛤蟆皮。 烏鴉皮田黃大多都是中坂出產的,質地變化很厲害,從最美的田黃質地到最一般的都有,一般來說,烏鴉皮田黃都很油潤。相對灰黑色烏鴉皮來說,灰綠色烏鴉皮質地不透明一些,但更油潤。



蛤蟆皮田黃 表面凹凸很大的烏鴉皮田黃被稱為蛤蟆皮田黃


田黃的主要石皮顏色一般是這黃(黃皮),黑(烏鴉皮),白(白皮或稱為銀裹金)三色,加上透明石皮,在極稀罕的情況下,田黃的石皮某處會帶一點紅色(從沒有整個都是紅皮的田黃),或黑色烏鴉皮發綠,這些都是自然的色彩,決不會有藍色,紫色的石皮。

帶一點紅石皮的田黃


這三種主要色彩和透明石皮都能在田黃上共生,也就是說有白皮和烏鴉皮共生的田黃,也有透明石皮和烏鴉皮共生的田黃,也有黃皮和烏鴉皮共生的田黃,也有白皮和黃皮共生的田黃等等,甚至是白皮,黃皮,烏鴉皮一起共生的田黃等等,極稀罕的情況下,有白皮,黃皮,烏鴉皮,紅皮共生,表皮就有四種顏色,加上內部的黃色質地,這種有五個色彩的田黃被稱為五彩田黃。
白皮和烏鴉皮共生的田黃黃皮和烏鴉皮共生的田黃

透明石皮和烏鴉皮共生的田黃

厚皮田黃 無論是烏鴉皮,黃皮,還是銀裹金(白皮)都有厚皮的田黃。一般都包裹整個田黃表面。

厚皮的烏鴉皮田黃


正常厚度一般就是我們常見的最典型田黃(中坂田黃),一般都包裹整個田黃表面。



薄皮田黃,皮子比較薄,往往不能包裹整個田黃表面。


無皮田黃其實是很薄的透明皮,在石頭表面看不到明顯石皮,只能看到毛孔狀凹凸。多產在上坂。


按田黃內部色彩可以分成白田,桂花黃田黃,雞油黃田黃,枇杷黃田黃,黃金黃田黃,桔黃田黃,橘紅田黃,紅田,綠田,灰田,黑田等等。

白田 中品 所有田黃的色彩都帶有一個通性,就是帶有黃氣。即使是白田也是一樣。


桂花黃田黃 中品 色彩比較淡的黃色,透明度不是很高,像桂花的顏色


雞油黃田黃 上品 也是比較淡的黃色,由於透明度高,更凝潤,看起來更類似雞油。


枇杷黃田黃 上品 比桂花黃更深一些的黃色,透明度也一般,被稱為枇杷黃。


黃金黃田黃 上品-極品 比枇杷黃更深的顏色叫黃金黃。
橙黃田黃 極品 最深的黃色,給人以很濃的黃色,微帶紅色調


橘紅田或紅田 極品 兩者是一樣的,這裡的橘紅指的是福橘的紅色,鮮紅色帶有一些黃氣。  


綠田 罕品 綠田並不是本身是綠色,而是表面的烏鴉皮滲透進田黃內部,發藍的烏鴉皮結合田黃內部的黃色,形成一種綠色,很罕見。


灰田 灰田一般是坑頭田
黑田 下品 中坂的黑田,裡面多砂丁,黑而發乾,無收藏價值,多以上坂,坑頭坂的黑田為主,質地類似牛角,透光鍺紅色,富有光澤,有蘿蔔絲,外面裹薄黃皮。唯形狀不是那麼卵石形。


熟慄黃 下品 一般兩種情況的田黃顏色都叫熟慄黃 一種是黃色不透帶有赭色斑點,叫熟慄黃。多烏鴉皮產生。


一種是田黃的黃色調中帶有赭色調,不透,也叫熟慄黃,各種皮子都有


桐油黃和蜜黃 下品 桐油黃也叫桐油地,和蜜黃一樣都是熟慄黃這種帶有赭色調的黃色,不過本身透明度比較高,感覺類似桐油或蜂蜜。


肥皂黃或地瓜黃 下品 屬於比較差顏色的田黃,色彩給人感覺比較生而不透,屬於差的田黃。


雜色田或雜田 下下品 內部色彩比較混雜,屬於最次的田黃,忘了收集了。
普通田黃的透明度也一般


田黃凍 田黃凍比田黃透明度稍好。


田黃晶 田黃晶的透明度比田黃凍更好。


田黃晶太少,建議大家不要在田黃上追求靈透,而應該更注意凝膩,溫潤,細結。
煨紅田 農民在水稻收穫後,會焚燒秸稈,造成一些靠近地表的田黃變色,其中一些黃色田黃會變成紅色,是為煨紅田,煨紅田的色彩一般比橘紅田微淡,由於煨過,裂格會增多。(也有一些煨紅田是石農故意煨出來的)石皮薄,石皮和裂格處發黑是他們的特徵。


煨烏田 煨烏田和煨紅田早年農民在稻田燒稻草肥田時,如果有一些田黃正好在火焰下的稻田中,就會收到影響,其中一些表皮變黑,一些是內部變紅。表皮變黑的是煨烏皮田,內部變紅的是煨紅田。


擱溜田 擱溜田也是一種田黃,擱溜田是田黃由於自然或人為的原因從原環境來到地表,由於日曬,風化等原因,和田黃有了比較大的區別。表皮變得乾燥,內部失去韌性,易碎。質地有欠溫潤寺坪田 寺坪田就是在廣應寺遺址上發掘出來的田黃,廣應寺建於唐光啟三年,至明末兩度毀於火災。寺中和尚有用壽山石製成佛珠,佛像贈送施主的習慣,品種主要有田黃石、水坑凍石以及高山石等(高山頂部有和尚開採礦石的礦洞,現在被稱為和尚洞)。而寺坪田就是寺中收藏的田黃石,在寺廟燒毀後,就留在了遺址的土地中,由於經過火的洗禮,大多寺坪田的裂格比較多,一部分田黃和煨烏皮田類似,一些只在外皮上留下一些痕跡。


溪管田 溪管田就是溪產的田黃,一般產在溪坂,在其他產地的壽山溪底下的沙礫層也有產出,溪管田外形比較圓潤,呈現卵石形。靈度較好,石皮要比田產的田黃要薄一些。


硬田 田坑中的粗劣獨石,由於質地差,一般不被認為是田黃。


田黃類 坑頭田 應該說坑頭田是田黃形成的一個階段,是田黃的兄弟,也有把坑頭田歸入上坂田的一種的,坑頭田有多種顏色和質地,主要為幾種,靠近坑頭源頭的坑頭田,靠近溪流的獨石,嫩黃色。表面只有自然形成的凹凸,沒有明顯石皮。典型坑頭田,蘿蔔絲比較明顯。還有就是歷史比較久遠的坑頭田,有明顯石皮,經常有砂,內部顏色有多種。
坑頭田 溪流附近的坑頭田,無明顯石皮,質地結實,顏色嫩黃,多稜角,多數沒有蘿蔔絲,質地比起田黃稍遜靈


坑頭田晶 其中也有特別結晶的,一般被叫做坑頭田晶。

典型坑頭田 多為桂花黃,是典型的坑頭田,和桂花黃田黃的區別是,這類坑頭田多粘巖(就是獨石上有砂),有蘿蔔絲的話蘿蔔絲要比田黃粗一些,質地上比田黃的凝潤要遜色一些,石皮上比較稀薄,這些坑頭田也是比較珍貴的獨石了。


上品坑頭田 其中佳者有田黃一般品質,蘿蔔絲細密而綿長,唯一些地方不夠成熟可以區別,這類坑頭田是坑頭田的上品,價值和中品田黃差不多。


歷史比較久遠的坑頭田 多埋藏在地底深處和離溪流比較遠的地方,由於形成時間長,多有完整的明顯石皮,卵石形,經常粘巖,質地上有多種顏色,比較典型的顏色是灰黑色,質地很滋潤,但不是很有透明度,基本沒有蘿蔔絲。

銀裹金的坑頭田

黑色坑頭田

坑頭田的硬田 其中一些色彩黯淡,質地比較缺乏靈性的坑頭田,有時候也被認為是硬田的一種。


田坑石

田坑石,狹義說指田黃類(田黃和坑頭田),廣義指田黃產地挖掘的獨石。
其他田坑石 田邊 意思就是類似田,而沒有成為田黃的東西,產地在田地靠近山坡的邊上,包括像田黃的掘性高山等,廣義是所有類似田黃的東西。


蘆陰田 田坑的田地附近蘆葦叢下發掘出來的獨石,類似田黃,由於缺乏溪水滋養,質地比田黃稍遜靈透潤澤,色澤比較黯淡,石皮上有蘆根生長的痕跡。已經很久不得見了。


田坑的牛蛋石 質地類似牛蛋的硬田,在各個板塊都有,一般是和田黃一起在田地中被挖出,各種特徵都比較像優質的牛蛋。


壽山溪中獨石(田坑) 由於壽山溪貫穿整個田坑,所以它也屬于田坑的一部分,除了田黃和坑頭田外,還有其他一些獨石。
壽山溪溪蛋 我們說的壽山溪溪蛋是指新的高山系礦石形成的壽山溪獨石和一些質地一般的普通獨石,多是各種高山系礦洞礦石在溪流中的大小不等的鵝卵石,產地大致在在坑頭坂,上坂,中坂,由於形成的時間短,外形雖然是卵石形,內部卻還是原生礦一樣的質地。


岱下黃和岱下田(類田石) 
類田石,類似田黃的石頭,並不是田黃類。 
錐下壽山溪中的獨石一般叫岱下黃和岱下田(也叫錐下黃和錐下田) 岱下黃和岱下田是錐下坂壽山溪中的一種獨石,常被冒充田黃,甚至有些書把其歸類為田黃,岱下黃刀感比田黃要來得堅韌,其裂紋多為白色裂紋,不是田黃的色格,由於地處溪中,石皮比較稀薄,內部沒有蘿蔔絲,有白色小蝨卵狀雜質,微透明。岱下田是其中像田黃者,基本特徵同上,透明度比岱下黃要好,但質地仍不及田黃凝結。


九友田(類田石) 是在壽山溪下遊河床(此處沒有田地)中的善伯獨石 多包裹完整白皮或黃皮,內部質地溫潤而多雜質,金黃色,紅色,紫紅色,有時有金沙和花生糕,無蘿蔔絲。也叫九友田或類似稱呼。


杜凌田(類田石) 
在壽山溪下遊(和九友田差不多的位置)尋找田黃石的時候,也經常得到一些杜陵的獨石,這些杜陵獨石,色澤金黃,有一定靈度,溫潤,不見明顯石皮,無蘿蔔絲,內部有明顯流水紋。芙蓉村田(類田石)
當壽山溪流進芙蓉村(地名,和芙蓉石產地不是一回事)流域的時候,靠近房攏巖產地,這些田石外觀和下坂田黃極為接近,表面金黃色,滋潤非常,從表面可見石中的絲(注,此石可能為房攏巖的獨石,其絲帶有房攏巖石的特徵,石多平直,平行分布,和田黃的蘿蔔絲有較大區別)另由於房攏巖石本身結實,細凝,所以黃色只有表皮薄薄一層,內部多是白色。此石在挖掘錐下坂後,多作為田黃出售,有相當一部分流入市場。 
外皮金黃,內部白色


另一處田坑 金獅峰田(類田石)


在壽山村金獅峰下有一片田地,其中有金獅峰獨石,其中佳者能和烏鴉皮田黃極為類似。金獅峰獨石是一種和烏鴉皮田黃很相似的獨石,產地在壽山金獅峰下的田地中(和田坑的田不在一起),金獅峰獨石都具有烏鴉皮,烏鴉皮下是一層白皮,白皮下是黃色的肉質,大多金獅峰獨石的黃色偏淡,也有一些很濃,金獅峰獨石的刀感類似老性善伯,結實而棉,和田黃的結實而堅是有區別的,好的金獅峰獨石的滋潤度也非常好,金獅峰獨石和田黃的主要區別是沒有蘿蔔絲,有金獅峰特有的雜質,肉質和田黃的清澈相比有些渾濁。好的金獅峰獨石現在的市場的價格也是很高的。


水坑
水坑包括兩個礦洞, 一個是水晶洞, 一個坑頭洞, 水坑其實是高山和馬背山之間的礦脈,隔著窄窄的壽山溪的相對兩個礦洞,由於地處山腳,位置比較低,礦洞中都比較潮溼,有水流從洞口流出,應是水坑名字的來由,其礦脈應是高山-馬背礦脈的延伸,質地普遍比典型高山稍堅實凝潤。


水晶洞 
正規的叫法是水晶,水晶石,水晶洞石,現在的水晶凍的叫法其實是水晶洞的誤傳,水晶洞石中最好的本是晶石,何須凍,此礦洞的最後一次開採在1973年,所出之石無幾,礦洞在馬背山腳下,和坑頭洞隔坑頭溪相對,有兩個洞口,主要礦石皆是由溪底的礦脈採出,礦洞一直延伸到溪水的下面,所以又被稱為「溪中洞」,人們只能邊抽水,邊開採,難度非常大,後來再也沒有出石,水晶洞石最佳者晶瑩剔透,冰肌玉骨,凝膩 而富有光澤,通透如玻璃,拂之有痕,性質穩定,無須油養,有紅黃白三色,無桃花和硃砂,後期和水坑坑頭洞採掘的是同一礦脈,兩者類似。
水晶非常稀有,市面基本無價,有價的亦是拿其他透明石種頂替,得真水晶者除早期收藏家和石農處有少數一兩方,基本市面皆假


三彩水晶 水晶的特徵有自然形成的透明度,絮狀紋,白色球形包裹體(或微黃色)。




坑頭洞 
所出石種的典型高山稍有區別,所出石種都比高山稍堅實一點,有個特徵更凝膩,但色彩稍暗,透明度比起水晶洞的晶石透明度就是差了那麼一點,所以傳統上沒有稱坑頭洞產石為晶,一般後面點綴都是凍,如坑頭凍,牛角凍這些是出在坑頭洞的。(當然高山同一礦脈的礦洞也出類似的東西,但高山出的凍石叫高山某凍,凍石名字一樣只是前面要加高山兩字) 
坑頭洞老洞口被鐵門反鎖,並已坍塌。


典型坑頭石,坑頭石其色調基本以白色-微赭色-赭色-鍺黑色-黑色為主,灰色,灰藍色常見,黃紅色色較罕見。


白坑頭


坑頭凍 微帶赭色的坑頭一般被叫坑頭凍。


牛角凍 赭色-赭黑色的純淨坑頭一般叫牛角凍。


坑頭黑


灰藍凍 坑頭灰藍凍,就是常說的坑頭天藍凍,不過顏色是灰藍色,顏色由灰藍色顆粒組成,並不是真正天藍凍,還是叫灰藍凍貼切一些。


坑頭片層石 坑頭片層石,常見灰色,黃色,紅色,赭色,但沒有透明度,石頭中有一層一層的紋理。



坑頭片層石主要是這種粗石

高山礦區 
在傳統眼光看來,壽山石的中心無疑是高山系礦藏,這個礦系包括田坑,水坑和舊高山系山坑.礦洞林立,名石眾多,質地變化多樣,色澤豐富,這個礦系的品種多以地開石為主體的礦物集合體構成.其中質地優異者的透明度居壽山石之冠.著名品種有田黃,坑頭田,水晶,天藍凍,魚腦凍,牛角凍,坑頭凍,民國二高山,四股四,荔枝,太極,水洞高山,雞母窩等等。
高山是壽山村外洋附近的一個山頭(壽山村分兩個部分,裡洋和外洋).山頭上礦洞林立,整個山頭就似一個蜂巢,所有出名的礦洞之間都已經相通,你完全可以叢上左邊的礦洞進去,然後由上右邊的礦洞出來,前提是你不迷路的話.由於挖掘的太厲害,山洞內非常危險,經常坍塌.山頂的凹陷處就是近些年的坍塌造成的(在和尚洞附近).所以還沒有一個礦洞開發成旅遊景點.

一個名礦並不只有一個礦口,因為當這個礦洞出現好石頭後,會有其他石農在附近也立即挖掘數個礦洞來搶奪同一個礦藏,所以一個著名礦藏往往有好幾個礦口.


荔枝洞高山石(荔枝石) 
現在最著名的高山名石自然是荔枝石, 荔枝石,也叫荔枝洞,荔枝,荔枝石是高山石的一個石種,開採於上世紀80年代早期-90年代初期,全稱為荔枝洞高山石、礦區位於高山峰的東北邊.太極峰的半山腰。石質晶瑩通靈,富含蘿蔔絲,色澤瑰麗,由於洞口有一棵野荔枝樹.白色石恰似晶瑩潔白的荔枝肉。所以人們稱之為荔枝洞。
整體來說,荔枝的透明度在高山石中不算最高,但比較堅實,純淨,富有美感,荔枝石一般分為荔枝,荔枝萃,荔枝凍。按色彩可以分為各種色彩荔枝石。
荔枝是統稱,統指所有荔枝石。


荔枝萃也叫荔枝嘴,一般指透明度不高,色彩純淨的荔枝石。


荔枝凍指荔枝石中特別透明的。


紅荔枝石


黃荔枝石


黃巧荔枝石


黃巧荔枝凍石



白荔枝石



紅黃白荔枝石



油養比較久,顏色偏黃的一般叫舊荔枝。


雞母窩洞高山石

在荔枝之後的高山開採出的名石是雞母窩,據說礦洞口的原位置有一野雞孵卵的窩,因此得名,開採礦石後,初期的礦石都是黏巖的一團一團,形似雞蛋,黃色亦為濃黃色,很滋潤,類似蛋黃的色彩。開採於1990-1997年。雞母窩石質比較結實,色彩斑然,多赭色和黃色礦洞石皮,其後期和坑頭礦脈打通,應是坑頭礦脈向高山的延伸,後期有一些石質和坑頭石類似。
典型雞母窩


早期開採出來的雞母窩石。顏色多濃黃,紅,(透明的鍺灰色)暇背青色。 
黏巖的雞母窩石





色彩斑然的雞母窩石,也是早期的。


蝦背青色的雞母窩石。


典型紅黃白三色早期雞母窩。



後期開採的雞母窩材質比較大,繼承了雞母窩的多紅黃白三色的特徵,不過白色色彩更白,蘿蔔絲也更明顯。

後期的紅黃白三色雞母窩



有美麗蘿蔔絲雞母窩。


其中有一種是黃白相間的,多是夾板形狀,多蘿蔔絲,但肌裡多黑點,純淨難得。



色彩斑然的。


其中有一些和坑頭類似,是因為礦洞已經和坑頭洞打通,開採的是相同的礦石。


有一種的色彩和質地都很像黃鍺色杜林,質地也比較堅硬。



本文來自網絡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解決!

商務合作微信/QQ:2042906347

相關焦點

  • 田黃,女媧遺石
    於是她在神州大地上空巡視,最後發現福州壽山的山川嵐氣藏納,林壑清幽,景致絕美,就把這些曾經用於補天的靈石撒向了壽山的大地,這就是蘊藏於壽山水田中的「田黃石」。相傳乾隆皇帝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見自己受玉皇大帝的召見,玉皇大帝賜給他一塊黃色的石頭,還賜給他「福壽田」三個大字。乾隆皇帝醒後高興得不得了,覺得這是一個「瑞兆」,但是對夢境中的情況,又百思不得其解。
  • 一兩田黃十兩金 飽眼福了
    就在這1平方公裡左右的範圍內,水分、溫度、特定的酸性土壤環境的微妙作用,大自然造物的機緣巧合,從史前世界孕育至今,才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帶有「蘿蔔絲紋」、「紅筋」等特徵的迷人田黃。綜合各種權威專家的考證,大約從宋代最早被零星發現到明清時期的集中開採,近千年來在壽山腳下這幾塊田地中被挖掘出來的田黃大概也就是1噸這麼多。(質地還是參差不齊的)
  • 「一兩田黃三兩金」田黃為什麼價格如此之高
    田黃石(Field-yellow stone),簡稱"田黃",產於福州市壽山鄉壽山溪兩旁之水稻田底下,呈黃色而得名。是壽山石品種中的珍品。廣義的田黃石指"田坑石",狹義的田黃石指田坑石中發黃色者。物理性質、工藝美術特徵方面,田黃石與壽山石相近,已成為獨立的印章石品種。
  • 田黃強勢回歸:收藏家的崛起
    自古以來,田黃石的價格幾乎都是高不可攀,以克論價,舊時,曾有諺語:一兩田黃三兩金,而今,田黃石早已是一兩田黃百兩金。田黃稀有,材積多不盈兩,巨田更是罕見。田黃逸事不勝枚舉,拍場天價成交更是屢見不鮮。無論帝王貴胄,文人士子,田黃石皆倍受推崇。上品田黃之寶光內蘊,絕非他山之石可以比擬,壽山石的六德之美,在田黃石質地上可謂展現的淋漓盡致。
  • 一克田黃——三両金
    1、田黃石的識別如何鑑別「石中之王」田黃石,這是壽山石收藏家和鑑賞家十分關注的問題,也是他們必備的一種鑑別能力。古今壽山石鑑賞家和研究者鑑別田黃石的經驗可歸納為形狀、石皮、色相、肌理、格裂形態、手感和比重。
  • 這是綠泥石,不是田黃!!!
    我們平時在博物館裡見到的真正田黃雕工都很精細,真正的田黃自古以來都是很珍貴的,雕刻當然也不會找差的工匠。所以,碰到雕工極差的機器工「田黃」,就一定是仿冒的。如何鑑別綠泥石染色「田黃石」首先觀察其紋路。真正的田黃會有蘿蔔紋或是形成時產生的流向紋路,而綠泥石染色而成的肉眼則看不出來紋路。
  • 看點 當前藝術品投資為何首選田黃?
    自2011年福建東南拍賣首家推出田黃專場以來,中國嘉德、北京保利、西泠拍賣等拍賣行陸續加大了田黃石的徵集力度,田黃由此進入了持續上漲的牛市周期,只是原有的市場存量也被各大拍行瓜分並迅速透支。今年因資源流散、藏家惜售等原因集中爆發,導致田黃徵集難度再次加大,田黃重器更是大幅度減少,舉辦田黃專場的難度可想而知。
  • 田黃評估鑑定高價交易
    按質地可以分成,田黃,田黃凍,田黃晶。按產地可以分成上坂田黃,中坂田黃,下坂田黃,溪產田黃(錐下坂田黃和其他溪坂,上坂,中坂,下坂產地壽山溪溪底下挖掘的田黃)
  • 壽山田黃石
    【4、5圖】: 「土黃皮田黃」是典型的田黃,一般多卵石形,完全石皮包裹,是歲數悠久的田黃,多為中下坂所產,背部質地是多種多樣,大多內部是黃色,比較濃的黃色,不過內部也有可能出現黑色的黑田。其中表皮凹凸比較大的被稱為「蛤蟆皮田黃」(見圖11(1)(2))。【12圖】 :帶一點紅石皮的田黃(見右下角)。
  • 田黃並非惟「黃」即貴
    「一兩田黃三兩金」之說。而這幾年,在火爆的拍賣市場上,更是將田黃價格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一方幾十克重的田黃,甚或僅是印材,動輒幾萬、十幾萬元,件頭稍大的上品田黃,甚至達到上百萬元。因此,不少收藏投資者看好田黃的走高趨勢,紛紛追逐田黃,躍躍欲試。然而,是不是凡田黃都保值,所有的田黃都這麼值錢,一兩田黃三兩金,甚至幾十兩黃金呢?
  • 聚源雅集第195期《國石瑰寶》壽山無底價保真專場11月26日(周四)19:18分開拍
    4件精品(帶證書)田黃,壓軸山子31g,15#橘黃方章.17.8g,9#黃金黃擺件23.4g,8#銀包金薄意章12.7g。14#黃晶櫻桃手件。12#黃希作芙蓉晶方章。7#葉錦齊作芙蓉章。5#水晶凍。4#荔枝套章以及各種壽山名品。歡迎您的到來。
  • 龔家,古代收藏田黃的大戶!
    縱觀近幾年的拍場,龔氏田黃似乎總能夠吸引眾多藏家的青睞——
  • 【大象視界】「寶親王寶」拍出4000萬,能上手摸到就是福的老田黃
    東南拍賣壽山光壽山石板塊就分為了好幾個專場,今天,我們重點請朋友們欣賞一下其中的石中之王——田黃,尤其是老田黃。優質田黃核心產地——中坂田田黃之所以如此稀缺,相信很多朋友都了解其中的背景,田黃稱得上是大自然神奇的造化,或許您很難想像,世界這麼大,僅僅只有福建壽山總共才不到1平方公裡的地域內才出產這種獨一無二的黃金寶石
  • 小議壽山石中的「馬系雕刻」
    因此繪畫裡常見的奔馬、立馬,在壽山石雕裡屬少數派,遠不如獸鈕為多;尤其是進入現代之後,立馬的雕刻多是以硬度較大的石種為材質。並且其雕刻風格也明顯受到木雕的影響,依然並非壽山石傳統雕刻工藝所遺留下的風格。近年來,亦有「馬奔戰鼓」這一類的雕刻,如某年東南夜場,就曾出現以戰馬奔跑在一面大鼓上的創新形制。這種戰馬鈕在壽山石雕中並非孤例,但踏鼓確屬少見。
  • 鬼斧神工楊玉璇,壽山石雕刻界無法逾越的一座大山!
    鬼斧神工楊玉璇在2019年11月下旬的香港藝術品秋拍市場上,出現了明末清初著名壽山石雕刻名家楊玉璇的壽山凍石華嚴三大士像,經過激烈競拍,最後以759萬港元的高價成交。楊玉璇一直被視為古代壽山石雕刻十分重要的代表,有著「絕代神鵰」的美譽,曾傳於康熙年間供奉內廷。而近年來在市場上能夠被確認為楊玉璇真品的雕刻件,成交價都在數百萬元,珍品價格更是超過千萬元。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楊玉璇及其在市場上的重要拍品。● 絕代神鵰 皇室賞識楊玉璇,又名玉璿、璇、璿、璣等。
  • 120張高清手拍,帶你看看這些價值連城的壽山石極品……
    如何冷靜地面對田黃這個標題其實就是告訴大家:今年有讓你們根本沒法冷靜的田黃。質地上,一如既往都是大開門,有一塊巨田是大家已經知道的了,質地,形態和重量,都堪稱是「夢幻級」。 雖然在東南好田黃也看多了,不過看到這種等級的,還是感覺蠻刺激的:
  • 亞博:藏家帶你玩壽山(石)之芙蓉篇
    結晶將軍洞黃芙蓉  騎獸觀音       這段以來不少玩友在問壽山石到底怎麼玩才好?這樣淡的大環境背景下,買微拍便宜的還是怎樣的性價比精品才有前途?       問題簡單又複雜,涉及壽山石的傳統文化與傳承,也涉及現代的審美情趣與投資取向,不是三言兩語一會就能說清的,也想抽時間系統整理後交流探討與大家——然簡單的講,那應是晶凍與老工老韻兼收並蓄為佳,晶凍為主,此適合現代審美,但適量的前輩藝人工精品也必要,一則此能比照豔麗與沉穩內蓄,避免俗品的審美疲勞,二則可感知、品韻傳統壽山石雕的刀法刀韻等文化內涵
  • 壽山田黃石品種大全
    【1、2、3圖】: 「油黃皮田黃」大多為中坂和下坂所產,石皮油潤,像被油炸的麵食一樣,有一定透明度,應該是內部的油潤質地透過石皮表現出來,可以說油黃皮的田黃內部質地一定非常滋潤。【6圖】:「金黃石皮田黃」的金黃色石皮和土黃皮田黃差不多,只是顏色會更鮮亮一些,是很招認喜歡的石皮,內部多是很好的質地【7圖】:「淺黃皮子的田黃」的淺黃色皮子就是接近銀裹金的田黃石皮,也是在靠溪邊的白沙礫層中挖掘出來的。
  • 用之美—-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一枚老田黃「天下為公「印章
    首先,這是一方以產於福建壽山地區的田黃石山料雕刻而成的文人閒章,採用之田黃雖不是價格高昂的田黃凍,整塊石質潤透,色澤棕黃勻稱,多處具田黃特有之蘿蔔絲紋以及所謂「格「之裂痕,隨形印石立體圓雕童子依偎於大壽桃之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