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視界】「寶親王寶」拍出4000萬,能上手摸到就是福的老田黃

2021-03-05 大象世界

從10月下旬開始,內地進入到了十分密集的拍賣季,我們會轉戰各地為朋友們帶來各大拍場最值得關注的亮點,今天我們探訪的是位於福州的福建東南拍賣。

東南拍賣是大象個人十分喜愛的一家拍賣行,在大象看來,他們的專業嚴謹和規範的程度,在整個內地拍賣企業中,絕對可以排進前三位,底價標註透明,成交真實,把關嚴格,尤其是在他們所最擅長的壽山石領域,您幾乎完全不用考慮石頭的品質和真偽問題,而只要任性的挑選心頭所好就行了。而除了壽山石,近些年他們所衍生出的家具、茶具、書畫和沉香等專場同樣都是可圈可點。

而今天,大象當然還是一起重點來關注東南拍賣的標杆性板塊——壽山石,不誇張的說,東南拍賣的壽山石成交價格,絕對可以看做行業的風向標,東南的一場壽山石拍賣,也往往匯聚了最美的石材、最頂尖的雕工和最有故事的傳承,令人大飽眼福。

東南拍賣壽山光壽山石板塊就分為了好幾個專場,今天,我們重點請朋友們欣賞一下其中的石中之王——田黃,尤其是老田黃。

2018年香港蘇富比秋拍

清雍正  乾隆帝御寶昌化石與田黃組璽 (三件)

成交價:4635萬港元

說到老田黃,就在10月初舉行的香港蘇富比秋拍上,一組乾隆帝御寶昌化石與田黃組璽 (三件)拍出4635萬港元高價,其中寶親王寶和隨安室兩方璽都是用上等的田黃石所刻。繼2016年香港佳士得一對董滄門刻恭親王龍鳳田黃對章拍出8524萬港元之後,田黃章再次在市場上創下天價記錄!

如果要大象來評價這一成交價格,可以說,這位買家買的相當合適,從稀缺性上講,甚至可以說這個價格還並不高!這兩年,不少網絡評論文章都在戲說評論乾隆皇帝喜歡亂敲章,事實上,乾隆皇帝的御用印璽真的不少,其一輩子大約有2000多方,但在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和田玉璽或者其他材質,田黃璽數量可謂極少。而乾隆登基之前作為寶親王的印璽同時還是以珍貴的田黃製作的,又在乾隆為皇子時期的畫畫作品上經常鈐用的,這組印璽便稱得上是全球公私藏品之中的唯一了!乾隆的白玉或者碧玉璽大幾千萬甚至一兩億的不在少數,但您要知道,相比較乾隆時期幾乎取之不竭(特別是乾隆平定新疆後)的和田玉,具有唯一性的田黃璽,這個價格是不是實在算挺便宜呢!


優質田黃核心產地——中坂田

田黃之所以如此稀缺,相信很多朋友都了解其中的背景,田黃稱得上是大自然神奇的造化,或許您很難想像,世界這麼大,僅僅只有福建壽山總共才不到1平方公裡的地域內才出產這種獨一無二的黃金寶石。大象這些年來綜合學術和市場兩方面的權威專家觀點,這一千年以來,開採出來的田黃總共加在一起,可能也就僅僅只有1噸這麼多(其中還有不少質地不佳的),如今,頂級田黃的每克單價早已經突破了10萬元甚至20萬元,而如果您想一下,世界上全部的田黃加在一起就只有大約一百萬克,如果您手上有一顆100克的田黃,那也真稱得上是不小的福分了。

2016年香港佳士得春拍

董滄門刻恭親王龍鳳田黃對章(208克+205克)

成交價:8524萬港元

世界那麼大,只有1平方公裡的土地出產田黃!根據記載,田黃大約從宋代開始被挖掘,歷史上有過幾次開採的高峰,在入清之後,珍貴的田黃因為其「明黃」色澤,將其神秘化,使之成為「皇家獨享」之品,其本身已經脫離、凌駕於一般「壽山石」之上。而從存世實物和歷史記載看,康雍乾三朝都有將珍貴的田黃賞賜重臣的例子。如去年在佳士得拍出8524萬港元高價的恭親王對章,又如清代陳伯亮《說田石》便曾記載了一對怡親王的田黃章。

餘舊藏清怡賢親王有田黃雙鳳章,古舊蒼潤,世無其匹,其吃油之深,若雲斑之與水暈也」「尚古齋有怡邸田黃六方,其中二方成對,大如皇帝之璽,上刻和碩怡親王寶、冰玉道人之章」。

——清  陳伯亮《說田石》

大象探訪壽山村田黃核心產地了解的情況是,近十年來,這裡幾乎就再也沒有挖出過什麼大一點的田黃料了,而如果是民國或者更早時期開採並且雕刻並傳承的老田黃,那就更加的稀缺無比了,所以今天我們的標題說,老田黃,能上手摸到就是福!

2017年東京中央香港秋拍

清康熙 御製田黃甪端鈕納蘭性德自用對印 (190+183克)

成交價:2688萬港元

田黃入藏清宮大約有兩個時間段,第一個時期,清初衙、府、道初建,各地貢獻珍稀寶物,其印材多為南方產地舊作,明末清初名工所雕,其中也包括了清初的名家楊玉璇、周尚均等人的精湛雕工。第二個時期,是乾隆朝,大量搜求田黃,肆力開採,甚至禁止民間交易,此時的田黃雕工則多出自內府「匠作」之手。

2011年北京保留春拍

清康熙 周尚均制田黃凍雙鳳鈕大方章 (256克)

成交價:1380萬元人民幣

田黃如此珍貴,因此,往往都是論克來計價,而如果您留意一下我們前文給朋友們舉的部分例子,那些曾經屬於清宮皇家專用的寶貝石頭——老田黃,其最高的市場價格就在每克20萬元人民幣之上,而即便如2017東京中央香港秋拍上的這對納蘭性德自用田黃對印中有一顆是質地並非最頂級的「上坂田」,其每克單價也在6萬元人民幣以上,而就算相對普通的老田黃章,其平均每克單價在2萬元也是常態,近些年儘管藝術市場整體不景氣,但稀缺的老田黃,價格可是非常堅挺的。

大象探訪福建東南拍賣庫房

在一場古董拍賣會上,能夠出現1-2塊開門的老田黃,已屬不易,而作為國內壽山石拍賣的風向標,東南秋拍「輕而易舉」的就呈現了不下10顆格局特色的老田黃來,可見東南拍賣在這一領域的強大實力,而如果您像大象一樣一一上手細細欣賞品味,每一顆田黃都有著與眾不同的獨特魅力。通過大象的介紹,朋友們也可以自己估算一下,以下這些田黃如果以每克來計價,應該價值幾何。

LOT0238 

清 田黃石獸鈕閒章

4.7×2.6×2.6cm;56g

RMB 1,300,000-1,500,000

這枚田黃石獸鈕章有濃厚的包漿,暗示出其時代。我們特別要提到的是這枚獸鈕,其風格指向了清中早期,雙目炯炯有神,神態威嚴,細密的開絲雕刻古獸的毛髮,即使是腿部這樣的細節之處也不曾遺漏。前文說到,在清代,這種田黃稱得上是皇家的獨享,或者是用來賞賜臣下,因此,像這樣夠年份的田黃老印章,當年很可能都是傳承於顯赫的名門,諸如我們前文所提到的大才子納蘭性德抑或是恭親王府。

底部刻「賞心惟筆墨,知己有琴書」印文,是極為典雅的玉箸篆元朱文,線條堅潔,篆刻者的功力十分不凡,可見其曾經的主人有著十分高雅的文人情趣。

材質、雕刻、篆刻三美皆備,像這樣的老田黃印章,便符合我們前文說到價值數萬元一克的水準了。

LOT0249 

清 田黃石雲龍鈕橢圓閒章

4.1×3.3×1.4cm;30g

RMB  210,000-250,000

印文:向山草堂(朱)

這塊田黃章採用了浮雕的技法精湛的雕刻出了一條雲龍,加上周圍的裝飾,龍的儀式感極強。

印文「向山草堂」,這位草堂主人是誰,還有待我們細細探究,能擁有如此一方田黃章的,在清代自然不是一位普通的凡夫俗子了。

LOT0232 

鍾以敬篆 田黃石獅鈕閒章

4.9×2.9×1.9cm;50g

RMB  480,000-600,000

邊款:矞生

到了晚清時期,金石學盛行,很多傳承下來的優質田黃章都成為了金石篆刻名家的案頭雅玩,這枚田黃扁章以自然形田黃石略做裁切,保留部分石皮與天然形狀,底部刻白文「海嶽仙蹤」,為清代篆刻家鍾以敬所篆。

鍾以敬(1866-1917)浙江錢塘(今杭州)人,為西泠印社早期社員,摹金文,篆書致力於《天發神讖碑》,著有《篆刻的言》、《窳龕留痕》,老田黃還帶有金石名家的篆刻,其附加值自然不言而喻。

LOT0235 胡匊鄰篆 田黃石閒章 (二方)

3.8×1.3×1cm;11g;4×1.6×1.2cm;15g

RMB  200,000-250,000

印文:

1.弁君祥(朱)

2.無皞(白)

邊款:

1.匊吅。2.匊吅、 黃玉。

有的老田黃在一兩百年甚至更長時間段的傳承過程中,還帶有精美的原盒或者底座,都成為了極為珍貴的附加值所在。如早在2006年,一塊明十七世紀 田黃石雕瑞獅紙鎮在蘇富比拍出近4000萬港元的當時絕對天價,大象後來有幸當面詢問這位買家,他回覆說,這塊紙鎮的原配象牙底座成為了整件藏品吸引他的一個重要因素!

這對田黃的篆刻者是晚清浙江桐鄉的篆刻名家、西泠印社發起人之一胡匊鄰(1840-1910),它們便同時保存有極其精美可人的原配雕花小葉紫檀木盒,一切都是一百多年前的樣子,原汁原味。

LOT0188

 田黃石 素章

5.7×3×2.4cm;102g

RMB  800,000-1,000,000

這種接近素方章的田黃是極其難得的,近十年來田黃幾乎已經絕礦,而七八十年代之後新開採的田黃,便極少有人願意如此任性的將其切割為方形,這樣切割出來的章料往往要裁切掉數倍於成品體積的原石。我們說過,田黃可是論克來計價的,那麼這樣的田黃素章,應該要算多少錢一克呢?

而如果您仔細來欣賞這枚素章,田黃印石的材質之美最為純粹的體現的淋漓盡致,石質肌理上紅筋、蘿蔔絲紋清晰可見,加上溫潤通透的光澤感,將田黃石溫、潤、細、結、凝、膩之「六德」展現的淋漓盡致。

LOT0526 

田黃石 螭龍博古扁章

5.8×3.3×1.4cm  61g

RMB  600,000-800,000

印文:不計工拙

這方清代的老田黃章,便直接雕刻了兩條互相遊弋追逐的夔龍,一隻夔龍口中銜宛若祥雲的靈芝一朵,另一隻夔龍則扭身回望,凸顯出當年其華貴的氣韻。當代喜歡舞文弄墨的雅士如果擁有這樣一方閒章,都可以作為書房之寶了。

底部作朱文「不計工拙」,展現出印章主人常懷書寫胸中意氣的瀟灑不羈,把玩在手,十分過癮。

LOT0237 

清 田黃石山水薄意龔照瑗自用印

4.8×2.8×2.5cm;70g

RMB  1,100,000-1,300,000

上一塊田黃採用的是浮雕技法,而這一塊則是以薄意的技法來展現的,薄意是從浮雕技法中逐漸衍化而來的,它比淺浮雕還要「淺」,因雕刻層薄而且富有畫意,故稱「薄意」。薄意融書法、篆刻、繪畫於一體,是介於繪畫與雕刻之間的獨特藝術,十分惹人喜愛。

如果您仔細觀察這枚薄意章,巧妙的利用了田黃的天然紋理,展現出了山高水長的悠遠意境,在頗有凍感、色澤濃鬱的清代老料上呈現,格調極為高雅。

這塊的印面主人可是大有來頭,龔照瑗(1835—1897),安徽合肥人,886年任上海道臺。1887年李鴻章委其重辦機器織布局,後任四川布政使、駐英法意比等國公使等職,他畢生愛好收藏印章,尤其是喜愛田黃印章,品位極高。

LOT0069 

林清卿 田黃石 薄意擺件

高5.3cm;67g

RMB  780,000-850,000

說到薄意,其技法的成熟期是在晚清民國時期,林清卿是壽山石薄意領域成就非凡的大師,林清卿(1876-1948)福建福州人,師從陳可應,學習「西門派」雕刻技法,後總結西門派圓刀技法,集合文人繪畫構圖之理念,開創出壽山石薄意雕藝術最高境界,被稱為薄意雕法之一代宗師。

在乾隆宮廷,田黃石的雕刻十分的任性,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清宮舊藏的完全作方的極為費料的田黃印章。而在林清卿手上,很多不規整難以作成方料的田黃印材,通過「西門清」的妙手,演化出了一幅幅令人叫絕的美妙畫面,這便是林清卿藝術近些年來為世人所追捧的原因所在了。林清卿是一個「變廢為寶」的大師,因此,如今所見很多林氏作品,有的印材材質並不佳,但是林清卿每每都可以通過其絕妙的布局創意巧妙的演繹出來,而林清卿所雕刻的田黃石,自然是更加的珍貴了,在市場上要找到一塊開門的林清卿雕刻田黃,絕非易事。

LOT0071 

林清卿 田黃石 月下梅花薄意方章

5.1×1.4×1.4cm;26g

印文:夗湖詞客

這是一塊極其值得研究的老田黃!

從印章薄意雕刻的風格來看,是十分典型的林清卿(1876-1948)的風格,但是印面「夗湖問客」,其年份很可能更早!據初步考證,「夗湖詞客」很可能是清初著名學者、詞人、藏書家朱彝尊(1629—1709)的自用印,「夗」同「鴛」,朱彝尊客居潞河,曾有《鴛鴦湖棹歌》百首為其代表作,因此能稱得上是「夗湖詞客」的,便很可能是朱彝尊,而「夗湖詞客」朱文,風格古樸,刀法、章法擬戰國古璽,其篆刻風格也十分的古樸。

前文說到,林清卿(1876-1948)一路的薄意雕刻成熟於晚清民國,但印面又有可能追溯到康熙時期,而現有印面而後補雕薄意的可能性也並不大,是否早在清初時期,就已經有高人能夠雕刻出如此風格的薄意呢?還值得進一步的研究考證。

LOT0514 

林文舉 田黃石 夜遊赤壁薄意章

5.4×2.1×2.2cm 50g

RMB  550,000-600,000

今天的主題是「老田黃」,而東南春拍還呈現有不少絕佳的「新田黃」,以下我們請朋友們欣賞幾件其中的精品。經典的赤壁夜遊題材,出自於秉承傳統西門派雕刻技法的林文舉(1956- )先生。

LOT0517 

鄭世斌 田黃石 春江水暖薄意擺件

高9.3cm  195g

RMB  3,800,000-5,000,000

款識:世斌。

重達近200克的薄意雕擺件,雕刻者是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鄭世斌(1975- )。

LOT0131 

鄭世斌 田黃石 秋江泛舟薄意擺件 

7.6×5.2×4cm;149g

RMB  1,000,000-1,200,000

款識:世斌。

福建東南拍賣每次的頂尖「石頭」舉不勝舉,以下再請朋友們看其中兩件特殊的。

LOT0503 

山秀園石 雙螭鈕長方章

4.3×7×4.6cm

RMB  100,000-150,000

這是壽山石中十分少見的品種石——山秀園石出產於黃巢山礦脈,出產之石的質地與色澤優劣相差較大,普通山秀園石以灰、黑、棕褐居多,質較粗劣;而優質山秀園石尤為稀少,其色澤之絢麗,質地之凝膩,絲毫不遜於石後芙蓉的美質,屬於世所難見的珍稀之品。

LOT0529 

林炳生 (1930-1986) 旗降石 木蘭從軍擺件

20.5×21×10cm

RMB  500,000-550,000

文革時期的「破四舊」,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等封建題材的作品受到抵制,老一輩藝人在逆境中開闢出了一條新的創作道路,最終早就了具有時代特徵的精品雕刻,旗降石是壽山石中質感十分特殊而又有辨識度的珍品,放到今天,要找到如此完美大料的旗降石都極為困難,而這樣的題材的大師級雕刻,也已不可複製了。

福建東南2018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預展時間:2018年10月26日-27日 上午9:30-下午18:00

預展地點:福建東南拍賣公司展廳(福州市楊橋東路19號·壽山石文化城2樓) 海峽文化產權交易所展廳(福州市楊橋東路雅道巷)

拍賣時間: 2018年10月28日

拍賣地點:融僑皇冠假日酒店三樓·皇冠廳(福州市臺江區江濱西大道100-1號)

閱讀原文欣賞完整電子圖錄

相關焦點

  • 【大象視界】9890萬三希堂璽後,頂尖文房再現京城拍場
    11月底到12月初的京城拍賣極為密集,而其中有一站,您是絕對不容錯過的,那就是華藝國際北京秋拍。
  • 說到心坎的句子,寶是寶親王,乾隆在登基之前是寶親王
    2.如果門是雙向的,推手經常會一臉青一塊紫一塊的摸另一邊;推拉門方便自己和他人;人們對敞開的大門不感興趣。閉門造車,讓人浮想聯翩。半開的門最容易勾起人的窺淫癖;成年人關上門會有安全感。孩子開門時不會害怕;靈魂也有門,關上它,只有孤獨相伴。只有打開,讓美好走進,讓自己走出。3.年輕人,大多都很努力,有點苦,有點累。
  • 一兩田黃十兩金 飽眼福了
    ,田黃石的一個重要數據就是「克數」,自古「一兩田黃十兩黃金」,如今的市場上,田黃就是論克賣的!(田黃和黃金的價格比也當然遠遠不是1:10)曾經為朋友們梳理過近十年田黃高價成交的排行榜,同樣是田黃,有的能夠賣到每克20萬元的天價,而有的每克也就是三五千元,有的還更低,是什麼造成了田黃價格的巨大差異呢?
  • 西泠春拍 寶福錢幣大觀
    大錢開鑄後,朝廷不但不怪罪福建擅自開鑄大錢,還下詔書褒獎福建及時鑄造大錢,通告各地向福建學習,至此鹹豐大錢鑄行全國。由於福建鑄行鹹豐大錢早於戶、工兩部京局首鑄大錢之時,在沒有得到部頒樣錢標準的情況下,設計了多套不同樣式的大錢。寶福局鹹豐大錢版別之多,形制之美,質量之優,錢型之大,不僅為全國30餘鹹豐鑄錢局之魁首,在中國歷史古錢長河中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田黃評估鑑定高價交易
    要辨識田黃的本色,不能在燈光下觀察,而要在太陽光下觀察。善於鑑別田黃的行家,通常以色調的濃淡來形容田黃的「熟」「老」與否,藉以推測田黃在地下沉睡的長短。 2016年舉行的「中國宮廷御製藝術精品: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中,大清恭親王珍藏的田黃印章7500萬港幣落槌,加上佣金的成 交價8524萬港幣,被一位臺 灣藏家競得,創世上最貴田黃紀錄。
  • 38歲凱特招長輩喜歡,被99歲親王寵成寶,威廉只能幹「吃醋」
    凱特堅守自己的位置,並為威廉王子生下三個可愛的孩子,菲利普親王最喜歡這樣守規矩的孫媳婦,他也毫不吝嗇對凱特的寵愛。在菲利普親王過大壽這樣重要的日子裡,老親王竟然把他和凱特王妃的照片擺在最重要的位置,這讓威廉王子有些「吃醋」。
  • 【大象視界】為了夢想破釜沉舟!估價2000萬的牛貨,無底價拍!
    2018年北京匡時春拍《冒險小王子》電影籌款無底價拍賣專場從2018年北京匡時春拍《冒險小王子》專場首拍至今,到今年中鴻信春拍,已經是第三個專場了,三個專場的委託人,都是大象的老友周藝文先生,三場拍賣,都是為了他的一個夢想,而為了這個夢想,本場拍賣他更是完全的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氣,二十年的珍藏傾囊而出,其中,市場估價2000萬級別的齊白石四條屏,竟然以無底價起拍
  • 【大象視界】東京攻略!東京中央春拍亮點現場全景掃描
    如今要在日本的拍場淘到一張宋元繪畫,自然也絕非易事,大象在這裡為朋友們挑選出這次東京中央即將呈現的兩幅大約是接近元明之間的古畫,已經是茶室難得之選了。大象曾經看到過一件精美的茶量被日本茶人精心的包裝了四五層,可見其對茶器的愛護和重視。這件紋理十分精彩的湘妃竹茶量同樣有著反覆的日式包裝,欣賞包裝每每成為了個人品讀日本茶道的一個看點了。記得前年,鴻池家族舊藏的一塊尺寸略小的湘妃竹茶量曾經拍出20多萬人民幣的價格,不妨一起來看看這塊的市場表現了。
  • 和碩智親王寶:見證道光皇帝的人生巔峰
    南京博物院特展館的陳設清宮展廳中,展出了一方非比尋常的金印,印鈕龍首龜身,半臥立姿態,不僅造型華麗莊重,這方印還見證了道光皇帝人生中的巔峰時刻,它就是「和碩智親王寶」。金印整體近似正方形,印面縱11.3釐米,橫11.2釐米,高12.3釐米。印鈕為親王所用的龜鈕,龍首龜身抬頭露齒、雙目圓睜,動感威嚴。
  • 【大象視界】在一個800年的「臨時」黃金茶室品茗賞花的奇妙感受
    保利秋拍【三疊·五缾】便涵蓋了日本茶道所用花瓶的幾乎所有樣式,一場拍賣,便能盡覽日本茶道的插花之美。 大象曾經為朋友們說過螞蝗絆的故事,到了明代時期,日本的足利將軍遣使希望大明皇帝給賞賜一件梅子青的碗,但以明朝舉國之力,都難以複製出宋代的那種顏色了。(所以有人說,宋代的美學領先世界1000年!)
  • 【大象視界】千萬元級!史上最牛古玉網拍剛剛上線!
    在這裡大象可以極其負責任的和朋友們說,唄美拍賣團隊是如今最為專業和嚴謹古玉拍賣團隊之一,無論是線下大拍還是在線拍賣,您都完全不需要去考慮真偽的問題,只需要根據自己的喜好買買買就行了,同時,唄美網拍的每一件拍品也都會上報文物局過審,這樣的在線拍賣也會更有保障。
  • 【大象視界】極限放大看——「絕代神鵰」楊玉璇!
    大象探訪東京中央香港拍賣本次東京中央香港秋拍文房雜項部分最值得關注的一件藏品,當屬明末清初「絕代神鵰」楊玉璇款的壽山凍石雕華嚴三大士像,大象在現場用微距鏡頭拍攝了不少第一手的畫面,其中種種精湛細節足以說明楊玉璇為何在壽山石雕界走紅數百年了。而楊玉璇在全球拍賣市場上近乎神一般的存在,早在十幾年前,他的作品就已經拍出過近4000萬港元。
  • 【大象視界】臺北故宮同款國寶「翠玉白菜」驚現華藝秋拍
    今天我們繼續來關注華藝國際秋拍,之前的兩期推送中,我們分別關注的是【靜觀】和【物外】兩大專場的部分精彩藏品:【大象視界】開眼界
  • 寶媽媽聽故事 | 大象腳印的故事
    《寶媽媽聽故事》欄目開通啦,為了讓寶媽媽們在懷孕期間更好的給予胎中的寶寶,美好的教育,建立美好的親情關係,我們特別準備了這樣一檔節目,讓我們關愛寶寶
  • 【大象視界】曝光:孫中山的牙醫老友,竟然秘藏了這麼多古董瓷器!
    同時間,蘇富比秋拍、佳士得「古今」、邦瀚斯喜馬拉雅,保利、嘉德、翰海、中漢、大唐國際……隨便一數七八家拍賣在港島各地同時舉辦,大象在過去一個月已經為朋友們逐一呈現了各家的焦點拍品,今天,我們去到另一家香港的小拍行淘淘寶。事實上,在中資拍賣行進軍香港之前,許多香港本地的小拍賣行就和蘇富比、佳士得等國際巨頭共存。
  • 【大象視界】哎!日本人竟然比我們更懂得中國古硯?
    每次東京中央拍賣,大象個人最為喜愛的有兩個部分,可能這兩大專場拍品的絕對市場價值並非最高,但是卻最能體現日本對於中國文化的傳承源流,這便是——茶道和文房。前一篇我們為朋友們細數了日本茶道具對於中國歷代工藝美術的追摹:【大象視界】你想不到!這些茶道美物的創意靈感源自3000多年前的中國!今天,我們則一起來說說文房。
  • 【大象視界】一輪大餐過後,香港馬上還有一場小清新的宋瓷拍賣
    老實說,在香港搞拍賣,成本是極其昂貴的,在灣仔的君越酒店或者是中環的四季酒店租下幾天會場,加上好好裝修一下,成本動輒就是以上千萬港元計的。而相比較香港保利或者香港翰海這樣的老品牌高舉高打,新加坡國際在香港的首拍卻走了一個「小清新」的路線,四個專場,各有特色,其中的相當一部分都是秘藏海外多年的生貨,絕對市場價格或許和大拍行的「尖貨」無法相提並論,但極有特色。
  • 2018藝拍年鑑|寶璽印章成交榜單!
    藝拍年鑑每年度拍賣結束,美歐藝拍都會忠實地摘選重要且真實數據,匯集成《藝拍年鑑》。
  • 【大象視界】神秘的大理古國,這是它流傳至今最重要的造像之一
    大象在預展現場認真觀摩了一圈,夜場【大圓覺】和日場【自在菩提】兩大專場精品雲集。而在這其中,大象個人最為關注的,當屬一尊大理國中早期的託寶缽釋迦牟尼像。大象在預展現場,仔細的對這尊有著近千年傳世時光積澱的神秘造像頂禮膜拜了一番。
  • 一克田黃——三両金
    曬寶掌眼 以藏會友 以藏開眼「全球藏友曬寶」活動正在火熱進行…(詳情請看底部活動通知一克田黃——三両金雖然上佳珍品和粗劣下品之間有天壤之別,外行的人憑著肉眼也能斷其優劣,但是,假如把一百多個壽山石品種全部集中陳列在一起,要求一一道出其品名,別說一般的壽山石愛好者,就是行家裡手,恐怕也得眼花繚亂,三思而慎言。儘管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壽山石只有二三十種,但是,色澤相近、品質相似、肌理相似者,也不乏有之。再加上造假技術也滲透到壽山石市場之中,這就使壽山石的鑑別顯得更加複雜,從而也增加了鑑別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