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之形》| 那些你曾後悔過的事,真的可以救贖麼?

2021-02-21 二月春風

文 / 小鳥

《聲之形》
導演: 山田尚子
編劇: 吉田玲子 / 大今良時
主演: 入野自由 / 早見沙織 / 松岡茉優 / 悠木碧

最早知道《聲之形》,是在讀中學的時候看到班裡喜歡二次元的女生看的原版漫畫,後來因漫畫涉及問題的爭議導致漫畫停刊,直到2013年才得知又復刊,之後再聽說已經是京阿尼出品動畫電影裡的票房冠軍了。

去年和《在這世界的角落》以及《你的名字》一起入圍日本電影學院獎時。重點關注到了這部畫風唯美的動畫。一直到今年在國內電影院上映。

先說片名《聲之形》,簡言之就是聲的形狀,所以大概可以知道這是部講和聲音相關的動畫,唯美的畫風預示著會有愛情,但畫面越美可能故事會越悽美,比如之前的《你的名字》和《在這世界的角落》。

看《聲之形》之前,看過劇照和動畫預告,很好奇電影會拍成什麼樣,畢竟原版漫畫有7卷62話,原著紛繁複雜的人物關係和角色以及事件的敘述方式一定會對劇場版的製作增加改編的難度。所幸看完片子很慶幸導演和出品公司能完成這麼好,導演在劇作上用了非線性敘事,加上把主要人物的精簡化處理,突出其中一位男生做男主角,以他為故事中心來發散帶出其他角色。

畫風則是京阿尼精良的製作,全片很出彩的特色是大篇幅的出現了各種各樣幾十種花。隨著角色的出現和心理變化,花的種類也在隨之變化,不同的花映襯著演員不同的情緒和角色屬性,最有意思的是最後把煙花也加入到花的大軍中來,煙花也是最美的,但最美的往往都是一瞬間的,就像女主對著煙花跳樓時的心境。

整部電影的故事講的其實是一個聽不到的故事,正常的人說話女主會聽不到,但女主對男主的所有情緒和情感傳遞,男主也是聽不到的,知道最後男主才反應過來,自己從小到大原來都太獨立了,不懂得去傾聽別人的話,本質上是活在非常自我的世界裡的。而耳朵有問題的女主,非常希望能和聽力正常的人做朋友,卻總是有人欺負她,她內心的聲音也是其他人聽不到的。

這部片子的主題是一個永恆的母題,即每個人在成長中的痛苦和救贖。而這部動畫在事件上用了校園凌霸和校園暴力,在此基礎上,劇作者為了加強效果,把女主變成有聽力障礙的角色。

其實每個人所經歷的小學甚至初中生涯,多多少少都見過抑或經歷過不少校園欺凌事件,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微博和朋友圈隨處可見正常人之間的校園欺凌,男生對男生,女生對女生,男生對女生,女生對男生,有數不清的案例。

為何校園霸凌會如此之多,其實學校本身作為一個庇護所,是一個給青少年安全感的地方,最安全的地方有時候是最危險的,所以校園霸凌發生的時候才會如此肆無忌憚,在北京等地方,公安局甚至都開通了禁閉校園霸凌者的勞教所。

在本片中,患有聽覺障礙的女主來到男主所在小學,莫名遭到了男主和幾位女生的校園欺凌,最後無奈轉校,五年後,在經歷過當年女主相似的被欺凌後,變成一個自我封閉的人,在自殺前夕去見了女主,結果兩人的內心才開始真正的有了溝通和贖罪的機會。

整部電影在敘事上,情緒是大於故事性的,導演用了大量的情緒鏡頭來表現男女主之間的心理變化和狀態,而配樂也隨之更平緩,電影的節奏也隨之變慢。

最令我觸動的一段情緒段落是,男主在五年後第一次見到女主之後,他在謹慎的和女主打完招呼之後,女主對他講下次再見,電影當時給了男主很多情緒鏡頭來表現男主的心理狀態。比如他之前對女主所做的事情,自己還有沒有資格去見女主,自己還值不值得活在這個世界上等等。

在情緒之外,本片相較其他動畫,在弱化敘事的基礎上,在人物上做了很多功課。本片有名字和人物小傳的角色相對原作雖有減少,但也依然長達9-19位。而這9-10位裡,有7-8位都是人物形象鮮明的角色。

關於女主的人物形象是爭議比較大的,最大的爭議是集中在女主在收到欺凌之後所表現的態度以及關於斯德哥爾摩的案例。其實我倒是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大的問題。每個人的人物性格本來就個個體的成長環境有關,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片中女主的成長環境由於自己身體的缺陷,我其實並不覺得女主的性格中又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潛在因子,因為人在長久的悲傷之後,在外人面前可能就是極端的樂觀。

只有在獨自空間的時候才會面對自己的軟弱面,而這種狀態導致的結果就是無法面對真實的自己,所以最後的自殺是和人物性格相符的。而男主對她的救贖也讓她自己得到救贖,去勇敢的發出自己的聲音。

男主的性格變化也頗受爭議,童年是施暴者,這種施暴一方面和家庭教育有關,一方面也和自己的經歷有關,他的母親對他是散養狀態,他兒時被大年級學生欺負的經歷讓他覺得必須通過欺負弱者來得到尊敬和地位,而這也為他之後的被施暴的果埋下了因。

男主的人物形象,從小其實也是一個很孤僻的人,小學只能通過暴力來尋找存在感,中學的時候被孤立後對所有人的臉都是X狀,忘記了這些人的名字,也不願意加入他們的生活,但由於無意間拯救了一位被其他學生霸凌的永束友宏,兩人從此成為特別鐵的兄弟。這成為男主對女主和其他同學情感轉變的契機。

他帶著一種負罪感試圖去拯救當年被自己欺負過的女主。而同樣自閉和被孤立的女主在長久兩人的相處中又喜歡上了男主。這是兩個心思細膩的主角在所有事件中對細微情感的感知。

但唯獨男主沒有去感知女主的心理狀態,在兩人一起看日本每年一次且最大的煙花大會時,這種情緒推到高潮,煙花的視覺和聲音力量,成為了兩人情感升華的節點。

關於影片的結局,也是一段很有情緒的鏡頭,像極了《你的名字》裡男女主角憑感知而重逢的段落,但《聲之形》卻是無聲的處理這段兩人的彼此救贖,其實在全世界每年都有幾千萬的自殺人數,而在日本則是自殺率非常高的國家,除卻密度高的中年人,中學生也是很大的群體。

《聲之形》聚焦了很現實也很當下的社會議題,帶來的爭議是必然的,但他的意義更多的在於讓更多的人注意到這樣的現象而去友善的避免,也許是這部片子更有意義的地方。

PS:中國版相對原版有近19分鐘刪減,但看完全片的我表示,刪掉的大多是一些對人物和故事不太重要的情緒段落,對整體觀感和節奏並不會有特別大的影響。

·

福利時間

·

1、上篇文章截止本文發送前留言的前三位後臺留言獲取電影兌換碼。

2、在下篇文章發送前本文留言點讚最高的前三位會得到兩張兌換碼。

3、後臺回復「電影」,獲取額外五張兌換碼,每人一張。


 

相關焦點

  • 《聲之形》---「救贖與成長」
    2017」中擊敗《你的名字》一舉斬獲最佳動畫和最佳編劇。「救贖與成長」預告溫暖動人 聚焦人與人的「溝通」難題「校園霸凌」一直是社會熱議的話題,竇靖童參加《聲之形》首映時也曾坦言:「我見過校園霸凌,也聽說過這樣的事。」
  • 深度分析電影《聲之形》,一個救贖與被救贖的故事
    原因就是這部作品觸碰了一個最讓人難受的話題:欺凌,而且在最終實施欺凌的人全都得到了「善終」,這種太過理想的劇情讓很多人不舒服,所以當看到結尾的時候,看到被欺凌者硝子和欺凌者石田走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出現那麼多人給出了低分評價。但是在《聲之形》中,即使前面有十幾分鐘展現的欺凌劇情,這部電影真的就是想要為我們講述欺凌與被欺凌的故事嗎?
  • 《聲之形》憑什麼擊敗《你的名字》再創神話?
    《你的名字。》呢V總早就給泥萌推薦過啦:【七夕特供】新海誠《你的名字。》初戀穿越時空來虐狗今天V總就帶大家看看「校園霸凌」的故事這部獲獎無數與《你的名字。》平分秋色的電影前半段保證讓你後背發毛:這些霸凌事件不就發生在我的周圍麼?《聲之形》講述了一個所有校園都會發生的事:霸凌患有聽覺障礙的可愛少女西宮硝子轉入新學校
  • 《聲之形》:這部電影真的是三觀不正嗎?或許它只是一個自我救贖的...
    自我救贖的治癒向 其實在《聲之形》最初打出的宣傳口號裡我們就可以看出,這是一部治癒向的動畫電影,畢竟都說了「幫你活下去」。至於為什麼會在網上引起那麼激烈的討論,主要還是因為涉及到了校園暴力這個話題,這點小編放在後面來討論。
  • 聲之形:這部電影真的是三觀不正嗎?或許它只是個自我救贖的故事
    自我救贖的治癒向其實在《聲之形》最初打出的宣傳口號裡我們就可以看出,這是一部治癒向的動畫電影,畢竟都說了「幫你活下去」。至於為什麼會在網上引起那麼激烈的討論,主要還是因為涉及到了校園暴力這個話題,這點小編放在後面來討論。
  • 《聲之形》真的有那麼差嗎?瑕不掩瑜是對它最好的形容
    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當朋友提及到《聲之形》這部作品的時候,他總是一臉失望的樣子,表達對這部動畫電影在劇情上的不滿,例如為何女主硝子毫無徵兆想要自殺;虛假的情感重歸於好又有何意義等。面對朋友如此「一棍子打死」的說法,我有些意外,《聲之形》真的有他所說的那麼差勁嗎?
  • 《聲之形》我心中的神作,一場救贖的幻夢
    1:電影並不完整,加上有刪減的可能性,強烈推薦大家去補漫畫,因為可以讓大家能更好的理解和完整的觀看。比如幾個人拍電影的故事和電影結局以後的後續,防止劇透不多說了。還有一個人就是西宮,大家對她的議論也有很多,但我看來問題祇有一個,那就是西宮太過於溫柔 太過太過太過溫柔,一直道歉也好,從不會抱怨 不會將問題歸置他人,最後為了男主甚至想要自己消失,世界上會有這種溫柔的女性是這個作品令我震撼的原因之一,你不能說她不真實,因為她的設定就是這樣的,過於溫柔而刺傷自己的傢夥,因為她而生出的事情 因為她而被救贖的人們,到最後她卻沒有想去救贖自己。
  • 《聲之形》:「以聲之形,塑以花之姓」,一部自我救贖的動漫電影
    《聲之形》是一部2016年在日本上映的動漫電影,它講述了一個極度自卑的女孩子和,七零這個女孩子的一個欺凌者的自我救贖了一個故事。西宮哨子是一個有聽覺障礙和說話障礙的女孩子,故事一開頭是她轉學到一所新的學校,然後她很真誠地跟同學們說自己有聽覺障礙,希望同學們可以在他的交流本上寫,同學們想說的話和她交流,並且學校有專門請來手語老師教授手語,以便和西宮哨子交流。但是,學手語的麻煩和她交流的困難,導致了同學們孤立了西宮哨子。
  • 《聲之形》一部很好的人生動漫
    首先,《聲之形》這部作品我非常喜歡,當初看到各方評價時也很疑惑,作品的主題明明是「傳遞心聲,相互理解」,為什麼很多人要把關注的點放在「反欺凌」上。我覺得,《聲之形》之所以招致種種非議與誤解,除了作品本身的一些瑕疵外,還在於我們這個社會並沒有正視「校園暴力」或者「欺凌」這種現象。
  • 淺談電影《聲之形》看到的社會現象
    就像網上那些,虐殺小動物的人,無怨無仇的折磨小動物致死,只是讓自己心裡感到痛快和刺激而已罷了。同理可得,不少校園暴力的起因也是與虐殺小動物者有著相似之處。這是人性缺失,他們不懂得什麼叫「人性「,更不會知曉什麼是」仁義「。自古以來,關於」人天生是善是惡「這一話題便一直爭論不休。我也曾對這個問題迷茫過。
  • 日本動漫《聲之形》賞析
    這些年的孤立,使他逐漸對自己對硝子的行為感到後悔,想去找硝子道歉。所以,他去報名參加了手語課程。終於在一次上課之後見到了硝子。他衝上去道歉,並且開始了他的救贖歷程。於是,他也從一個曾今受到擁戴的孩子王,變成一個被孤立的被欺凌者。這種落差使將也感到十分痛苦,兩種互換身份的經歷讓將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被欺凌者的無助與痛苦,認識到自己曾經罪惡有多深。這份痛苦也使將也沒法原諒自己甚至一度想要自殺。但是最後他決定尋找自己的救贖之路,既是救贖自己,也是救贖那些因自己而受到傷害的人。然而將也因為被他人孤立的原因,內心也變得自卑,不敢和他人對視,這又如何完成自己的救贖呢?
  • 我們未必經歷過霸凌,但一定受過傷害:《聲之形》
    劇情獨立的日本動畫電影引進內地的其實只有兩部,一部是現象級作品《你的名字》,另一部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聲之形》了。從這兒就可以看出,拍攝《聲之形》的目的遠不止娛樂和賺錢,它更多的是防止校園欺凌以及自殺,並呼籲人們關懷殘障兒童。▲  節目完整視頻《聲之形》根據 大今良時 創作的同名漫畫改編,圍繞男女主角 石田將也 和 西宮硝子,講訴了一個從受傷到治癒的故事。
  • 聲之形:以聲之形,塑以花之名,一場救贖之旅
    今天要介紹的動畫電影是京都動畫工作室的《聲之形》,原作是由日本漫畫家大今良時創作的社會類校園漫畫作品。影片在上映後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將人們的視線聚焦到了「校園霸凌」這一社會事件上。石田被同學孤立,他曾經做過的事,現在全部報應到了自己身上。
  • 《聲之形》帶給你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本質上來說,這部作品就是把人心給狠狠打開,讓你看到了自己的過去,但是又站在你面前給你念經,所以作為觀眾,腦子裡的第一想法就是,我特麼給你一耳光。原著對硝子的描繪本來就是難以使人信服:從重度心理問題要跳樓到最後痊癒簡直不能自圓其說,而電影在這樣的基礎再次對此進行刪減,最後得到的就是硝子根本沒有完成自我救贖的結局:她仍然陷於病態的自卑中所以不責怪任何人對她的傷害,只是因為害怕傷害別人暫時不敢自殺而已。——這能算是喜歡上自己嗎?而硝子的自我救贖沒有完成讓將也最後完成的自我救贖也變成了某種程度的偽善——明明說著要幫助別人結果只幫助了自己。
  • 《聲之形》:欺凌到底值不值得被原諒
    慘痛的經歷使他認識到曾經犯下罪過的嚴重,多年之後,一度想要自殺的他,卻再次與硝子重逢,為了彌補曾經的罪惡,為了得到硝子的原諒,將也走上了自我救贖的道路。《聲之形》。精良的製作、獨特的主題以及具有爭議性的角色和劇情,讓本片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 關於聲之形主題的討論也如火如荼。
  • 英語作為副科真的可以麼?你會後悔麼?
    最近很多人在議論英語作為副科是不是可以這個話題,今天就談談我在網上聽到的一些聲音,並且來分析一下這些聲音是否是有理有據能經得起推敲的。不把英語學好,能把歐美國家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學到手麼?宇宙的奧妙需要全人類協同探索有的網友認為英語是就是用來翻譯的,可以藉助翻譯軟體或者請專業翻譯去解決問題。這種觀點有一定的迷惑性,不少的人可能被這種觀點說服。
  •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你真的看懂了麼?
    不管是香港還是大洋彼岸最被我們熟知的電影不在少數,其中香港最具有代表性的《大話西遊》,《東邪西毒》、黃飛鴻系列等;在大洋彼岸也有不少,其中《海上鋼琴師》,《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當幸福來敲門》,《真實的謊言》等電影時至今日一直被稱之為不可逾越的經典!
  • 《聲之形》一個關於「救贖」的故事
    這是2017年的老電影了,想必大家即使沒有看過也聽說過這部電影吧,可能你已經在抖音快手上看到過很多次這部番的剪輯短視頻,但是我還是想向那些沒看過電影就被胡亂配文帶跑偏的觀眾老爺們澄清一下:這不是什麼男女主狗血感情跳樓劇情!這不是什麼人間不值得的「喪級篇」!
  • 日本口碑動畫《聲之形》,9 月有望在國內上映
    來源:好奇心日報作者:王珊珊《你的名字。》之後,去年日本獲得良好口碑的動畫電影《聲之形》即將被引進國內。根據「新浪電影」的微博報導,這部影片出現在了微影娛躍影業的院線推介片單中,計劃於今年 9 月 17 日在國內上映。
  • 為什麼說《聲之形》是今年院線最好的動畫電影
    前者曾在日本動漫界最具權威獎項之一的東京動畫獎上,摘得年度動畫大獎與劇本獎,擊敗的正是《你的名字。》。在日本電影評論家大獎的競爭中,《聲之形》獲得優秀作品獎,而《你的名字。》只摘得導演獎。而女主西宮哨子在轉到這所學校之前,就曾遭受過別人的欺凌,漫畫裡交代過西宮來到石田家的理髮店,西宮的媽媽要求給西宮剪一個像男孩子的短髮,這樣看起來更加堅強,不要被人欺負。在與石田的媽媽的交流中就可以感受到是一個非常倔強的強硬的母親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