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之形》主要講述了男主角石田將也在小學六年級時曾霸凌過一位身患殘疾的聾啞少女西宮硝子,在少女不堪重負轉學之後,將也卻變成了那個被霸凌的人。慘痛的經歷使他認識到曾經犯下罪過的嚴重,多年之後,一度想要自殺的他,卻再次與硝子重逢,為了彌補曾經的罪惡,為了得到硝子的原諒,將也走上了自我救贖的道路。
《聲之形》。精良的製作、獨特的主題以及具有爭議性的角色和劇情,讓本片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 關於聲之形主題的討論也如火如荼。
原作者大今良時認為《聲之形》的主題並不是「校園欺凌」和「聽力障礙」,而是希望講述「人與人交心之困難」和「溝通」的一部作品。作為動畫導演的山田尚子,也基本沿用了這一主題。
這是一部盡力用溫柔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的作品。略帶壓抑的故事,迎來了美好的結局。
但是今天我們要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部影片:霸凌到底值不值得被原諒。
你能原諒傷害過你的人嗎?
我的答案是不能。
《聲之形》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如果你不曾體驗過欺凌和被欺凌
石田將也想要去死。
他所活著的這十幾年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痛苦中度過的。這種痛苦不是被孤立的痛苦,不是被欺凌的痛苦,而是身為人的罪惡的痛苦。
但是他沒有能生活下去,沒有能夠堅持下去。
因為太累了啊,對於他來說活著真是太累了。一個人孤獨的生活著,拒絕世界上所有一切其他的人,將自己封閉在一個空間裡面,每天通過這種方式虐待自己,讓自己在痛苦中生存。這對於他來說是應得的罪過,他明白這一切,明白這是自己必須承受的痛苦。
但是他到底值不值得被原諒?他又憑什麼被原諒?
最後,西宮硝子原諒了石田將也, 甚至沒有任何掙扎地原諒了。再次見面的時候,她對他沒有恐懼,沒有厭惡,她輕而易舉地就原諒了他,甚至喜歡上了她。
在西宮硝子看來,一切的錯其實是因為她自己。她被欺負不是因為石田將也做錯了什麼,她被欺負不是因為這些小孩是混蛋王八蛋,而是她打心眼裡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情才被這麼對待。她認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錯,自己不應該出現,自己應該死。如果自己不出現一切都會很完美,就像是植野說的那樣。
她跪在將也的媽媽面前,她將所有的錯誤和不幸,都歸結在了自己身上。 而曾經對她施與欺凌的將也,卻得到了救贖成了英雄。
而石田將也,他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在作惡,他將自己所有的作為和對女主角硝子造成的傷害歸咎於自己年幼無知和「調皮」。
硝子是太溫柔了吧,才會用這麼柔軟的心接收與將也的再次相遇,在沒有道歉的情況下就原諒了一切。
但是現實,哪有這麼溫柔。
「校園暴力是個永恆的話題,不管在任何時代,無論在任何國家,它都像一隻不死的惡魔般糾纏著無辜的孩童,並且永遠不會消失。」
男主石田將也片中前後反差極大,起初在強勢的將也眼中,女主西宮硝子是個與集體格格不入的女孩,因此將也肆無忌憚的對其欺凌,最後卻因為這件事陷入孤立導致性格大變;女主西宮硝子面對霸凌毫不反抗,始終對世界溫柔以待。兩位主角各自不同的性格,成為整個故事的導火索。片中其他身處漩渦的角色也各自背負著自己的故事,美麗直爽的植野直花看不慣硝子忍氣吞聲和軟弱,於是選擇粗暴的方式煽風點火,期望硝子於絕境中強大起來;川井美樹作為班長,雖未參與霸凌獨善其身,但也冷眼旁觀,間接導致悲劇的蔓延。
一眾角色本心並非惡毒,但在「校園霸凌」面前,每個人都成了推波助瀾者,有部分網友甚至評論說「是一起『集體霸凌』事件」,這一現象令人不禁深思:假如這些事發生在自己身上,假如這些角色就生活在我們周圍,你會如何面對?
最終,將也不再捂住耳朵,聽到學園祭上大家的嘈雜的各種各樣的聲音時,有美好的也有並不美好的(那傢伙還真的敢來學校啊之類的),最終植野和川井仍然無法接受對方,植野也不能認同硝子總是道歉的性格,佐原仍然說自己什麼都沒有變。最終,植野和硝子(在沒有道歉的情況下)卻也得以和平共處,大家也得以一同參加學園祭。
將也曾經對硝子的霸凌,是不是真的值得被原諒?
那些因為欺凌換上抑鬱症,甚至自殺的人,又讓他們如何被救贖。如果你經歷過欺凌,你的好友因為欺凌失去了生命。那你需要好好想想再回答這個問題,欺凌到底值不值得被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