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請別再憤世嫉俗了

2021-02-07 改變的力量

點擊上方【改變的力量】快速關注

◆ ◆

文 | 蘇小昨

我相信每個人的朋友圈裡都會有那麼幾個憤世嫉俗的年輕人。


他們的特點就是愛抱怨,惡劣的環境,糟糕的空氣,微薄的收入,節節攀高的物價,懸殊的貧富差距,不健全的社會制度,越來越物質的婚戀關係,似乎他們每天都過得很糟糕。


你看,在憤青們的吐槽裡,世界是那麼的不美好,糟糕的讓人失去了一切奮鬥的動力。


當然,我年輕的時候,也曾是龐大憤青隊伍中的一員。我恨不得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統統歸結到社會的陰暗面上。


直到有一天,我在微博中看到一段話,年輕時最好不要過分關注社會的陰暗面,要不然內心會越來越分裂,慢慢侵蝕掉積極向上的力量,滋生黑暗力量。


無論面臨的社會情景多麼糟糕,我們都有自己可以掌控的部分。社會變革可能需要上百年的時間,可我們的生命僅有一次,也沒那麼長。所以要在有限的時間,儘可能做我們能夠掌控的事。


剎那間,我豁然開朗,慢慢的學會停止抱怨,多看一些社會中的真善美,並嘗試著把這些簡單美好的小幸福記錄下來。


我之所以喜歡寫一些真善美、積極向上的文章,是因為我發現網絡裡和現實裡跟我吐槽的朋友,依然有很多憤世嫉俗的好青年。在他們彷徨,迷茫的時候,非常需要有人給予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有一個異性朋友,家境貧寒,從小生長在農村。為了改變命運,十年寒窗苦讀,好不容易考進大學,卻發現畢業就是失業時。畢業大半年,才費勁巴拉找到一份銷售的工作,月薪1500,去掉五險一金,還不到一千塊錢。最艱難的時候,朋友一頓只吃一個饅頭,餓極了就喝水充飢。


每次看到和他同時進公司富二代開車跑車上班,他就開始惡狠狠的抱怨,抱怨社會貧富差距那麼懸殊,抱怨生活的不公,抱怨自己為什麼沒有生在一個有錢的家庭。就這樣朋友抱怨了大半年,銷售業績依然為零,瀕臨被公司開除的危險。


擔心被公司開除,溫飽都難以解決的朋友又開始和我抱怨。為什麼社會上貧富差距如此懸殊?為什麼80後就這麼倒黴?


我安慰他,其實古往今來,無論中西國家都會存在貧富差距懸殊的問題。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難題,並非我們抱怨幾句就可以改變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努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比如說,你現在應該努力保住這份工作。


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都有很多煩惱。窮人的煩惱通常只有一個,就是缺錢,而富人的煩惱,除錢之外,還有很多。有時候,我們所羨慕的光鮮亮麗下,往往也是一地雞毛。


前段時間,有個90後的小夥子在我微信公共平臺上留言,我覺得你文章裡描述的愛情都太美好,不適合我們90後。90後的女孩都太過物質,愛慕虛榮,愛攀比,已經沒有你所謂的那種單純的好姑娘了。


我非常認真的回覆他,我相信無論是80後還是90後都會有單純美好的姑娘,她們不物質、不虛榮、不攀比,只是單純的想和心愛的人從零開始享受一段美好的愛情,一起經歷那些挨苦的歡笑與眼淚,一起奮鬥完全屬於自己的車子和房子。


其實一個女孩的品性受外在客觀環境的影響遠遠小於原生家庭的影響。也就說,如果一個女孩她非常物質、愛慕虛榮、愛攀比、工於心計,那說明她的家風和家教出現了偏差。正所謂父母是子女道德品質第一責任人,也是孩子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婚姻觀的引路人。


無論是70後,80後還是90後,都會有一些三觀不正的壞女孩,當然我相信更多的還是家風家教正統的好姑娘。所以,千萬不能因為一些個例,而否定了所有的好姑娘,從而不相信美好的愛情。


偶然,和一個年輕寶媽談起單獨二胎政策放開,寶媽氣呼呼的說,現在就算二胎政策全部放開,也沒人敢生啊!


國內社會福利待遇那麼差,養個孩子多難啊,從出生到上學,再到結婚買房,沒個幾百萬下不來。


要想全面推廣二胎政策,必須國家完善社會福利制度。你看人家瑞典,社會福利那麼好,簡直就是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保護,孩子出生後,媽媽有9個月的產假,爸爸也同樣領全薪在家看孩子。


在瑞典,孩子上學、生病、失業、老人養老、全職媽媽在家帶孩子都有保障金,有良好的福利待遇體系作保障,溫飽問題無憂,生幾個孩子也養得起啊!


我靜靜地聽著寶媽吐槽國內的福利保障多麼不健全,又多麼的嚮往瑞典良好的社會福利制度。


然後微笑著對她說,瑞典的社會福利雖然是世界上最好的,但自殺率也是世界上最高的。


「為什麼啊?」寶媽不解得問。


或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吧!《士兵突擊》中,許三多,常說,人不能活的太舒服,太舒服會容易出問題的。


瑞士的高福利、低失業率的資本主義模式使人類可以享受的最好生活,是歷史發展至此的最高階段。這種模式不是所有國家都可以效仿的。不過,我相信隨著國家的發展,國內的社會保障制度肯定會越來越完善。


然而社會變革可能需要上百年的時間,可我們的生命僅有一次,也沒那麼長。所以要在有限的時間,儘可能做我們能夠掌控的事。


是的,作為國家的支柱力量,我們不能總是過分關注社會的陰暗面,然後不停的抱怨,吐槽。抱怨只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糟糕。因為有很多東西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譬如,高房價。這些是我們常人無法左右的事情。


我們需要做的是,改變抱怨的態度,積極地去做當下應該做的事情,那麼久而久之一定能突破困難,生活會發生質的改變。


到這裡,或許我可以說出第一個朋友的結局。朋友停止抱怨後,積極努力的去工作,總結之前失敗的經驗教訓,下班後利用業餘時間充電。然後他的業績突飛猛進,一躍成為公司的銷售冠軍。現如今朋友已經榮升為公司的銷售部總監。


朋友經常說,改變是痛苦的,但卻是成本最低,見效最快的投資。


是的!我們無法左右世界,但卻可以改變自己。


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每件事都像世界末日一樣, 令我我們絕望,痛苦不堪。其實不是的, 一切只是開端而已, 我們還那麼年輕,完全可以克服一切困難,勇敢直前。


哪怕就像如今的股市,即使人生崩盤也不並可怕,沒有經歷人生的連續跌停,又何足以談人生呢?


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糟糕,叫做經歷。年輕人嘛!就應該活的灑脫一些,不能總是苦大仇深,憤世嫉俗。


熱播劇《名偵探狄仁傑》中諸葛王朗經常說,人嘛!這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為什麼總是盯著那些不開心的事情呢?何不給自己一個大大的微笑?


所以年輕人,請不要再憤世嫉俗了。多關注一些生活中簡單美好細微的小幸福,少關注社會中的陰暗面,把我們的有限的生命用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畢竟世界是大家的,生命是自己。


點擊「閱讀原文」推薦閱讀:朋友圈,我想有一個這樣的人

相關焦點

  • 年輕人,別再憤世嫉俗了
    年輕人,別再憤世嫉俗了蘇小昨
  • 憤世嫉俗者易患心臟病
    你是否常常因為一件小事或別人的一句話而生悶氣,認為別人「人品不好」,甚至整個社會「體制不好」?憤世嫉俗會給你的身心健康造成重創,令你失落、抑鬱、失眠,家庭關係不和,研究還發現憤世嫉俗可能增加心臟病、癌症、痴呆的風險。心理專家指出,憤世嫉俗是在殘酷的環境下對自己的保護,但在衣食無憂的年代,憤世嫉俗是幸福感的「殺手」。
  • 有問必答 | 如何應對憤世嫉俗的孩子?
    如何應對憤世嫉俗的孩子?作者:韋志中  主播:毛國梅我的孩子22歲了,總是一副憤世疾俗的態度,什麼事情都看不慣,總是抱怨,不會換位思考。我們除了傾聽他,還有什麼更好辦法幫他化解和發洩負面情緒嗎?針對「如何應對憤世嫉俗的孩子」這個問題,我發表一點自己的看法。
  • 憤世嫉俗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憤時嫉俗、避世絕俗,反義詞有:安貧樂道,憤世嫉俗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憎恨世俗。憤世嫉俗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憤世嫉俗(fèn shì jí sú)成語釋義:憤:憎惡;不滿;世、俗:指當時的社會現狀;嫉:仇恨。
  • 外媒:仍有18%的加拿大人不把疫情當回事,稱是憤世嫉俗的傳播者
    報導稱,加拿大新冠官方數據顯示,越來越多年輕人不遵守保持距離的預防措施,尤其是在加拿大卑詩省。於是,民調公司Angus 加拿大人對待疫情的態度和日常行為習慣,受訪結束後,民調公司將受訪者分為三類:對抗感染者、前後矛盾者和憤世嫉俗者。 調查發現,五分之一的加拿大人(18%)是憤世嫉俗的傳播者,因為他們幾乎不採取任何措施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他們不僅不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還不熱衷於洗手和戴口罩。與此同時,47%的加拿大人是對抗感染的戰士,他們嚴格遵守健康指南。
  • 我就是不想理你了,任憑你怎樣憤世嫉俗,指桑罵槐
    好友捨得的攝影有一段時間了,我對那個人都置之不理,無論她怎樣在朋友圈裡憤世嫉俗,怎樣含沙射影,指桑罵槐。還有一次,因為之前我請她吃過很多次火鍋,她發信息給我說,要請我吃飯。我便欣喜若狂,慨然應允。可是當我明白,這頓飯竟然是街邊的酸辣粉時,倒吸了一口涼氣。我覺得這樣的關係,沒有維繫的必要,她給自己花錢很慷慨,給你花一分錢都好大的顯示。
  • 老莊思想的憤世嫉俗,對世俗的鄙夷,在茶人身上是如何表現的?
    一、老莊的憤世嫉俗與茶人的退隱勵志 老莊思想在自然觀方面無疑是相當積極的,不信「天命」,老莊思想是主張避世的,這種表面消極的政治態度後面,又有憤世嫉俗、對舊制度猛烈押擊的一面。
  • 少一點憤世嫉俗,多一點愛己及人
    義憤填膺者有,憤世嫉俗者有,瘋狂咒罵者亦有。弔詭的是,每當有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評論裡充滿了各種義薄雲天、俠氣萬丈,好像每個參與評論的人都是俠肝義膽的勇士,是在生活中能「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的騎士。每當此時,你心裡總是會有點點莫名的安慰,以為這件事過後,我們的社會會好一點,世界會好一點,畢竟,你看,俠肝義膽的人佔多數不是嗎?!
  • 有些人為什麼會「憤世嫉俗」?
    老人家不知聽誰說的,當他知道我能知道一些人的前緣身世的時候, 就主動問我關於他這種「憤世嫉俗」的性格的來源。 我笑著說:「大爺,要說你這種『憤世嫉俗』性格的來源,其實也是前生你所經歷的一段坎坷的經歷造成的。」  柴大爺,一邊卷著他的旱菸,一邊饒有興趣的聽我講著這個關於他的 「故事」。話說在清朝康熙年間,蘇州。 柴大爺家境很是殷實。
  • 年輕人,別再厭惡資本了!
    「別再厭惡資本了。」這段時間發生的一些事情,讓很多人產生了一個非常不好的觀點,那就是認為資本是邪惡的,認為資本天然就是壟斷的,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認知。但四十多年市場改革化的今天,為何有不少年輕人開始視「資本家、資本」為一種邪惡的力量了?今天,我想為資本正名。
  • 年輕人找工作,再難也別從事這3種工作,否則很容易毀掉自己!
    年輕人找工作,再難也別從事這3種工作,否則很容易毀掉自己! 對於即將步入社會的年輕人或者已經在社會上打拼了很久的年輕人來說,你們應該是比較關注自己的工作能不能有一個比較好的發展吧。
  • 【風雲】陳文茜:年輕人,請珍惜你的幸運!
    這群年輕人有個共性——面對世界格局變化、全球化和金融海嘯,不會或者不願意從全球角度去看待自己所面對的悲劇。青年一代該如何躲過這場經濟危機?昨天,臺灣地區資深媒體人陳文茜帶著她的最新時評集《樹,不在了》出現在上海書城五角場店與讀者見面。她在現場侃侃而談現今社會存在的問題,提醒年輕人不要只顧憤怒,而是應該把憤怒當作思考的起點。
  • 洞見丨王朔:把憤世嫉俗流於世俗
    我的意思是,這種與讀者為敵的品質,僅曇花一現地出現在既得利益者王朔早期零星幾部小說的片段裡,碰巧被我遇到了,碰巧在此之前我還沒有遇到過GGAllin、哈內克等等那些將此品質發揚得更為淋漓盡致的人,就像一個姑娘可以在事後瞧不起那個曾給自己開苞的人,但不能因此否認那個人幹了那個事。
  • 大爺們就別再給年輕人洗腦了
    跟大爺們跳舞,最要緊的是跟著他們的節奏整齊劃一,表面上,他們會跟年輕人說,你可以自由發揮嘛,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姿勢嘛。可真的跳起來,大爺們又跟打地鼠一樣,把肆意蹦躂的按了下去。長江後浪推前浪,這句話不過是這些大爺們端出來的一碗迷魂湯,大爺才不是什麼前浪,這些大爺一直都笑眯眯的坐在沙灘上。
  • 迷茫的年輕人別聽草東,聽聽華晨宇吧
    ,一個被聚光燈環繞下發著光的年輕人。草東沒有派對《山海》迷茫的年輕人,別聽草東「草東」是誰?從臺灣紅到大陸,他們媒體稱為蘇打綠後的第一「爆款」。可與之大不相同的是,他們的音樂裡沒有了臺灣樂壇習見的文藝腔和小情調。二十出頭的幾個年輕人,用無奈與憤怒,給「臺灣印象」中的小情歌、小確幸狠狠地判了死刑。
  • 《日落大道》:自戀、單戀、不滿和妄想的憤世嫉俗傾向沉思
    影片的許多黑色電影元素符合20世紀40-50年代充滿宿命論、憤世嫉俗情緒犯罪題材電影的程式,是典型的黑色電影,但比利·懷爾德與查爾斯·布蘭克特的劇本充滿了對好萊塢電影工業的嘲諷和戲謔,對時代變遷造成的人間悲劇的體察和洞悉入木三分,影片又是一部諷刺劇。
  • 別再當韭菜了!高房價,讓年輕人退而求其次
    身邊想買房的年輕人壓力越來越大,開始逐漸失去買房的欲望了。剛畢業的年輕人,手裡拿著幾千塊的工資,按照目前的月供和收入來看的話,買房似乎越來越難,不然也不會「六個錢包買房」的這種說法,可是對於年輕人來說還需要六個錢包還房貸。高房價之下自然讓買房一拖再拖,或者就乾脆不再買房。
  • 年輕人,沒事兒就別老躺著了
    《老情書》書裡有一段話,簡直妙到絕巔:我就特別看不起你們這幫年輕人,二三十歲就叨叨說平平淡淡才是真。你們配嗎?我上山下鄉,知青當過,饑荒捱過,這你們沒辦法經歷。你以為憑空得來的心靜自然涼? 我的平平淡淡是苦出來的,你們的平平淡淡是懶惰,是害怕,是貪圖安逸,是一條不敢見世面的土狗。
  • 何炅們被官媒痛批:別再荼毒年輕人了!
    隨後,有官媒以「別讓不正之風荼毒年輕人」為標題專門發表了評論: 「如此導向,無異於告訴涉世未深的年輕粉絲們 其實此前,包括何炅、汪涵等在內的眾多明星都公開呼籲過不要再送禮—— 「任何嘉賓來節目,我們都會很用心地對待。」
  • 年輕人,沒事兒就別老躺著
    《老情書》書裡有一段話,妙到絕巔:我就特別看不起你們這幫年輕人,二三十歲就叨逼叨說平平淡淡才是真。你們配嗎?我上山下鄉,知青當過,饑荒捱過,這你們沒辦法經歷。你以為憑空得來的心靜自然涼?▲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1 別到了 30 歲還為 12 塊錢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