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寧浩不再商業,拿出被禁四年的誠意之作,依舊是那個頂級的導演

2020-09-21 先驅娛樂

導語:《無人區》寧浩對電影市場最大的誠意

寧浩從本質上來談,比起他眾多的同門師兄弟來說,更懂得迎合市場的重要性。這位早年便混跡於MTV市場的導演,從不拒絕任何能夠獲取利潤的機會。正是源自於此,寧浩始終在電影市場上,演著小成本高收益的好戲。&34;讓寧浩成為市場的寵兒,而寵兒寧浩卻始終有一個放不下的作品—《無人區》

從2009年順利完成製作,到2013年才遲遲上映。四年時間當中,寧浩始終對《無人區》報以期待。但是定檔日期一延再延,《無人區》始終沒有獲得同觀眾見面的機會。即便他已經在國內外數十項大獎中榮獲提名,《無人區》對於市場和普通影迷來說依舊是神秘的存在。之所以無法完成上映的要求,也是由於寧浩賦予《無人區》&34;的創作高度。

四年的時間,對於寧浩個人來說無疑是一次太長的等待。不過最後等待確實也讓《無人區》賺足風頭,所有人都對其翹首以盼,才讓這部片子的關注度達到頂峰的狀況。市場依舊沒有拋棄寧浩,小成本高收益的名頭依舊在延續。1600萬元的製作成本,最後寧浩拿走2.6億元票房,刷新個人歷史票房新高。

《無人區》黃渤宣發海報

一部非典型的商業影片,最後卻依舊讓寧浩收穫市場,對於他個人來說已經是非常不易的結果。《無人區》之所以能夠做到名利雙收,也是源自於寧浩個人對於這部片子的傾注。黑色幽默依舊是他的主旋律,西部色彩讓整部片子別具風味。作為中國類型片導演的翹楚,寧浩用相似的類型,使用不同的策略得到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結果。

1、 黑色、西部,《無人區》絕妙的外殼包裝

關於《無人區》的影評當中,黑色電影和西部元素,時常被拿起來放置在其中進行討論。實際上這兩點對於《無人區》而言,都僅僅只是一種類型片的元素借鑑。西部電影大多強調正邪對立,並且需要一個絕對正義的制裁者。但是放置於《無人區》來看待,會發現人物角色的設計當中並沒有明確指出角色的正與邪。

《無人區》中的鷹隼販子

夜巴黎的零零總總人物,雖然大多有自己人性閃光點的時刻,但是從本質上來說他們仍舊屬於&34;、&34;;至於兩位鷹隼獵人,更是直接習慣用槍炮、謀殺來對話世界;而主人公潘肖,也僅僅只是不遠萬裡拿下巨額報酬的&34;......無論主角與否,善和惡的概念被刻意掩藏,在《無人區》的世界當中並不執拗於正義與否。

《無人區》中寧浩上陣出演

開篇之初,潘肖便用兩個寓言式的畫外音拉出全片的基調&34;。這是只存在於導演世界的理想國度,雖然披著西部片的外殼,但是內核依舊是討論導演的精神化虛構世界——動物和獸性。置身於其中,《無人區》始終最為強調的一點是無秩序化的世界概念。從概念設定上來說,《無人區》無疑是部絕對出彩的電影。但是細細研究每一個人物,寧浩這次的人物塑造能力卻表現的讓人大跌眼鏡。

2、 被單一敘事線束縛的寧浩

寧浩最為擅長的影片拍攝手法,便是利用非線性敘事結構,設置層層的懸念感誘導觀眾不斷深究。非常讓人意外的是,寧浩此次卻沒有再次將非線性敘事搬上檯面,轉而使用一條單一而且完整的敘事邏輯線。敘事線的打破,使得寧浩必須要圍繞一個中心人物打造群像角色。而單一的敘事結構設置,最後成為束縛寧浩塑造人物最大的問題。

寧浩在片場督導

瘋狂的石頭》當中,對於黃渤飾演的黑皮所有人都印象深刻。寧浩基本上做到在單部影片當中,完美塑造多個角色形象的能力。仍舊是啟用自己熟悉的演員,黃渤、徐崢、王雙寶這些都是寧浩習慣合作的存在。但是回到影片當中,這些人物的形象很難過多的留存於觀眾的腦海。單一敘事線上,寧浩無法給足時間來講述每個人的百態。

但是對於&34;的概念來說,人物的形象角色詮釋必須要更為具象化,他們需要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劇本的意義本身是塑造出人物,但是人物的發展和走向,是由其固有的性格點、特殊性所決定的。《無人區》擁有百態的人物,並且也有&34;這個非常出色的概念元素。

《無人區》人物的推動力差強人意

但是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卻更多是人物為劇情所服務。最為典型的體現,莫過於反派鷹隼販子身上。前半段的故事當中,鷹隼販子雖然始終游離在法外狂徒的概念之中。但是另一方面他需要遵守城市法則的概念,殺人過後需要請高價律師為自己辯護,出現差池也必須要給予對方同等的補償。能夠看得出來,在前半段的故事當中,鷹隼販子有兇殘的一面,但是也有克制和冷靜的部分。

3、人物,寧浩最大的敗筆點

但最後來到後半段的故事中,鷹隼販子的一系列行為,更多只是為求服務故事。他肆意妄為的殺害所有對他造成阻礙的人,全然不顧後續警方調查所帶來的問題。殺人如麻成為常態,而過多的命債背負,讓這個人物更多顯得是為了反派而反派。因為故事的大環境背景本身來自於想像,所以對於故事的推動力和結構,更多來自於寧浩個人主觀化的精神世界想像。

《無人區》潘肖西部牛仔式的追逐戲,邏輯點有所欠缺

人物過於抽象和背離現實,讓《無人區》空有讓人盪氣迴腸的場面,卻難以讓人細細品味的細節。寧浩最擅長塑造人物的一面,到了《無人區》之中人物反倒成為他的敗筆所在。&34;的內核或許非常傑出,但是寧浩卻很難做到將人物的邏輯性拉通。黃渤至始至終對於劇情走向而言,都僅僅只是一個推動劇情走向,不得不存在的人物。

《無人區》中大反派最後的舉措讓人摸不著頭腦

他的&34;與&34;,給人一種極其隨意的感覺。潘肖因為他陷入恐懼的低谷,又因為始終走不出低谷,才被迫讓其重新&34;。故事的走向每一次到關鍵性的轉折點,都是用人物救場的方式來繼續延續。一次兩次的人物救場或許能夠理解,通篇如此設計讓《無人區》喪失掉被仔細品味的可能性。

結語:誠意之作,但離寧浩的理想高度仍舊遙遠

寧浩放棄自己最引以為豪的非線性敘事,《無人區》在電影節上出現非常奇特的現象。《無人區》在多個電影節上都獲得提名,但關鍵大獎上寧浩無法拿走屬於自己的獎盃。

這並不讓人意外,總的來說《無人區》是一部意境大於故事本身的作品。寧浩打造&34;作為概念主體的時候,便已經決定故事最後的理念會大於人物設計本身。

對於習慣看寧浩以工業電影標準製作的觀眾來說,寧浩的《無人區》無疑是一部太多瑕疵的電影。但是對於鮮有西部片閱片量的群眾來說,《無人區》又是一部少有的誠意之作。融合中國的人情世故味道,加入自己對於社會和環境的一些思考。

被都市、愛情題材電影轟炸的觀眾,確實需要一部截然相反的影片打開新的影像世界大門。作為中國類型片的開拓者,寧浩的《無人區》配得上誠意之作的美譽。

相關焦點

  • 被禁4年,提名柏林,寧浩這部頂級犯罪片,講透了最真實的人性
    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許大多數人會認為在臺灣省,也會有人認為答案在香港,甚至也會有人覺得答案在上海,或者那個充滿土味商業氣息的某雞某花。當然,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對我而言,以上這些都不是。我更願意相信的答案是,最有含金量的獎項壓根就不存在。如果有,我願意叫它「中國禁片獎」。何出此言呢?列舉一些曾經有過被封禁經歷的電影就知道了。
  • 黃金大劫案:寧浩導演,雷佳音飾演街溜子,被低估的誠意之作
    《黃金大劫案》是2012年寧浩導演的一部喜劇、動作片。背景是偽滿洲國時期。演員有、程媛媛、陶虹、郭濤等。女一號程媛媛飾演過李少紅版《紅樓夢》裡的「平兒」,寧浩坦言選她就是因為她看起來好騙。前來客串的金馬影帝黃渤是寧浩打著「談錢傷感情」的幌子找來的。
  • 被禁4年,提名柏林,寧浩這部頂級犯罪片,講透了最真實的人性
    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許大多數人會認為在臺灣省,也會有人認為答案在香港,甚至也會有人覺得答案在上海,或者那個充滿土味商業氣息的某雞某花。當然,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對我而言,以上這些都不是。我更願意相信的答案是,最有含金量的獎項壓根就不存在。如果有,我願意叫它「中國禁片獎」。何出此言呢?列舉一些曾經有過被封禁經歷的電影就知道了。
  • 《受益人》導演申奧被質疑風格和寧浩太像,聽聽寧浩是怎麼說的?
    所以,當申奧的處女作《受益人》同樣聚焦小人物,並以類似的荒誕表現手法去操作故事時,由於寧浩風格的先入為主,使申奧自然避免不了大家對他複製寧浩風格的討論。面對大家對《受益人》風格的疑問,寧浩解釋道,「每個導演都有他自己的風格。他們會根據內容選擇一個適合這個電影的調子,而申奧可能覺得這種風格恰好與之契合。
  • 六代導演中的「三巨頭」:寧浩、管虎都愛黃渤,而他最愛老婆
    ,在中西合璧、新舊思潮的衝擊下,這一批導演開始嘗試著與以往不同的各式各樣的作品類型、表達方式,他們不再那麼墨守成規。,如無太大的意外,這三個人在未來依舊會是國產導演裡的中流砥柱,他們便是寧浩、管虎與賈樟柯。
  • 延遲4年上映,無人區裡的人性掙扎,寧浩導演生涯的轉折點
    後來,《星期四,星期三》為寧浩帶來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寧浩也考上了北京電影院學院的攝影專業。03年,寧浩自己湊了比錢,在自己的家鄉拍攝了劇情電影《香火》,該影片幫助寧浩打開了自己的首個電影節之旅,最終在東京的FILMeX(國際)電影節拿了一個金獎,寧浩從這開始才真正決定,要開始做一個導演。
  • 賈樟柯王小帥婁燁寧浩:第六代導演的二十年
    封殺、審查和時間都沒能改變那個恣意縱情的婁燁,手中的鏡頭依然搖曳旖旎,電影外的婁公子依舊快意恩仇。《蘇州河》與《春風沉醉的晚上》截止到《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上映,從2018年至今,沉寂已久的第六代導演中,已經有四位交出了新的答卷。2018年9月,賈樟柯攜《江湖兒女》坎城載譽歸來,一路斬獲芝加哥電影節最佳導演雨果獎、最佳女演員,明斯克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
  • 寧浩:「鬼才導演」的成名之路
    在《無人區》之後三個人之間的友情變得越來越好了,徐崢還說:「《無人區》就是個處女座的劇組,寧浩、黃渤、餘男以及美術師都是處女座,對電影質量要求太高了!」 三個人對電影都是非常尊重的,黃渤會在導演通過之後,即便很累依然願意跟導演嘗試一種新的方式。寧浩哪怕拍電影累得要死,還會跟徐崢講哪場戲不好。徐崢哪怕當時很煩,之後也願意去思考然後去重拍。
  • 葛優寧浩再度聯手之作,劉敏濤驚喜加盟,這部電影國慶追定了
    相信很多人還在寧浩的上一部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中沒有回過神來,但是寧浩今年的國慶檔又搞了一把大事情,今年的這部電影還是非常一部老少皆宜的電影,非常適合在國慶期間播出的,但是這一次不一樣的是張藝謀>還擔當總監製,寧浩是總導演了,這一次的電影名字叫做《我和我的家鄉》,這也是寧浩和葛優的再度聯手之作,這一次是在《我和我的家鄉》的單元片《北京好人》,兩人的再度聯手也是讓很多的觀眾都非常的期待了,畢竟上一次的結果出來就是非常的成功了,所以這一次能夠帶來什麼樣的驚喜也是很多人都非常好奇的。
  • 寧浩憑什麼-虎嗅網
    當時寧浩還是北影大四學生,劇本是上課時偷寫的,寫完後全校流傳,導演系老師見獵心喜,鼓勵他拍出來。老師帶寧浩去傳說中的天上人間,找大款要投資。包廂內,大款直接從皮包裡拿出4萬元現金,說喜歡這劇本,後續追投。寧浩去山西看景,4萬元很快花完,但後續投資不了了之。
  • 淺談寧浩導演電影裡的愛情故事
    從《瘋狂的石頭》開始,寧浩導演的電影就以黑色幽默的風格與荒誕曲折的劇情著稱,刻畫了許許多多的社會底層小人物。這些小人物在帶給我們歡樂的同時,他們的愛情故事也同樣耐人尋味。《瘋狂的石頭》是寧浩導演的處女作,主要講述了國際大盜麥克、本地以道哥為首的小偷三人幫,與工藝品廠保衛科的科長包世宏,圍繞著一塊翡翠之間展開了一場瘋狂激烈的攻防戰。然而,在這充滿瘋狂的背後,包世宏與他的售票員妻子之間的愛情,卻是那麼的純真無邪。
  • 導演寧浩合作庫斯圖裡卡 鬧完「天宮」戰「天神」
    發布會上,「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首波片單成果初現:《繡春刀·修羅戰場》、《中國藥神》、《時間之外》、《雲水之旅》、《甜美生活》,其中《雲水之旅》是秦海璐首次擔當監製;而寧浩執導新作《瘋狂的外星人》回歸「瘋狂」系列,成為「天宮計劃」的首部作品;「天神計劃」則攜手電影大師埃米爾·庫斯圖裡卡合作新片。
  • 《假面騎士W》新十年誠意滿滿的開山之作
    影片劇情很流暢,作為平成心十年的開山之作,無論是在劇情還是導演敘事安排都顯得誠意滿滿,菲利普與翔太郎基情滿滿的友誼也令人印象深刻。優點繁多,但假面騎士作為一部商業作品,其為資本折腰導致的缺陷也不少。
  • 不喜歡電影的寧浩是如何成為導演的
    那時候只要一放學,他就會聽評書,《白眉大俠》、《三國演義》之類的通俗作品,正是那個年紀裡男孩子的最愛。寧浩喜歡閱讀,尤愛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餘華、蘇童、莫言、魯迅等文學作家的作品是他的最愛,一部《活著》看完一遍後還得再看一遍,甚至小學還沒畢業就把《魯迅全集》看了一遍。也難怪他後來的電影裡敘事那麼流暢清晰,在幽默荒誕的外衣下,總是隱藏著市井的煙火氣息。
  • 寧浩等導演首次發聲
    這時候,同時從資深導演和青年導演兩個角度,我們便能更清晰地看到疫情下的電影創作人都在做些什麼。縱觀近年來電影市場上共聚資深導演和青年導演的團隊,寧浩的「壞猴子影業」或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樣本。它一方面在持續產出《心花路放》《瘋狂的外星人》這樣的寧浩作品,一方面也在穩步推出《繡春刀II:修羅戰場》《我不是藥神》《受益人》這樣的青年導演作品。
  • 導演寧浩瘋狂系列最後一部電影他是怎麼帶領百億影帝招惹外星人的
    在黃金大劫案之後,寧浩親自導演的電影再無消息,直到2017年和徐崢監製扶持新人導演拍攝 我不是藥神 之後,2019年元旦賀歲電影,瘋狂的外星人 終於到來,寧浩坦然,瘋狂的外星人 將是瘋狂系列的最終版,該系列最後一部。寧浩從黃金大劫案 取得好票房之後,一度低調沉寂,直到我不是藥神才又重回大眾視野中。但沒想到的是,大家期盼許久的瘋狂系列終於到來,可卻是最後一部瘋狂電影。不免有些可惜。
  • 寧浩,幾乎沒拍過爛片的導演
    上一次看見寧浩,還是去年春節檔的《瘋狂的外星人》。一別十年,雖然江湖已變,但寧浩的瘋狂依舊。他跟第五代導演張藝謀、陳凱歌等人不同,那些民族意識和文化覺醒與他結緣不深。他也不像第六代導演,如婁燁、賈樟柯等人,總在政策的邊緣不停試探。寧浩的電影更注重底層小人物的社會處境。
  • 寧浩的創作不再荒誕的話,他未來的路會怎麼走?
    寧浩當時只是個小導演,沒有充足的資金,最早的幾部電影都是在親戚朋友的友情贊助下才得以完成,他將鏡頭對準了較少人關注的處於社會邊緣型的草根人物,用蒙太奇的手法將這些小人物的生存狀態展現出來,以此來呈現社會的黑暗和醜陋,達到揭露現實的主觀目的。
  • 從《香火》到《瘋狂的外星人》,「白手起家」的寧浩經歷了什麼?
    「白手起家」的頂級導演寧浩可謂「白手起家」的頂級商業片導演。所以寧浩陷入了對未來道路的兩難選擇:是拍藝術片,還是做商業片?而著名電影評委以及選片人王慶鏘告訴他:做你自己想做的,一部作品能不能取得商業成功,不是導演決定的,是觀眾和市場的選擇。2006年,寧浩在劉德華「亞洲新星導」計劃的扶植下,執導了黑色幽默喜劇電影《瘋狂的石頭》 ,該片獲得第4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他也憑藉該片入圍第4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 《黃金大劫案》:守易攻難,寧浩不再「瘋狂」的情懷探索之路
    劇情拖沓、節奏鬆散、服化道簡陋……這是很多人對這部影片的評價,總而言之,就是太不「瘋狂」、太不「寧浩」了。可是,如果一部影片,永遠只能按照導演的成名作的標籤和邏輯去拍攝,永遠只能躺在曾經的榮譽簿上原地打轉。那我只能說,你可能沒有完全看懂這部影片,也可能太小看了導演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