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浩憑什麼-虎嗅網

2021-01-09 虎嗅APP


一 


2003年大年初一,寧浩在荒地上生火,在火上烤DV。


那年他26歲,正在山西拍人生第一部電影。DV在嚴寒中無法對焦,必須烤熱後裹在軍大衣裡拍。


電影名叫《香火》,講小廟佛像坍塌,廟裡和尚騎自行車奔忙於這煙火人間。


當時寧浩還是北影大四學生,劇本是上課時偷寫的,寫完後全校流傳,導演系老師見獵心喜,鼓勵他拍出來。


老師帶寧浩去傳說中的天上人間,找大款要投資。包廂內,大款直接從皮包裡拿出4萬元現金,說喜歡這劇本,後續追投。


寧浩去山西看景,4萬元很快花完,但後續投資不了了之。


年關將近,《香火》故事發生在春節,寧浩不想再等一年,他拿出拍MV攢的5萬元,並湊齊一個7人劇組。


5萬中,3萬買了臺DV,劇組請不起演員,全部用寧浩在山西的中專同學。


冬陽之下,殘雪之上,小人物踉蹌奔走於冰冷城市,生活如戲,偏偏又無比真實。


寧浩出生在五臺山附近,自幼禮佛,他父親九十年代下海,給他講了許多人間的光怪陸離,兩者混揉,便有了故事的雛形。


這世界在寧浩眼中,如荒誕的萬花筒,只是其中每一塊碎片,都是真實的。


《香火》意外得了東京銀座電影節大獎,並被香港藝術中心授予「 2004年最佳電影」榮譽。


《香火》出名後,有北影老師找他拍兒童片,講江蘇農村小孩打桌球,苦練後戰勝體校對手。


寧浩覺得沒趣,自行改劇本,講一群內蒙古小孩,撿到桌球,得知這是國球,打算送回北京,卻走不出那片浩瀚草原。


電影最後定名《綠草地》,入選了柏林電影節和香港電影節。


在香港時,劉德華員工找到寧浩希望合作。一開始說投500萬,後來變為300萬,但好在創作自由,任由寧浩發揮。


寧浩想拍《瘋狂的石頭》,一個比《香火》更荒誕、更喧囂也更真實的故事。


他沿長江尋找拍攝城市,到了第一站重慶就停下腳步。


全城都光膀子吃麻辣燙,堵車時整條街喇叭山響,生龍活虎的氣息撲面而來。


瘋狂的世界被煙火氣勾勒出雛形,而世界的主角們正在意外趕來路上。


寧浩給小陶虹發電子郵件邀請出演,徐崢偷看了本子,主動請纓。


寧浩為難地說,請不起明星,只能給徐崢發個紅包。徐崢說無所謂。


那時徐崢不缺錢,缺的是轉型機會。他演完《春光燦爛豬八戒》好幾年了,可滿世界仍在喊他豬八戒。


他去銀行取款,銀行經理客氣接待,經理扭頭跟同事說話,麥克忘記關,「哎,給豬八戒拿兩萬塊錢。」


真缺錢的人是黃渤,接演電影前,他正隨幾個小劇組浪跡全國。生活如破舊的麵包車,前路未知,滿是顛簸。


最潦倒時,他懷念上學時錄彩鈴的日子,用破棉被掛在牆上隔音,他用青島話扯著嗓子喊「小哥,來電話了」,靠這掙到了2000多塊錢。


他們最終在重慶相聚。黃渤覺得徐崢有點裝,走到哪都帽衫扣頭,到處說不要拍照。徐崢覺得黃渤長相奇怪,「現在演員門檻越來越低了」。


很多年後,寧浩、黃渤、徐崢將他們的組合稱為唐三彩:如果大家都是紅色的,怎麼做唐三彩?大家身上肯定都有不同的顏色,拼湊在一起才好玩。底層青年、轉型精英、一個愛觀察人間的導演,集合在一個高速時代的起點。


世界在瘋狂中展開,伏筆在時空中交織,一切都是新的。 


如同《百年孤獨》開篇中所說:這世界新生伊始,許多事物還來不及有名姓。



2006年夏天,《瘋狂的石頭》上演逆襲奇蹟,最狂熱時,兩名北京影迷花2000多元請路人進影院觀影。


寧浩關機三個小時,打開後發現有1200多個未接來電提醒。


他推掉了所有應酬,潛心準備《瘋狂的賽車》。


從《瘋狂的石頭》的拆遷,到《瘋狂的賽車》的遺產,商業社會正飛速演進。


那個巨大萬花筒越轉越快,令人目不暇接。


《瘋狂的石頭》結尾,黃渤在高架橋上狂奔,到了《瘋狂的賽車》,他已經蹬起了賽車,但仍跟不上商業大潮的節奏。


那場大潮極易讓人心膨脹。墓地宣稱自己是地下CBD,送葬要有職業商務範,獎盃沒有獎金實在,商人沒有劫匪真誠。


我們正在習慣變形的生活。


寧浩說,他從未在電影中刻意營造荒誕,所有一切,都是為了喚醒真實。


銀幕上光影閃動,影院中笑聲迭起,觀影人們起身離場,外面的世界急速前進。何止石頭和賽車,一切都是瘋狂的。


瘋狂喧囂下,人心變得複雜難猜。2008年,寧浩籌備電影《無人區》,他告別城市,去無人戈壁,破解人心密碼。


《無人區》因種種原因推遲上映,鐵三角因此暫別。


徐崢拍了「囧途」系列,除了最後一部港囧,皆帶人間煙火味。


寧浩為了陪感情失意的編劇嶽小軍,南下自駕旅遊。


在張家界風景區,他們看到滿山阿凡達貼畫,景區裡豎起巨大的阿凡達雕像,姑娘們打扮成外星美女和遊客合影,5塊錢一次。


所有這些,都被寧浩搬進日後的《心花路放》之中,他還加入了拍賣石頭情節。


在內地城市,寧浩常能看到類似演出,主持人將夜場炒熱,趁機拍賣廉價品。


總有人一擲千金,豪氣十足,「中國人今天就是通過掙錢與花錢來滿足精神需求,很容易達到興奮點和高潮」。


《無人區》和《心花路放》其實是瘋狂系列的延伸。


前兩部告訴你這世界有多喧囂,而後兩部則在說,世界有多喧囂,人心就有多寂寞。


2014年1月,延遲4年的《無人區》上映。首映禮那天,會場旁邊正舉辦「中國房地產發展高峰論壇」,人群熙攘。


高樓如山如嶽,荒野寂寥無人。



十三年光陰,足以讓許多記憶腐朽,但人們對瘋狂系列卻一直念念不忘。


因為寧浩打造的電影,總帶著人間的真實氣息,而真實總是充滿力量。


徐崢拍完《泰囧》後,意氣風發地拍了《港囧》,電影中有港九華麗的樓宇,卻沒了接地氣的王寶強,批評聲接踵而來。


徐崢糾結迷惘後,去年演了《我不是藥神》,路邊保健品店櫥窗破舊,卻能看見一片真實的世界。


黃渤去年導了第一部電影《一齣好戲》,故事發生在虛構的孤島,但人與人之間的爭鬥卻無比真實。


黃渤說,人如落葉,無論飄得多精彩,最終都要回歸地面。


徐崢找回了《瘋狂的石頭》的真實,黃渤延續著《無人區》的拷問,人們也因此更期待傳說已久的瘋狂系列第三部。


從風雪中的小廟出發,寧浩早已在時空中埋好伏筆。


很多年前,他便透露,第三部名叫《瘋狂的外星人》。


這些年來,他一直在尋找故事的入口,直到看完劉慈欣的《鄉村教師》。


或許,當以一個高等文明的視角,觀察這荒誕世事,才能找到真實的答案。



今年大年初一,《瘋狂的外星人》如期到來,故事天馬行空,但人間煙火氣依舊。


《瘋狂的石頭》中,關公和維納斯跨界對望,《瘋狂的賽車》中,臺灣腔和東北話水乳交融,而這一次,外星人和耍猴藝人開啟了天作之合。


黑色幽默之下,寧浩提出一個嚴肅問題:阻止我們成為高等文明的,或正是人類的劣根性,比如獸性,比如奴性。


這問題是如此宏大,只能深藏於插科打諢之中。


這正是瘋狂系列的魅力。


翡翠是假,遺產是假,大盜是假,小偷是假,外星人更是假,一切都是假的,只有故事模板是真的,可我們卻常常不自知。


瘋狂系列已完成從審視財富、拷問人心到反思人性的三重進化,劇中人和講故事人其實只有一個心願:


願銀幕前的我們,大笑之後,能若有所思看看這人間。

相關焦點

  • 寧浩:應拍攝中國風格影片
    最喜劇的喜劇  寧浩執導的公路片《無人區》曾遭遇延檔危機,再次執導公路片,寧浩似乎並不擔心,「之所以再拍公路片,是因為我對這一題材仍有興趣。 」談到 《心花路放》,寧浩坦言這是自己作品中調子最明快的一部,「這次是粉色幽默。
  • 我在騰訊新聞發現了一個假的虎嗅網... ...
    我點開一看,網友所說的搬運者,是一個叫「虎嗅網」的號。我發現,騰訊新聞上的「虎嗅網」不僅搬運了我的那篇,也搬了虎嗅網其他作者的文章,並且很多都刪去了作者名和來源。2.要刪除這篇搬運的文章,或者下線對應的帳號,得聯繫「虎嗅網」對應的帳號負責人,要麼就走投訴渠道。
  • 寧浩:剛剛長大
    當年在拍《香火》的時候,還未出學校的寧浩曾想借這個片子發出種疑問:難道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了?在他看來,那時候的自己正處在一個「提問的階段」。籠統來看,很多事的答案或許都與欲望有關。算上《無人區》,「欲望」是早期寧浩作品繞不開的母題,每一個寧浩作品裡的經典人物,都或多或少在被「欲望」這種原始的獸性所驅使著。
  • 寧浩:剛剛長大
    算上《無人區》,「欲望」是早期寧浩作品繞不開的母題,每一個寧浩作品裡的經典人物,都或多或少在被「欲望」這種原始的獸性所驅使著。——畢業後的寧浩,第一次對人生感到迷茫。)外人看來,寧浩似乎已經適應了商業片的規則,與商業片導演寧浩這個身份相處融洽,但身處這樣的矛盾裡,寧浩卻總在懷念剛做電影的那段日子。
  • 寧浩的"瘋狂"成名之路
    寧浩的童年是在煉焦的煤氣味下度過的。從小寧浩就調皮搗蛋,腦子裡時常有稀奇古怪的想法。寧浩一看,加油門就跑,因為寧浩的新山葉還沒有上牌照,如果車被扣了可就虧大了。寧浩載著兄弟在前面跑,警車拉著警笛在後面追。最後被逼停後,從警車裡下來一群警察拿槍指著他倆。
  • 寧浩妻子身份曝光,「女強男弱」變成了寧浩一人的榮譽?
    雖然現在的寧浩名利雙收,但是十幾年前他也是一個寂寂無名的北漂,後來他遇見了現在的妻子邢愛娜,兩人作為70後電影夫妻檔,在這個殘酷的圈子殺出重圍。在和寧浩一起追夢的路上,兩人相濡以沫,一起走出困境。當初,邢愛娜也是一名北漂,漂泊多年無任何起色,但是其自身對生活非常樂觀,並且吃得了苦,後來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與寧浩相識,之後兩人相戀一起拼搏。
  • 《受益人》導演申奧被質疑風格和寧浩太像,聽聽寧浩是怎麼說的?
    在風格和自己更切近的申奧身上,寧浩反而在往後退。文/張一瓜編輯/龐宏波忙碌與克制。當導演申奧和工作人員正站著吃盒飯時,寧浩卻還在接受著一家又一家媒體的採訪,無從脫身,行程被安排的異常緊湊。雖然兩個人在前期宣傳上往往一同出現,但顯然寧浩是《受益人》這部影片前期宣傳主打的重要一環。
  • 寧浩關於成長的故事
    說這話時,寧浩非常嚴肅,和小東北行將就義時的表情一模一樣。小東北是寧浩剛剛上映的新作《黃金大劫案》的主人公。和所有「寧氏」角色一樣,他是個來自底層的小人物——油滑、勢利、胸無大志、愛貪便宜;和其他「寧氏」角色不同的是,寧浩賦予了他一個救贖的機會:在一次劫偽滿洲國銀行金庫的行動中,小東北成長為一位英雄。「這正是一部關於成長的故事。」
  • 寧浩:「鬼才導演」的成名之路
    偶然間,《上學路上》的導演方剛亮正好和他同租一套房子,碰巧看了這部片子,長舒一口氣對寧浩說:「你應該做導演。」 隨後寧浩開始進入了音樂電視領域,李宇春《Happy Wake Up》、樸樹《Colorful Days》的mv均出自寧浩之手,當初火遍中國的快樂男聲主題曲《追夢赤子心》mv也是有寧浩執導拍攝。
  • 虎嗅網逃離北京?「自黑」背後難掩真實衰敗
    虎嗅網持續虧損15個月,而且媒體新業務、創業孵化項目均無進展,甚至看不到任何前景,大幅拖累營收,這都證明虎嗅網的經營是失敗的,管理者的管理是失敗的。而之所以失敗的原因首先就是:虎嗅或許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在虎嗅官網的介紹中寫道「北京虎嗅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個用戶可參與的商業資訊與觀點交流平臺。
  • 2005年劉德華給了寧浩300萬,12年後寧浩用特殊方式感恩
    與劉德華因為好奇心成為演員不同,寧浩是因為好奇心成為導演。寧浩1977年在太原出生,他父母是太原鋼鐵廠的職工。寧浩讀書很不認真,這讓他的父母很頭疼。為了打發時間,寧浩就去看電影。這一看就看出問題了,寧浩見識到了電影的魅力,他瘋狂的看港片、美國電影、歐洲電影、日本電影。寧浩愛上了電影藝術。
  • 寧浩加葛優,就是高級
    即使是在半個小時的命題作文裡,寧浩仍顯示出他高級的喜劇品味。寧浩說,越是大時代,越要從小視角去拍。五組短片中,《北京好人》是唯一沒有展示壯闊的家鄉風景航拍的。即使在主旋律電影裡,寧浩依然追求人物以最真實的方式落地。
  • 遇到葛優,寧浩不瘋狂了?
    「張北京」系列也不像寧浩此前作品那般「瘋狂」,《瘋狂的外星人》之後,寧浩喜劇或已迎來蛻變?《北京好人》的故事圍繞一張醫保卡展開,也源於寧浩的個人經歷。老家二姨媽來北京旅遊時意外生病,需要手術,寧浩幫了忙,付了醫療費。手術後,她就越來越擔心錢的問題,也對寧浩變得越來越客氣。
  • 山西寧浩:鬼才中的鬼才
    寧浩是繼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之後,第四位進入"億元」票房的導演,其他三位都已年過百半,而寧浩剛剛四十出頭。 寧浩連續捧紅了黃渤、徐崢等等諸多一線明星,只要上了寧浩的電影,連猴子都能紅透半邊天。
  • 寧浩出手,一定有
    短片的體量不可能設計出太複雜的情節,寧浩選擇這種簡約設定,是非常聰明、非常高級的,更重要的是,這種身份錯位戲,最有喜劇效果。寧浩喜劇一個很突出的優點就是緊密貼合生活的細節,比如張北京想出解決辦法後,對觀眾保持著一份「懸疑」,他先用門禁卡反覆開門——觀眾此時雲裡霧裡,不知道他要做什麼,而後,由張北京一句非常精簡的臺詞點出關鍵信息:認卡,不認人。
  • 寧浩+葛優,就是王炸
    ,從寧浩的採訪裡能看到這個人對生活對工作對作品的態度,極簡不是簡單粗暴的刪減,而是深思熟慮之後對事物本質的探索和追求。寧浩用最簡潔卻見功底的手法給葛大爺搭了個最牛掰的臺子,然後周圍觀眾還以為葛大爺就在自己身邊呢。
  • 寧浩,講邏輯的喜劇創作者
    而且寧浩是一個純粹的講故事的喜劇導演,一切元素都服務於幽默,在中國喜劇導演中絕對算一股清流——或許沒那麼清,但絕對獨特。只是可惜了,貌似寧浩志不在個人成就。作為導演的個人魅力還沒有表現夠,寧浩就開始抱著反哺之心扶持新晉導演。如果以後不能在看到寧浩的作品,那絕對是中國喜劇電影的遺憾。
  • 講述寧浩與家鄉太原的非官方故事
    請相信,在太原——這座被他叫做家鄉的城市裡,風裡就有寧浩的故事!【朋友說寧浩】「瘋狂」反哺太原市話劇院 12年,從大男孩成長為大男人當初在沒見到寧浩之前,就聽了不少關於寧浩的傳說。傳說之一便是他在太原唯一的工作經歷,在太原市話劇團工作不足半年。
  • 專訪丨寧浩:現在很多網上的素人演得比職業演員還好
    導演寧浩今年在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港澳臺影展單元——第一屆海峽兩岸青年短片季中擔任評審主席,他在廈門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專訪。他笑言自己現在依然很年輕(笑),「按規定,我還可以申請很多青年導演類獎項。」面對洶湧而至的新技術,寧浩以自身經歷為例,坦言自己能夠當導演有運氣的成分,「十幾年前,我稀裡糊塗就從事了電影這個行業。
  • 寧浩的壞猴子,和文牧野的「藥神」
    帶著這樣的造型,徐崢與文牧野、寧浩的「新三角」正式營業。02劇本是寧浩先看到的。他原本以為又是個雞湯故事,所以沒太在意。但是很快就打臉了。故事曲折,立意深刻,是個難得的好本子。於是他想留給自己,琢磨著怎麼能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