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獲獎有多牛?

2021-03-01 長沙音樂廳

●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中以義大利著名的小提琴大師尼科羅·帕格尼尼命名。
●比賽自1954年舉辦第一屆開始,每年舉辦一次,從2002年第49屆以後,改為每兩年進行一次,地點在帕格尼尼的故鄉——義大利的熱那亞市,時間是舉辦年份的9-10月,頒獎日選在10月12日,即熱那亞的哥倫布日。●自20世紀70年代,它已成為國際上最重要的小提琴比賽之一。由於帕格尼尼在小提琴演奏技法的拓展上有著特殊的貢獻,因此每屆比賽中,他的協奏曲和技巧性樂曲都被指定為必拉曲目。這也意味著,沒有「真功夫」,無法挑戰此項大獎。●比賽評委會由至少七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的音樂界人士組成,他們中大部分都不是義大利人。在比賽截止日期後會公布評委名單。半決賽最多12名選手的入圍,決賽最多6名選手的入圍。

●為保持比賽的高水準,低於一等獎的規定分數時,一等獎將空缺。自1954年舉辦後,多年來第一名均是空缺。直到1958年才由17歲的阿卡多以輝煌的演奏技藝一舉奪魁,成為第一位在此賽事中摘冠的青年演奏家。

●2006年,中國小提琴演奏家寧峰獲得了帕格尼尼小提琴比賽第一名!

一個80後大男孩,享譽世界的中國小提琴演奏家;

他是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建院100多年來第一位以滿分成績畢業的學生;

已故世界知名小提琴大師梅紐因勳爵對他的評價是:「幾乎如我想像的一般完美!」

一年365天,他有300天的時間在世界各地演出——他,就是知名小提琴演奏家寧峰。

「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第一名、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建校以來第一位滿分畢業生、他的演奏獲得小提琴大師梅紐因的盛讚、22歲成為「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會員」、年紀輕輕即獲邀成為「梅紐因小提琴大賽」的評委……寧峰,1981年出生於四川成都,四歲起在父親的薰陶下隨文有信老師學習小提琴。1992年寧峰考入了四川音樂學院跟隨中國著名小提琴教育家胡惟民教授學習,在校學習期間,曾參加了1995年在英國達亭頓舉行的國際夏季音樂學校,受到了國際著名小提琴家胡坤和R-裡奇的指點。1997-1998年夏天,寧峰連續兩年入選代表中國的7名小提琴學生參加了在加拿大卡爾加裡市舉辦的「晨興音樂橋」中加國際夏令營,在200多名參賽選手中脫影而出,獲得了綜合大獎和小提琴組第一名,他的演奏得到了加拿大專家們的高度讚賞。於是受比賽組委會邀請,於第二年在日本東京,京都,大阪,高崎等地演出,在JVC勝利公司錄製了唱片。他的演奏得到了加拿大專家們的高度讚賞。

1998年,寧峰被世界著名音樂學府—英國皇家音樂學院以全額獎學金錄取。1999年初,大師梅紐因勳爵在皇家音樂學院舉辦了巴赫作品大師班,在聽完寧峰的演奏的巴赫「恰空」舞曲後,評價他的演奏「幾乎如我想像的一般完美!」。2003年進入柏林音樂學院,隨維塔斯(Antje Weithaas)教授學習。他贏得的主要獎項包括:2001年比利時伊莉莎白女王小提琴比賽第五名;2003年在德國漢諾瓦小提琴比賽第三名;2005年紐西蘭希爾小提琴比賽第一名;2006年帕格尼尼小提琴比賽第一名。和很多學音樂的人相比,小提琴家寧峰是「幸運」的——寧峰於81年出生在成都一個普通的家庭,父親在他4歲的時候送給他一把小提琴,只是希望他日後能通過音樂陶冶情操。而他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遇到了特別正確的老師」。

面對如此成績,寧峰十分淡定,他的從容或許源於高度清晰的自我定位。社交媒體上的他非常謙虛地把自己定位為「音樂愛好者」。

「我現在在出唱片,這是為了自己,為學術。並不是為了市場,也不是為了馬上可以看到的一些成效。我更希望得到的是一種長遠的認可。比如現在再錄一個系列的小提琴無伴奏的作品。已經發行一張,又錄了一張。這些作品從聽覺得上或許不悅耳(因為無伴奏)。

「從巴赫到20世紀創作的作品,我打算系統的把這些作品獨奏的形式做出來。這對小提琴的要求也更高。但是現在還沒有人系統的來做這件事情。作為市場上來講,可能真的賣不出去,因為這真的沒有茶餘飯後聽的意義。好比畢卡索的畫,不能用美來評價,而是一種視覺衝擊。而我想的只是系統的去完成小提琴無伴奏的『文獻』。」荷蘭Channel Classics唱片公司為寧峰錄製了多張備受好評的唱片,其中最新一張專輯是巴赫《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與組曲》,這也使他成為了第一位錄製這部偉大作品的華人小提琴家。

演出曲目詳情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寧峰演繹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音樂會第一場(14:00)

貝多芬:D大調第一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作品12第一首

貝多芬:A大調第二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作品12第二首

--中場休息—

貝多芬:A小調第四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作品23

貝多芬:降E大調第三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作品12第三首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寧峰演繹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音樂會第二場(16:30)

貝多芬:A大調第六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作品30第一首

貝多芬:F大調第五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春天」,作品24

--中場休息—

貝多芬:C小調第七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作品30第二首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寧峰演繹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音樂會第三場(19:30)

貝多芬:G大調第八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作品30第三首

貝多芬:G大調第十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作品96

--中場休息--

貝多芬:A大調第九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克魯採」,作品47

*演出曲目及順序以演出當日為準

         

長沙音樂廳特惠票:為每場演出最低票價(數量有限,售完即止);

觀眾需持有效證件(老年證、軍官證、學生證、教師證、殘疾人證等)至景觀塔售票中心,以最低票價購買長沙音樂廳特惠票,每人限購1張,不得轉讓/售賣,觀演時需出示本人有效證件 人證合一方可入場。

特惠票不得代購、不提供在線購票、不提供電話購票及預訂服務,不與其他任何優惠同享。

        

相關焦點

  • 「帕格尼尼」金獎得主 | 小提琴家寧峰演繹艾爾加《小提琴協奏曲》、勃拉姆斯《鋼琴三重奏》
    寧峰1981年出生於四川成都一個普通的家庭,爸爸是一位喜歡小提琴音樂的司機,媽媽是醫生,四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師從四川省歌舞團演奏員文有信老師學習,11歲考入四川音樂學院,跟隨我國著名小提琴教育家胡惟民教授學習,17歲被世界著名音樂學府英國皇家音樂學院以全額獎學金錄取,師從小提琴演奏家胡坤教授學習,成為皇家音樂學院建校以來近200年來第一個以滿分成績畢業的學生。
  • 【樂壇報導】庄司紗矢香——16歲的帕格尼尼比賽金獎得主
    【原創內容 版權所有 如需轉載 請註明出處】 1999年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金獎得主:庄司紗矢香(獲獎時16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曲:勃拉姆斯小提琴演奏:庄司紗矢香她獲獎時只有16歲(生於1983年1月30日)。她身上有如火山爆發一樣的音樂激情,而生活中卻非常謙和可親,這與她良好的家庭教養有很大關係。 儘管出生於東京,但她不久隨畫家母親赴意留學,童年時期在錫耶納度過。5歲開始學習小提琴,不久前往錫耶納的基賈納音樂學院師事烏託·烏季(Uto Ughi)和Riccaldo Brengola。歸國後在國分寺市上學。
  • [直擊比賽]18歲日本選手辻彩奈拿下蒙特婁國際音樂比賽(小提琴)金獎(附剛上傳的演奏視頻)
    2016年5月的加拿大蒙特婁國際音樂比賽和日本仙臺國際音樂比賽(小提琴,鋼琴)都備受關注,因為參賽的選手水平都很高,演奏都很精彩,競爭也很激烈
  • 初六·推薦 | 這場音樂會,享有「東方帕格尼尼」美譽的寧峰將傾力加盟,權威演繹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獨 奏-寧 峰 關鍵詞: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小提琴家:寧峰小提琴家寧峰是當今最傑出的亞洲小提琴家之一,自2006年獲得小提琴領域頂級比賽「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冠軍之後,寧峰在國際樂壇馳騁已十餘載在此次巡演中,寧峰將演奏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協奏曲這一他最受稱道的作品。
  • [獨家分析] 從2019伊莉莎白國際音樂比賽(小提琴)獲獎談中國選手參加比賽為何總踩雷區
    伊莉莎白王后國際音樂比賽是一項歷史悠久和富有盛名的重大音樂比賽,之前是一個小提琴比賽,後來才發展成了鋼琴、大提琴、作曲等多項比賽。2019年的伊莉莎白王后國際音樂比賽是第十九屆伊莉莎白王后國際小提琴比賽。這屆比賽從初賽、半決賽和決賽的晉級看,還是比較公平和透明的。雖然有些具備了雄厚實力的選手完全有資格和能力進入決賽,但是,音樂比賽的局限性不可能讓所有具備決賽實力的選手都進入決賽。
  • 帕格尼尼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 2041
    《降E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是帕格尼尼1811年創作。作者一共寫了至少六首小提琴協奏曲,但經印刷出版的只有兩首,至今仍常被演奏的就是這首《降E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此曲原作是用降E大調寫成,但為了減少小提琴演奏的難度,顯現特殊效果,將樂器調高半音,並使用D大調樂譜,所以也稱為《D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 欣賞小提琴協奏曲 帕格尼尼《鍾》
    本周繼續給大家分享一些名曲的賞析,希望對大家拉琴和理解曲子有幫助: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帕格尼尼小提琴版的
  • 帕格尼尼 | 魔鬼般炫技的小提琴大師
    在他23歲的時候,他又重新出現在樂壇,他成為了PRINCESS LUCCA的宮廷樂隊總監,他在米蘭(1813年)、維也納(1828年)、倫敦和巴黎(1831年)首演以後,他高超的小提琴技巧在人們之間廣為流傳,帕格尼尼是世界上第一個不須別人資助而可以到世界各地巡迴表演的音樂家,而且他還非常聰明。他成為一個超級巨星,並用他那魔鬼般的技巧演奏。
  • 好碟推送 | 維瓦爾第、帕格尼尼、穆特:3張小提琴名盤組合
    義大利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阿卡多被稱為「活著的帕格尼尼」,他是當今舉世無雙的詮釋帕格尼尼的不二人選。  六歲開始學小提琴,1958年參加了第四屆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榮獲第一,並一舉成名。此後在那不勒斯的聖-彼得音樂學院任教。  他組織了都靈室內樂團並親任指揮。後在歐洲、美國、南非及遠東與世界馳名的交響樂團合作舉行音樂會。他的演奏輝煌而富有歌唱性,具有精湛的小提琴演奏技巧,感情豐富,有異乎尋常的音樂感,能使聽眾深深著迷。
  • 帕格尼尼《鍾》為炫技而生的小提琴曲
    追根溯源,在小提琴界有如神一般地位的義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演奏藝術,至今仍是小提琴演奏技巧的範本。帕格尼尼似乎就是為了拉琴而生。他的肩、肘、手腕關節異常柔軟,寬大的胸幅使他不必使用肩墊及腮託。他的聽覺格外敏感,即使是用調音不準的琴依然可以拉出準確的音,甚至還可以將曲子任意升高或降低半音來拉。他的手不可思議地大,在手掌彎曲狀態下,食指尖和小指尖相距20釐米以上。
  • 為炫技而生的小提琴曲—帕格尼尼《鍾》
    加琴姐微信號:V1514446869,進入小提琴、琴童家長微信交流群,與各位琴友交流溝通琴技。一部經久不衰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無疑令小提琴成為國人熟知的西洋樂器之一。追根溯源,在小提琴界有如神一般地位的義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演奏藝術,至今仍是小提琴演奏技巧的範本。
  • 帕格尼尼金獎得主寧峰即將登場
    小提琴,號稱樂器皇后,她的音色高貴,富幻想色彩,多把小提琴的齊奏音色更為迷人,表現力非常豐富;3.古典吉他,號稱樂器王子,他的音色憂鬱迷人,可控性極強,表現力非常豐富。鋼琴和小提琴身為世界三大樂器之二它們合作的奏鳴可謂是美妙至極2020年12月26日我們將迎來三場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的音樂盛宴小提琴家寧峰和鋼琴家黃秋寧將用半天的時間帶大家領略貝多芬全十首小提琴奏鳴曲!
  • 第十二屆中國金鐘獎(小提琴)比賽上海賽區參賽選手|協奏曲專場音樂會
    曾獲得: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國際小提琴比賽少年組第一名;  義大利珀斯塔契尼國際小提琴比賽 B 組第二名;  第十屆全國文華杯小提琴青少年比賽青年組第四名;  日本東京薩爾斯堡-莫扎特國際室內樂比賽第三名;  上海市藝術人才獎。
  • 搶票| 天才琴童的《帕格尼尼隨想曲》
    2019深圳「藝術大觀」公益系列演出帕格尼尼隨想曲天才少年超技小提琴名曲音樂會演出時間:9月7日(星期六)15:00演出地點:深圳大劇院音樂廳小提琴:吳喜悅鋼琴:姚茜>帕格尼尼是小提琴發展史上的裡程碑式人物,擁有魔鬼般的驚人琴藝。
  • 鬼斧神工的技藝——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
    尤其是其第十三隨想曲(魔鬼的笑聲),第二十四隨想曲(主題與變奏),最有代表性。他革新和創作了小提琴的許多高難度演奏技巧,並擴大了它的表現力。帕格尼尼之後,任何流派的小提琴家,都從他的演奏及作品中吸取營養,以提高和完善他們的演奏藝術。他的成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他的時代小提琴演奏技術的高峰。
  • 劉憲華(Henry)遇到他竟然只是一個小提琴青銅玩家……
    音樂,對一個人來說,它會讓你的心靈有很多的感知、感受,它可以讓你在看世界的時候,有更多的視角,可以感受到世界給予你的更多豐富的感情。——呂思清呂思清,1969年11月26日出生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小提琴演奏者,畢業於美國。
  • 喜報 | 我校多名學生榮獲第五屆新加坡國際小提琴音樂節比賽佳績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小提琴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小提琴學會副會長,中國女音樂家協會理事,CCTV鋼琴、小提琴大賽評委、曾任Shlomo Mintz國際小提琴大賽、Andrea Postacchini小提琴大賽、香港國際小提琴大賽、Schoenfeld國際弦樂大賽評委。被國內外評論界譽為「提琴魔女」。
  • 小提琴大師伊達. 亨德爾逝世,享年91歲!丨帕格尼尼隨想曲&卡門幻想曲&巴赫《行板》
    亨德爾演出了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在那個年代,這是難得一見又意義深遠的音樂會。伊達. 亨德爾(Ida Haendel)1928年12月15日出生于波蘭,自小便展現出過人的音樂才能,5歲開始學習小提琴,不久便進入當時最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卡爾.弗萊什門下學習。
  • 全球最帥的8位小提琴男神都在這!你最中意誰?
    前天分享了一篇小提琴女神的文章,有朋友在後臺給我們留言,讓我們再整理一些小提琴男神的文章分享出來。本來想著美女養眼,沒想到居然還有這麼多人想看看小提琴界的男神們。好吧,那今天我們就分享一期國外小提琴界的男神,看看有沒有你中意的?
  • 【重大音樂賽事最新報導】2015年伊莉莎白王后國際音樂比賽獲獎者介紹及演奏視頻
    2011年,她在亨利·瑪託國際小提琴比賽上獲得第三名,2012年榮獲日本石川音樂獎和韓國大山協奏曲比賽獎,2013年獲得在日本舉辦的亞歐國際小提琴比賽的第一名和加拿大蒙特婁國際音樂比賽的MIMC獎,2014年在美國印第安納國際小提琴比賽上獲獎,獲莫扎特作品演繹特別獎。她先後在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德國和瑞士舉辦過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