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蕩四百年:慕容俊病逝前燕主少國疑,慕容恪老成持國平穩過渡

2021-01-18 沉映香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151篇

慕容垂的髮妻段氏是段末柸的女兒,為他生下兩個兒子,分別是慕容令和慕容寶。

段氏頗有才幹,但性情剛烈,自以為出身名門貴姓,對慕容俊的皇后可足渾氏不甚禮敬,可足渾氏對她懷恨在心。

慕容俊又素來忌憚慕容垂,中常侍涅浩便迎合他們的心意,誣告段氏及吳國典書令高弼使用巫蠱邪術加禍於人,想以此株連慕容垂。

慕容俊立即拘捕了段氏和高弼,分別送交大長秋、廷尉審問。段氏及高弼意志堅定,始終沒有屈打成招。

嚴刑拷打日甚一日,慕容垂於心不忍,私下派人對段氏道:「人生固有一死,何必忍受如此荼毒!不如屈招服罪。」

段氏嘆息道:「我難道是喜歡死的人嗎?如果要自誣迎合邪惡,上辱沒祖宗,下連累大王,我寧願去死!」終究不肯屈服。

因為段氏的寧死不招,慕容垂得以免遭禍害,而段氏卻慘死於獄中。之後,慕容俊將慕容垂調出擔任平州刺史,鎮守遼東。

感念段氏的恩情,慕容垂娶了段氏的妹妹作為繼室。

然而,可足渾氏卻將段氏廢黜,把自己的妹妹長安君嫁給慕容垂。慕容垂對長安君極為冷淡,慕容俊更加討厭他。

昇平三年(公元359年)十二月十七,慕容俊患病,對大司馬、太原王慕容恪道:「我的病肯定難以好轉。如今晉、秦二國尚未平定,慕容暐年幼,國家多有磨難,我想效仿宋宣公,把天下囑託給你,如何?」

慕容恪道:「太子雖然年幼,但卻是能遏制頑兇實現大治的君主。我是什麼人,怎麼敢當正統的君主呢?」

慕容俊假裝生氣道:「兄弟之間,豈能虛偽掩飾!」慕容恪道:「陛下如果認為我是能夠承擔天下重任的人,怎麼就不能輔佐少主呢?」

慕容俊這才高興道:「你能做周公,我還有什麼可憂慮的!」不久,為了防止慕容垂在外作亂,慕容俊將其召回鄴城。

昇平四年(公元360年)正月二十,慕容俊在鄴城大閱兵,想讓大司馬慕容恪、司空陽鶩統領軍隊大舉南下,討伐東晉。

閱兵結束後,慕容俊病情加重,無奈暫時放棄南下,召來慕容恪、陽鶩以及司徒慕容評、領軍將軍慕輿根等人接受遺詔輔政。

第二天,慕容俊去世,享年四十一歲。隨後,太子慕容暐即皇帝位,時年十一歲。

二月,慕容暐尊可足渾氏為皇太后,以慕容恪為太宰,總攬朝政;慕容評為太傅,陽鶩為太保,慕輿根為太師,共同輔佐朝政。

但凡幼主繼位,總要鬧出點么蛾子,前燕也不例外。慕輿根性格執拗倔強,自恃是先朝有功舊臣,對慕容恪很不服氣,驕橫之氣溢於言表。

當時,太后可足渾氏經常幹預朝政,慕輿根想要作亂,就對慕容恪道:「如今主上年幼,母后幹預政事,殿下應該防範意外,考慮自全之計。況且,平定天下是殿下的功勞。兄終弟及,這是古之成規,等到先帝陵墓峻工後,應該將主上黜廢為王,殿下自踐尊位。」

慕容恪正色道:「你喝醉了嗎?怎麼說出這樣的悖逆之言!我和你接受先帝遺詔,為何遽然提出此議?」慕輿根面有愧色謝罪而退。

之後,慕容恪將此事告訴了慕容垂,慕容垂勸慕容恪殺了慕輿根。慕容恪道:「剛剛遭受大喪,晉、秦兩個鄰國都在坐觀災禍,而我們輔政大臣卻在自相殘殺,恐怕有悖於遠近民眾的期望,暫且忍一忍吧。」

秘書監皇甫真嚮慕容恪進言道:「慕輿根本來就是庸人豎子,蒙受先帝恩寵,被引用參與輔佐朝政。然而小人沒有見識,自從先帝駕崩以來,驕橫日益嚴重,最終將要製造禍亂。您今天處於周公的地位,應當為國家深謀遠慮,及早將他處置。」慕容恪沒有聽從。

慕輿根又向可足渾氏和慕容暐進言道:「太宰慕容恪、太傅慕容評將要圖謀不軌,我請求率領宮中衛兵去消滅他們。」

可足渾氏正要同意他的請求時,慕容暐卻道:「太宰和太傅是國家親近而又賢明的人,先帝選擇了他們,將孤兒寡母相託,他們一定不會幹那樣的事。怎麼知道不是太師你想作亂呢?」沒有同意他的請求。

由此可見,慕容暐年紀雖小,卻沒那麼容易被忽悠。

慕輿根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向可足渾氏和慕容暐進言道:「如今天下衰敗凋零,外敵不止一家,國家越大,憂患越深,不如東返龍城。」

慕容恪聽說後,便與太傅慕容評商量,秘密上奏慕輿根的罪行,讓右衛將軍傅顏殺掉慕輿根,連他的妻子、兒子、同黨也一併處決。

這時,慕容俊剛剛駕崩,又誅殺了一大批人,宮廷內外都震動恐懼。慕容恪卻舉止如常,面無憂色,出入宮廷時也只有一個隨從。

有人勸他應該嚴加防備,慕容恪道:「人心正值恐懼,應當泰然自若以使他們鎮定,為什麼還要自我驚擾?民眾將何以自安!」

在慕容恪的垂範下,人心終於逐漸穩定下來。

慕容恪雖然總攬大權,對於朝廷的禮法,卻小心謹慎,嚴加遵守,每件事情都要和慕容評商議,從來不獨斷專行。

東晉朝廷聽說慕容俊去世後,都認為中原可以收復,唯有桓溫不以為然道:「慕容恪尚在,憂患大著呢!」

三月初六,慕容俊安葬於龍陵,諡曰景昭皇帝,廟號烈祖。

當時,從各郡國徵調的士兵,因為前燕多災多難,互相驚擾騷動,往往擅自逃散歸鄉,以至於從鄴城往南,道路堵塞。

慕容恪以慕容垂為使持節、徵南將軍、都督河南諸軍事、兗州牧、荊州刺史,鎮守梁國的蠡臺;以孫希為并州刺史,傅顏為護軍將軍,率領兩萬騎兵,在河南炫耀一番,到了淮水才返回。

於是,前燕境內就此安定下來。

想像一下,如果沒有慕容恪的老成持國,以慕輿根的居心叵測,以及可足渾氏和慕容垂的嫌隙,前燕主少國疑,該會鬧出多大的亂子?

相關焦點

  • 激蕩四百年:東晉北上遇阻姚襄歸降,慕容恪大戰冉閔狂人謝幕
    如今石氏已被消滅,中原混戰無主,我死以後,你們趕快歸附晉朝,應當固守臣下的氣節,不要幹不義之事!」姚弋仲死後,姚襄秘不發喪,率領六萬家兵眾南進,攻打陽平、元城、發乾,全部攻克,駐紮於碻磝津,以王亮為長史,尹赤為司馬,薛瓚、權翼為參軍。苻健再度出兵攻打姚襄,姚襄大敗,死亡、潰散三萬多家。抵達滎陽時,姚襄公開父親死亡的消息,又與前秦將領高昌、李歷在麻田交戰,再次大敗,他的戰馬還因中流箭而死。
  • 中國歷代名將58:慕容恪
    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今天我們來講講慕容恪。慕容恪是前燕開國君主慕容皩的第四子,雖然他母親的出身不高,但是在慕容恪15歲的時候。慕容皩意外的發現他有軍事天賦。慕容皩抓住了這個機會,派慕容恪率領2000騎兵出城攻擊。結果大獲全勝,後趙的軍隊被殺的措手不及,狼狽逃竄,慕容恪則是趁勢追殺,擴大戰果,最終斬首三萬餘人,取得了一次輝煌的勝利。這一年,慕容恪19歲。同年12月,鮮卑段部和前燕合謀埋伏了後趙,慕容恪承擔了埋伏的任務。最終,以7000騎兵把後趙的三萬軍隊消滅大半,後趙的兩個主將之一被俘虜。
  • 看地圖·說歷史:慕容恪與慕容垂
    慕容皝以慕容霸為騎都尉,令其跟隨其兄長慕容恪(慕容皝第四子)攻打宇文部。當時,慕容霸年僅13歲,勇冠三軍。鹹康八年(前燕九年,342年),慕容霸16歲。前燕王慕容皝率軍攻高句麗,慕容霸為前鋒。東晉建元二年(前燕十一年,344年),慕容霸18歲。前燕攻擊鮮卑部。
  • 張軌前涼稱王,慕容氏立國前燕
    公元308年張軌得了風病,不能講話,建興二年(314),60歲的張軌病逝。張軌統轄涼州13年,他在遺令上說:「文武將佐都應當盡忠皇帝,安定百姓,上思報國,下以寧家。」這是給以後的統治者提出的立國方針。這時前秦王朝強盛起來。太元元年(376),符堅派步騎30萬進攻前涼,前涼主張天錫投降,前涼亡。
  • 激蕩四百年:桓溫北伐長驅直入長安,前秦躲過一劫卻損失慘重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142篇 殷浩被廢後,桓溫大權獨攬,為了證明自己勝於殷浩,他開始了人生第一次北伐 當時,前秦剛剛平定孔特、劉珍、夏侯顯、胡陽等人的叛亂,桓溫得以長驅直入,在上洛俘獲前秦荊州刺史郭敬,又攻破了青泥,司馬勳則奪取前秦的西陲,前涼秦州刺史王擢趁機攻打陳倉。 苻健嚴陣以待,派太子苻萇、丞相苻雄、淮南王苻生、平昌王苻菁、北平王苻碩等率兵五萬駐紮在嶢柳,阻擊桓溫。
  • 唐嫣主演劇《燕雲臺》兒女情多風雲氣少:成也大女主,敗也大女主
    熟悉《楊家將》的觀眾對「燕雲十六州」與「蕭太后」都不會陌生,以蕭太后為原型的大女主劇《燕雲臺》正在熱播。在收視節節攀升的同時,這部戲的口碑卻低位徘徊,「戲說」歷史人物的電視劇雖然一直以來頗有爭議,但此次,觀眾的槽點大多集中在女主角身上——一部脫胎於歷史「大女主」的電視劇,卻被大女主的表現拖了後腿。
  • 唐嫣主演劇《燕雲臺》兒女情多風雲氣少:成也大女主,敗也大女主
    熟悉《楊家將》的觀眾對「燕雲十六州」與「蕭太后」都不會陌生,以蕭太后為原型的大女主劇《燕雲臺》正在熱播。在收視節節攀升的同時,這部戲的口碑卻低位徘徊,「戲說」歷史人物的電視劇雖然一直以來頗有爭議,但此次,觀眾的槽點大多集中在女主角身上——一部脫胎於歷史「大女主」的電視劇,卻被大女主的表現拖了後腿。
  • 激蕩四百年:石虎親出段遼落荒而逃,大軍壓境前燕岌岌可危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111篇鹹康四年(公元338年)正月,慕容皝派都尉趙槃前往後趙,約定攻打段遼的具體日期。石虎毫不含糊,立即開始準備,招募驍勇善戰的士兵三萬餘人,全部拜授為龍騰中郎。段蘭大怒:「我前次被你所誤,以至於成為今日的禍患,我不再上你的當了!」不聽慕容翰之勸,親率麾下全部士眾追擊。此時,慕容皝早已設下埋伏等待他的到來,由此大敗段蘭的軍隊,斬首數千級,擄掠民眾五千戶、畜產數以萬計返回。
  • 激蕩四百年:司馬保不自量力終至覆滅,張寔意外被殺前涼成樂土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72篇長安淪陷,司馬業既死,長安以西還有兩股勢力尚未臣服漢國,分別是西平公張寔和南陽王司馬保,前者盤踞姑臧,後者坐鎮上邽。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立場搖擺不定的第三勢力,活躍於隴城的陳安。
  • 十六國後燕開國君主:慕容垂
    慕容垂是個有真本事的人,能徵善戰,當時前燕「總攝朝權」的慕容恪,就曾向皇帝慕容暐多次舉薦慕容垂,說「吳王(慕容垂當時的封號)將相之才十倍於臣」。  慕容垂在枋頭(今河南濬縣東南)之戰中大敗桓溫,更是「威名益振」。慕容恪死後,苻堅多次想出兵前燕,都因「憚垂威名而未發」(《晉書》)。就是這樣一位衝殺疆場、威風不可一世的大英雄,卻被擠兌的沒有立錐之地。
  • 《燕雲臺》兒女情多風雲氣少,唐嫣被指拖了全劇後腿
    劇中,蕭燕燕與韓德讓青梅竹馬,並在遼景宗耶律賢病逝後再續前緣的情感故事既有史料打底又極富戲劇性。蕭家三姐妹因為婚嫁被捲入政治鬥爭,走上了不同道路,最終不得不同室操戈,三姐妹間的愛恨情仇也充滿看點。劇作不但挖掘出了難得的「大女主」歷史故事,更為難得的是劇情演變與歷史脈絡有機結合,為觀眾揭開了契丹民族融入華夏大家庭過程中鮮為人知的一幕。
  • 激蕩四百年:慕容廆奮鬥半生終未封王,慕容皝嫉妒兄弟國內大亂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105篇慕容廆擊敗石勒指使的宇文部後,自知還不是後趙的對手,開始有意與段牙和解。段牙根基尚淺,加之實力大不如前,欣然同意。也不知慕容廆到底給段牙灌了什麼迷魂湯,竟然忽悠得段牙主動遷都,離開令支。
  • 激蕩四百年:張華當機立斷誅殺司馬瑋,西晉被成功搶救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11篇我們先說去抓司馬亮的那一路。公孫宏和李肇氣勢洶洶的前來抓人時,身為太宰的司馬亮並非毫無所覺。他的帳下督李龍提前獲得情報,建議領兵拒之,被他拒絕了。懷著強烈的責任感,張華通過董猛勸說賈南風道:「楚王既殺司馬亮和衛瓘,天下威權盡在他手,人主何以自安?應該以擅殺之罪殺了他。」由此可見,張華並非一個單純的書生,而是有著敏銳洞察力的政治家。相比司馬亮和衛瓘,司馬瑋是更不靠譜的一個人,此時不除,後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