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僅30小時!新冠狀病毒孩子的病房故事,每個都是生命的奇蹟

2020-11-19 騰訊網

童媽說

要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這個年,似乎所有人都過的異常艱難。

從2019年12月30日武漢衛建委發布通知稱,陸續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開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快速蔓延,這個春節大家過得心慌,也難過。

當出現確診新生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最小的寶寶出生僅30小時的時候,父母都慌了神。

而這個最小的感染者目前生命體徵穩定,尚無發熱、咳嗽,但有呼吸急促症狀,胸片有肺部感染表現,肝功能稍有異常。

雖然這是全國最小的感染案例,但是,今天小童媽媽想分享幾個暖心的案例和故事告訴各位父母,不必過分焦慮與擔憂。

因為我們要去相信,每個生命都是堅強的,我們要做的是陪伴和守護,因為,孩子們也都在努力的感受這個世界。

1

浙大兒院感染科樓的負壓感染病房裡,住了個三個月大的感染者。寶寶全天處於隔離病房,靠的都是醫生、護士的照顧。

「小姑娘胖乎乎,挺可愛的。」護士姜婷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描述。

寶寶的病房是玻璃牆面,接受一天 24 小時的密切監護,護士們穿著隔離服,和護目鏡,每個小時都會進病房一次,給她餵奶、換尿布,再抱著哄一會兒,等她不哭了、安靜了,再放回小床。

孩子小,她的身體狀況全靠醫生和護士們看她的表情、吃奶情況、動作以及睡眠情況進行判斷。

小姑娘很乖,只有餓了或想大小便才會哭,很不舒服的時候,她才哭鬧,護士們就拿包裝紙逗她,還給她的小病床專門買了嬰兒搖鈴裝上。

浙大兒院急診、PICU 副主任葉盛負責醫院新冠隔離病房,他告訴記者,經過合理的診斷、治療和護理,現在孩子臨床情況穩定。

目前,小姑娘胃口不錯,3 小時喝一次奶,住院期間還迅速長胖了,體重長到了 8 公斤,小胖腿像一節節圓鼓鼓的大白藕。

這是讓人欣慰的好消息,而目前公布的情況來看,兒童感染者沒有危重病人。

已為人母的我們,每次看到一條新生命的降臨都會喜悅至極。但是看到他們稍有危險,就很難過。因為我們總以為,孩子都脆弱如雪花。

但,一個小寶寶身上蘊藏的力量其實是超乎我們想像的,他們會在不經意間向我們展示著生命的力量。

2

「產房24周+5天早產兒,需要你們醫生協助搶救!」

2019年9月2日凌晨兩點,一陣急催的電話鈴聲刺破了湖北十堰太和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寧靜的夜。

棗棗(化名)剛誕生還沒來得及發出一聲哭啼,她就被送進了重症監護病房。

這是全國少見的極度早產嬰兒,也是太和醫院裡手紙胎齡最少體重最輕的早產兒。

她的胎齡只有24周+5天(6個月),體重只有600克,個頭比成人的手掌大一點,全身發紫,呼吸微弱......

看到她的那一刻,醫護人員心裡都在想:她真的能活下來嗎?

膠凍樣的棗棗幾乎一出生就被命運宣判了死刑。抵抗力幾乎為零。如果任何一處皮膚的破潰、任何一次洗手不到位、任何一次氣道的不通暢,都可能成為棗棗的滅頂之災。

她還沒有完全發育好的皮膚,讓穿刺、打針這些必須的治療方式進行的異常困難;

因為過於脆弱,所有治療管理都要求非常精準。

為了給棗棗奪回一線生機,所有人都在竭盡全力和死神賽跑:制定嚴格的感染防控措施和治療方案,呼吸機上的每個參數不斷調節、每天輸入的液體量不斷核對……

我們總是覺得,生命是脆弱的。但是而那麼幼小、那麼柔弱的棗棗,也用頑強的生命力回應著所有人的努力——

棗棗肺發育極不成熟,一直堅持用了43天呼吸機,沒有發生任何感染,是一個奇蹟。

精心治療43天後 ,她發出了第一聲哭啼,這是一個奇蹟。

125天治療後,女嬰健康出院這更是一個奇蹟。

3

BBC 紀錄片《寶寶的秘密生活》裡,記錄著每個寶寶的故事。

3 個月大的時候,英國寶寶託馬斯·巴納德被診斷出患有癲癇,每天頻繁發作數百次。

點擊播放 GIF 3.5M

通過檢查和診斷,醫生發現託馬斯有一半的大腦是腫脹而畸形的,必須手術治療。

但這是人體上最具入侵性的手術之一:大腦半球切除術,也就是要切掉一半大腦。

失去了一半大腦後,託馬斯會怎麼樣呢?

紀錄片裡,眼睛大大、可愛乖萌的託馬斯雖然很難完成玩樂高、拿叉子這樣的手指細部動作,但走路、跑跳、哭笑、玩耍,和家人同伴完成情感互動交流都和普通孩子沒有差別。

對成年人來說,失去一半大腦這種近乎毀滅性的重創,因為嬰兒階段強大的修復和發展能力,在託馬斯身上成為了只是損失了精細動作的奇蹟。

看起來,這些孩子都是被命運眷顧的幸運兒,但這種源自本能的強大生命力,幾乎是每個寶寶都與生俱來的。

這個紀錄片,還有另一個「奇蹟寶寶」——

英國媽媽凱特推著6個月大的小山姆在海岸散步,由於處理狗的糞便疏忽,導致小山姆乘坐的嬰兒車掉入了冰冷海水中。

小山姆被救上來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 5~6 分鐘,臉色蒼白渾身鬆軟,凱特非常絕望「他在水下待得時間太長了,他肯定死了」。

護士給小山姆做「心肺復甦」後,孩子就被送往醫院搶救。時間過去了5個小時,當所有人都不報希望時,奇蹟發生了。

小山姆居然奇蹟般地恢復了。

點擊播放 GIF 1.3M

如今的小山姆已有一歲半,能歡騰得滿地亂跑,沒有任何的生理和心靈上的創傷表現。

要知道,如果是一個成人,未必可以承受。

點擊播放 GIF 4.9M

從這些孩子身上,我們看到了生命的力量。

雖然有時候生命有時脆弱如紙,但更多的時候,堅韌如山。

因為每個生命從誕生開始,就是一個奇蹟。

引用出處:

浙醫在線《可能全國最小三個月女嬰感染新冠病毒,獨自入住省兒保負壓病房護士每三小時餵一次奶,還要陪玩陪笑》

十堰晚報《十堰媽媽懷孕 6 個月產下巴掌大女嬰!醫生拍下14張照片,張張讓人落淚……》

BBC 紀錄片《寶寶的秘密生活》

年糕媽媽育兒百科《一張照片看哭朋友圈:每個孩子,都是生命的奇蹟》

你更傾向於培養孩子做什麼運動呢?

評論區寫下來告訴我們吧!

我們將會抽取點讚最高的送出現金紅包!

ps:在本期留言得現金紅包者在下期推文中給予公布!

—end—

相關焦點

  • 全國最小新冠病人的病房故事,每個孩子都是生命的奇蹟
    三個月大的嬰兒,住在隔離病房裡,父母無法守在身邊,全靠醫生、護士的照顧。小寶寶的病房是玻璃牆面,接受一天 24 小時的密切監護,護士們每個小時都會進病房一次,穿著隔離服,戴著護目鏡,全副武裝地給小病人餵奶、換尿布,再抱著哄一會兒,等她不哭了、安靜了,再放回小床。
  • 3個月大,全國最小新冠病人的病房故事!請珍惜當下,感受生命的奇蹟
    三個月大的嬰兒,住在隔離病房裡,父母無法守在身邊,全靠醫生、護士的照顧。 小寶寶的病房是玻璃牆面,接受一天 24 小時的密切監護,護士們每個小時都會進病房一次,穿著隔離服,戴著護目鏡,全副武裝地給小病人餵奶、換尿布,再抱著哄一會兒,等她不哭了、安靜了,再放回小床。
  • 一張照片看哭朋友圈:每個孩子,都是生命的奇蹟
    很難讓人想到,她之前的125天每一分鐘都徘徊在生死邊緣。2019年9月2日凌晨,還沒來得及發出一聲啼哭,棗棗就被送進了湖北太和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看著這個只比成人手掌大一點、全身紫鉗色的棗棗,醫護人員心裡都蒙上一層憂慮:她真的能活下來嗎?
  • 武漢出生30小時寶寶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或存在母嬰垂直感染傳播
    今天,武漢兒童醫院確診兩例新生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最小的確診寶寶出生僅30小時,該新生兒母親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目前該新生兒生命體徵穩定。專家提示,可能存在母嬰垂直感染傳播途徑,應引起重視。
  • ——發生在武漢抗擊疫情隔離病房內的故事
    那裡,都發生過哪些驚魂動魄又直指人心的故事?   「辦法總比困難多」   【人物】汪暉,56歲,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護理部主任。   【直擊】為提高診療效率、儘快收治更多病人,她第一時間組織、培訓醫院7批1000多名專業重症護士,投身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第一線。
  • BBC紀錄片《九月懷胎》:原來每個生命都是奇蹟,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點擊標題下 愛讀童書媽媽小莉 關注500多個經典故事任意聽懷胎九月中,每一分鐘,每一小時 ,都發生著孕育和變革,讓我們成為如今的樣子。產檢路途遙遠,排隊等候數小時那都不算什麼,最要命的是擔心產檢結果。唐篩風險高還是低?妊娠高血糖、高血壓會不會賴上我?胎兒畸形怎麼辦?到底順產還是剖腹呢……從懷孕到生下健康的寶寶,每個過程都充滿了不確定性。微博上一個朋友推薦了一部BBC的紀錄片《九月懷胎》,講的是在子宮裡胎兒孕育的全過程。懷著一絲好奇和期待,我一口氣看完了。
  • 34歲超模克莉茜·泰根懷三胎,娃出生便夭折,病房照片令人心疼
    與一組拍攝於病房內的照片同時發出的、還有未出生小寶寶的訃告。她寫道:「我們非常震驚,這種痛苦令人難以想像。我們給他輸了很多血,一次又一次,但還是不夠。」克莉茜繼續寫道:「直到我們離開醫院時,才決定給他起名叫小傑克(Jack)。他如此努力地求生……無論如何,他永遠是我們家的小傑克。
  • 出生僅一瓶礦泉水重!無錫530克早產寶寶救治成功
    現代快報訊(記者 朱鯨潤 通訊員 劉婷)8月13日,出生體重僅530克的丹丹(化名)在無錫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全體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下順利出院了。出院時丹丹的體重已達到2000克,而且會自主吃奶啦。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這是迄今為止無錫市救治成功的最低體重早產兒,這也標誌著無錫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在超低出生體重兒的救治方面再上新臺階。 早產寶寶比成人手掌略大 5月13日,因宮內發育受限、媽媽罹患合併症,丹丹在媽媽腹中僅呆了30周就匆匆來到這世界。
  • 出生時僅25釐米,打破世界紀錄,如今18歲怎樣了
    不出所料,阿米莉亞一出來就被抱進了特別看護室,保溫箱在接下來的日子中成了她維持生命離不開的第二個「子宮」。  童話故事中的「拇指姑娘」來到了現實生活中,也需要面對很多的難題。出生後在醫院的日子就是阿米莉亞歷險故事,每天都可能面臨著死亡的威脅,幸而阿米莉亞像「拇指姑娘」一樣堅強,並且獲得了很多人的幫助。
  • 對話逆行者丨宋波:在武漢見證生命的奇蹟
    ZAKER 哈爾濱記者 石晶黑龍江首批援鄂醫療隊普通治療組第五組醫療組長、哈醫大四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宋波在武漢支援的兩個月裡,見證了生命的奇蹟,在他的護航下,新生兒的誕生讓我們看到了一道道的曙光。"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後,我作為一名有著 20 年黨齡的黨員,一名曾經參加過 SRAS、甲流疫情工作的感染科『老醫生』,主動請纓,第一時間向醫院遞交了抗疫請戰書,請求支援武漢。"1 月 27 日,宋波隨黑龍江首批援助武漢醫療隊集結出發,對接支援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的四樓產科病房。
  • 這生命的奇蹟!
    這是一個「奇蹟寶寶」的故事。寶寶的小名叫右右。2020年7月30日中午,懷孕24周的右右媽媽因「宮頸機能不全」無法繼續妊娠,不得不提前誕下右右。經過了驚心動魄的142天,今天,右右出院了!
  • 北京衛視《生命緣》戰「疫」進行時:電視人的「守望之路」
    作為北京地區第一家進入隔離區的媒體,也是唯一一個堅持日播的醫療紀實節目,北京衛視《生命緣》在疫情爆發之時,盡銳出擊,火速推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特別報導,深入疫情「風暴之眼」,我們不僅看到了醫護人員在重症病房爭分奪秒搶救病人的感人場景,也有很多閃閃發亮普通人的故事,這些珍貴的紀實畫面觸動著我們的心弦。
  • 女子產下雙頭「奇蹟」寶寶 出生30小時後夭折
    據外媒報導,印度北方邦坎普爾一名28歲母親,最近產下雙頭連體嬰,吸引不少民眾聚集在醫院外面慶祝這一「奇蹟寶寶」的誕生,但沒想到連體嬰隨後病情惡化,出生僅僅30個小時就因病去世。胎兒健康是每個孕媽咪的最大心願。但有時候,孕媽咪的一些壞習慣正是導致胎兒畸形的原因所在。
  • 生命的奇蹟!188個小時,8名男護士挽救1條生命
    生命的奇蹟!尿毒症患者每次血液透析時間為4小時,誰也預測不到,這一次的「不間斷」堅持了九天八晚,共計188個小時。 回想這188個小時是怎麼過來的,連續性血液淨化小組組長楊桓至今心有餘悸:「實在太難了。」患者生命體徵如過山車一般,各項生化指標幾乎都是異常,血肌酸激酶最高峰時接近90000單位/公升,是正常上限的500倍;心臟衰竭、呼吸衰竭、肝腎衰竭、循環衰竭;電解質紊亂、酸鹼失衡、凝血功能紊亂。
  • 出生時550克,僅有手掌大 洛陽「巴掌寶寶」降生91天後健康出院
    經過91天的救治,「小奇妞」的各項生命體徵平穩,體重長到了2.06公斤,達到出院條件,這也打破了洛陽地區成功救治早產兒最低體重紀錄,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4月23日,當趙欣從護士手中接過「小奇妞」時,她的眼淚唰就下來了。這是女兒出生後,第一次擁抱她,「感謝醫護人員的救命之恩,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 病房實行24小時封閉式管理 臨沂市人民醫院發通告加強陪護管理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31日訊 31日下午,臨沂市人民醫院發重要通知,疫情期間,醫院將全面加強住院病人陪護管理,所有病房實行24小時封閉管理,謝絕一切探視,嚴禁無關人員進入病區。記者還了解到,醫院將對進入病房的所有人員,包括醫務人員、陪護人員、工勤人員等進行體溫監測並登記,體溫超過37.3℃不允許進入病房。原則上要求僅限一名陪護,要求陪護人員相對固定,減少走動,實行陪護人員登記管理。
  • 和平文苑|孩子,你的生命次第花開……——一位兒科醫生的手記
    孩子,你知道嗎?從降生那一刻起你的生命就註定是一個奇蹟:700克的體重,你只有我的手掌那麼大而我知道,即使只有這盈盈一握的軀體你也有著強烈的生命渴望!因為只有700克,僅憑你的一己之力活下去,將是多麼大的一道難題幸好你我有緣,你來到了我們這裡在和平醫院新生兒科靜謐的病房裡我隔著保溫箱凝視著你,你的生命將在我們手裡得到延續
  • 柳州來賓兩地接力心肺復甦 3.5小時後「重啟」生命奇蹟
    中新網廣西新聞5月7日電(常龍 陳新援)近日,柳州市工人醫院與來賓市某醫院跨區域接力搶救,成功挽救一位突發心跳驟停、接受心肺復甦時長超過3.5小時,心跳停止超過8小時的患者,創造了生命的奇蹟。據悉,在實施3.5小時的心肺復甦後,依然成功挽救患者生命且未留下神經系統後遺症,這樣的病例在國內並不多見。4月26日10時15分,柳州市工人醫院重症醫學科劉歡主任接到來賓市某醫院重症醫學科求助電話:「一名外科醫師在早上8時許查房時突發意識喪失、心臟停搏,經持續胸外按壓、反覆電除顫均無法有效恢復心跳,情況緊急,請求工人醫院ECMO技術支援。」
  • 獨家對話丨河南第二例確診患者治癒,病房專家已堅守247小時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魏浩據鞏義市疾控中心消息,1月29日21:30左右,鞏義市人民醫院成功治癒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這是河南省治癒的第二例,鞏義市治癒的首例。據了解,該患者為女性,30歲,某公司職工,於1月13日到武漢出差,1月17日乘坐高鐵回鄭州,1月20日因發熱到鞏義市人民醫院就診,經初步診斷為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立即進行隔離治療,1月23日被河南省疾控中心檢測確診。經鞏義市人民醫院10天治療,目前已痊癒。1月30日中午時分,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治療間隙,採訪到鞏義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主任醫師周成國。
  • 連山隔離病房的日與夜
    不為人知的是,在距離此處不過一公裡的地方,連山人醫住院部的二樓,一場抗擊新冠肺炎的「護理戰」在無聲中打響。2月6日上午8時,26歲的護士陳連清穿上密實的三級防護服,戴上N95口罩和護目鏡,進入隔離病房開始一天的工作。4小時後出來,她已渾身溼透,美麗的臉龐上烙下了深深的勒痕,一如傷疤般觸目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