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戰爭年代如東五千名兒女浴血戰場

2021-02-26 如東電視臺

今天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紀念日。如東是革命老區,在革命戰爭年代,5000多名如東兒女拋頭顱、灑熱血,將革命的火種播撒在如東大地,鑄就了輝煌的如東抗戰史。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來回顧當年的烽火歲月,致敬我們的英雄軍隊。

在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史上,如東南坎戰役在沿海地區「反清鄉」鬥爭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抗日戰爭時期,如東南部地區是日偽軍的「清鄉」區,而南坎正是「清鄉」區的門戶,日偽據點群的突出部位。1944年6月上旬,粟裕主持召開軍事會議,確定了南坎戰役的具體方案,時任新四軍第1師第3旅旅長兼第四軍分區司令員的陶勇負責具體落實,將主攻任務交給了特務四團團長的程業棠。

原蘇中軍區四軍分區特務四團團長程業棠之子程軍告訴記者,當時他父親剛剛參加車橋戰役回來,正在休息階段。陶勇和姬鵬飛就把他父親喊過去說,『老程,我們要交一個任務給你,把南坎鎮這個據點拿掉。這個據點正好插在我們蘇中四分區的通道上。如果不拿下,我們南北通道就無法打通,信息、交通等聯繫就斷了』。」

當時,南坎據點設有一個大檢問所,駐有鬼子一個小隊,偽軍一個連,加上一些偽「清鄉」辦事人員,共有三百人左右。同時,那裡工事堅固,武器精良,彈藥充足,東有鮑家壩,西有八總廟、七總、掘港,南有兵房、九門閘等日偽據點作為支撐點,互為依託。

程軍回憶,他父親接受了陶勇司令員的指示後,就帶著一營、二營營長利用晚上時間對附近的水域、碉堡周圍的木筏都進行了偵查,並繳獲了偽軍的一個地圖,地圖上有很多南坎鎮的碉堡,還有布防,隨後制定了作戰部署,大概過了一周後才進攻。

1944年6月26日夜,主攻部隊從苴鎮、長沙一帶悄悄插向東南,以絕對優勢兵力包圍了南坎這個有著二百多戶人家的海濱小鎮。戰鬥進展順利,至27日下午戰鬥結束,特務四團和擔任打援任務的特務七團共殲滅日偽軍三百餘人,並繳獲了大量武器。據不完全統計,我軍也有數十位戰士把生命永遠地留在了南坎這片土地上。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盧勇說,這個戰爭勝利的輻射非常深遠,包括對後來新四軍的南下,甚至後來蘇中的七戰七捷都有深遠的影響。可以說,沒有車橋戰役和後來南坎戰役的勝利,之後蘇中戰役的過程不會像現在看到的那麼暢快淋漓。

這場沿海地區的「反清鄉」鬥爭的第一仗,打開了「清鄉」封鎖區的缺口,將蘇中地區對日偽軍局部反攻作戰引向縱深。南坎攻堅戰勝利之後,蘇中四分區各部隊密切配合,乘勝收復兵房、三餘、北興、八總店、北新橋等多處日偽據點,開闢了第二、第四軍分區的走廊地帶。

在烽火硝煙的歲月裡,如東大地上發生過數百場大大小小的戰鬥,其中影響較大的有耙齒凌戰鬥、掘港保衛戰、雙灰山戰鬥、曹埠戰鬥、豐利戰鬥等,一批著名的將領在如東大地上帶兵浴血,粟裕大將親自坐鎮指揮曹埠戰鬥,陶勇、張震東等著名將領都在如東留下奮戰的身影,掘港保衛戰勝利後,張震東將軍還被掘港人稱為「守門將軍」,守住掘港的大門,抵退敵人的步伐,80年代還曾回如東故地重遊。

如東第一支由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建於1939年秋天,這支部隊就是如東鹽民抗日自衛隊,隊長崔德耀是山東人,後來成為如皋近衛團領導幹部。

縣黨史辦原副主任沈春華說,這支隊伍是1939年的秋天,在何家灶一帶正式建立,它最主要的是維護了鹽民的民主權利和經濟利益,對革命鬥爭產生了很好的影響,

革命時代,如東有5000多名英雄兒女犧牲在戰場。反「清鄉」鬥爭初期,日偽投放在如東的兵力最多達5000人,而我縣各級地方武裝不足2000人。在這段時期,我縣湧現出了顧尊三、白桐本、葉邦瑾、繆成之等英雄兒女。

如東縣革命烈士陵園管理處主任李榕介紹,顧尊三也被稱作「鋼筋鐵骨硬漢子」,是馬塘沙莊人。1943年5月份,他到沙莊村一帶給村民發救濟糧的時候遭日偽軍的包圍,徒手搏鬥,受傷被捕,敵人用帶刺的樹條抽打他,用刺刀割他的腿,最後在沙莊北巷的大樹底下,在大火中壯烈犧牲。

90年紅旗漫捲,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一代代革命軍人前赴後繼、浴血奮戰。如今,更多的如東兒女繼承先烈遺志,弘揚革命精神,奉獻祖國的國防事業。

如東縣人武部副部長蔡大軍說,如東每年都有數十名官兵立功受獎,更是湧現出「捨身救戰友的英雄連長」吳建、「見義勇為好青年」紀曉飛等一批先進典型。2015年,兩名如東籍將軍同時現身9.3大閱兵。今年建軍90周年朱日和基地沙場閱兵,超過50名如東籍官兵參與其中!

相關焦點

  • 《浴血華沙》:你為戰爭做好準備了嗎?
    2014年,波蘭拍攝了這部《浴血華沙》(City 44),背景是真實的1944年華沙起義,一群波蘭青年加入波蘭國家軍,為了爭取國家獨立,與德國軍隊展開註定無法取得勝利的戰鬥。關於這段歷史有太多資料,我就不贅述了,大家都知道最後起義被鎮壓下去,華沙為此付出了三十萬條生命。
  • 《浴血華沙》:如此優雅,如此憂傷
    大時代裡的小兒女2014年的波蘭電影《浴血華沙》觀後讓人久久難忘。這部又名《華沙1944》的電影,是波蘭33歲導演導演楊·科馬薩歷經9年時間拍攝完成的戰爭歷史情感青春大片。該片以細膩生動的視聽語言,具體詳實的細節描寫,深沉厚重的歷史沉思,浪漫樂觀的藝術情懷,再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波蘭人民反抗納粹德國,爭取自由和平,不屈不撓浴血奮戰的悲壯英雄史詩。
  • 英劇《浴血黑幫》:1920年代世界風雲錄
    而戰爭的殘酷更是改變了一代年輕人的人生命運。大批的年輕人死在了戰場,僥倖從戰場活下來的人全部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戰後的英國政府筋疲力盡,不光是沒有能力組織社會良性運轉,甚至沒有能力維持社會和平安定。於是在劇中,像謝爾比家族的「剃刀黨」這樣的黑幫組織,成為英國第二大工業城市伯明罕的實際統治者,甚至連警察也全部被「剃刀黨」收買。
  • 長城影視《浴血紅顏》電視劇即將開播 劉芊含、宋涵予、馮璧晴浴血...
    劉芊含飾演肖紅繡劇情搶先看 :演繹一段不朽的革命傳奇電視劇《浴血紅顏》講述進步女學生肖紅繡攜情報前往紅軍遊擊區,途中被保安團團長方兆猛抓捕肖紅繡借方氏父子的矛盾將情報送達,又以與方躍光相戀之名回到方家,跟方兆猛和國軍團長敖勝鬥智鬥勇,協助紅軍成功還擊。方兆猛要置肖紅繡於死地時,卻得知她是自己的親骨肉。肖紅繡與方躍光在鬥爭中漸漸相愛,方兆猛也受影響開始暗中幫助紅軍。進入抗日時期,肖紅繡方躍光並肩戰鬥,英勇抗擊日寇。肖紅繡出險招,攻下蘆陽城,消滅日軍,寫下了一段不朽的革命傳奇。
  • 《英雄兒女》第二集 《極限戰爭》
    《英雄兒女》第二集 《極限戰爭》 2020-10-30 2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劇速遞】電視劇頻道《浴血戰神》掀收視狂潮 盤點那些「戰神」背後的女人
    但在民族大義面前又不得不暫時放下兒女情長,毅然決然加入到抗戰的隊伍中,成為一名浴血戰場的英勇女戰士。劇中貢米顛覆了以往的古裝形象,以一身戎裝英姿颯爽的造型驚豔登場,雖有巾幗不讓鬚眉的氣勢,但又不失溫柔活潑的一面,堪稱「史上最可愛的女八路」。
  •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開羅宣言》 勾勒反法西斯戰爭東方戰場全貌
    東北網7月24日訊 (記者 許諾 )由胡軍、劉嘉玲、韓雪、唐國強、何正軍等主演的《開羅宣言》,是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影片以三峽「夔門」的航拍鏡頭開篇,「重慶大轟炸」「遠東情報戰」「偷襲珍珠港」「羅斯福致信重慶市民」「開羅宣言」「波茨坦會議」「南京受降」等一個個重大歷史事件,通過影像和藝術的方式進行還原和表現,勾勒出整個反法西斯戰爭東方戰場的全貌。攝製組在莫斯科拍攝修復中的中共六大會址。
  • 致敬革命戰爭年代,六月壓軸還有大戲!
    這個六月,哈爾濱大劇院演出了《戰爭與和平》《風聲鶴唳》,錯過了沒關係,首屆哈爾濱舞劇節將獻上一部反映革命戰爭年代風雲的「紅色經典
  • 戰爭史詩電影《九條命》將於11月13日全國公映
    (戰爭史詩電影《九條命》湖南推介會舉行。)華聲在線11月11日訊(記者 康蒙)「思一番故土,想一場爹娘,含淚衝上九死一生的戰場。」其講述的是在1944年抗日湘南戰場上,由秦浩忠帶領一個連隊最後的九人,在彈盡糧絕之際為了掩護群眾撤退,最終犧牲在異地他鄉的故事。影片採用羅見淵為典型的娃娃兵——在青少年時代,他們那麼年輕、那麼幼小,卻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義無反顧走上了保家衛國的戰場。在電影《九條命》定檔預告片中,戰士、百姓、將軍一個個登場,每個生活在戰爭年代的人都在尋找出路。
  • 電影《浴血廣昌》發布「血色初綻」版預告 浴血戰場初露端倪
    史詩級戰爭影片《浴血廣昌》繼宣布定檔八一建軍節全國公映後,近日,片方又發布了一款「血色初綻」版預告片。短短的30秒預告中,硝雲彈雨,炮火連天,一場關於中央紅軍與國民黨軍的勢力較量蠢蠢欲動,浴血戰場初露端倪。
  • 浴血朝鮮戰場:戰將當年正年輕!
    33歲的鄧嶽指揮第40軍118師大膽穿插、斷敵後路,斃傷南朝鮮軍656名,俘敵2178人。毛澤東稱讚鄧嶽為「勇敢而明智的英雄」;34歲的張竭誠率領的39軍117師創造了朝鮮戰場上一個師在一次戰鬥中殲敵最多的紀錄:激戰1小時,殲敵3350人,俘敵2500人,其中俘虜美軍800人……後來,兩人又分別出任解放軍兩支「王牌部隊」第38軍和第39軍軍長。
  • 「捐軀赴國難,九命家國生」,戰爭電影《九條命》11.13全國公映
    「思一番故土,想一場爹娘,含淚衝上九死一生的戰場」,11月10日,由湖南省電影局指導、瀟影集團、湖南貴德集團、四川萬泰時代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的電影《九條命》湖南推介會在長沙瀟湘國際影城東塘店舉行。
  • 《浴血無名川》開機   再現抗美援朝英雄往事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精品創作傳播工程」扶持項目,北京市廣播電視局「中國榜樣」系列網絡電影《浴血無名川》近日在天漠開機。該片由海空雄鷹影業、映美傳媒、北京米和花影業出品,映美傳媒獨家宣發,主要講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英勇作戰,取得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的故事。
  • 「文弱書生」率六百勇士浴血抗戰,讓敵寇見識什麼是中華捍衛者
    斂葬完畢後,震驚整個淞滬戰場的一幕發生了:這些從來嗜血成性的日軍們,竟然整齊的列隊,虔誠的向天鳴槍,向這些剛剛殉國的中華軍人——致敬!作為亞洲戰場上一支兇殘到滅絕人性的軍隊,在日軍的作戰詞典裡,幾乎從未有「致敬」二字。但是,這場剛剛結束的寶山保衛戰,七天的生死相搏裡,一位中華鐵漢率領的五百熱血勇士,卻終以浴血殉國的悲壯,叫兇殘的他們也誠心折服,虔誠祭奠!
  • 英雄兒女驅虎豹——致敬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青春方陣
    他那駕曾經馳騁朝鮮戰場的米格-15戰機,如今就停放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上面的9顆星,是王海擊落擊傷的敵機數量。  與王海一樣年輕的空戰英雄,在當年的抗美援朝戰場上留下了這樣一串「星星」——趙寶桐:擊落擊傷美機9架;劉玉堤:擊落擊傷敵機8架;孫生祿:擊落擊傷敵機7架;張積慧:擊落擊傷敵機5架,首次擊落敵機……  鋼少氣多——上甘嶺戰役的沙盤,進入了美國西點軍校的課堂  敢戰,善戰,勝戰。浴血朝鮮戰場,年輕的中國空軍淬火成鋼,久歷戰火的中國陸軍越戰越強。
  • 一段關於那場殘酷戰爭的記憶《浴血華沙》中的人性與愛情
    《浴血華沙》官方海報 推薦觀看成功的戰爭電影,一定少不了宏大的戰爭場面和打動人心的好故事,於是很多的戰爭電影都把故事的核心都放在了關於人性的刻畫,而今天推薦的這部電影《浴血華沙》,關於戰爭《浴血華沙》劇照 血雨腥風在對戰爭的描寫方面,故事中使用了白描手法,宏大的場面,眾多的群演,殘垣斷壁展現出真實的戰爭效果,對應該發生的不作任何的修飾與遮掩,直接呈現在觀眾眼前,這也讓片中某些場面顯得異常血腥
  • 喪屍韓劇《李屍朝鮮》第2季劇照 戰場慘烈世子浴血
    喪屍韓劇《李屍朝鮮》第2季劇照 戰場慘烈世子浴血 喪屍韓劇《李屍朝鮮》第2季劇照 戰場慘烈世子浴血
  • 蒼煙空:華沙曾失去了整整一代年輕人——《浴血華沙》
    《浴血華沙》也慢,因為血淋淋的太讓人身體不適。他找出一戰時父親穿過的軍裝,悄悄告別家庭,踏上了再也無法回頭的革命之路,他站在街對面給含淚看他遠去的弟弟跳舞的時候,我就知道,美好的背後是極端的殘忍。在戰爭最殘酷最激烈的時候,他們獲得了一顆手榴彈,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有。
  • 抗美援朝70周年:《英雄兒女》主題曲歌詞是怎麼寫成的?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20世紀60年代拍攝的《英雄兒女》謳歌了朝鮮戰場上的中華浴血戰士,那首王芳在硝煙中高唱的《英雄讚歌》也成了經典:「風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側耳聽。晴天響雷敲金鼓,大海揚波作和聲。人民戰士驅虎豹,捨生忘死保和平……」甚至被網友們稱為「金剛怒目式作品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