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9 13:00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初冬的南京,層林盡染。對於黃龍峴的茶農來說,茶葉基本售完,終於迎來了一年中難得的閒暇時光。看著茶園滿坡、竹海起伏,聽著溪水潺潺、空谷鳥鳴,喝一口自己親自炒制的茶葉。小康生活,就是如此愜意。
美麗鄉村黃龍峴。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攝
初冬的南京,層林盡染。對於黃龍峴的茶農來說,茶葉基本售完,終於迎來了一年中難得的閒暇時光。看著茶園滿坡、竹海起伏,聽著溪水潺潺、空谷鳥鳴,喝一口自己親自炒制的茶葉。小康生活,就是如此愜意。
昨天:昔日茶香滿園難銷售
駕車進入江寧區西部旅遊環線,一路丘陵起伏,綠意盎然。進入江寧街道黃龍峴村,眼前一條條茶壟蜿蜒,空氣中滿是茶園清香。黃龍峴茶文化村茶農謝瑞武從袋中捏出一小撮「龍針」茶,放入玻璃杯,泡上開水,一根根碧綠、長針芽葉在水中翻滾、舒捲。茶香四溢中,他打開了話匣子。
黃龍峴是個好地方。相傳黃龍峴的「緣起」,與小紅彤山腳下的千年古官道相關。公元229年,孫權遷都南京(時為建業)那時起,黃龍峴便成了達官貴族狩獵的去處。又由於它是中華門通往皖南的必經之路,浙商、徽商在此歇腳,漸漸發展出驛棧,此後江浙、安徽的移民沿著官道到這裡安家,村子有了雛形。
這個地處丘陵山地的小村莊,東西各有一個戰備水庫,四周數千畝茶園、竹林環繞。「自然環境特別好,空氣清新、沒有汙染,村民世代以種茶、採茶為生。」謝瑞武表示,因為環境適合茶樹生長,出產的茶葉品質極佳。但因為交通閉塞,村子只有一條3米寬的石子路與外界相連,路基坑窪不平,村民進出不便,茶葉長期打不開銷路、賣不上價錢。「每年一到茶葉採摘季,大家就愁怎麼把茶葉銷出去。」
為了把茶葉銷出去,村民們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求爺爺告奶奶。農戶零散賣茶,很難賣出高價,相當一部分作為散茶被茶商批量收購。「一斤茶葉兩三百元,一年下來,也就混口飯吃而已。」一名茶農說。
今天:如今遊客盈門茶搶手
黃龍峴的「蝶變」始於2013年。當年3月,江寧交通建設集團、江寧旅遊產業集團及江寧街道攜手打造黃龍峴茶文化村,充分發揮當地自然資源優勢和茶產業優勢,建設以茶文化為特色的美麗鄉村。大片的茶園、竹海,以及清新可人的自然環境,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森呼吸,最高峰日遊客量高達5萬人次。
江寧交建集團不僅打造了美麗鄉村,還帶來了先進的炒茶、制茶理念,輸入先進技術和專業團隊,帶動和培訓村民綠色種茶、環保制茶。同時,採用物理技術「黏板」防治蟲害,施以有機肥,茶葉品質大步提升,黃龍峴的「龍針」「龍毫」,連續多年獲得省市區各大茶葉獎項。
遊客紛至沓來,源源不斷帶來了資金流、信息流,讓這個曾經閉塞的小山村重煥生機。昔日「養在深閨人未識」的茶葉也打開銷路。「以前,當地茶農生產的茶葉呈長條狀,大家隨口稱呼『竹子』茶。如今,江寧街道與江寧交通建設集團、江寧旅遊產業集團合作,共同培育具有鮮明地理標識的『龍針』『龍毫』兩大品牌,成為咱們本地的名茶。」曾擔任當地茶葉生產合作社生產組長的茶農黃志和介紹,隨著遊客越來越多,黃龍峴的茶葉再也不愁銷路。
今年雨水充沛,茶園頂級「龍針」茶出產量更高,更讓謝瑞武開心的是,茶葉價錢也好。隨著黃龍峴「龍針」茶名氣越來越大,一斤能賣到兩三千元。來黃龍峴遊玩的遊客中有不少是謝瑞武的「粉絲」,每年新茶炒制前,老客戶就下了訂單。
「今年我家30畝茶園產出700多斤茶,全都賣完了,我只留了半斤自己喝。」謝瑞武的話中滿是歡喜。
改變:全域美麗帶火鄉村產業
昔日封閉落後的小山村,以茶文化為基因,建設打造「金陵茶文化旅遊第一村」,美麗鄉村建設全方位帶動鄉村邁向振興。
當地村民收入從年均一萬八增至八萬一。當年,謝瑞武從父親手中接過10畝茶園,辛苦一年,只有2萬元收入。如今,謝瑞武將種植規模擴大到30畝,僅茶葉一項,年收入就達20多萬元。此外,他還將自家宅基地一樓租給老闆開農家樂,一年租金6萬元。
更多村民開起了農家樂,自己當起了小老闆。統計顯示,黃龍峴村共有52戶住戶、133人,美麗鄉村建設前人均年收入一萬八,如今已躍升至八萬一。以前村集體資產負債纍纍,現在每年集體可支配收入近500萬元。
更讓人欣喜的是,富裕起來的黃龍峴村民環保意識持續增強,個個自覺維護好生態、好環境,天更藍、水更清。當地不僅出現了仙女蝦、食蚊魚等罕見生物,還多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的蹤跡。
閒暇時光,謝瑞武喜歡坐在自家院中,呷一口「龍針」茶,欣賞四周茶園風光。「年輕時從沒想過,今天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
統計顯示,江寧區已累計建成1100多個美麗宜居鄉村,創建市級以上美麗鄉村216個。綠水青山成了農民致富的「金山銀山」,全區美麗鄉村農民人均支配收入達3.5萬元。
通訊員 張磊
南報融媒體記者 王懷豔
美麗鄉村魅力非凡
記者手記
南京近郊的鄉村山水資源豐富、空氣條件優良,但長期以來,城鄉呈現二元發展,城市對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的虹吸效應越來越強,客觀上導致鄉村越來越凋敝、缺少生機。
美麗鄉村建設,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改善了鄉村自然環境、提升了交通條件,城裡人下鄉休閒有了好去處,村民在家門口增加了創業、就業的機會。可以說,美麗鄉村建設有力帶動了新一代農民致富奔小康,打開了農業、農村的廣闊天地。美麗鄉村建設,更吹響了南京鄉村邁向全面振興的號角。
美麗鄉村,魅力非凡。得益於江寧全域推進美麗鄉村,鄉村的產業逐步興旺發達,農民逐步回流,帶動鄉村產業興旺、生機勃勃。越來越多的村民守著「綠水青山」,在家門口增收致富,過上了夢寐以求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