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大興區殘疾兒童的福音來了

2020-12-22 瀟湘晨報

12月11日

大興區兒童康復部病區

迎來第一位住院小患兒

標誌著兒童康復部全面開診

為充分滿足轄區殘疾兒童康復的需求,大興區婦幼保健院聯合區殘聯,在兒童康復園的基礎上創建了大興區兒童康復部,康復部位於大興區榆垡鎮空港新苑,建築面積4291㎡,門診自今年6月份開診。

康復部作為大興區唯一一所公立的綜合兒童康復機構,集康復門診、康復病房、日間託養為一體。康復團隊由大興區首席專家修青永和多名工作經驗豐富的高級職稱醫師、業務骨幹組成,包括兒科醫師、兒童保健醫師、中醫醫師、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康復教師、幼兒教師、心理治療師、康復護理等多學科專業技術人員。可為0-6歲發育遲緩兒童提供科學化、規範化、專業化、精細化的兒童康復服務,填補了大興區兒童康復的空白。

目前,門診收治兒童70名,病區首批設立床位15張,配有國內外20多種先進的訓練設備,開設康復訓練課程48項,涵蓋感統訓練、音樂律動、沙盤遊戲治療、PT治療、多感官訓練、言語、親子綜合課、小兒推拿、言語治療、水療、智能康復踏車、懸吊、情景模擬等,可為各類運動、言語、認知、心理和腦發育遲緩兒童提供醫教結合的康復服務,滿足兒童康復、教育及娛樂等多項需求。

同時,康復部嚴格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加強院感管理,康復患兒需要固定家屬陪同,憑出入證入院,每日監測體溫及健康碼查詢,病區實行住院前核酸檢測及一人一陪護,門診及病區每日定期消毒通風,教具用完及時消毒處理,避免交叉感染,確保兒童健康安全。

自大興區兒童康復園開設的四年多時間內,已為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服務9萬人次,康復效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曾多次在央視、北京電視臺「殘疾預防日」專題節目中報導,2019年被評為兒童康復專業「市級職工創新工作室。

下一步,大興區兒童康復部與兒童康復園將定期邀請兒童康復專家坐診指導,加強國內外兒童康復學術交流,建設國際兒童自閉症基地,提升兒童康復服務水平,打造北京市兒童康復示範品牌,造福轄區殘疾兒童。

來源: 大興婦幼家園

【來源:健康大興】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大興區「一軸多翼」家事調解與家事審判對接機制現場會在大興區...
    為進一步深化家事審判改革、做好家事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共同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助力「平安大興」建設,2020年8月19日上午,由大興區婦聯牽頭組織的「一軸多翼」家事調解與家事審判對接機制現場會在大興區法院多元解紛訴調對接中心召開
  • 2020年河南27649名殘疾兒童接受康復服務
    2020年河南27649名殘疾兒童接受康復服務  1月12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落實情況」之繼續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的貫徹落實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提供康復救助。
  • 南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年齡範圍放寬
    南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年齡範圍放寬 2020-12-09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65名智力殘疾兒童擁抱冰雪
    12月20日下午,智力殘疾兒童及其親屬在閱海滑雪場參加活動。 本報訊(記者 吳璇)堆雪人、雪地接力賽、雪地拔河、乘坐小火車……12月20日,由銀川市殘聯主辦,銀川市智力殘疾人及親友協會承辦的以「助力冬帕運健康進小康」為主題的殘疾人冰雪運動季活動,在銀川市閱海滑雪場舉行,65名智力殘疾兒童及其親友參加了此次活動。
  • @為人父母者:殘疾預防,從兒童早期幹預做起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 題:讓生命健康地來到人間——寫在全國殘疾預防日來臨之際的觀察與思考新華社記者董小紅、帥才8月25日是全國殘疾預防日,今年的主題是「殘疾預防,從兒童早期幹預做起」。「如何預防新生兒疾病?」作為未來的父母,我們應該知道什麼,應該怎樣做?在全國殘疾預防日來臨之際,記者了解到,不少即將為人父母者,對此還知之不多。
  • 即墨區殘聯開展2020年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回訪工作
    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是惠殘民生工程重要內容之一。為及時掌握全區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實施效果,全面了解殘疾兒童機構在訓及居家康教情況,即墨區殘聯開展2020年度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回訪工作。今年以來,區殘聯共提供殘疾兒童免費康復訓練1360人次,其中腦癱兒童康復訓練344人次,智力康復訓練220人次,聽力語言訓練72人次,孤獨症康復訓練724人次。共計減免康復訓練經費近700萬元。
  • 全國殘疾預防日,願每一個兒童的世界不再殘缺
    2020年8月25日是第四次全國殘疾預防日。今年的主題是:殘疾預防,從兒童早期幹預做起。殘疾預防,關注兒童健康據了解,我國每年新增殘疾人近200萬,殘疾現患率、發生率在中高收入國家中處於較高水平,殘疾風險伴隨每個人,殘疾預防與個人、家庭、社會息息相關。
  • 《不能沒有你》首都殘疾兒童獻唱原創抗疫歌曲
    在第13個世界孤獨症關注日(4月2日)即將到來之際,在全民抗疫的特殊日子裡,北京市殘聯直屬單位北京市殘疾人康復服務指導中心帶領平時在這裡進行康復訓練的殘疾兒童們,集體創作演繹了全國第一首由多類別殘疾兒童演唱的原創抗疫歌曲《不能沒有你》,殘疾小朋友們用真摯的歌聲表達了對抗疫英雄的愛與祝福。歌曲《不能沒有你》旋律簡潔流暢。
  • 汝州市擴大建檔立卡戶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範圍
    映象網訊(記者 楊增強 通訊員 張銀鋒)為提高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力度,改善困難殘疾兒童醫療康復狀況,實現殘疾兒童「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2020年汝州市殘聯結合實際,擴大了建檔立卡戶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範圍,救助範圍在原來0至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救助基礎上
  • 2.7萬餘人 超額完成殘疾兒童康復救助任務
    確保困難殘疾兒童基本生活保障    我省民政部門及時將符合條件的殘疾兒童納入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特困供養、低保和臨時救助、殘疾人兩項補貼等保障範圍,保障了廣大殘疾兒童的基本生活。及時為符合條件的貧困殘疾兒童參加康復救助項目進行信息比對,確保殘疾兒童儘快接受康復救助。
  • 好消息宣教會樸玉洙堅稱傳純真福音,但不讀原文、強解聖經
    好消息宣教會指責傳統福音派所傳的福音是錯誤的。樸玉洙自詡為發現神所隱藏的寶貴真理(即罪得赦免的真理)者。樸玉洙抨擊廿一世紀的基督教牧者如同羅馬教廷,拿著洗罪的問題來愚弄信徒,慫恿信徒購買贖罪券來洗淨罪。馬丁路德的因信稱義教義,將當時的基督教義區分出來,分別為聖。
  • 修補翅膀,重建生命,康復訓練為殘疾兒童帶來新希望
    走進麗水市殘聯康復醫院,專業的特教老師們正為腦癱、聽力語言障礙、智障、孤獨症等特殊兒童提供康復治療和訓練。在肢體康復科,治療師通過水療、磁療、感覺統合課訓練和器械訓練等現代康復治療,以及針灸、小兒推拿等傳統康復治療,為腦癱兒童運動功能障礙、發育遲緩及高危兒等兒童實施康復基本訓練。測聽室、水療室、作業理療室、言語訓練室、物理治療室、功能評估室等分區明確;各項儀器設備一應俱全。
  • 三亞將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7日訊(記者譚琦)12月15日,三亞市七屆市政府第107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三亞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將對0至17周歲的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進行救助。
  • 「媒體報導」為折翼天使修復飛翔的翅膀 促進殘疾兒童健康成長
    「十三五」以來,我市建立了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扶持和精準服務機制,保障殘疾兒童受教育的權利。「穿上小背心,可是怎樣呢?有點小,不過還是挺漂亮的……」畫面上的這些活潑可愛的孩子,都是聽障兒童,他們如同「折翼天使」,有嘴,卻喊不出爸爸媽媽,有耳,卻聽不見美妙的聲音……對於他們而言,進行及時有效的康復訓練,幫助恢復或補償損傷功能,是奔向夢想的重要途徑。而0-6歲殘疾兒童康復被稱為搶救性康復。
  • 觸摸無界限 Access4Kids讓殘疾兒童也能體驗平板電腦樂趣
    比如一位殘疾兒童在將Access4Kids設備穿在身上之後,在輪椅上可以用前臂或者整個手臂來觸碰傳感器,這樣傳感器就會根據觸碰的力度來判斷殘疾兒童想要表達的意願,從而進行相應命令的轉化。同時,這項技術還有助於那些患有腦癱、創傷性腦損傷或肌肉萎縮症的兒童進行康復性訓練。
  • 開封市殘疾兒童康復中心:巧手做月餅 喜迎中秋節
    2020年9月28日上午,開封市殘疾兒童康復中心組織孤殘兒童開展以「巧手做月餅喜迎中秋節」為主題的中秋系列活動。  隨後,特教老師帶領孩子們一起正式開始做月餅了。  此次主題特教課程,旨在進一步使孤殘兒童了解祖國的傳統文化,弘揚民族文化精神,培養愛國主義情懷。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象徵著闔家團圓、美滿幸福。
  • 西固區婦聯開展「把愛帶回家」慰問關愛睏境殘疾兒童活動
    西固區婦聯開展「把愛帶回家」慰問關愛睏境殘疾兒童活動 2020-12-29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兒童救助年齡範圍從0-6歲擴大到0-15歲 我區出臺殘疾兒童康復救助...
    12月23日,據區殘聯消息,日前,區政府印發《渝中區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區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體系,加大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力度。據了解,該《細則》以「堅持制度銜接、應救盡救,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持規範有序、公開公正,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為基本原則,對渝中戶籍且符合救助條件的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實行了「擴面」,年齡範圍從0-6歲擴大為0-15歲。
  • 隨班就讀、特教學校、送教上門 讓殘疾兒童少年入學難成為過去式
    遼寧丹東鳳城市特殊教育學校裡的「90後」特教老師 新華社發這也許是改變一個殘疾兒童人生的重要一步,也是我國殘疾兒童教育跨出的一大步。今年6月,教育部出臺《關於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殘疾兒童和每一個學齡兒童一起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 「送給不一樣的你」《一呼百硬》關愛殘疾兒童公益演出
    「送給不一樣的你」《一呼百硬》關愛殘疾兒童公益演出每年的寒冬會有一天是溫暖的,因為那一天有這麼一群人,在最愛的LIVEHOUSE裡,用音樂送給最可愛的小朋友們一份最熱誠的禮物。那天就是「一呼百硬」公益演出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