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評委:鮑勃·迪倫在美國歌曲傳統內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

2021-01-11 騰訊網

[摘要]評委宣布的授獎詞是:「他在美國的歌曲傳統內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

騰訊文化 徐娉婷 編譯綜合

幾乎是出乎所有人意外,美國唱作人鮑勃·迪倫獲得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獎官網於當地時間10月13日下午1點(北京時間晚上7點)公布了這一消息。

評委宣布的授獎詞是:「他在美國的歌曲傳統內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

瑞典學院常務秘書長莎拉·丹紐爾(Sara Danius)對媒體說,「過去54年裡,迪倫都在從事偉大的音樂事業,並且不斷地重塑自己。」

她說,「《金髮佳人》專輯(Blonde on Blonde)體現了他才華橫溢的韻律,將副歌以及富有才華的思想糅合在一起」。

在公布獲獎時,瑞典學院注釋說:「迪倫錄製了大量的唱片,主題涵蓋男人、宗教以及愛的社會狀況。這些歌詞以《抒情詩》Lyrics之名不斷地發布出新版本,作為一個藝術家,他表現出驚人地多樣性;他還是一個畫家、演員及編劇。

瑞典學院說:「自從1980年代後期,鮑勃·迪倫不斷地各地巡演,這項事業被稱為『永不停息的旅程』。迪倫有著標誌性的地位。他對當代音樂的影響是深遠的,他是次級文學流的目標。」

從1901年諾貝爾文學獎設立以來,共有113位獲獎者。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頒給音樂人。

鮑勃·迪倫

相關焦點

  • 鮑勃·迪倫獲獎是對詩歌本質的回歸
    人們談論的其實不是鮑勃·迪倫,而是自己理解的文學、藝術與生命觀。  我聽到鮑勃·迪倫獲獎後,第一直覺是:諾獎終於想起了文學的另一個偉大傳統——聲音。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被視為西方文學源頭的荷馬史詩,就出自遊吟詩人之手。鮑勃·迪倫的獲獎,無疑是在向這個偉大的文學傳統致敬。
  • 鮑勃·迪倫研究學者:幾乎沒人預測到他會獲諾獎
    得知鮑勃·迪倫獲得2016諾貝爾文學獎,維也納大學英文系教授尤金·巴拿赫(Eugen Banauch)完全驚呆了——儘管鮑勃·迪倫在19年前就已是諾獎提名人,而尤金·巴拿赫還是鮑勃·迪倫的歌迷。但是轉而一想,尤金·巴拿赫說自己深深體悟到這次諾獎結果的暗示:「歌曲本身就可以被看成是一類文學。」尤金·巴拿赫對鮑勃·迪倫進行了多年文化研究。
  • 鮑勃·迪倫拒領諾獎聲明是假的,但用詩人定義他太局限了
    但不出所料,這封信是偽造的,而且是改寫自1963年法國作家薩特拒領諾獎的聲明。而其實,薩特也並不是歷史上第一個拒領諾獎的人。如此看來,鮑勃·迪倫即便是真的拒領諾獎,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不管鮑勃·迪倫同不同意,他作為詩人的身份是被所有人認可的。但除此以外,他還和電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今天,就來談一談鮑勃·迪倫與電影。
  • 答案在風中飄揚 鮑勃·迪倫:音樂人、反抗者與先知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推遲至10月13日北京時間晚上7時揭曉,說明評委們意見不一致、爭奪激烈,瑞典學院最後把諾獎授予美國音樂家、詩人鮑勃·迪倫完全出乎大家預料,村上春樹再次與諾獎失之交臂。作為諾獎的最大冷門,迪倫獲獎比之2004年先鋒作家、戲劇家耶利內克獲獎更具戲劇性。
  • 「答案在風中飄蕩」 鮑勃·迪倫的歌詞可以當做詩來讀
    人民網北京10月13日電 (記者陳苑)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授予美國作家兼歌手鮑勃·迪倫,以表彰他「在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中創造了新的詩歌表達」。這是諾貝爾文學獎有史以來第一次頒給音樂人。 他曾多次獲得葛萊美獎,2000年為電影《奇蹟小子》創作的歌曲《Things have changed》獲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鮑勃·迪倫被《時代》雜誌選入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100人名單,他影響的音樂人中有尼爾·楊、大衛·鮑依、婁·裡得、布魯斯·斯普林斯丁、約翰·列儂等等。鮑勃·迪倫不僅改變了搖滾樂的歷史,也影響了無數音樂領域之外的人。
  • 美國歌手鮑勃·迪倫獲2016諾貝爾文學獎
    【觀察者網綜合】瑞典文學院剛剛宣布,75歲的美國民謠詩人、藝術家和作家鮑勃·迪倫(Bob Dylan),獲得2016諾貝爾文學獎。 美國唱作人、藝術家和作家鮑勃-迪倫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其「用美國傳統歌曲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 從1961年發布首張專輯至今,迪倫在流行音樂界和文化界起到的影響已超過50年。
  • 至今未回應是否會出席頒獎典禮 諾獎評委批鮑勃·迪倫狂妄
    【觀察者網綜合】據聯合早報網10月22日報導,美國著名音樂人兼作家鮑勃·迪倫(Bob Dylan)獲頒諾貝爾文學獎,但至今仍未回應瑞典學院是否會出席頒獎典禮,讓重量級的諾獎評委非常不滿,批迪倫「狂妄」。 據報導,對於瑞典學院屢次來電詢問,以及獲獎後的相關新聞報導,迪倫至今一概不回復,也不回應。
  • 諾貝爾獎頒獎儀式 鮑勃·迪倫缺席帕蒂獻唱激動忘詞
    □評委授獎詞  他淘出了詩歌中的金子  今年10月,瑞典文學院宣布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授予鮑勃·迪倫時,或許他們也想不到,迎接他們的是「閉門羹」。鮑勃·迪倫的持續沉默一度讓評委們感到很沒面子,儘管最終取得了聯繫,鮑勃·迪倫也表達了謝意,但由於「已經約定好的其他事情」,他還是遺憾不能出席頒獎禮。
  • 歌詞拿諾獎,邊緣文體迎「逆襲」?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音樂人、作家鮑勃·迪倫。歌詞獲得諾獎,一下子成了個大梗,不但連刷幾天屏,估計夠大伙兒玩上半年的。專家說,這是一次行為藝術;做書的朋友說,出版商該哭了;有的歌星則表示一下子找回了自信。  不過,諾獎自己還是蠻正經的。頒獎詞說:「鮑勃·迪倫為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帶來了全新的詩意表達方式。」如有的評論家所說,鮑勃·迪倫是美國1960年代文化的見證人和創造者。
  • 沒方向時,你是否還記得鮑勃·迪倫寫的那首「答案在風中飄揚」
    這首歌寫於1962年當時美國在越戰的形勢並不樂觀,政府是為了爭奪國際地位不顧本國人民的意願將更多士兵送入越南,目睹是自己同胞滿懷愛國熱情地參軍入伍卻為了不必要的戰爭斷送了性命,迪倫他用不卑不亢的語言表達了他對和平的思考,為無數同樣不滿的美國人發聲。望世人能以和平而理性的態度來解決爭端,不要是再對世間的不幸視而不見和聽而不聞,更不要再讓無辜的人們繼續喪生在戰火之中。
  • 撕開薯片袋,詩人們朗誦鮑勃·迪倫
    莫西子詩、王壹在現場彈唱多首迪倫的經典歌曲,一時讓沙龍儼然成為小型演唱會。重溫迪倫經典,聆賞原生民謠,現場展示出不分國界恣意生長的音樂與詩歌力量。王壹演唱。莫西子詩演唱。鮑勃·迪倫的謎樣人生:他永遠在扮演自己身為詩人和譯者,西川在晚場沙龍做為開場嘉賓首先表達了他對迪倫的困惑。
  • 諾獎得主莫裡森:以想像和詩意去表達
    《恩惠》中文版1993年,美國黑人女作家託尼·莫裡森獲得諾獎——從那時算起,美國離開諾貝爾文學獎已經整整20年了。也許因為這個原因,在昨天美國著名作家菲利普·羅斯的80歲生日之際,美國文化界紛紛刊登大篇幅特寫,他成為繼託尼·莫裡森之後,被寄予諾獎希望的人選之一。不過,託尼·莫裡森依然是美國文學界值得說道的諾獎得主,不僅僅是因為她的性別和膚色,更重要的是她的那些作品。
  • 2020「最差性描寫獎」取消;鮑勃·迪倫出售全部歌曲版權
    但該獎項評選人也表示,不要把取消「最差性描寫獎」視為對在創作中描寫蹩腳性愛橋段的許可或支持。「提醒作者們,網絡性愛和其他類型的家中消遣同樣在評選範疇內。田野、公園、後院等場所,開窗的室內場景,以及少於六人在場的性愛情境並不會免於審查。」
  • 鮑勃·迪倫:我活著像個詩人,死後也還是個詩人
    作為搖滾與民謠音樂的代表人物、歌手、詩人,他曾在2016年因「在美國歌曲傳統中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被授予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長久以來,他也被人們稱為「搖滾樂的桂冠詩人」。▲ 「一汽-大眾 高爾夫摯愛 鮑勃·迪倫藝術大展」展覽現場,今日美術館,圖片由今日美術館提供鮑勃大學沒有上完,性格也有些孤僻,他甚至還吸過毒,這樣一個孤獨,缺愛,叛逆,不務正業的孩子居然成為了影響幾代人的偶像,甚至接連拿到葛萊美獎,奧斯卡獎,普立茲獎,就連諾貝爾獎也被他收入囊中。
  • 2020「最差性描寫獎」取消;鮑勃·迪倫將出售全部歌曲版權;《奪冠...
    #環球音樂將購買鮑勃·迪倫60年來創作的600多首歌曲版權近日,環球音樂集團宣布,將購買鮑勃·迪倫(Bob Dylan)的全部歌曲版權。「這是本世紀乃至史上最重大的音樂發行事件。」鮑勃·迪倫,美國知名音樂人、民謠歌手,60年來創作的歌曲共計600餘首,其中經典作之一《答案在風中飄》使他獲得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
  • 鮑勃·迪倫代表作是什麼 鮑勃·迪倫經典歌曲匯總(全)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於北京時間13日晚上7點揭曉,美國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榮獲該獎項。鮑勃·迪倫資料圖  鮑勃·迪倫(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原名羅伯特·艾倫·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美國搖滾、民謠藝術家。
  • 鮑勃·迪倫的答案
    其實都不足以定義鮑勃·迪倫,因為,他是一個書寫世界的人。《環球》雜誌記者/劉娟娟  按照中國傳統的虛歲算,鮑勃·迪倫今年80高齡了。這位耄耋老人,作為民謠歌手享譽世界半個多世紀,4年前以諾貝爾文學獎之殊榮驚詫眾人,如今又向世人展露了他的另一身份——藝術家。
  • 傳奇鮑勃·迪倫|201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當地時間13日揭曉,美國音樂人鮑勃·迪倫獲獎。授獎詞評價他「在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中創造了新的詩歌形式」。▲鮑勃·迪倫(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原名羅伯特·艾倫·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美國搖滾、民謠藝術家。鮑勃在高中的時候就組建了自己的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