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背藏身「之「心思刀裡」!看寫實頂級功夫片是如何誕生的.

2021-02-08 世界太極拳網

 新武俠電影《刀背藏身》近日發布武術紀錄片《心思刀理》,導演徐浩峰通過紀實鏡頭,與廣大電影愛好者分享了影片幕後的故事。讓觀眾感受懂功夫的導演如何製作優秀電影。

【視頻】《心思刀理》:

▲ 電影《刀背藏身》武術紀實片《心思刀理》

劇組工作人員透露,徐浩峰導演一直有對自己的電影作品做武術整理的工作習慣。徐浩峰在拍攝完電影《師父》之後,專門寫了《坐看重圍》這本書,對影片的武術動作和招式進行詳解。這次《刀背藏身》拍攝完成後,徐浩峰又出了《心思刀理》紀錄片來整理電影拍攝中的點點滴滴。紀錄片展示了徐浩峰悉心指導許晴、春夏、張傲月等演員學習刀法的細節,囊括了形意刀、雙手劍、居合道、格鬥等,如教科書般,一招一式均有正統出處。本片利用電影《刀背藏身》拍攝過程中所積累的豐富花絮以及對導演和主創人員的深入採訪,展現了電影《刀背藏身》臺前幕後的眾多精彩細節,導演徐浩峰的藝術創作手法,以及他對武俠電影獨特而深邃的理念與見解。

對此,徐導開玩笑稱「拍了紀錄片,省得我寫書了」。在紀錄片中,導演徐浩峰也對片名《刀背藏身》進行了解釋:「刀背藏身是刀法的一個口訣,它指的是刀不能跟身體處在同一線上,因為刀是一個防禦反擊的兵器,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才能保護自己,才能有下一招。」

▲ 電影《刀背藏身》主演許晴拍攝現場練習打戲動作

徐浩峰對武術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飾演闞智慧的許晴說:「武術設計的每一招都是導演實打實地去設計。」徐浩峰認為,如果一個演員出演一個武術動作,做了上百次這個動作就會成為這個演員的招式。所以在拍攝現場,導演不耐其煩的指導著每個演員的每個動作,一遍一遍的練習。經歷了跟徐導學習武術的過程之後,飾演青青的春夏說:「通過這樣的磨礪,你會認識到什麼東西是你真正需要的。」

▲ 徐浩峰指導青青的飾演者春夏練習打戲

徐浩峰除了寫書和拍片,也極善於口述歷史。他曾在採訪中表示自己的很多資料來源於口述:「最好的歷史學家,還是經歷過那個時代的真人,哪怕他的語言表達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你肯花兩年以上的時間去陪這個人,一直聽他聊天,這就是一個慢慢借鑑歷史的過程。」他將了解到的歷史和功夫進行最大程度的還原。《心思刀理》不僅展示了《刀背藏身》這部新武俠電影是如何產生的,還展示了徐浩峰的武俠電影理念以及一個電影人的匠心。

▲ 《心思刀理》中徐浩峰指導主演張傲月打戲動作

對於這樣一個精益求精的導演,飾演孔鼎義的張傲月說:「我心裡覺得導演特別像一頭公獅子,平常都是懶洋洋地趴在那裡打著哈氣,但一旦出擊,絕對是致命的。」對武術研究具有深知灼見的徐浩峰,其作品《坐看重圍》獲得了眾多專業拳館的高度評價,眾多武館也都組織大家一起觀看和研究徐導的影片。《刀背藏身》這部電影也為中國武術貢獻了大招,介紹了更詳細更謹慎的武術理論。而且這次的紀錄片,比書更直觀更豐富。不管是專業的武術界、學術界、資深影評界還是普通觀眾,總能夠通過紀錄片找到認同感並發現新的領域。

▲ 電影《刀背藏身》先導海報

電影《刀背藏身》由許晴、春夏、張傲月、黃覺、耿樂、陳觀泰、李光潔、李博、熊欣欣等出演,改編自導演徐浩峰的同名小說,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以動蕩時局為背景,圍繞長城會戰中殺敵制勝的「長城刀法」的起源問題漸進展開。描述了傳奇刀術的生死較量,武林人士的俠義風骨,以及國讎家恨大時代裡的愛恨糾葛。影片由保利影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文化·北京世紀夥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電影《刀背藏身》武術紀實《心思刀理》視頻已在各大平臺上線,掃碼即可觀看 ↓↓↓

相關焦點

  • 《心思刀理》—電影《刀背藏身》紀錄片揭示徐氏武俠奧義
    新武俠電影《刀背藏身》今日發布武術紀錄片《心思刀理》,導演徐浩峰通過紀實鏡頭,與廣大電影愛好者分享了影片幕後的故事。
  • 《刀背藏身》金馬獎榮獲四項提名,武術紀實片《心思刀理》全網上線
    看最真實的武俠,戳下方先睹為快↓↓↓《刀背藏身》是徐浩峰的第四部電影,也是徐浩峰第四部入圍金馬獎的電影。他的電影《倭寇的蹤跡》、《箭士柳白猿》和《師父》曾先後入圍第48屆、第49屆和第52屆金馬獎,其中師父斬獲第52屆金馬最佳動作設計獎。今年,徐浩峰帶著磨礪已久的「見眾生」作品《刀背藏身》重出江湖,再塑徐氏新武俠,重新定義了中國功夫電影。
  • 他的《師父》豆瓣8.1,如今又帶來更加震撼的寫實功夫片
    初識徐皓峰,是看他關於武俠的影評集《刀與星辰》。第二次見他的名字,已經出現在了功夫片《倭寇的蹤跡》的導演位置上。寫作的時候他是徐皓峰,拍電影的時候他是徐浩峰。名字裡差一個字,對武俠的認識卻從未變過。讀完《刀與星辰》或者看完《師父》,你就能了解到徐浩峰武俠的真諦。
  • 《刀背藏身》武俠世界裡的江湖俠情
    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武林」與「江湖」變得密不可分,在眾多的文學作品中甚至合二為一,實乃大錯,共存不意味著可以混為一談。關於這一點,徐浩峰曾說過——「武林屬於社會階層較高的階層,是居民中的有德之人,有次序的生活環境。
  • 《刀背藏身》的背後
    迄今為止,徐浩峰拍攝過4部電影,其中《師父》和《刀背藏身》分別有配套的「武術紀實」電影《挾刀揉手》和《心思刀理》。從這兩部套拍的紀錄片裡不難看到,作為導演、習武者、小說家的徐浩峰,和他本人筆下的人物一樣,既入世又出世。 多重身份,讓他在各個角色中,切換自若。
  • 一步了解徐浩峰新片《刀背藏身》
    所以今天介紹的是有關《刀背藏身》的完全武術紀實——《心思刀理》可以說是滿滿的乾貨,讓觀眾盡情領略電影幕後大師們的武術風採,一步就可以了解《刀背藏身》!你,準備好接招了嗎?電影劇照電影《刀背藏身》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以動蕩時局為背景,圍繞「長城刀法」的起源問題漸進展開,描述了傳奇刀術的生死較量,武林人士的俠義風骨以及國讎家恨大時代裡的愛恨糾葛
  • 《刀背藏身》終終終終終於定檔了!
    從片方那裡我們也了解到,並沒有「剝奪剪輯權」這回事,徐浩峰這兩年一直在重剪影片,而且都是他自己親手操刀,跟另一剪輯師何思思一起呈現全新版本的影片(何思思也是刀背藏身幕後紀錄片《心思刀理》的導演他撰文頗多,出過一本集子——《刀背藏身》。「北方理念,刀法是防禦技,刀背運用重於刀刃,因為人在刀背後。武俠小說是一稜刀背,幸好,有此藏身之處。」
  • 我看《心思刀理》| 刀背之處,尤有藏身
    在一切他的小說,以及過去我們曾耳熟能詳的電影《倭寇的蹤跡》 、《師父》 、《箭士柳白猿》裡,他更多想要給我們構建的是屬於他自己的完整而又系統的武俠觀念,不是傳統的打俠義大場面的打鬥,更多的是精準到每一個招式裡流露的對於武術的精細的研磨,他的一拳一腳,他的一刀一劍,招招都在鏡頭的捕捉之下,刻印出現實主義的風格,也開啟了中國功夫片武俠片的一個新的徵程。
  • 刀背藏身
    而對於《刀背藏身》這部電影,徐浩峰則表示將表達武俠的新高峰:「習武之人的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以往的作品《倭寇的蹤跡》、《箭士柳白猿》見了「自己」,在電影《師父》裡見了「天地」,而新片《刀背藏身》將成為一部可以亮堂的見眾生的作品。」
  • 從功夫片百年歷史,看《一代宗師》的破與立
    它從「功夫片」的窠臼裡掙脫而出,又沒有止步於武林,而是在一代武人身上看見了更普世的關於「人」的命運。要談論《一代宗師》,我們有必要簡單回顧一下功夫片的歷史。這樣,我們才知道《一代宗師》究竟破了什麼,又立了什麼。01 功夫片簡史功夫片的歷史,幾乎和整個電影史一樣長。
  • 轉發有禮 | 這次,我們請您看《刀背藏身 》電影首映!
    《刀背藏身》定檔預告近日,電影發布「那些被徐浩峰帶入江湖的人」系列花絮之許晴篇。從國民女神變身精通刀法的民國俠女闞智慧,挑戰零替身、零特效、零威亞的徐浩峰特有寫實武俠風格,許晴直言自己完成了一次「不可能完成」的挑戰。而徐浩峰導演則力讚許晴的完成度讓他非常驚喜,「最好的人」呈現了「最好的表演」,長鏡頭群戰的鏡頭更是一氣呵成。
  • 《刀背藏身》海報亮相柏林 許晴陳觀泰等再現武林傳奇
    原標題:《刀背藏身》海報亮相柏林 眾星加盟再現徐氏武林傳奇 《刀背藏身》導演徐浩峰 徐浩峰武俠系列第四部作品《刀背藏身》,首款國際版海報驚豔亮相2017柏林電影節。畫風簡潔明了、剛柔相濟,贏得海內外一片讚譽。
  • 《刀背藏身》發布導演特輯,徐浩峰突破自我呈現時代眾生相
    在熟悉的民國武林題材基礎上,徐浩峰導演力圖用最好的演員、最好的表演、最投入的武術訓練,以零威亞、零特效、零替身的寫實風格,完美再現民國時代的精神與風貌。另外,徐浩峰更在本片中首次嘗試千人群戰的大場面,投入巨資實拍長城及戰爭場面,並用爆破、航拍使電影影像更為氣勢恢宏。
  • 中國武俠片的精髓,都在《刀背藏身》的那個「藏」字
    同時在視覺上,他用一刀一槍,一拳一腳,招招在明在實的風格化動作,開啟了中國功夫片的新風格。而在《一代宗師》裡,宮羽田說:「我的師哥李存義創建了中華武術會」,這個李存義,就是李仲軒的師爺,唐維祿的師父。徐浩峰正好又是《一代宗師》的編劇和武術指導。這句臺詞,很可能出自他之手。
  • 《刀背藏身》徐浩峰堅持寫實 零威亞零特效零替身
    《刀背藏身》徐浩峰堅持寫實 零威亞零特效零替身 在熟悉的民國武林題材基礎上,徐浩峰導演力圖用最好的演員、最好的表演、最投入的武術訓練,以零威亞、零特效、零替身的寫實風格,完美再現民國時代的精神與風貌。另外,徐浩峰更在本片中首次嘗試千人群戰的大場面,投入巨資實拍長城及戰爭場面,並用爆破、航拍使電影影像更為氣勢恢宏。
  • 趙文卓老了,翻拍的霍元甲撲街了,中國功夫片沒落了?
    功夫片是如何流行起來的?清末民初,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亡國滅種的危機下,尚武之風興起,習練武術被國人認為是「強國保種」的基本途徑。伴隨著武術的振興,功夫片應運而生。整個1990年代,趙文卓拍攝了《黃飛鴻之王者之風》《青蛇》《黃飛鴻之龍城殲霸》和《黃飛鴻新傳》等一系列電影,打開了自己的知名度。但在好萊塢大片的衝擊下,以及金融危機的爆發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此時的香港功夫片已經進入尾聲。2000後,趙文卓的工作重心轉移到內地。
  • 趙文卓老了,翻拍的霍元甲撲街了,中國功夫片沒落了?
    曾幾何時,中國功夫影視劇(下文簡稱功夫片)風靡世界,誕生了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等一批國際功夫巨星,功夫(Kung fu)也成為中國最知名的文化符號之一。但進入新世紀以來,功夫片似乎呈現衰退之勢,拍功夫的人、演功夫片的人以及看功夫片的人,都變少了。 中國功夫片真的沒落了嗎?
  • 《刀背藏身》坎城定檔0719,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刀背藏身》預告片徐浩峰新武俠巨製《刀背藏身》終於在坎城定檔。
  • 電影《刀背藏身》在京開機,北影教師徐浩峰帶你感受中國味道的俠義江湖
    徐浩峰導演在開機儀式上表示:習武之人的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而新片《刀背藏身》將成為一部可以亮堂的見眾生的作品。電影《刀背藏身》改編自導演徐浩峰的同名小說,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初,以動蕩時局為背景,圍繞長城會戰中殺敵制勝的「長城刀法」的起源問題漸進展開,描述了紳士武人的俠義風骨,隱匿民間高手較量及國家仇恨大時代裡的愛恨糾葛。
  • 幕後揭秘丨30部值得一看的電影拍攝紀錄片
    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NHK在製作現場見證了《空中殺手》的誕生,像這樣被允許長期拍攝製作現場還是第一次。6《製作<社交網絡>》影片在2011年金球獎上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原創音樂四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