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觀被貶謫期間寫下一首詞,曾讓蘇軾愛不釋手!
宋哲宗紹聖四年,秦觀已經是舊黨的關係,在朝中屢遭挫折,一再遭貶。最後官職被削,貶謫郴州,在這種情形下,詞人作下此詞以抒發自己內心的悲苦。踏莎行·郴州旅舍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砌成此恨無重數」,由於遭到貶謫,北歸無望,親朋的書信非但不能讓他感到欣喜,反而牽動起他對往日生活的懷念和對故友的思念,使得他心中愁怨堆積。「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詞人想要將自己心中的悲憤一吐為快,但卻憂讒畏譏,不能說透。
-
57歲的蘇軾又遭貶謫,哀怨之餘寫一首詞,還不忘譏諷溜須拍馬之輩
而蘇軾作為豪放派的代表詞人之一,他的作品可謂是縱橫恣意,清新豪健,擁有一等一的大氣魄。就像「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大氣磅礴,也有「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等。其實從這些詞作中我們不難發現蘇軾是一個豁達率真之人,而這樣的性格養成也和蘇軾的人生經歷分不開。
-
細說古人為何把「貶謫」稱之為「左遷」
唐代詩人李白為王昌齡寫過這麼一首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與王昌齡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齡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羈有著相似之處。王昌齡貶龍標尉的時間不可確考,有人推測大約在天寶七八年間。李白從天寶三年離京漫遊,此時正在揚州,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便題詩抒懷,遙寄給遠方的友人。
-
「信書成自誤,經事漸知非」,飽經人生困境,詩人對摯友傾訴心曲
唐憲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在永州已經呆了整整十餘年的柳宗元,被召回京城,原以為會得到重用,卻遭到以武元衡為首人等的妒恨,再次被貶到更為偏僻的柳州。在這裡,就要提到一個人,一個可以讓柳宗元過命相交的摯友,他就是劉禹錫。
-
《清平樂》中,同樣被貶謫,晏殊和範仲淹有何不同?
這兩位既在文學上有著極高的成就,同時心憂天下和滿心社稷,為了宋朝的江山社稷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期間更經歷有幾次的貶謫。那麼,在《清平樂》中晏殊和範仲淹兩人同樣是被貶謫,又有什麼不同呢?晏殊是自請貶謫,是他在護官家提起晏殊,大家對他的印象應該還是他流傳在語文課本裡,那些類似「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樣的千古名句。沒錯,他文學功底深厚,可以閒庭散步於雨中,隨口所做之詞便可流傳千古。但是在他為世人所稱頌的文豪之名背後,是他更加應當為世人所知曉的為官之道。
-
杜甫被BBC點名:中國第一詩人,與但丁、莎士比亞齊名!
胸懷天下、心系蒼生竟是他少年時便有的品質,也正是懷有如此遠大的志向才能一直支撐著他進京發展吧。 家境優越的杜甫怎麼能少了說走就走的旅行呢,年輕氣盛的詩人都喜歡出遊,或看看更大的世界,或積累社會經驗。
-
一首《汲江煎茶》成絕響,這位不斷被貶謫的文人,用煎茶書寫人生
當年被貶謫在儋州的東坡先生,生活處境並非一個苦字可形容的,好在蘇軾最大的特點就是苦中作樂,那首《汲江煎茶》便是這個時期寫下的名作。東坡先生對生活的熱愛總是彰顯在生活的點滴小事之中,他亦將生活中所包含的痛苦逐漸消化於生活瑣事中。公元1100年,東坡先生的茶情驟起,於是獨自一人在月夜下汲江水煎茶。
-
面對盛唐詩歌的高峰,中唐詩人開闢了「尚奇」思潮
韓愈是中唐重要詩人之一,他的詩以雄奇險怪為美,詩歌中充滿光怪陸離的意象,歷來被視其為崇尚險怪的典範。(當然,一個優秀的作家,風格不止一面,韓愈的詩歌創作也追求平淡之美。同樣適用本文所舉其他詩人。)還需明白一點的是,這種劃分不能說是完全科學的,因為文學的發展是持續的,不能簡單地說在某個點開始有新發展,(這樣的劃分當然會便於我們在研究唐詩時有一個更清晰的線索)。而杜甫向來認為是中唐詩風的先行者。(沒錯,前面總結盛唐詩的時候也提到了杜甫,杜甫的創作可以說的跨越了盛唐到中唐,單純地把杜甫歸於盛唐詩人或者中唐詩人,我個人認為是不夠科學的。)
-
臺灣 詩人詩人楊牧去世 他的代表作會歷久彌香值得細細品味
臺灣 詩人詩人楊牧去世 他的代表作會歷久彌香值得細細品味時間:2020-03-14 14:47 來源:澎湃新聞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臺灣 詩人詩人楊牧去世 他的代表作會歷久彌香值得細細品味 根據臺灣媒體報導,3月13日,詩人楊牧病逝,終年80歲。
-
《伊洛納》吟遊詩人怎麼無限刷 吟遊詩人無限刷攻略
導 讀 伊洛納吟遊詩人無限刷怎麼做?最快捷的方法是什麼?
-
為什麼唐朝詩人大多做官出身?白居易柳宗元,各個職位不低
因為古詩詞都是小學就開始學的,歷史課卻要在初中才開,所以很多人在初中開歷史課的時候都會感到非常驚訝:為什麼這些詩人都是公務員啊?是不是古代只有公務員才能做詩人啊?我們就先來看看這些常見的詩人都是做什麼的。第一個自然是李白,他曾經做過翰林待詔,負責每天給皇帝寫詩,哄皇帝高興。第二個白居易,退休前還做著太子少傅,負責教天子。第三個柳宗元,曾被貶任柳州刺史,一生鬱郁不得志,在四十七歲那年終於被大赦天下的唐憲宗調回京,還沒離開柳州就病死過去。
-
他是唐朝人品最差的詩人、惡名遠揚,但這首詩卻被我們奉為經典!
但是自古以來文學水平和為人處世的品格從來都不能劃上等號,在唐朝這浩如煙海的文人墨客當中,我們很難保證所有的詩人都非常的完美,畢竟人無完人,有些人在詩詞的創作方面天賦異稟,但是在為人處事方面卻十分的差勁,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詩人便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就是初唐詩人宋之問。
-
偶遇高僧閒聊後,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最後一句可稱千古名句
雖然李涉在歷史上留下的印記實在很少,關於他更多的資料我們也很難找到,但是僅僅是這一句「偷得浮生半日閒」就已經足夠讓他名垂青史了。第一句寫的是他被流放時的狀態:詩人在唐憲宗時期被貶謫為陝川司倉參軍,文宗時應召為太學博士,後來又被流放至南方。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在被流放的過程中,整日就是昏昏沉沉的這麼一個狀態,終日無所事事,情緒極其低落。
-
我寄人間雪滿頭,詩人到底是因為何故寫下如此悲傷的詩句
詩人坐在窗前,看著窗外烏雲密布,自己的心也像烏雲一樣沉重。此時他的好友在上任的地方突然暴病,第二天就撒手人寰了,詩人忍不住內心的悲傷,眼淚像泉水一樣沒有斷絕。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鹹陽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
蘇軾愛集句,他的這首集句詞取自哪些作品,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文天祥在燕京獄中曾經將唐代詩人杜甫的詩句重新組合成詩。他的《集杜詩》二百篇最為著名。文天祥的集杜詩是具有獨立文學價值的創作,情真意摯,意境完整,如出己手。文天祥以詩為史,寫出了宋亡前後的歷史過程,並且在詩作中滲入了自己的感受。
-
詩仙、詩聖、詩魔,詩人的「外號」都是誰起的?
畢竟他們可能是語文課本裡,留下「全篇背誦」次數最多的詩人。 作為熱愛詩歌的好學生,科教授也是很早就知道了他們的「外號」,分別是詩仙、詩聖、詩魔。 不過科教授一直好奇,他們的這些「外號」都是誰給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