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巴赫專屬歐洲地圖嗎?

2021-02-22 海外古典音樂資訊


「今日薦書」1723年巴赫來到萊比錫,他在這個地方度過了生命中最長的時間。在那裡巴赫成了託馬斯教堂的音樂總監。在此期間,他為腓特烈大帝演奏。後來巴赫成為波蘭皇家和撒克遜宮廷作曲家。他在萊比錫生活和工作了27年,直到1750年去世。本書描繪了一副獨屬於巴赫的地圖,講述了巴赫在歐洲漫步的足跡,是讀者不可錯過的一本旅遊指南和閱讀手冊。

 


Exploring the World of J. S. Bach: A Traveler’s Guide

一本遊覽手冊

By Robert L. Marshall, Traute M. Marshall

A singular resource, Exploring the World of J. S. Bach puts Bach aficionados and classical music lovers in the shoes of the master composer. Bach scholar Robert L. Marshall and veteran writer-translator Traute M. Marshall lead readers on a Baroque Era odyssey through fifty towns where Bach resided, visited, and of course created his works.

本書作為一部獨特的資源,讓巴赫的愛好者和古典音樂愛好者都能夠站在這位偉大作曲家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巴赫學者羅伯特·馬歇爾和資深作家兼翻譯家特勞特·馬歇爾帶領讀者見證了這次巴洛克時期的旅程,帶領讀者在書中訪問了巴赫居住、遊覽過的50個城鎮,當然還有他創作過的作品。

追尋巴赫足跡

Drawing on established sources as well as newly available East German archives, the authors describe each site in Bach's time and the present, linking the sites to the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artistic and historic landmarks, and musical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each. A wealth of historical illustrations, color photographs, and maps supplement the text, whetting the appetite of the visitor and the armchair traveler alike.

作者利用既有的資料以及新獲得的東德檔案,展現了巴赫時代和如今的地點,並將這些遺址與傳記資料、藝術和歷史坐標以及與之相關的音樂活動聯繫起來。本書配有豐富的歷史插圖,彩色照片和地圖補充了文字,既刺激了遊客的遊覽欲,也吸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巴赫1685年出生於埃森納赫,1750年死於萊比錫。他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音樂家和作曲家之一。他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音樂家世家的偶像。他的父親是約翰·安布羅修斯·巴赫,也是音樂家。他的母親是伊莉莎白·巴赫。伊莉莎白·巴赫也是一個音樂世家的成員。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八個兄弟姐妹中最小的。在將近十年的時間裡,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成了一個真正的孤兒,並跟隨他哥哥搬到了奧爾德魯夫市。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哥哥約翰·克裡斯託夫那裡接受到了音樂教育。14歲時,他和他的朋友喬治·厄德曼一起徒步前往呂內堡。在那裡,他十七歲就完成了學業。他再次徒步回到圖林根州,在那裡他在魏瑪創作了一段時間的音樂。六個月後,他在阿恩施塔特成為了一名管風琴手。

巴赫於1707年離開阿恩施塔特,搬到米爾豪森。在那裡,他創作了《City Council Change Cantata》。在1707年,他還與瑪麗亞·芭芭拉·巴赫婚配。他和瑪麗亞·芭芭拉育有七個孩子。他的下一站是魏瑪。事實上,這是他第二次來到魏瑪,在那裡工作和演出了九年。在這段時間的最後幾個月裡,他成了一名音樂會指揮。



本公號隸屬於音樂文獻編譯組

致力於古典音樂文化普及

將為大家推薦各類古典音樂

相關書籍、樂評、書評、時訊等文章

讓各位讀者及時獲取海外古典音樂最新消息

感受國外古典音樂學習方式

同時幫助各位讀者提高閱讀外國文獻的能力

介紹各類英語學習方法

掌握音樂專業術語和音樂翻譯技巧

有意加入#音樂文獻編譯組#

即可添加微信:754926073

註明「音樂翻譯」即可

相關焦點

  • 我的世界:MC初代生存地圖你見過嗎?遍地黑白,人類竟成怪物!
    9年前一款影響著沙盒遊戲界一代一代的現象級遊戲《我的世界》現世,據說Notch只用了一個星期就完成了對於我的世界初代地圖的設定,再用了一個星期完成了對於這款遊戲的技術測試。你們還記得你第一次見到我的世界是什麼感覺呢?
  • 美文:巴赫妻子的筆記本
    巴赫的復調曲左右手細密銜接,背譜難度極高,在小孩子聽來簡直像開火車,咔嚓咔嚓,咣當咣當,我想不通有什麼好聽的。但幾節課下來,老太太伴著我哼哼唱唱,我開始找到一點巴洛克的喜感。  這些《創意曲》,都是巴赫寫給他的孩子們的練習曲。巴赫35歲時,妻子去世,留下7個孩子。第二年他娶了年輕的安娜。孩子一年一年添加,巴赫一共生了20個(有9個長大成人),當時足夠組成一支管弦樂團。
  • 【活動】我的世界中國版上線了七夕專屬地圖,你玩了嗎?
    《我的世界》中國版,發布了特別的七夕專屬地圖。所有玩家都能夠親手創造愛的心意,表達長久以來內心的感情。「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牛郎織女遠赴鵲橋咫尺相約,動人的故事流傳在每一個夏日的星空。《我的世界》中國版精心製作了七夕專屬地圖——七夕天宮。
  • 第五人格「新地圖」曝光:黑白無常專屬主題地圖,內測恐怖風要回歸了?
    第五人格不斷的在創新,例如最近出來的求生者約瑟夫還有舞女等等角色,還有將要出來的入殮師等等,以及全新的遊戲地圖,例如小丑的主場遊樂場地圖等等
  • 世界各國高清英文地圖 | 歐洲篇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公眾號跟你分享生活的奇趣百科時間又來到了周末
  • 【散文】巴赫,巴赫
    我被媽媽放在了地上,然後,看著她像惱徐媽媽不出來抱我似的大哭起來。我的圍巾被爸爸扯下,我看見爸爸也哭了。而徐媽媽的屋裡,站滿了許多陰著臉抹著淚的叔叔阿姨。「徐媽媽,徐媽媽」我哇地大哭起來,因為我看見巴赫一頭撞向一張高高的床,我踮著腳終於看見是徐媽媽在那裡躺著呢。徐媽媽也像燕子姐一樣不喜歡囡囡了嗎?我傷心地大哭起來。「囡囡真懂事,也不枉徐老師疼她一場!」
  • 聽過這個課程,你會發現你越來越懂巴赫了——老卡聊音樂之《巴赫第二帕提塔小提琴組曲》詳解
    所有人都知道,巴赫的音樂很難演奏。在巴赫死去的一百多年裡,沒有人記得他。19世紀末,孟德爾頌發現了巴赫音樂的美妙,把他的音樂搬上舞臺並再次演奏。但沒有人知道真正巴赫的音樂是什麼樣子,大概只有作曲家本人才知道。在歐洲所有的音樂學院裡,特別是在荷蘭,都設有單獨的巴洛克音樂部,音樂家們使用特殊的巴洛克樂器演奏巴赫,以此期望能夠更多的還原那個時代真正的感覺。
  • 紀念 巴赫與《安娜筆記本》
    巴赫總是從細節做起,無論小創意曲還是結構龐雜的大賦格曲,都很精煉、準確,每個音都為張力組織,都是偉大機器中的鑽石螺絲釘,沒有一個音多餘。這些教學音樂,如今都被排上了音樂會曲目,像古爾德、萊翁哈特等著名演奏家都錄製過創意曲專輯。相比之下,我們常用的車爾尼練習曲卻不能搬上舞臺,箇中差異,主要在於巴赫的練習曲在織體中植入隱伏旋律,層次豐富,耐人尋味,不像車爾尼的練習曲只是練手曲。
  • D站聽歌:巴赫《G弦上的詠嘆調》,你的評分是?
    歡迎喜歡音樂的你去D站聽歌板塊和大家一起交流哦!>>點擊進入D站聽歌是巴赫代表作品之一。,由於他的創作和演奏活動,為後來歐洲啟蒙時期的音樂藝術發展奠定了基礎,因此,他被譽為「歐洲音樂之父」;又因為他篤信宗教,是個虔誠的路德教徒,他的大多數作品都是宗教音樂,所以,他還被稱為「歐洲最後一位偉大的宗教藝術家」。
  • 巴赫的力量
    提起巴赫,「崇高」、「莊重」、「仁慈」、「虔誠」、「達觀」、「寬厚」等詞彙是最常被使用的,可以說幾乎人類所有的美德都集於他一人之身,這是其他所有音樂家所不能企及的。從貝多芬到蕭士塔高維奇,從孟德爾頌到布裡頓,哪一位作曲家不將巴赫奉為神明而加以膜拜?這是藝術史上最無可辯駁的事實。當然,如果你沒有真的去聽巴赫,你會相信這只是一種流播最廣的傳說而已。
  • 「你必須帶巴赫到我們的時代,而不是回到巴赫的時代」丨 對話大提琴家古特曼
    她曾經和全球著名的指揮家和樂團合作,如薩瓦利殊、穆蒂、阿巴多、海丁克、斯維蘭諾夫、特米卡諾夫、切利比達克、馬蘇爾等,她也經常出現在歐洲各大音樂節。問:蘇聯政府有懲罰你對他的幫助嗎?答:是的。羅斯特羅波維奇是在1974年離開蘇聯的,但這事是1970年發生在我身上。克格勃不允許我出國,我的國際演奏事業因此中斷九年。
  • 「巴赫就是巴赫,就像上帝就是上帝一樣」
    你關注我,我就載你去兜風啊
  • 和平精英:地圖專屬武器排行,沙漠圖墊底,而它當之無愧!
    標題:「和平精英:地圖專屬武器排行,沙漠圖墊底,而它當之無愧!」在目前的《和平精英》遊戲中,一共有4張地圖。其中有3張地圖,分別都有著它們的專屬武器,那麼這些地圖專屬武器排名,哪一個最強呢?起來看看吧。
  • 巴赫音樂的特點是什麼?
    《哥德堡變奏曲》信仰藝術 信仰巴赫    自從門德而松將巴赫重新發掘以後,世界各地的音樂人對這位巴羅克時代的古典音樂大師的了解更上層樓。 其實,當人們來到無論歐洲的哪一個國家,他們多會發現歐洲的風貌幾乎完全是古典的,是帶有上帝未死之痕跡的,是並非無中心,無規則的。巴黎,羅馬,維也納他們的建築就是音樂;就是巴赫,海頓,莫札特,貝多芬的音樂。    我們並未看到斯帝分大教堂或者聖彼德大教堂的覆沒。
  • 巴赫與小步舞曲
    貝多芬說:「他不是小溪(巴赫的德文名字Bach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華格納說巴赫的作品是:「一切音樂中最驚人的奇蹟!」他一生從事古鋼琴、管風琴的演奏與創作大量的器樂曲和清唱劇。尤其在復調音樂的創作上,使之達到了最高成就。巴赫自幼從父學習音樂,10歲喪父後寄居長兄家,隨長兄繼續學習音樂。
  • 在巴赫墓前演奏巴赫--「鋼琴隱者」朱曉玫
    在巴赫墓前演奏巴赫--「鋼琴隱者」朱曉玫
  • 顏色各異惹人愛,明星都在用的專屬話筒,你見過嗎?
    娛樂圈的明星其實包括的範圍還挺廣的,比如演員、主持人和歌手就都算明星,而且作為歌手經常會有在舞臺上唱歌或者開演唱會的機會,所以他們也就都有自己的專屬耳返和話筒。那麼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明星的專屬話筒是什麼款式的,下面一起來瞧瞧吧!
  • 巴赫音樂作品演奏指南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18世紀上半葉歐洲最偉大的作曲家,管風琴演奏家, 被譽為「西方音樂之父」,是巴洛克時期與亨德爾齊名譽為「兩座豐碑性」的人物之一。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 歐洲最偉大的作曲家,管風琴演奏家之一, 被譽為「西方音樂之父」。1685年,巴赫出生於德國小鎮愛森納赫,一生共有三個重要的職業生涯時期,分別為魏瑪時期,柯登時期和萊比錫時期。巴赫的音樂如同上帝的福音,晃過耳際卻如溫泉流動於心。
  • 為什麼巴赫的音樂「不接地氣」
    &nbsp&nbsp&nbsp&nbsp歐洲中世紀大學裡開設的課程總括為七藝,即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音樂。從中看出,音樂其實是作為一門科學在傳授的,與我們現代意義上的藝術類,如繪畫、文學等完全不同,因為音樂中有和聲、調性等具有數學或幾何學屬性的元素。
  • 席夫談巴赫丨「我從學音樂那天起就迷上了巴赫」
    席夫:我認為這種興趣好象是與生俱來的,我從學音樂那天起就迷上了巴赫,5歲就開始演奏巴赫作品,後來師從古鋼琴演奏家喬治·馬爾科姆,他對我有很大的影響。史:除了比爾科姆,還有誰在這方面對你有幫助?席:我沒有聽過多少巴赫的音樂會,唱片倒聽了很多,是卡薩爾斯和克倫佩勒的,但是鋼琴方面比較少。古爾德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我從來沒想去模仿他,他的演奏太別出心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