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赫墓前演奏巴赫--「鋼琴隱者」朱曉玫
■ 深圳特區報記者 王俊
她32年來蟄居海外,默默彈琴,近50歲時才出版自己的第一張唱片,引發了歐洲音樂界的驚奇,卻一直不為國內人所知,從未在國內出版唱片或開過音樂會。
她十指短小,曾被認為「不適合彈鋼琴」,且平生坎坷,迄今未婚,卻與已故鋼琴鬼才古爾德一起被視為全世界演奏巴赫音樂的「並峙雙峰」。
直到進入2011年,通過音樂界內部的口碑相傳,這位已60多歲的女鋼琴家才終於石開玉現,受到資深樂迷的追捧和崇敬,被認為是「真正的鋼琴大師」。
這位有著如此傳奇經歷的鋼琴家,就是如今居住在法國巴黎的女鋼琴家朱曉玫。今年以來,她的名字在音樂界內部和微博上廣為傳頌,她演奏的巴赫《哥德堡變奏曲》被視為音樂史上罕有的經典。然而,這位鋼琴家卻至今都遮著神秘的面紗。
朱曉玫究竟是誰?大器晚成的她為何在音樂界廣受推崇?記者採訪了部分業內人士,為讀者揭示這位「鋼琴隱者」不為人知的一面。
音樂界的「塞林格」
在2011年1月以前,國內聽眾甚至音樂界內部人士都很少聽說過這個名字——朱曉玫。
在文學界,有位才華獨步天下卻行蹤詭異神秘的作家——塞林格。在樂評人李青看來,剛剛聲名鵲起卻在國內公開場合始終難見真容的華人鋼琴家朱曉玫就是音樂界的「塞林格」。她行事低調,從不宣傳,不用手機、很少打電話,更從不上網,卻憑藉直達人心的演奏徵服了歐洲。她在巴黎的音樂會場場爆滿,提前半年票已售罄,然而在中國國內卻幾乎無人知曉,更遑論出唱片、開音樂會了。
從有限的資訊和音樂界人士的口口相傳中,大致可以勾勒出朱曉玫如此傳奇的藝術軌跡: 1949年前後出生在上海的一個藝術家庭。幼學鋼琴,8歲已在北京電臺演奏。之後進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由於朱曉玫天生手小,尤其是小指短於常人,這對學習鋼琴來說是大忌。然而她卻不聽勸阻,堅持走上了音樂道路。
文革期間,朱曉玫的學習被迫中斷,被送到河北張家口附近的農村插隊。然而,朱曉玫的愛樂之心不死,她竟然不知從哪裡弄了一臺鋼琴,悄悄藏在農民家中,缺幾根弦,竟然自製了幾根鋼絲代替。
作曲家黃安倫曾是朱曉玫當年的同學。據他回憶,當時朱曉玫便已表現出對巴赫的狂熱興趣。她在那臺破鋼琴上偷偷練習的,就是自己手抄回來的巴赫《平均律曲集》,尤其是其中的賦格曲。因為她在中央音樂學院的老師曾經告訴她,這樣可以保持手指的靈活。
恢復高考後 ,朱曉玫因超齡無法參考。但她堅持進入了中央音樂學院的研修班,師從中國鋼琴教育的泰鬥周廣仁。1979年,美國小提琴大師斯特恩來華,對朱曉玫的演奏特別賞識。然而,他也指出朱曉玫彈的舒曼技術一流,但音樂感覺不對。這讓朱曉玫認識到了自己與國際水平的差距。
在斯特恩與周廣仁的促成下,朱曉玫遠赴美國,進入波士頓的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學習。從此開始了她在海外默默耕耘的30年。
海外默默耕耘30年
周廣仁的兒子、鋼琴家陳達在30年前曾與朱曉玫在北京舞蹈學院共事。他對記者回憶說,那時的朱曉玫已經表現出一種獨特的氣質,在跟他聊天時,幾乎不談音樂,反而是談哲學等「奇奇怪怪」的話題,思想很深刻,在學校的女老師中卓爾不群。
朱曉玫在美國學習期間,由於經濟窘迫,沒有地方練琴。她向波士頓交響樂團的首席女長笛手提出請求,以為她家打掃衛生為條件,來在她家裡的鋼琴上練琴。這位房東不認為一位東方人能把鋼琴彈好,因此要求她只有自己不在家時才能彈琴,車庫門一響就要停止彈。朱曉玫答應了。結果有一次房東提前回來,聽到朱曉玫琴藝如此驚人,大吃一驚,當即表示願意支持她的學習。
然而,朱曉玫更嚮往古典音樂的故鄉歐洲。1984年,她只身前往巴黎。在巴黎的生活十分艱辛。她的演奏感動了巴黎高等音樂學院一位教授,不僅為她介紹了學院的教職,而且為她找了一處便宜的居所和7個可以免費練琴的地方,朱曉玫每天輪換。
在巴黎,朱曉玫夢想自己有一天能住到塞納河邊。然而那裡的租金非常貴。一天,她在一個家庭音樂會上彈奏了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聽眾中一位老太太深深著迷,把自己在塞納河邊的一間公寓以極低的租金租給她。
陳達透露,朱曉玫總是與世隔絕地練琴,結果她的老師周廣仁三次去巴黎都「尋隱者不遇」。直到最後一次,周廣仁輾轉找到朱曉玫位於塞納河邊的房子,裡面除了一架施坦威鋼琴和一張床,幾乎什麼都沒有。朱曉玫每天的飲食就是用麵包抹上點黃油充飢,由於營養不良,身體也不太好。她就是用這種苦行僧般的生活,踐行著自己對音樂的信仰。
上帝借了她的手
1999年,朱曉玫在一位熱心人的幫助下出版了第一張唱片。結果很快引起了法國聽眾的注意。她漸漸被邀請到歐洲各地去巡演。朱曉玫從來不穿華麗的演出服,留著中國婦女最常梳的髮型,她只是以最簡樸的著裝、毫不誇張的演奏,為人們傾訴著自己心底的那些音樂。然而,「識貨」的歐洲人卻給了她最崇高的禮遇,巡演所到之處,無不掀起欣賞的熱潮。
在樂評人劉雪楓評出的心目中「中國十大鋼琴家」中,最不具知名度的朱曉玫排在第三位。他對記者表示,朱曉玫演奏的巴赫仿佛是上帝借了她的手一般,簡單而純淨。並曾邀請她回國演奏。
今年,張克新、趙越勝等樂評人先後在《愛樂》、《讀書》等雜誌撰文,向公眾隆重推介朱曉玫和她的音樂,加上微博上的口口相傳,讓這位女鋼琴家在國內聲譽日隆。然而,她本人依然神秘而低調。作曲家葉小鋼屢屢邀約她回國演奏,朱曉玫都婉言謝絕了。至於原因,葉小鋼說:「她對國內音樂界浮躁的氛圍非常膽怯。」
在今天,拒絕喧囂、潛心音樂的朱曉玫不僅受到音樂界的尊敬,更引起了人們對當前國內古典音樂現狀的批判和思考。
---
歡迎關注「藝享會」微信號:1930386286。
諮詢熱線:400-188-7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