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嶽麓書院》(全六集視頻連結)

2022-02-02 國際漢學研究與資料庫建設
《嶽麓書院》是一部以嶽麓書院為題材的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醞釀長達多年,歷經三次全國性研討,整理相關研討文本 30 餘萬字,為紀錄片撰寫學術臺本 30 萬字。在製作方面,《嶽麓書院》以場景化的歷史再現為主體表現手法,以精美的場景還原拍攝來構架內容。在呈現方式上則利用了場景模擬、角色出演、自然風光等,使觀眾沉浸式的感受書院文化內涵,領悟繁茂千載的嶽麓書院。紀錄片《嶽麓書院》分為源流、正脈、傳道、經世、新變、求是六個篇章,以五代期間二僧辦學為始,歷朱張理學、王陽明心學、王夫之船山之學,至曾左彭胡,楊昌濟、毛澤東,再到當下,以人為線,梳理千年文脈,應照愛國、濟民、經世、求是等故事核心。千年書院,悠悠歷史。  魏巍嶽麓山下,蔥蘢掩映之中,古色古香,書聲琅琅。優美的景色,娓娓道來的解說,配合著歷史情境的一幕幕還原,似乎帶領著觀眾穿越了千年的時光。代代傳承的,不止是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更是前人的堅守與信仰。作為中國少有仍然承擔教學功能的書院,嶽麓書院千年來沉澱的文化底蘊不禁令人驚嘆與敬佩。嶽麓巍巍,湘水湯湯。南嶽七十二峰逶迤而上,在北以嶽麓山為足,卻在悄然中孕育出湖湘文化之根,一所千年學府在此形成。作為湖湘文化的精神之所,嶽麓書院的千年曆程鮮為人知。而今,國內第一部以嶽麓書院為題材的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嶽麓書院》問世。「以文化人,以史為鑑」。成風化人的嶽麓書院在新時代的背景下,譜寫著全新的篇章。而《嶽麓書院》紀錄片,將成為有史以來首部以聲光電全貌呈現嶽麓書院的影像資料,彌足珍貴。

第1集:源流

追源溯流,將嶽麓書院的創建、發展等用美輪美奐的影片予以呈現。以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張栻為主。

https://www.mgtv.com/b/390115/14207538.html?t=videoshare&tc=jXKKosRPSAN7&f=wxf&dc=93e96660-bd1a-410e-92fc-e18c38fd75d1

第2集:正脈

https://www.mgtv.com/b/390115/14218982.html?t=videoshare&tc=jXKKosRPSAN7&dc=97AFA3A0-5F56-4229-9A16-5E1D89F6B879&f=wxf&to=wechat-f

第3集:傳道

https://www.mgtv.com/b/390115/14263875.html?f=m_wx&dc=A55500F1-BE41-4BF5-BB63-FA7EB188F0E6

第4集:經世

嶽麓書院(第四集:經世):袁名曜(惟楚有材)、張中階(於斯為盛)、康熙(學達性天)、乾隆(道南正脈)、羅典(書院八景,27年連續五次擔任山長,慎齋祠)、郭嵩燾(湖南通志、駐英公使、處理馬嘉理事件、「中國早醒一日,就有早醒一日的益處」、再版《海國圖志》)、歐陽厚均山長(整齊嚴肅)、劉蓉(程朱理學)、曾國藩(修身十二條鐵律、團練、湘軍、洋務運動、安慶內軍械所、翻譯館、處理天津教案)、《船山遺書》(左宗棠)、曾國荃(愛民歌)、魏源(經世致用《海國圖志》對日本明治維新有推動作用、師夷長技以制夷)、胡林翼……。以曾國藩、郭嵩燾為主。

https://www.mgtv.com/b/390115/14274413.html?f=m_wx&dc=5F4B3174-530E-4675-94A7-497E06FC7A96

第5集:新變

《嶽麓書院》第5集——新變王先謙(最後一位山長《後漢書集解》《荀子集解》等)吾湘變,則中國變;吾湘存,則中國存梁啓超《時務報》包容開放、兼容並蓄譚嗣同湖南人氣最可用時務學堂(1897)蔡鍔、範源濂、楊昌濟唐才常《湘報》、《湘學報》湖南高等學堂(1903)逆而不墜、悲而不頹!以王先謙為主。

https://m.mgtv.com/b/390115/14286821.html?f=m_wx&dc=394AB1EC-0F94-4613-ACC6-16E2B70C3CDB

第6集:求是

以楊昌濟、毛澤東為主。

山長周式堅持讀書的純粹,不提倡與功名利祿掛鈎;南宋大儒張栻以「傳道濟民」教導學生,經世致用的學風為南宋王朝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濟世之才;王文清將「不可閒談廢時」和「通曉時務物理」寫入學規;羅典踐行「堅定德性,明習時務」的教學理念;歐陽厚均確立「整齊嚴肅」院訓……一代代山長逐漸夯實了嶽麓書院經世致用、傳道正脈的學風,為後續人才井噴式湧現埋下種子。

1917年,「實事求是」作為校訓高高懸掛在原嶽麓書院講堂的門簷之上,在教育理念上實現了從傳統實學向近代科學的飛躍,為心心念念傳道濟民的湖湘士子在與「歐風美雨」的較量中提供了新的思想基點。也正是在「實事求是」精神的指引下,以毛主席、蔡和森為代表的中國青年終於找到救國救民的真理,走上了「改造中國與世界」的革命道路,帶領中國人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偉大革命。

https://m.mgtv.com/b/390115/14302178.html?f=m_wx&dc=D57BD878-7EF5-4EBA-A4F9-6B8BBB8AEF5E

-END-

國際漢學研究與資料庫建設

開通於2017年3月9日

是一個開放的公眾平臺

更多大咖紛紛亮相

·↑長按此二維碼可關

相關焦點

  • 1906年湖南長沙歷史建築老照片,古老的嶽麓書院與天心閣
    曾祠由清廷賜銀三千兩,曾氏生前門生及親友集祭奠銀四千多兩,再加鹽商的捐助而建成,佔地約百畝。光緒元年(1875)祠園落成。圖為遠看曾國藩祠。黃興墓位於嶽麓山雲麓峰以北小月亮坪上方、麓山寺後,有石級直達。墓地坐西向東,由三層近百級石砌臺階步入墓地。
  • 9集大型人文紀錄片《五大道》 品味天津近代百年歷史
    由天津市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天津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的9集大型人文紀錄片《五大道》2014年10月6日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後受到廣大觀眾
  • 大型人文紀錄片:《漢字五千年》八集全
    大型人文紀錄片《漢字五千年》通過生動展示漢字產生、演變、發展的過程及在五千年中華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彰顯中華文化獨特魅力
  • 蕭氏驕子|帶領千年書院 闊步走向未來——記嶽麓書院院長蕭永明教授
    嶽麓書院大門前的這幅楹聯,見證著這座千年學府往昔的榮耀,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書院人為書院的當代復興繼續奮鬥。 拳拳之心,殷殷之望。在嶽麓書院這三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蕭永明經歷了不同角色的轉換,現在的他是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作為嶽麓書院中國思想文化史學科帶頭人,他在嶽麓書院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國際交流和學術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 長沙新竹第二小學學子參觀嶽麓書院
    華聲在線訊 (通訊員鮑傑) 2020年1月12日長沙新竹第二小學二年級(五)班的同學們來到湖南千年學府-嶽麓書院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參觀遊覽了嶽麓書院並聆聽了現場講解。嶽麓書院是中國歷史上赫赫聞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長沙湘江西岸的嶽麓山腳下,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學府之一,其古代傳統的書院建築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組院落、每一塊石碑、每一枚磚瓦、每一支風荷,都閃爍著時光淬鍊的人文精神。今天的嶽麓書院不僅是湖南大學的文史哲人才培養和研究基地,湖南省旅遊勝地,更是是整個長沙市的文化窗口和文化名片。
  • 嶽麓文藝 || 蔣集政:嶽麓書院與瀟湘人物
    因為種種原因,多少次參觀遊覽過嶽麓書院,躑躅徜徉在嶽麓書院的角角落落。或許是所見所聞多了,便想為嶽麓書院寫點什麼。但每當我想產生此想時,總感覺與嶽麓書院之間缺少一點什麼,就像一對妙齡男女,仿佛缺少一根情線相牽,雖然時時邂逅相逢,卻往往擦肩而過。
  • 「三高四新」,需要些嶽麓書院的歷史文脈
    「三高四新」,需要些嶽麓書院的歷史文脈 2020-12-20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型人文紀錄片《布達拉宮》在拉薩開機
    (原標題:大型人文紀錄片《布達拉宮》在拉薩開機)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
  • 原來你是這樣的嶽麓書院
    看過電視連續劇《恰同學少年》的人對這一幕都很熟悉: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追求進步的熱血青年相聚在嶽麓書院,毛澤東說到:「不管多少飽學先賢,只不過是匆匆過客,過眼雲煙;只有朱老夫子留下的這四個字(實事求是),才是嶽麓書院的精華,才是湖湘經世致用的根本所在。」 歷史上,毛澤東對這四個字也進行了深入思考。
  • 大型電視紀錄片《西湖》 十集全
    大型電視紀錄片《西湖》,以恢宏的視野和精微的視點,集婉約與豪放於一體,熔紀實與寫意為一爐,不但要注重細節,而且要打開空間,力求這一部西湖新作
  • 千年學府正青春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讓「經世致用」之才脫穎而出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陳仁仁說,「總書記的講話堅定了我們推進嶽麓書院全面現代復興的信心,指明了嶽麓書院發展的方向。」  歷經千年發展,嶽麓書院至今仍承擔著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及文化傳播功能,被譽為「老書院煥發青春的唯一典範」。  「今天的嶽麓書院依託湖南大學恢復建設和發展,是現代大學中的一個學院,可以通過學科建設來進行學術研究、培養人才、傳播文化。」
  • 芻議「實事求是」、湖湘文化與嶽麓書院
    作為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大黨,其思想路線的表達,如此重大的哲學命題,為什麼從嶽麓書院的一塊匾額引申出來?嶽麓書院與歷史風雲嶽麓書院是湖湘文化的象徵,近代湖湘偉人的搖籃。在歷史深遠的地方,嶽麓書院雖然身處江南一隅,卻聯繫著中國歷史變遷,中國思想潮流,中國變革風雲。從北宋到南宋,異族屢屢進犯,宋朝風雨如晦。
  • 嶽麓書院大門上的對聯,被稱為史上最牛最大氣對聯,確實言之有理
    說起嶽麓書院,由於名揚四海,聞名遐邇,所以讓大家耳熟能詳,略知一二。她是我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因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長沙湘江西岸,美麗的嶽麓山腳下而得命。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千年以上學府之一,其古代傳統極富中華民族特色的書院建築,至今都還被比較完整地保存著,這裡的院落、石碑、磚石、瓦塊、文字等等,無不閃爍著中華文明的人文精神。而就是寫在這樣一座古老書院大門旁的一副對聯,被稱為史上最牛最大氣對聯,確實言之有理,但也曾遭人誤解,也同樣事出有因。
  • 漲姿勢丨嶽麓書院的"朋友圈":盤點湖南名建築
    提到湖南,不少人立馬就想到「嶽麓書院」。這座鐫刻著「惟楚有才,於斯為盛」千古名聯的古建築,一定程度上來說就是湖湘文化的化身。如果嶽麓書院也有朋友圈,那都是一些怎樣氣度高華的「朋友」呢?有人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在歷史悠久的湖湘大地上,包括嶽麓書院,到處都留存有這樣動人的音符。毫不誇張地說,湖南是中國建築發展史的活標本。這裡擁有嶽麓書院、愛晚亭等揚名全國的古建築;也擁有湖南大學大禮堂、長沙國貨陳列館等近代標誌性建築,各個時代的建築風格交相輝映,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藝術價值。走,跟新湖南小編一起去看看嶽麓書院高大上的「朋友圈」——
  • 六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
    視頻集 六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 銘記歷史,致敬英雄!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拍攝了6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
  • 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過臺灣》央視開播
    走到今天往事已經遠去但親歷這片土地依然令人覺得祖先的血脈仍在流淌一部滄桑寫就的過臺灣歷史猶在昨天       12月8日,記者從馬尾區委宣傳部獲悉,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過臺灣》於12月4日19點在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CCTV-9)正式開播,海峽衛視當日22:28同步播出,《過臺灣》將連續14天與全國觀眾見面。
  • 14集大型歷史人文電視紀錄片《過臺灣》今日開播,鎖定海峽衛視,觀臺灣四百年歷史風雲!
    大陸旅臺畫家冉茂芹的大型油畫作品《先民渡海》再現的就是這一歷史場景。時光的留聲機轉到這裡要先按個「暫停鍵」了。接下來,海小峽今天誠心推薦的一部電視巨製隆重登場 ,由它用影像來「續說」明朝末期至1945年臺灣光復這四百年間的臺灣滄桑歷史……這就是——14集大型歷史人文電視紀錄片《過臺灣》!
  • 8集大型歷史紀錄片《楚國八百年》全集視頻分享
    >            大型歷史紀錄片《楚國八百年》是由中央電視臺和湖北廣播電視臺聯合出品,由央視紀錄頻道(CCTV9)和湖北衛視聯合攝製的一部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            該片第一次完整地講述楚國800年悠久而宏大的歷史,以全新的視角解讀令人嘆為觀止的楚文明,分為《初生》、《覺醒》、《受挫》、《稱霸》、《歧途》、《劫難》、《變革》、《涅槃》八集。
  • 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過臺灣》在央九黃金時段播出
    我公司參與出品和承制的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過臺灣》,已於12月4日19點開始在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CCTV-9)播出,海峽衛視當日22:28同步播出
  • 從抗拒 到崇拜 ——《大儒朱熹》第四集《春風化雨》編導手記
    2016年底,我接到東南衛視的任務,讓我參與拍攝關於朱熹的大型紀錄片。記得當時找我談話的是擔任執行總導演和總撰稿的兩位衛視副總監。雖然兩位領導在談話中多番強調《大儒朱熹》紀錄片的重要性,但是說實話,剛接到任務時我心裡是有點抗拒的。因為從小到大的教育都在告訴我們,程朱理學是」封建統治」的工具,而作為理學集大成者的朱熹,在我們這代不少人心裡,從來就不是一個「正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