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溪:用好用足浙江省1000萬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資金

2020-12-22 瀟湘晨報

10月27日,安徽省財政廳、生態環境廳下達績溪縣的浙江省1000萬元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資金建設項目安排公示期滿,這標誌著績溪縣又有一批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上馬啟動。

2020年5月,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 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新安江流域上下遊橫向生態補償的協議》,依據新安江流域皖浙兩省跨界斷面水質監測情況及補償指數(P值),安徽省財政廳、生態環境廳下達了新安江流域上下遊橫向生態補償浙江省資金1億元,其中黃山市0.9億元,績溪縣0.1億元。

為了充分發揮資金效益,績溪縣根據補償資金專項重點用於兩省交界地區農村汙水處理、垃圾集中處置、農業面源汙染治理、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的要求,鼓勵全縣各單位及各鄉鎮根據實際深入謀劃申報生態建設項目。對公開徵集的建設項目,由縣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資金領導小組按照項目輕重緩急和成熟度的原則進行充分論證,擬定了3個重點實施項目,以此全面提高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據了解,此次公示安排的項目分別為:績溪縣畜禽養殖汙染治理項目315萬元、畜禽養殖基地汙水管網建設項目200萬元、績溪縣新安江流域沿線飲用水源地涵養能力提升項目485萬元,其中績溪縣畜禽養殖汙染治理項目為續建項目,另兩個為新謀劃項目。值得關注的是績溪縣新安江流域沿線飲用水源地涵養能力提升項目,重點針對域內新安江沿線部分水源涵養林進行松材線蟲病防治,防治面積約12500畝,確保水質水量穩定全面。(周明助)

【來源:績溪縣生態環境分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態補償取得積極成效
    從2018年2月開始,三省按照「保護者受益、利用者補償」的生態補償原則,籤訂補償協議,建立了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啟動以來的第一個跨省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流域內「犧牲自身利益、保護生態發展」的地方,將專項資金用於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效果日顯。
  • 安徽省新安江流域水權確權登記試點工作進入實施階段
    日前,《安徽省新安江流域水權確權登記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評審採取視頻會議進行,《實施方案》得到特邀專家和參會單位的一致認可,順利通過審查,標誌著安徽省新安江流域水權確權登記進入實施階段。
  • 「專家視角」程亮 陳鵬:關於完善「十四五」生態環保投融資機制的...
    各級財政要統籌運用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專項債等多種資金渠道,保障本級政府生態環境領域支出責任得到落實。發揮中央財政環保專項資金引導作用,帶動地方財政、金融機構以及社會資本投入。鼓勵採用生態風險補償、股權投資、綠色獎補、貼息等財政支出方式,撬動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的生態環保投入。
  • 「十三五」期間安徽生態環境質量大幅改善 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達85...
    「十三五」期間,安徽生態環境質量大幅改善。從大氣環境質量來看,14個未達標城市(除黃山、池州)PM2.5平均濃度為37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同期下降28.8%,好於「十三五」考核目標;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85.9%,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好水平。
  • 滇池流域礦山生態修復獲自然資源部點讚
    從2018年起,昆明市不斷加碼、加速開展滇池流域「五採區」生態修復工作,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72個礦山、1萬餘畝生態修復任務。記者從雲南省自然資源廳獲悉,截至目前,2017年關停的滇池流域範圍內72個礦山,已累計完成生態修復超過8000畝。到今年底,將全面完成10034.71畝的修復任務。2007年,昆明啟動了滇池流域「五採區」生態修復工作。
  • 新安江流域水權確權登記試點工作通過評估 確權水量2.24億立方米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水利廳網消息:9月28日至29日,省水利廳在黃山市組織召開安徽省新安江流域水權確權登記試點工作技術評估會。經實地核查和會議討論,與會專家和代表一致同意通過技術評估。安徽省新安江流域水權確權登記範圍涉及黃山市屯溪區、徽州區、黃山區、歙縣、休寧縣、黟縣、祁門縣和宣城市績溪縣等2市8個縣區,面積6440平方公裡。本次水權確權登記試點共完成新安江流域水量分配、區域取用水調查摸底、重點行業用水量核算、水權公示、確權登記及發證等工作,共計核查公共供水企業、自備水源工業、農業用水等各類取水工程1133處,發放水權證1151本,確權水量2.24億立方米。
  • ...治黃興黃——河南洛陽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_地方_河南省人民...
    黃河兩岸,太行山、伏牛山兩山聳峙,形成獨特的「一河兩山」生態屏障。  作為黃河流域重要節點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陽市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以沿黃生態保護治理為引領,在黃河溼地生態修復、全域河渠綜合治理、沿黃生態廊道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久久為功,著力把黃河建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把城市建成生態文明之城。
  • 共護帶來共贏——雲貴川橫向協作實現赤水河流域生態美百姓福
    而這些補貼資金,很大一部分來自赤水河流域跨省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早在2013年,赤水河流域就探索建立跨省生態補償機制,但因為缺乏權威依據,上下遊難以在補償原則、補償標準、實施目標、分配考核等關鍵問題上達成共識,赤水河生態補償工作一度停滯。  2018年,國家出臺了《中央財政促進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修復獎勵政策實施方案》。
  • 生態文明之光照耀美麗中國——寫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
    看山,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秦嶺深處,察看自然生態,叮囑當地當好秦嶺生態衛士;赴祁連山考察生態環境修復成果,要求讓祁連山綠水青山常在;眺望巍巍賀蘭山,提出要堅決保護好賀蘭山生態。看水,習近平總書記兩赴長江流域調研並主持召開座談會,推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成為沿江省市的共識;心繫黃河,曾一個月時間內連續考察黃河岸邊的甘肅、河南兩省,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為重大國家戰略。
  • 楊震赴山西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題調研
    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個國家戰略的實施,山西應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一是開展頂層設計,完善治黃體制機制,以法治方式確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管理的相關制度,形成治黃的剛性約束;二是加強生態保護修復,抓好環境汙染治理,優化布局黃河沿岸取水口、排汙口、生產裝置及危險化學品倉儲等設施,分區分類推進實施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推進沿黃河生態帶建設;三是推進節約集約利用,優化水資源管理和配置機制,完善水權交易機制
  • 合肥:守護「城市水脈」 釋放流域「生態紅利」
    近年來,合肥市人大常委會緊扣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委、市委決策部署,緊扣回應人民群眾重大關切,用法治力量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    依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契機,今年8月28日,合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合肥市河道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
  • 石嘉興代表:大慶不會油盡城衰 生態綜合補償需國家支持
    「2020年主要任務」中提到,將健全生態補償機制,起草生態保護補償條例,推進生態綜合補償試點。參加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大慶市原市長、黑龍江省人大民族僑務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石嘉興建議,國家將大慶作為地市級城市試點,納入生態綜合補償試點範圍。
  • 種好「試驗田」 結出「生態果」
    4年前,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探索不同發展階段的生態文明建設制度模式;4年後,三省基於各自生態優勢,在機制創新、制度供給、模式探索上大膽改、深入試,基本完成重點改革任務,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重大制度成果:福建各類自然資源「一張圖」管理、江西跨部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協調機制、貴州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態補償機制……
  • 銷區補償產區 浙江率先實施生豬養殖省內跨區域調劑補償
    在此《意見》指導下,浙江省針對區域發展不平衡、生豬產業大起大落、應急狀態或者重大突發自然災害等情況下,生豬市場價格波動大等特點,於近日,在全國率先破題,出臺《浙江省生豬養殖省內跨區域調劑補償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構建銷區補償產區的長效機制
  • 用足綠水青山環境紅利 讓富強濱州生態福祉更大
    用足綠水青山環境紅利 讓富強濱州生態福祉更大——縣(市、區)長談綠色發展編者按: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戰略機遇,按照「產城融合」理念,密切對接上海元合集團,立足高新區資源稟賦、環境容量等實際,加快打造高新區產業發展、城市建設「一張藍圖」。主動服務濱州黃河大橋等重大工程建設,加快釋放區位優勢。拓展濱州黃河大橋南延線北部片區,為發展留足空間。做大產業集聚發展文章。
  • 績溪:情系民生 為群眾撐起「健康傘」
    改革探索 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近年來,績溪縣委、縣政府準確把握國家醫改政策導向,制定績溪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實施方案,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形成以縣人民醫院一家牽頭醫院,各鄉鎮衛生院為分院、各村衛生室為成員單位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實行基本公共衛生資金和醫保基金打包預付,加強縣域內各級醫療機構服務能力
  • 中央氣象臺: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位
    央視新聞7月9日消息,近期,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了持續強降雨,據中央氣象臺統計:從今年6月1日至7月7日,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了6次強降雨過程,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346.9毫米,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位,超過1998年同期數據。
  • 新安江水庫首次9孔全開洩洪!他的心懸在了喉嚨口……
    7月8日早上6時,新安江水庫水位達108.37米,超正常蓄水位,且持續上漲,預計將創歷史高位。早上9點,新安江水庫建成以來首次9孔全開洩洪。△新安江洩洪汛情,考驗著江河湖泊的堤岸,也檢驗著政協人的品質。根據浙江省建德市委統一安排部署,市政協各位主席奔赴各自負責的重點防守區域,靠前指揮、戰在一線,分析災情、解決難題。57歲的市政協主席吳鐵民,連日來一直奔波在防汛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