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績溪縣全力推進健康績溪建設,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紮實開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實現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不斷增強群眾健康獲得感、滿意感。
改革探索 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
近年來,績溪縣委、縣政府準確把握國家醫改政策導向,制定績溪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實施方案,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形成以縣人民醫院一家牽頭醫院,各鄉鎮衛生院為分院、各村衛生室為成員單位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實行基本公共衛生資金和醫保基金打包預付,加強縣域內各級醫療機構服務能力,促進縣鄉一體化和鄉村一體化管理,讓群眾有病就近看得上、看得好。
加快縣人民醫院服務能力提升和管理能力現代化建設,5月底,兩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完成了內設管理部門「兩辦、十三中心」的組建,同時還分別設立了醫保資金和基本公共衛生資金兩個專用帳戶。
建立多渠道村醫保障機制和培養培訓,與安徽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合作,開展為期三年的本地村醫培養工作,計劃定向在本地招錄和培養60名村醫補充到鄉村醫生隊伍,今年全縣有17名學生通過全省分類考試參與鄉村醫生委培,縣財政投入資金完善在崗村醫養老保險保障機制。
「網際網路+醫療」 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群眾在基層醫療機構就業的獲得感提升,得益於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績溪縣圍繞「縣強、鄉活、村穩」,實施縣域醫療服務能力提升。下發《關於縣域醫療衛生振興的實施意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全面實施。
在全縣推行「網際網路+醫療」新模式,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在多個維度上延伸醫療服務,提升醫療資源的價值,為患者提供安全、優質的網際網路醫療、醫藥服務,也為全縣深化醫改和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探索新模式。2020年下半年全民健康信息化平臺項目和「智醫助理」項目已建設完成,正在進行線上試運行。
「一單式」辦理、「最多跑一次」,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報銷、縣內外就醫報銷、救助等越來越便捷。今年全縣共有3429人次享受大病保險「一站式」結算,報銷金額863.09萬元。與全國醫保部門合作,暢通異地就醫備案轉診綠色通道,可在全國36754多家醫療機構實現住院直接結算,讓異地看病報銷不再成為百姓的「痛點」。
今年3月,上海復星集團下屬江蘇萬邦雲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與縣人民醫院籤署了合作協議,由江蘇萬邦在績溪獨資成立安徽星邦網際網路醫院有限公司,以績溪縣醫院為實體依託,獨立設置優醫邦網際網路醫院。
健康扶貧 醫療保障彰顯救助溫度
績溪縣堅持精準扶貧基本方略,發揮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各項制度優勢,優化服務機制,推進貧困人口精準參保、精準保障,精準防範因病致貧返貧,全縣貧困人口累計補償13009人次,補償金額832萬元,「351」兜底支付5.84萬元,「180」待遇享受4551人次,補充保障資金支付31.5萬元,綜合補償比達95.75%。精準實施針對2014、2015年脫貧戶和邊緣戶大病醫療再救助政策,共計有20人享受該政策,補償金額17.5萬元。
實現鄉村兩級貧困人口慢性病「一站式」即時結算,確保國談藥全部落地11個鄉鎮衛生院和所有村衛生室。嚴格執行國家、省、市醫保局「17+13+X」種抗癌藥目錄,採購抗癌藥品共3756個單位,採購金額達78.78萬元,同期全縣癌症患者「17+13+X」種抗癌藥使用總費用228.14萬元,醫保報銷126.82萬元,切實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更好地發揮基金保障效果。
面對今年汛期災情,該縣全力保障用藥及時供給,高血壓、糖尿病等常用國家談判藥已全部落地鄉鎮(村)衛生院(室)。災情期間,共救助貧困人口231人次,其中門診154人次,住院77人次。撥付醫療救助資金9.17萬元。享受351政策19人次,撥付資金0.75萬元。
強化防控 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該縣制定常態化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方案,明確職責分工,進一步規範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全縣各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嚴格落實預檢分診制度,對所有發熱、乾咳等症狀的病例,採集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做到「應檢盡檢」。
加強重點人群摸排管控,對高風險地區來(返)績人員、密切接觸者、境外來(返)績人員等實行閉環管理,落實集中隔離、核酸檢測等健康管理措施。持續推動愛國衛生運動,不斷鞏固國家衛生縣城創建成果,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營造健康支持性環境。先後派出2批6人出徵武漢支援抗疫,3人火線入黨,全縣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
情系民生,健康先行。績溪縣將繼續把群眾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持續加大醫療投入、傾情開展健康扶貧、加強醫療服務以及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依託大數據探索智慧醫療,努力推動醫療衛生事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讓群眾更好地享受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和服務,全力為群眾健康保駕護航。(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