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德克·巴萊》是《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所執導的影片,該片籌劃長達十二年、跨國動員兩萬人拍攝。內容闡述發生於1930年臺灣南投的「霧社事件」,當信仰彩虹的賽德克族,遇上信仰太陽的日本大和民族,兩個族群在臺灣山區爆發衝突,兩軍交戰,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率領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對抗日本三千大軍。
影片上映後引發強烈的爭議,有些人認為賽德克人擱現在其實就是一群恐怖分子,而霧社事件就是針對平民的一起恐怖襲擊事件。在霧社起義中,不分士兵平民的殘忍殺戮,連日本的女人和孩子都不放過。
我不知道是什麼崇高的人格感染著說這些話的人,讓他的靈魂得到天使般的升華。文明的日本人生化武器都用上了。也不見他們有放過老弱婦孺啊,明碼標價獵頭一個壯丁100元,婦女30元,小孩20元。就連被莫那魯道放下山的漢人全給關起來了。
參與霧社起義的六個社總人口共計1200餘人,有作戰能力的壯丁僅300餘人。事件致使六社644人死亡,其中290人自殺。
看到老弱婦孺為了給戰士們節省點口糧,紛紛上吊自殺,讓人看的飆淚。
霧社起義中被殺的部落原住民
尊重賽德克的最好方式,就是承認他們的野蠻,而不是給他們套上文明的外衣。置身事外去評價賽德克族的行為毫無意義,用現在的價值觀念去評判那時候民風彪悍的賽德克族?如果你身為日本殖民統治下被壓迫剝削的賽德克人,相信你就不會有那麼崇高的道德感了。如果說賽德克為了堅持信仰而殺戮稱為野蠻的話,那日本人想要同化賽德克族也是一種野蠻,只不過前者體現在行為上後者體現在思想上,所以談文明真的好牽強。
文明是一種馴服,文明是一種牢籠,它讓人世間減少了最原始的衝突和殺戳。我們同情關在籠子裡的獅子,它們應該馳聘在寬闊的草原;我們同情關在籠子裡的老鷹,它們應該翱翔在萬裡的高空。我們是否也同情過關在籠子裡的文明人,哪裡才是他們的獵場?
莫那魯道:如果你的文明是讓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會讓你們見識野蠻的驕傲。
賽德克·巴萊,臺灣賽德克族詞語,出自賽德克語(Seediq Bale),意為:「真正的人」。
微信公眾號<電影九句>推薦度:
劇情看點:★★★★★
畫面美感:★★★★☆
臺詞深度:★★★★★
煽情指數:★★★★★
IMDB評分:7.5 / 豆瓣評分:8.7
圖文資料來自電影: | 製作:九叔
圖文版權由電影公司所有,自媒體轉載請註明出處
電影九句,感悟人生 長按二維碼進入電影九句唯一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