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後就活該被徵服?臺灣部落1000人全員戰死,讓日本人知道野蠻的驕傲!

2021-02-07 軍武次位面

春節好禮,軍武優選新春特惠!

滿199即送春節專屬禮包

從頭到腳裝備齊全,

99即可包郵,最高立減100元,

無懼寒冷,讓2019年更強勢!

如果你的文明只是讓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看到我們「野蠻」的驕傲。


近年來,臺灣當局不但在「臺獨」歪路上越走越遠,對日本的獻媚之舉也引來海峽兩岸民眾的一致聲討反對。


2017年7月7日正值七七事變八十周年祭蔡英文當局不但不舉辦任何紀念活動,反而用日語發出了一條向日本九州暴雨災害表示慰問的推文,2018年7月,日本又遭遇了風災和水災,蔡英文於7月8日再次用日文發推特表示慰問。9月3日竟向紀念包括抗日戰爭在內陣亡士兵的「忠烈祠「吐口水,招來一片罵聲。


▲蔡英文向紀念陣亡士兵的「忠烈祠」吐口水


儘管如此,臺灣還是有不同聲音起到了一些振聾發聵的效果。比如臺灣的一部抗日歷史題材的電影,就表現出了與現在臺灣當局截然不同的態度,收穫極高評價與諸多大獎,他就是史詩巨製——《賽德克巴萊》。



本片改編於臺灣著名的反日起義「霧社事件「,講述了1930年10月27日發生於臺中州能高郡霧社的原住民賽德克部族對日本人的襲殺事件。賽德克部族利用日本殖民當局在霧社舉辦運動會的機會,發動突然襲擊,造成百餘日本人死傷。


▲部分部落在前一天晚上已經開始起事,

襲擊了日本警察在當地的駐所


起義爆發後日本殖民當局調集千餘軍警鎮壓,但賽德克族300多起義戰士仍抵抗40多天,最終不敵日本絕對優勢,整個部族1000多人悉數戰死自盡。(殺死日本平民124人,擊斃日本警察28人)


▲賽德克族人設伏襲擊日本警察


霧社事件是臺灣原住民對日最後一次反抗,也是給日本殖民者打擊最大的一次起義。


▲發出信號後伏兵殺出,讓毫無防備的日本侵略者大驚失色


整部電影長達270分鐘,基本將整個霧社事件的前因後果較為清晰的呈獻給了觀眾。在講述故事上,本片給軍武菌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帶感情偏向,謀求以較為客觀、中立的立場去看待正個霧社事件。


▲清廷割讓臺灣後,島內的漢族軍民與高山族各部落仍頑強抵抗


以本片開頭為例,兩個部落為了爭奪獵物進行的小範圍衝突,而最終以砍下兩個人頭而結束。獵殺、戰爭、高聲歌唱、茹毛飲血,片中沒有刻意掩蓋賽德克族的「野蠻」。這樣「野蠻」的搏殺充斥整部電影,在冷兵器的屠戮中被一覽無餘。


▲臺灣原始部落間野蠻的獵頭習俗


▲片中兩個部族關於獵場歸屬的糾紛一直存在

但一個日本小孩的話道破天機


當然,日本殖民者的所作所為也沒有被本片漏掉,對臺灣原住民進行洗腦式的「皇民化「教育,



▲日本殖民者在各地修建學校推行皇民化教育

從文化上消滅本土部族


▲圖中身穿日本警服的就是賽德克族人

但他因為為日本人服務而難以獲得同胞認同


採取以夷制夷策略培養賽德克族的親日分子,讓這些人成為有日本名字、融入日本文化的」假日本人「,擔任監視賽德克族的警察。


▲日本人在部落的腹地建起城市,強迫部族從事勞役


在舉辦運動會時,還要強制所有原住民唱日本國歌、升日本國旗,影片中日本人對臺灣人民的暴行與同化行為,使原住民對日本人的不滿愈加嚴重。為後來賽德克族對日本人痛下殺手埋下了隱患。



在武器裝備上還算可以,本片的武器裝備並不是表現重點,但是日本軍警當時的輕武器在片中都有出鏡,三八式步槍是雙方主要使用的武器(因為原住民在運動會上暴動後打開了警察局武器庫)。


▲從槍機上的大防塵蓋判斷應該是三八式步槍無疑


不過本片最大的穿幫是日本99式輕機槍(實際上劇組用的是英國布倫式輕機槍代替的),要知道99式輕機槍在1939年才開始裝備日軍,


▲從照片來看更像是布倫式輕機槍


布倫式1938年才開始裝備英軍。霧社事件發生在1930年,這兩個「穿越「實屬搞笑了。


▲用繳獲的99式輕機槍與日軍戰鬥


日本在鎮壓本次起義的作戰中,居然出動飛機投擲毒氣彈,給賽德克族造成巨大的殺傷,這在歷史中也確有其事。對一個人數武器裝備均毫無優勢的原始部族都如此狠毒,就不難理解二戰中日軍為何頻頻在中國戰場使用毒氣、生化武器了。


▲日軍戰機投放帶有糜爛性毒氣的炸彈


對於本片的深層含義解讀,一直都眾說紛紜。但主流的觀點認為,把「愛國主義「、」民族精神「這些溢美之詞給予賽德克一族確實有失偏頗。臺灣原住民的諸多部族在長期的原始生活中並沒有」國家「這個概念。


▲真實鏡頭下的賽德克族反抗日本侵略軍


他們之所以反抗,是因為日本的殖民破壞了他們原有的生活、褻瀆了他們的信仰、強加了他們並不願接受的所謂「文明」的生活。換句話說他們只是反對入侵者,而入侵者的身份是誰並不重要。因此本片也被一些臺灣本土勢力所尊崇。


▲後人為紀念霧社事件修建的雕像


但本片中被認為「落後野蠻」的賽德克一族,明知與日本實力差距懸殊,但仍要放手一搏,展示自己的抵抗決心,在全軍覆沒之際,全族男女老少不願做俘虜悉數自盡。這種「亮劍」精神與寧死不屈的鬥爭魄力,是觀眾有目共睹的。


▲賽德克族冒著日軍炮火向日軍發動最後的衝鋒


對於曾經西方列強眼中落後野蠻的中國,賽德克部族的反抗精神正是中華民族面臨列強欺辱的危機中不畏強敵、不怕犧牲、敢於鬥爭的經典縮影。在西方列強看來,弱肉強食是世界通行的法則,「落後野蠻」被「先進文明」消滅理所應當。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妄圖徹底瓜分中國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野蠻落後的一放必須坐以待斃,等待殖民者的欺辱同化。中國百姓用一次次奮起反抗告訴侵略者:如果你的文明只是讓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看到我們「野蠻」的驕傲。


▲紀念三元裡抗英鬥爭的浮雕


回首百年屈辱史我們可以看出,正式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努力與堅定的反抗意志,才讓帝國主義列強放棄了瓜分中國的企圖,保住了中華文明的火種。


▲電視劇《走向共和》中清軍、義和團冒著八國聯軍炮火發起衝鋒


世界上任何文明不論先進原始都應當有按照自己意志發展的權利。然而現在某些國家,打著一些自詡正義光榮的旗號,在別國強推自己所謂的「文明」與價值觀,甚至不惜用戰爭手段。這樣的不義之舉最終會招來災難。


▲經歷7年內戰,滿目瘡痍的敘利亞


萬裡之外代理恐慌,將仇恨滋養;吵鬧了別人屋簷的槍聲,早晚會回訪。」希望世界像影片中的結尾一樣,彼此架起彩虹之橋,迎來真正和平。


喜歡本片的朋友可以通過騰訊視頻、Bilibili在線觀看。


 ▼▼▼點擊閱讀原文搶購更多好貨!!!

相關焦點

  • 臺灣賽德克族血戰日本,僅存230人
    這是電影《賽德克•巴萊》中,中國臺灣土著賽德克族頭領莫那•魯道,對身著日本警察制服的青年族人達奇斯的痛斥,一番話道盡臺灣原始部落對日本殖民者的忿恨。這部上映於2012年的電影,改編自真實的歷史事件——1930年,中國臺灣省霧社地區,高山族分支賽德克族起義反抗日本殖民者,史稱「霧社事件」。在日本人的「建設」下,原始部落逐漸步入文明社會,他們為何要起義呢?
  • 用野蠻的驕傲挑戰文明的自豪:不向日本人卑躬屈膝的太魯閣人
    「如果你們的文明是要我們卑躬屈膝,那麼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賽德克族首領莫那魯道。 1913年,時值日據臺灣時期,由於被蔑稱為「生番」的原住民不願意接受日本統治者「歸化」政策,於是開始頻頻「出草」,對日本士兵和日本僑民進行襲擊,隨即爆發臺灣近代史上著名的「太魯閣事件」。
  • 臺灣不都是精日,也有過硬骨頭!賽德克族血戰日本,僅存230人
    「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們看到野蠻的驕傲。」這是電影《賽德克•巴萊》中,中國臺灣土著賽德克族頭領莫那•魯道,對身著日本警察制服的青年族人達奇斯的痛斥,一番話道盡臺灣原始部落對日本殖民者的忿恨。
  • 野蠻的驕傲——臺灣高山族「賽德克」番刀!
    「如果你的文明是讓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帶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首領「莫那·魯道」(霧社事件,是於1930年在日據臺灣原住民與日本人之間發生的最後一次血腥大衝突抗暴事件,地點位於今南投縣仁愛鄉霧社。事件起因是由賽德克族馬赫坡頭目莫那·魯道率領德克達亞群各部落,因不滿日本當局長期以來苛虐暴政而聯合起事襲殺日本人事件。)
  • 野蠻的驕傲,殉道者的悲歌——臺灣電影《賽德克·巴萊》
    《操,你想怎樣》,韓寒這篇題目雄性十足的博文,讓我知道了《賽德克·巴萊》,這部來自臺灣的英雄史詩電影。臺灣電影人的用心堅守和勤奮耕耘,總能給世人帶來一次又一次的精彩。解嚴以來,臺灣電影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近年來更是異軍突起,在大陸市場上佔據了一席之地。
  • 賽德克·巴萊我想去追尋野蠻的驕傲.
    內容闡述了發生於1930年臺灣南投的「霧社事件」,當信仰彩虹旗的臺灣賽德克族被迫被信仰太陽旗的日本大和民族統治,失去自己的文化信仰。男人必須服役不得狩獵、女人幫傭不能編織彩衣,驍勇善戰的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見證了三十年來的壓迫統治。活在忍辱負重的陰霾中的賽德克人雖知有滅族風險,依然挺身為民族尊嚴反擊,循著祖靈之訓示,踏過彩虹橋,奪回屬於他們的獵場。
  • 臺灣版《勇敢的心》,臺灣土著與大和民族的戰爭
    賽德克巴萊,出自臺灣賽德克語,意為「真正的人」。該片講述的是發生於1930年臺灣南投的「霧社事件」,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率領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對抗日本三千大軍的故事。電影分為上下兩部《太陽旗》和《彩虹橋》。在無數觀眾心中,它就是臺灣版《勇敢的心》。賽德克族是高山族的分支,他們生活在臺灣的高山深林中,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獵場。
  • 沙龍 以野蠻的驕傲歌頌意志的讚歌——從《賽德克•巴萊》談開去
    「太陽旗」喻指信仰太陽的日本大和民族,而「彩虹橋」則喻指信仰彩虹的臺灣原住民賽德克族。影片講述了在臺灣淪為日據地時期,不滿殖民統治的臺灣原住民對日軍發起的反抗,其中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率領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對抗日本三千大軍,成就史詩神話。在日據時代,日本對原住民採取的是警察暴力統治,男人必須服勞役不得狩獵、女人幫傭不能編織彩衣。
  • 致敬 魏德聖《野蠻的驕傲》
    柴靜專訪魏德聖《野蠻的驕傲》這個視頻反反覆覆看了很多次、每次看都有不一樣的感受。然而今日、又有另外一番感慨!柴靜、一個知名的媒體人、我不做多說!我只想談一談魏德聖、談一談賽德克巴萊、談一談這野蠻的驕傲。《賽德克巴萊》改編自80年前真實的「霧社事件」,臺灣原住民賽德克族的頭目莫納魯道率領族人起兵反抗日本政府的故事。這場戰爭不是為了求活,而是向死。
  • 野蠻與文明對抗,看過賽德克·巴萊後我更敬重野蠻
    民族的壯烈悲歌甲午戰後,臺灣被日本割佔。有關臺灣被日本割佔之後的歷史,我們日常鮮有讀到,特別是臺灣原住民反抗日本統治的歷史我們更是不曾了解。1930年,在日據臺灣發生了震驚日帝當局與國際社會的霧社事件,這是臺灣人在日據期間最後一次激烈武裝抗日行動。
  • 電影《賽德克.巴萊》給人的震撼
    影片主要講述了1895年中國割讓臺灣,日軍佔領臺灣35年後,當地土著部落霧社的頭目莫那魯道集聚其他部落的人們共同防抗日軍,最終被鎮壓戰死的故事。 在影片中,文明與野蠻的衝突比較明顯,當時的日本無疑代表文明,而賽德克較為原始的生活方式、文化習俗等則彰顯著他們的野蠻。
  • 濟品悅讀丨以野蠻的驕傲歌頌意志的讚歌——從《賽德克·巴萊》談開去
    「太陽旗」喻指信仰太陽的日本大和民族,而「彩虹橋」則喻指信仰彩虹的臺灣原住民賽德克族。影片講述了在臺灣淪為日據地時期,不滿殖民統治的臺灣原住民對日軍發起的反抗,其中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率領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對抗日本三千大軍,成就史詩神話。在日據時代,日本對原住民採取的是警察暴力統治,男人必須服勞役不得狩獵、女人幫傭不能編織彩衣。
  • 史詩影片《賽德克·巴萊》:人不能失去尊嚴,民族不能沒有靈魂
    《賽德克·巴萊》於2011年在臺灣上映,改編自真實發生的歷史「霧社事件」。主要講述了在甲午中日戰爭失敗後,臺灣賽德克原住民一直在日本統治下,被迫失去自己的文化信仰。忍辱負重的莫那魯道遭受三十年的殖民壓迫後,在1930年為了部落的尊嚴與自由奮勇反抗,率領三百多名勇士對抗日本三千大軍,用生命換來部落民族靈魂和信仰的故事。
  • 電影 賽德克巴萊,原來臺灣原住民也曾這麼激烈反抗日本侵略者
    甲午戰敗,清廷割讓臺灣給了日本,雖然臺灣當地民眾抵抗,在先進的槍炮面前,臺灣還是被日本人侵佔了。日本人覬覦臺灣的林產、礦產等資源,大肆砍伐挖採,破壞了當地原住民賴以為生的獵場。加上殖民統治期間,對臺灣人民的盤剝和虐待,在一個名叫「霧社」的鄉村,有部落酋長「莫那·魯道」帶領賽德克族人爆發了起義。結果是,經過「霧社起義」,重創了日本殖民統治者,賽德克戰士們或戰死或自殺,寧死不降,全軍覆沒。
  • 電影 賽德克巴萊,原來臺灣原住民也曾這麼激烈反抗日本侵略者
    甲午戰敗,清廷割讓臺灣給了日本,雖然臺灣當地民眾抵抗,在先進的槍炮面前,臺灣還是被日本人侵佔了。日本人覬覦臺灣的林產、礦產等資源,大肆砍伐挖採,破壞了當地原住民賴以為生的獵場。加上殖民統治期間,對臺灣人民的盤剝和虐待,在一個名叫「霧社」的鄉村,有部落酋長「莫那·魯道」帶領賽德克族人爆發了起義。結果是,經過「霧社起義」,重創了日本殖民統治者,賽德克戰士們或戰死或自殺,寧死不降,全軍覆沒。
  • 這部堪稱國產最優秀的抗日電影,心酸在大陸上竟然沒有多少人知道
    最近幾年,抗日神劇劇增,褲襠藏雷,手撕鬼子等等就不一一列數了,這次介紹一部優秀的抗日電影,《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這只是其中的上部,臺灣製作,這才是真正的戰爭題材電影,雖然有點血腥,但不能因此否定它的另一面話說電影一開頭就是臺灣當地土著馬赫坡部落打獵的場景,以及兩個有爭端的部落之間的對抗
  • 野蠻的驕傲——賽德克巴萊番刀
    賽德克電影中的獵刀,起源於臺灣高山族,高山族是臺灣數十個民族的統稱,每個民族的山刀也不同,統稱番刀。同時山刀也是作為高山族人民必不可少的禮服的一部分,象徵著其主人的英勇威猛及社會地位。在各種婚禮慶典和祭祀活動中,禮刀也必不可少。對泰雅人而言,它是必備的嫁妝之一;在排灣人的婚禮中,也必須有新郎以山刀斬斷藤條的儀式。
  • 非洲部落「野蠻」婚禮,現場新娘哭的越兇,說明新娘會越幸福!
    在這種環境下,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時間享受生活,去外面的世界旅行。很多人在旅遊環境中,除了國內國外的選擇,比如緬甸、韓國、日本,都贏得了很多中國人的青睞。可能是因為很多人在城市生活了很久。如今,人們越來越嚮往那種天堂般的生活,所以很多人總是去一些偏遠的旅遊目的地。在這些地方,往往有一些原始部落。我國有許多原始部落,在非洲這樣的大陸上更是如此。
  • 霧社事件中原住民殺害日本僑民婦孺到底野不野蠻?
    內容闡述發生於1930年臺灣南投的「霧社事件」,當信仰彩虹的賽德克族,遇上信仰太陽的日本大和民族,兩個族群在臺灣山區爆發衝突,兩軍交戰,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率領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對抗日本三千大軍。影片上映後引發強烈的爭議,有些人認為賽德克人擱現在其實就是一群恐怖分子,而霧社事件就是針對平民的一起恐怖襲擊事件。
  • 【力舟看世界】臺灣土著酋長莫那·魯道:抗日英雄還是野蠻惡魔?
    電影中的莫那·魯道酋長正氣凜然,足智多謀,率領部眾力抗日本大軍,其中有一句臺詞尤為擲地有聲:「如果你的文明是讓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但在B站播放這部電影的彈幕中,也出現了指責莫那·魯道是「恐怖分子」的聲音。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麼回事呢?1973年,中國臺灣南投縣仁愛鄉舉辦了一場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