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看的,這裡全都有!
上期我們是驚悚劇:
這期我們是科普劇,一起來看一看耳屎的好處。
世界上有兩種人,喜歡挖耳屎的,還不知道自己喜歡挖耳屎的人。掏耳屎的動作莫名的讓我們有一種快感,很多朋友有事沒事總愛掏一掏,樂此不疲。然而,專家表示,在耳鼻喉科的門診室,其中大部分患者因為感覺到耳癢、耳痛、耳悶去看醫生,殊不知卻都是因為平常過度或不當掏耳屎導致的。
耳屎有一個醫學上的學名——耵聹,是由耳道皮膚腺體自行分泌出來的物質混合了灰塵、皮屑形成的。
耵聹分兩類,一類乾性耵聹,一類溼性耵聹(就是我們日常說的油耳)。油耳一般是由於遺傳因素造成,並不是一種病。一般來講,黃種人幹耳比較多,而白種人和黑種人多為油耳。
耳屎不光是耳內形成的無用的「其他垃圾」,它的存在是有一定意義的:
1.潤滑保溼
我們的耳道正是因為耳屎的存在,才不至於過於乾燥,從而導致耳癢、皮膚燒灼感等症狀的產生。
2.阻止塵土砂礫、水滴,小昆蟲等直接刺激或破壞耳膜
耳屎那黏糊糊的質感,是可以黏住不慎進入耳道的塵土砂礫,對水滴等異物也有一定的阻擋作用。
3.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很多油耳朋友們,雖然有好多耳屎,但並沒有耳朵感染流膿的症狀,耳屎起到了一定的抗菌作用。
無論咱是乾性還是溼性的,除非有症狀,否則沒必要特意去掏。如果耳屎堵滿了耳道,並相繼出現耳悶脹、耳痛、聽力下降等情況,就需要選擇去醫院處理。
有的朋友問了:我自己日常掏一掏不是挺好麼……總不至於堵滿……堵滿……
那麼在你實在想掏的情況下,能否使用挖耳勺或棉籤等工具掏耳朵呢?
親愛的,這邊建議您還是別。
1.我們的耳道是有自潔功能的,大部分人的耳屎基本上都能自己排出來,平常吃東西時的咀嚼動作也能助耳屎順利排出。所以,正常來說,耳屎的排出其實沒我們什麼事,一般情況就不要掏耳朵了。
2.頻繁掏耳朵會破壞耳道皮膚自然屏障,嚴重的朋友甚至可能引起耳道溼疹。
3.掏耳朵時,若不慎被別人撞到,是很危險的一件事,輕者傷了耳膜,重者直接捅破耳膜,這會導致不同程度的聽力下降,甚至發生不可逆的耳部健康問題。
總之:日常咱們注意清潔好耳朵周圍的衛生就好,至於耳道裡的耳屎什麼的,安全起見,就由它去吧!
我們尊重原創。本平臺部分內容及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及其他公眾平臺,主要目的在於分享信息,讓更多人獲取健康資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您的權益或版權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