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人體重要的部位,它位於眼睛的後面,是外界傳出震動、聲音等等,可以傳遞給大腦,讓我們人體感知到的重要部位。但是耳朵裡面會有耳屎的產生,這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生理現象。
耳屎在醫學上被稱之為耵聹。很多人疑惑,那麼耳屎究竟是什麼物質呢?其實他是耳道皮膚腺體分泌出來的物質,當然這裡面也包含塵土以及皮膚的一些脫落皮屑。
即便是我們不去掏耳朵,耳屎也是可以自己排出耳道外面的。但是現在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有些人發現耳屎是溼的,有的人耳屎是幹的呢?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有的人耳屎是溼的,有的人耳屎是幹的?
生活中有些人發現每次掏耳朵的時候,掏出的耳屎都是溼溼的。其實對於這種現象就是溼性的耵聹,當然與這種情況截然相反的另外一種現象,那就是乾性的耵聹,有這種情況的人也在人群中的絕大一部分。
一般情況下,對於白種人和黑種人都會出現溼性耵聹的比較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油耳朵。而對於黃種人出現乾性耵聹的,這比較多。所以如果大家在判斷的時候,如果從小就是有耳朵的話,那就不用擔心了,也屬於一種正常的現象。
但如果你是從乾性耳屎突然變成了溼性的耳屎,則要引起注意了,最好及時就醫,做相關的檢查,避免是因為某些疾病所引起的症狀。
但是也有人疑惑,耳屎究竟能不能掏呢?其實對於這個答案是不確定的,有的人感覺耳屎很髒,只有把它掏出來,以後才會變得乾淨。但是上面我們也介紹到了耳屎的成分,並不是特別髒的物質。
就比如我們身上的泥一樣,都是皮脂腺體的產物,其中還有一些灰塵的摻雜罷了,不會對健康帶來什麼不利的影響。而且如果沒事總是去掏耳朵的話,反而會失去耳屎的保護作用。
而是可有效防止耳朵出現痒痒的情況,在耳朵進水的情況下,可阻擋水體對耳朵內的刺激,除此之外,耳屎還有抗細菌的功效。
所以我們不用擔心,而是會堵住耳朵,反而要注意的是耳屎是不能隨便亂掏的,耳道中有可以自行排出耳屎的功能。如果感覺耳朵實在痒痒的話,可以找一個乾淨的棉籤,輕輕的弄幾下就可以了,沒必要專門的去掏耳朵。
註: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