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夜交替 暮鼓晨鐘
十二時辰一過
那就又是一天啊~
這個周五,陪張老師來一次穿越之旅,看看古代的「法律」有哪些故事可以聊~
前段時間看大家都在追《長安十二時辰》,除了咱們四字弟弟的個人魅力外,你們從這部劇裡還看出點什麼來啊,堪比電影鏡頭的高級質感?跌宕起伏的劇情轉換?還是一反古裝劇裡唐朝的金碧輝煌,從市井煙火展開的場景設定?
張老師印象比較深的還是那個被「騙」了的死囚張小敬,十年西域兵,九年不良帥,為了再守護一天長安城,臨危受命,得以從死牢出來。
但其實,要是能穿回唐朝,我一定好好跟他嘮嘮:別信「情報局局長」李必的,十惡之罪怎麼可能說赦免就赦免 ,當然了,特殊情況下,也有赦免的可能,但也不是他說了算啊!
為啥這麼說呢,其實這跟泛用的一個成語—— 「十惡不赦」有關,現在咱們看到什麼犯了大案重案的罪犯,都會說(ma)他是十惡不赦的壞蛋;在古代,十惡不赦中的「十惡」有確定的罪名,一旦犯了,很難被釋放。
當然了,視頻中講到一夜之間赦免百名「十惡」罪人的情況也存在,畢竟當時是封建統治階級社會,皇權至上,對吧,不過,講到「十惡不赦」中的十大罪行,在當時還是非常可怕的。
謀反,指企圖推翻朝政的一切行為。這個不用多少,從秦朝到清末,歷代以來,在統治者眼中,謀反都是惡的榜首。
謀大逆,老一輩人可能經常會說什麼 「大逆不道」,在古代主要指毀壞皇室的宗廟、陵墓和宮殿等比較大的罪行。
謀叛,指的是背叛朝廷的行為;比起謀反時直接反抗朝廷皇室,謀叛更具體一點,比如投敵叛國,百姓違背官府等等。
大不敬,主要是指冒犯皇室的尊嚴,比如說偷盜、偽造皇帝祭祀品和皇室用品等,可能當下我們說到「大不敬」,更多的是不尊重長輩或者地位比較高的人士的行為,但是在封建社會,主要還是對皇室的一種侵犯。
前面四個罪行主要是「國」、「皇室」、「統治階級」方面的,後面的幾個罪行則是關於 「家」、「百姓」、「被統治階級」的了。
惡逆,指毆打和謀殺祖父母、父母、伯叔等至親的惡行。是家庭內部的罪名,在古代封建統治的時候,這個罪行讓人深惡痛絕,只要犯了,就凌遲處死。
不道,將無辜的一家人滅門,而且手段殘忍,像將人肢解,這種的罪犯,受罰的不僅他自己,家裡人也會被牽連,被流放。
不孝,自古以來,「孝」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不孝,則指的是在不孝順家中的長者、家中至親去世後,在守孝期間結婚、從事娛樂等行為。
不睦,主要指家庭關係方面,謀殺某些親屬,或毆打、控告親屬等;
不義,主要是指社會等級中的一些罪行,官吏之間互相殺害,士卒殺長官,學生殺老師,女子聞丈夫死而不舉哀等。
內亂,也就是咱們當今的亂倫了,親屬之間通姦或強姦等行為。
放在今天,「十惡不赦」之罪可能不太合適了哈,不過看看古代的律法和制度,還是有很多東西可以放在當下來思考的,當然啦,也順便漲漲知識,以後侃成語,又多了一個吹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