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惡不赦到底是哪十惡?

2021-02-19 張雪峰老師

晝夜交替  暮鼓晨鐘

十二時辰一過

那就又是一天啊~

 

這個周五,陪張老師來一次穿越之旅,看看古代的「法律」有哪些故事可以聊~

 

前段時間看大家都在追《長安十二時辰》,除了咱們四字弟弟的個人魅力外,你們從這部劇裡還看出點什麼來啊,堪比電影鏡頭的高級質感?跌宕起伏的劇情轉換?還是一反古裝劇裡唐朝的金碧輝煌,從市井煙火展開的場景設定?

張老師印象比較深的還是那個被「騙」了的死囚張小敬,十年西域兵,九年不良帥,為了再守護一天長安城,臨危受命,得以從死牢出來。

但其實,要是能穿回唐朝,我一定好好跟他嘮嘮:別信「情報局局長」李必的,十惡之罪怎麼可能說赦免就赦免 ,當然了,特殊情況下,也有赦免的可能,但也不是他說了算啊!

 

為啥這麼說呢,其實這跟泛用的一個成語—— 「十惡不赦」有關,現在咱們看到什麼犯了大案重案的罪犯,都會說(ma)他是十惡不赦的壞蛋;在古代,十惡不赦中的「十惡」有確定的罪名,一旦犯了,很難被釋放。

當然了,視頻中講到一夜之間赦免百名「十惡」罪人的情況也存在,畢竟當時是封建統治階級社會,皇權至上,對吧,不過,講到「十惡不赦」中的十大罪行,在當時還是非常可怕的。

謀反指企圖推翻朝政的一切行為。這個不用多少,從秦朝到清末,歷代以來,在統治者眼中,謀反都是惡的榜首。

 

謀大逆老一輩人可能經常會說什麼 「大逆不道」,在古代主要指毀壞皇室的宗廟、陵墓和宮殿等比較大的罪行。

 

謀叛指的是背叛朝廷的行為;比起謀反時直接反抗朝廷皇室,謀叛更具體一點,比如投敵叛國,百姓違背官府等等。

 

大不敬主要是指冒犯皇室的尊嚴,比如說偷盜、偽造皇帝祭祀品和皇室用品等,可能當下我們說到「大不敬」,更多的是不尊重長輩或者地位比較高的人士的行為,但是在封建社會,主要還是對皇室的一種侵犯。

前面四個罪行主要是「國」、「皇室」、「統治階級」方面的,後面的幾個罪行則是關於 「家」、「百姓」、「被統治階級」的了。

惡逆,指毆打和謀殺祖父母、父母、伯叔等至親的惡行。是家庭內部的罪名,在古代封建統治的時候,這個罪行讓人深惡痛絕,只要犯了,就凌遲處死。

 

不道,將無辜的一家人滅門,而且手段殘忍,像將人肢解,這種的罪犯,受罰的不僅他自己,家裡人也會被牽連,被流放。

 

不孝,自古以來,「孝」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不孝,則指的是在不孝順家中的長者、家中至親去世後,在守孝期間結婚、從事娛樂等行為。

 

不睦,主要指家庭關係方面,謀殺某些親屬,或毆打、控告親屬等;

 

不義,主要是指社會等級中的一些罪行,官吏之間互相殺害,士卒殺長官,學生殺老師,女子聞丈夫死而不舉哀等。

 

內亂,也就是咱們當今的亂倫了,親屬之間通姦或強姦等行為。

放在今天,「十惡不赦」之罪可能不太合適了哈,不過看看古代的律法和制度,還是有很多東西可以放在當下來思考的,當然啦,也順便漲漲知識,以後侃成語,又多了一個吹牛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十惡不赦」究竟是指哪「十惡」?
  • 「十惡不赦」到底是哪「十惡」?
  • 漲勢 「十惡不赦」到底是哪十惡? 千萬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五大三粗」到底是哪「五大」、哪「三粗」?「十惡不赦」究竟又是哪「十惡」?來跟小編一起漲漲姿勢吧~人有三急心急,手急,性急。三姑六婆三姑為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為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十惡不赦「十惡不赦」出自於《齊律》的「重罪十條」:1、謀反,這歷來都被視為十惡之首。2、謀大逆。指毀壞皇家宗廟、陵寢、宮殿的行為。3、謀叛。謀叛是指叛逃到其它敵對國家。4、惡逆。指打殺祖父母、父母以及姑、舅、叔等長輩和尊親。
  • 胡說八道是哪「八道」?十惡不赦是哪「十惡」?
    十惡:一為謀反,二為謀大逆,三為謀叛,四為惡逆,五為不道,六為大不敬,七為不孝,八為不睦,九為不義,十為內亂。十種不能饒恕的罪惡,秦朝以後逐漸形成,隋唐命名為「十惡」寫入法典,一直沿用到清代。十善:佛教最基礎的十項道德行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說謊)、不兩舌(搬弄是非)、不惡口(惡語傷人)、不綺語(花言巧語)、不貪慾、不瞋恚、不邪見。
  • 趣味:胡說八道是哪「八道」?十惡不赦是哪「十惡」?
    十惡:一為謀反,二為謀大逆,三為謀叛,四為惡逆,五為不道,六為大不敬,七為不孝,八為不睦,九為不義,十為內亂。十種不能饒恕的罪惡,秦朝以後逐漸形成,隋唐命名為「十惡」寫入法典,一直沿用到清代。十善:佛教最基礎的十項道德行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說謊)、不兩舌(搬弄是非)、不惡口(惡語傷人)、不綺語(花言巧語)、不貪慾、不瞋恚、不邪見。
  • 都說「十惡不赦」,到底什麼樣的罪不能被赦免?
    比如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十惡不赦」這個說法。而 「十惡不赦」正是十種遇赦不赦的、在封建王朝看來極其惡劣的犯罪情形(即為「為常赦所不原」,意指通常不在赦免的範圍內)。當然在明確提出「十惡」這個說法之前,大多數的大赦對於謀反作亂等嚴重危害皇權統治的犯罪行為都是不予赦免的。
  • 胡說八道是哪「八道」?十惡不赦是哪「十惡」?太漲知識了!
    「說話,從哪學的花把式?把同學揍了,而且我還聽說,空手制服了一個持刀的歹徒。長能耐了?啊!」 江山只是嘿嘿的笑著。 「傻笑什麼?這次的事情已經弄完了麼?」 「嗯,沒事了。爸,謝謝!」 「謝什麼!只此一次,下不為例!老子以後可不管你這些孩子過家家的破事。再惹事自己兜著,聽見了麼?」 「知道了。下次再出事我自己解決!爸,您什麼時候回來啊?我想看看您了!回來咱爺倆喝點!」
  • 「五大三粗」到底是哪「五大」、哪「三粗」?
    「五大三粗」到底是哪「五大」、哪「三粗」?「十惡不赦」究竟又是哪「十惡」?「人有三急」心急,手急,性急。「十惡不赦」「十惡不赦」出自於《齊律》的「重罪十條」:1、謀反,這歷來都被視為十惡之首。2、謀大逆。指毀壞皇家宗廟、陵寢、宮殿的行為。3、謀叛。謀叛是指叛逃到其它敵對國家。4、惡逆。指打殺祖父母、父母以及姑、舅、叔等長輩和尊親。5、不道,無道。
  • 何謂「人有三急」、「六親不認」、「十惡不赦」?真漲知識了
    成語是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雖然大部分的成語只有四個字,但是其中所蘊含的意義卻遠比幾十個字要豐富得多,但是儘管成語用得如此廣泛,但是人們在使用它們的時候只不過是隨口一說而已,就是感覺這個成語放在這個環境中非常的恰當,卻不太理解這個成語的真實含義,比如人有三急,六親不認,十惡不赦等,這三個成語我們應該是非常熟悉了,但是這其中的「三急」、「六親」和「十惡
  • 十惡業的因果報應
  • 你知道「胡說八道」是哪八道?「六親不認」是哪六親?
    "十惡不赦",常用來形容惡貫滿盈、罪無可恕之人。那其中的"十惡"指的是什麼呢?有不少人以為是"吃喝嫖賭抽,坑蒙拐騙偷",大錯特錯了。在現代漢語中,成語"十惡不赦"中的"十惡"並非實指,而是泛指重大的罪行。但是,在我國古代的刑罰律令中,"十惡不赦"中的"十惡"卻是實有所指的。
  • 十善業與十惡業的果報
    一般來說,佛法中的善是指十善,惡是指十惡。佛法是把理論總結出來,而不是在事例上做描述。十善是指不貪,不嗔,不痴,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出家眾是不淫),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總結起來就是身業有三種——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意業有三種——不貪,不嗔,不痴;口業有四種——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這就是十善業,十善業的反面就是十惡業。
  • 通過八字解析十惡大敗和孤辰寡宿
    在十惡,就是大兇;大敗,就是臨陣怯敵,大敗而歸。十惡大敗是說六甲旬中有十個忌日,是祿空亡之處,被稱為十惡大敗日。例:某人生於甲辰日,就為有十惡大敗煞。十幹祿以日令的天幹來看,分別為:甲祿在寅、乙祿在卯、丙祿在巳、丁祿在午、戊祿在巳、己祿在午、庚祿在申、辛祿在酉、壬祿在亥、癸祿在子。祿為俸祿,也就是國家發給的薪金。祿旺者薪金多。祿弱者薪金少。祿空者無薪金,也就是掙不上國家的錢。祿往往和官緊密相連,所謂高官厚祿。凡十惡大敗生人為之日遇大敗,十惡大敗為兇神。
  • 韓國瑜突然成了「十惡不赦的爛人」?他分析五大疑點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韓國瑜突然成了「十惡不赦的爛人」?他分析五大疑點中國臺灣網5月2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島內近期「抹黑韓國瑜」事件連環爆,高雄市長韓國瑜被說花天酒地、到女友人家過夜打麻將、女兒韓冰非親生等,韓國瑜昨(27日)重話表示,抹黑該適可而止,並質疑公權力當打手。
  • 用彩鉛,繪《陳情》:愛吃糖的十惡不赦少年薛洋
    十惡不赦、詭譎狡詐、殺/人不眨眼,偏偏生的一張稚嫩笑臉,幾分少年頑劣,一副巧舌如簧,還有一份天資卓然。一個市井孤兒小流氓,七歲時為了一顆糖被常慈安所騙,被馬車碾碎左手,失去一根手指,從此心中的恨生了根。終於在長大後的某一天滅了常家滿門五十餘口,連條狗都沒有留下。
  • 十惡大敗日,不聚財
    月幹,時幹透出正偏印貼身生助日主,對你的運勢發展是有幫助的,也代表自己在事業發展中付出能有所收穫,同時印星為喜用,印星也可以代表是領導,而同時日支為比肩,代表自己能夠獲得比你年長的,領導及同齡人,對象幫助。只是印星在地支的午火強根被克,被洩耗,力量不旺,同時醜土也被克洩,也代表幫助的力量小。
  • 十惡不赦原來是這十類
    我們常說的「十惡不赦」 在此部中也有詳細註解:一惡叫謀反,二惡叫謀大逆,三惡叫謀叛 ,四惡叫謀惡逆,五惡叫不道,六惡叫大不敬,七惡叫不孝,八惡叫作不睦,九惡叫不義,十惡叫內亂。
  • 問:你了解「十惡業」嗎?修行修什麼?
    出家沒出家沒關係,誰做都有罪過;皈依沒皈依沒關係,誰做都有罪過;沒皈依的人做十惡業也有罪過,皈依的人做也有罪過,所以叫自性罪,它本來是個罪過。不是說定成戒律才變成了罪過。        「諸惡莫作」,我們佛教徒要做到諸惡莫作,有什麼惡業,最好十惡業都不能做。十惡業包括殺生、偷盜、邪淫、說妄語、說離間語、說惡口、說綺語、貪慾、嗔恚、執邪見,這十個就叫十惡業。
  • 生死輪迴,到底是怎麼回事?
    人死以後,到底會歸入到那一道中,完全是按照自己所行的業力決定,而業力的大小、輕重、深淺就是根據五惡十善,或者十惡十善,或者十惡五逆來決定的。五惡十善,十惡十善,以及十惡五逆,其實都是一回事,我們知道的五惡十善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私通)、不妄語、不飲酒,破了戒就是五惡;而五戒細分就是十戒:不殺、不盜、不淫、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痴,破了這十戒,就是十惡,如不破戒,自然就是十善。簡單說就是,善惡對立,正面為善,反面為惡。
  • 有人認為她十惡不赦,有人認為她是一個可憐人
    作為魂殿的教皇,比比東一開始就是個反派,雖然說她是反派,但對她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看法,一個是她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大反派,是追魂的罪魁禍首,一個是她只是一個受害者,一個絕望的墜入黑暗的人,我來和大家探討一下比比東是個什麼樣的人而且,她還發起了武魂行動,殺死了成千上萬無辜的高手,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