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出品,必屬佳片,精選9部最經典的邵氏電影,每部都值得一看

2020-12-22 娛尚

1.《唐朝豪放女》

即便步入沒落,但邵氏畢竟是邵氏,它的古裝片在詩詞沉墨上的寫意已然是界內難以逾越的高峰,無論墜落淫香的場面,亦或流鄉別景的難情,它好像就生活在那過往的時代,講述著那時的男男女女與社會間的種種聯繫,仿佛在以雅緩的節奏記下卷卷史冊,供日後閱者了解彼時政局。我想,這也是邵氏不朽的原因之一

2.《風月奇譚》

思路廣,歡樂多。好有趣好精緻的片子,讓人捧腹之餘還要讚嘆一下編劇的巧思。 服裝、布景都好精緻,對白更是妙處橫生,演員長得漂亮,演技也妙。尤其是第三個故事中的當鋪老闆娘,那個眼神真是太勾魂了。

3.《邪》

雖然對惡魔和怪談多有模仿,但卻是非常成功的本土化改編,敘事節奏好,細節鋪墊自然,演員的表現也很不錯,即使現在上映也算是佳作了。

4.《新獨臂刀》

狄龍和姜大衛少年時期真乃絕代雙驕,張徹很敏銳很穿越地洞悉到兩位秀色可餐的正太是香港武俠史上難得罕見的BL素材,於是將兄弟情描寫得堪比愛情又勝似愛情,即使這麼多年過去,仍可以滿足廣大腐女的無限遐想。

5.《十八般武藝》

太過癮,各種兵器和硬橋硬馬的集中展示。C叔講解漲姿勢,梳理了劉家良及更早期功夫片的歷史脈絡,分享了大量的影視資料,電影本身就很有趣,各種周邊知識太好玩了。這次之後基本我對功夫片就有個系統的印象了。每個演員都處於體能正好的年代,打得又美又充滿想像力。美術也做得不錯,充滿喜感賞心悅目

6.《五毒》

五人各自的功夫對應其性格和處事作風:靈蛇擅遊走,頭腦靈活;蛤蟆修氣功,豪爽剛直;蠍子尾後針,隱藏心機;壁虎騰空攀附牆壁,變通不羈喜助人。功夫設計精彩,聯手破功也是奇觀。

7.《傾國傾城》

「傾國傾城」加上李翰祥的大名乍聽容易讓人誤以為是一部製作精良大牌雲集的風月片,沒想到是宮闈歷史戲,亦是李氏第一部清宮戲,美術場景的華麗在記憶中覺得超出了垂簾和火燒,香港導演的魅力就在於能在狹小的棚裡製造奇蹟與幻覺,當在故宮實景拍攝時,反倒凸顯不出李翰祥這個獨特的長處了。

8.《三少爺的劍》

楚原拍的最好最有格調的武俠片;屬於邵氏必看片之一,配角陣容很強大,當時邵氏大牌幾乎一個不落全來客串了一把,可以數星星玩;男主爾冬陞英氣逼人,完全把狄姜二人給比沒了。女主餘安安也很靚;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王墨鏡的東邪西毒。

9.《五遁忍術》

張徹出品,雖然情節編排比較老套,但是貫穿全片的忍術還是給了我很多看片的樂趣。這麼多年過去了,無論是電影的拍攝手法、導演的構思水平還是演員演技的錘鍊都勝過了當年,不過為什麼現在的片子思路就那麼狹窄呢,無非警匪、黑幫、愛情、親情,總覺得不如當年的電影內容涉獵那麼廣。

相關焦點

  • 邵氏出品,必屬佳片.
    FOLLOW US         「邵氏出品,必屬佳片。」這是一個老牌電影公司給我們的承諾。
  • 邵氏出品,必屬佳片,精選9部最經典的邵氏電影
    即便步入沒落,但邵氏畢竟是邵氏,它的古裝片在詩詞沉墨上的寫意已然是界內難以逾越的高峰,無論墜落淫香的場面,亦或流鄉別景的難情,它好像就生活在那過往的時代,講述著那時的男男女女與社會間的種種聯繫,仿佛在以雅緩的節奏記下卷卷史冊,供日後閱者了解彼時政局。
  • 多年前被禁播的一部港片,邵氏出品,必屬佳片
    香港電影,曾經是全亞洲首屈一指的,特別是70.80年代,可以說,那個時候的香港電影,可謂百花齊放,什麼題材的都有,都敢拍,特別歷史悠久的邵氏電影公司。,甚至一些現在稱為三集的、被禁播的電影,都是出自他們之手!
  • 邵氏出品,必屬佳片:下面8部賭片不容錯過,有一部王晶也要服氣
    邵氏出品,必屬佳片,邵氏對香港電影的發展意義重大,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制霸香港影壇,70年代嘉禾雖然有李小龍和許冠文助力奪得多次票房冠軍,不過年度十大最賣座電影大多出自邵氏,邵氏「以多取勝」。到了八十年代,嘉禾手握成龍和洪金寶兩大王牌,才真正算是碾壓邵氏,當然也是邵氏有意收縮電影,轉戰TVB。
  • 盤點邵氏八大經典鬼片,桂治洪上榜三部,李翰祥也有兩部
    談論香港電影,始終繞不開邵氏電影,邵氏出品,必屬佳片。邵氏出品的影片類型多變,自然也不缺少鬼片,今天一起聊聊邵氏八大經典鬼片,桂治洪上榜三部,李翰祥也有兩部。2、《邪鬥邪》:桂治洪的代表作還有《邪》三部曲,不過最經典的《邪》不算鬼片,只能算是恐怖片,因為全場下來都沒有鬼,只不過是人嚇人。準確來說《邪鬥邪》算是一部喜劇片,裡面的鬼並不嚇人,而是來搞笑的,女鬼和男子(伊雷飾)舉行冥婚之後,玩起了附身的遊戲,有時候是美麗空姐、有時候是中年老婦、有時候還會是男人,男子面對不同的老婆,心情自然不一樣了,想想就比較搞笑。
  • 邵氏電影當年為什麼能獨霸影壇?全靠他們
    相信喜歡看香港動作片的觀眾都記得有一個鏡頭,絕大部份電影的每次片頭都會有一句話:「邵氏出品,必屬佳片」。這說明就是大名鼎鼎的邵氏公司出品的電影,它的片頭一定會有SB的特有標誌,SB是英文Shaw Brothers(邵氏兄弟)的第一個字母縮寫組成,全稱為:Shaw Brothers (Hong Kong) Limited。正如它的廣告詞一樣,邵氏出品的電影幾乎每一部都很精彩,它開啟了一代武俠電影的新紀元。
  • 邵氏雙子星的巔峰歲月:10部經典電影,第3部讓「狄姜」分道揚鑣
    「邵氏出品,必屬精品」,談及邵氏電影,不能不說張徹。他是邵氏的四大導演(另三位是李翰祥、楚原、胡金銓)之一。張徹門下幾代弟子,為邵氏電影帝國貢獻力量,其中不得不提的自然是被譽為「邵氏雙子星」的狄龍和姜大衛。
  • 邵逸夫去世:邵氏出品的十部經典動作電影盤點
    邵逸夫爵士今日早些時候出現身體不適,經搶救無效,在家人的陪伴下於6點55分逝世。叱吒影視圈風雲達半個多世紀之久的邵逸夫,已是華語電影圈內一個不滅的神話,亦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新崛起的電影人,給予他們百倍的創業信心與勇氣。「邵氏出品,必屬佳片」,而邵氏的動作電影更是佳片無數,張徹、楚原、劉家良等一批邵氏導演都曾為我們帶來無數經典佳作,有些電影甚至遠銷歐美影響深遠。
  • 邵氏電影影響深遠 吳宇森徐克繼承經典元素
    ,其中自然不可能如六叔本人所言個個「必屬佳片」,卻好在數量,量變促成質變:通過大片場制創作流水線,邵氏不僅以全面的類型嘗試奠定了其後港影百花齊放的商業格局,更在數種重要電影類型中大加開拓,早早地將之推向「盡皆癲狂」的風格化高峰;其留下不僅是千金不換的市場基礎,更有取之不盡的創作母題和類型元素。
  • 邵氏電影,今人仍覺經典
    當時的新加坡已是東南亞最繁華的商埠,邵仁枚和邵逸夫兩兄弟帶著一架破舊的無聲放映機,各處找空地搭帳篷放映「天ー」出品的電影。1931年,「天ー」拍攝首部片上發聲影片《歌場春色》,為中國有聲電影技術帶來突破。1932年,「ー・ニ八」淞滬抗戰成為邵氏家族轉移影業的導火索。
  • 精選十五部邵氏武俠電影,值得一看!
    導讀:說起來武俠電影,最好看的還是邵氏電影了,邵氏武俠電影幾百部之多了,今天給大家推薦自己看過最好看的15部武俠電影,有劇情有動作,下面來看看都有哪些吧。1、《生死門》導演: 張徹、主演: 傅聲、郭追、 羅莽、林珍奇、劉慧出演。上映時間:1978年4月26日。
  • 邵氏風月片:中國最後的情趣美學
    ,最朋克又最詩意,最覺醒又最精怪的人類。即使是那些對電影一無所知的人,他們大多也在各種各樣的影像載體上目睹過邵氏電影的零碎片段;而對那些閱片豐富的老司機來說,「邵氏出品」自然更是橫亙影史的巍峨大山了。只是作為曾經香港電影的顯赫龍頭,「邵氏」的成敗起伏往往接連著敏感多變的時代脈搏,它的興衰往事值得我們深情回望。  一個電影王國的記憶 「邵氏出品,必屬佳片」,扳著指頭數數,這赫赫有名的八個大字佔據香港電影半壁江山也才是五六十年前的事。
  • 五部經典邵氏電影,夢想的啟蒙,都看過孩子都能打醬油了
    在電影行業,有這麼一句話在民間廣為流傳,那就是:邵氏出品,必屬精品。因為邵氏電影幾乎每一部都是經典,讓人百看不厭。很多人喜歡看電影都是因為邵氏電影,真是太好看了。有的邵氏電影會在很多人的心裡種下一個夢想的種子。今天我就給大家推薦五部經典邵氏電影,讓我們來一起洗洗眼睛。 1.
  • 毛澤東曾向邵氏借電影 華國鋒親為主席找影片
    90後熟悉學校中的邵逸夫教學樓,70後和80後看著TVB劇集長大,恐怕少有人記得「邵氏出品,必屬佳片」這句宣傳語,邵氏電影也是華語電影史冊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就如張徹導演在《張徹回憶錄-影評集》中所說,「邵逸夫在香港的電影史上很重要,香港的電影史可說由他改寫!」早報記者昨日電話採訪了與邵氏公司頗有淵源的資深香港電影人吳思遠。
  • 邵氏二十三部金庸電影,哪部最好?
    邵氏有二十三部電影是根據金庸小說改編的,這二十三部是:1、1967年高立導演的《儒俠》(改編自《書劍恩仇錄》
  • 邵氏電影公司為什麼不拍電影了?
    邵氏的前身是1925年成立的天一公司,1937年改名為南洋影片公司,1950年又更名為邵氏父子公司,邵逸夫是在1957年開始接管制片工作的。1958年,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邵逸夫任總裁,同時在九龍的清水彎購買土地,準備興建邵氏影城。60年代初到70年代後期,是邵氏公司最為風光的時期,邵氏的經典作品基本都是出自那個階段。
  • 邵氏1985年宣布停產,為什麼其後多年,還陸續有電影推出?
    因為這個時候他想往電影圈發展,不與邵氏無線續約,與無線的發展方向相左。可是,為什麼邵氏電影宣布停產,其後的30多年,仍然還陸續有電影推出?主要靠著周星馳的幾部經典電影,撐起了邵氏這塊金字招牌。這是周星馳給邵氏拍的第一部電影,聯合製作的還有邵逸夫的紅顏知己方逸華女士,創辦的大都會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 懷舊的邵氏電影中,很少有人知道有著名的功夫明星「邵氏五虎」
    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電影經歷了輝煌的時期,香港邵氏電影邵可以說是亞洲電影的一面旗幟,「邵氏出品,必屬佳片」,邵氏引領了香港電影的一個時代。
  • 邵氏電影帝國的世紀興衰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邵氏出品的《梁山伯與祝上世紀英臺》(李翰祥)、《獨臂刀》(張徹)、《大醉俠》(胡金銓)等幾乎都離不開中國民間傳說、愛情和武俠,以中國傳統文化為題材,懷鄉離愁凝結其中,從主題意念到美學配樂都有濃鬱的北方味道。邵氏成功構建了海外華人的大中華群體意識。
  • 邵氏電影:香港影壇第一個巨頭,它錯過了多少黃金機會?
    邵氏出品,必屬佳片。【邵氏兄弟電影】因為LOGO上的兩個標誌字母「SB」,而被無數人嘲笑的香港邵氏電影公司,曾經是香港影壇最大最著名的電影公司。邵氏全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於1958年在香港成立,由邵逸夫擔任總裁,邵氏總計已製作超過一千部電影。這個數字至今仍冠絕華語影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