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豪放女》
即便步入沒落,但邵氏畢竟是邵氏,它的古裝片在詩詞沉墨上的寫意已然是界內難以逾越的高峰,無論墜落淫香的場面,亦或流鄉別景的難情,它好像就生活在那過往的時代,講述著那時的男男女女與社會間的種種聯繫,仿佛在以雅緩的節奏記下卷卷史冊,供日後閱者了解彼時政局。我想,這也是邵氏不朽的原因之一
2.《風月奇譚》
思路廣,歡樂多。好有趣好精緻的片子,讓人捧腹之餘還要讚嘆一下編劇的巧思。 服裝、布景都好精緻,對白更是妙處橫生,演員長得漂亮,演技也妙。尤其是第三個故事中的當鋪老闆娘,那個眼神真是太勾魂了。
3.《邪》
雖然對惡魔和怪談多有模仿,但卻是非常成功的本土化改編,敘事節奏好,細節鋪墊自然,演員的表現也很不錯,即使現在上映也算是佳作了。
4.《新獨臂刀》
狄龍和姜大衛少年時期真乃絕代雙驕,張徹很敏銳很穿越地洞悉到兩位秀色可餐的正太是香港武俠史上難得罕見的BL素材,於是將兄弟情描寫得堪比愛情又勝似愛情,即使這麼多年過去,仍可以滿足廣大腐女的無限遐想。
5.《十八般武藝》
太過癮,各種兵器和硬橋硬馬的集中展示。C叔講解漲姿勢,梳理了劉家良及更早期功夫片的歷史脈絡,分享了大量的影視資料,電影本身就很有趣,各種周邊知識太好玩了。這次之後基本我對功夫片就有個系統的印象了。每個演員都處於體能正好的年代,打得又美又充滿想像力。美術也做得不錯,充滿喜感賞心悅目
6.《五毒》
五人各自的功夫對應其性格和處事作風:靈蛇擅遊走,頭腦靈活;蛤蟆修氣功,豪爽剛直;蠍子尾後針,隱藏心機;壁虎騰空攀附牆壁,變通不羈喜助人。功夫設計精彩,聯手破功也是奇觀。
7.《傾國傾城》
「傾國傾城」加上李翰祥的大名乍聽容易讓人誤以為是一部製作精良大牌雲集的風月片,沒想到是宮闈歷史戲,亦是李氏第一部清宮戲,美術場景的華麗在記憶中覺得超出了垂簾和火燒,香港導演的魅力就在於能在狹小的棚裡製造奇蹟與幻覺,當在故宮實景拍攝時,反倒凸顯不出李翰祥這個獨特的長處了。
8.《三少爺的劍》
楚原拍的最好最有格調的武俠片;屬於邵氏必看片之一,配角陣容很強大,當時邵氏大牌幾乎一個不落全來客串了一把,可以數星星玩;男主爾冬陞英氣逼人,完全把狄姜二人給比沒了。女主餘安安也很靚;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王墨鏡的東邪西毒。
9.《五遁忍術》
張徹出品,雖然情節編排比較老套,但是貫穿全片的忍術還是給了我很多看片的樂趣。這麼多年過去了,無論是電影的拍攝手法、導演的構思水平還是演員演技的錘鍊都勝過了當年,不過為什麼現在的片子思路就那麼狹窄呢,無非警匪、黑幫、愛情、親情,總覺得不如當年的電影內容涉獵那麼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