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去農村小市場,孩子對它表示很好奇,「這是什麼,好吃嗎?」,如今城裡人沒見過很多農作物,稻子麥子都分不清楚,如果把原生態的食材拿出來,想必大部分人也都不熟悉,今天給您分享一份兒時的美味記憶,它號稱是東北的「甘蔗」,城市裡面確實很少見到這種東西,在東北的農村大地裡面到處都是它的身影,其實並沒有人刻意去種植它,只是生命力超級強,隨意在房前屋後撒幾顆種子就能收穫一大捆。 當然也可以作為飼料用,營養指標優於玉米,含糖量比青貯玉米高2倍,以前村裡人還拿它餵牛羊。
東北甜杆學名叫甜高粱,甜高粱也是高粱的一個變種,網上傳說是源自印度,現在已經被正名了,它幾千年前就在中國東北生長了,這種高粱與眾不同,冷不丁以為是玉米,其實比玉米杆要細一些。顧名思義,甜杆的主要食用部分就是莖部,莖部含有很甜的汁液,因此就成了我們小時候的零食,當然這種高粱也可以釀酒的,不過我沒喝過這樣的高粱酒。
它什麼時候最甜?就是結果的時候最甜,高粱熟了,它也甜透了。東北大地一般種植玉米,有些乾旱少雨的地區就喜歡種植高粱,當然是有一定原因的,因為高粱普遍具有抗旱、耐澇、耐鹽鹼,而且這種甜高粱對生長的環境條件要求不太嚴格,對鹽鹼的忍耐力比玉米還強一些,不挑什麼土地,所以大家都是隨意種植一些,就當成零食吃了。因為近些年不太種植高粱了,所以在東北高粱酒比較少見了的。
甜稈又名蘆稷(ji),很多人說稷就是高粱,高粱起源於中國北方,殷商時期就已經成為人們的主食,國家稱為社稷,社指土地,稷就是指糧食,可見稷的重要地位。有一句俗話說得好,「甘蔗老根甜,蘆稷到稍甜。若問哪個好,蘆稷味道鮮」,甜杆的清香味比起任何水果都要濃烈。
相信大部分孩子沒有吃過甜杆,吃這個東西特別費牙,也容易割破嘴唇,一定要小心翼翼的處理堅硬的外皮,裡面的芯才是可以食用的原料。蘆粟根部的兩節,甜度最差,中間的四五節最甜。一般多少節呢?最長也有十多節。梢上有穗,如果發現穗黑了,甜杆才算是成熟,越黑越甜。
其實甜杆渾身都是寶,大多數人把甜杆當成甘蔗吃了,剩下的甜杆皮和高粱穗都扔了,它的穗可用釀酒或是作為畜禽飼料,甜杆皮纖維含量很高可用做建材板或是紙張,受制於沒有大面積種植,加上產量也不太高,劃拉一起也沒有多少重量,作為廢物就扔掉了,當然有點可惜了。如果您品嘗過它的滋味,我就問你甜不甜!
圖文原創,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