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美味記憶,東北人的甘蔗,我就問你甜不甜

2020-12-22 遼瀋美食

國慶節去農村小市場,孩子對它表示很好奇,「這是什麼,好吃嗎?」,如今城裡人沒見過很多農作物,稻子麥子都分不清楚,如果把原生態的食材拿出來,想必大部分人也都不熟悉,今天給您分享一份兒時的美味記憶,它號稱是東北的「甘蔗」,城市裡面確實很少見到這種東西,在東北的農村大地裡面到處都是它的身影,其實並沒有人刻意去種植它,只是生命力超級強,隨意在房前屋後撒幾顆種子就能收穫一大捆。 當然也可以作為飼料用,營養指標優於玉米,含糖量比青貯玉米高2倍,以前村裡人還拿它餵牛羊。

東北甜杆學名叫甜高粱,甜高粱也是高粱的一個變種,網上傳說是源自印度,現在已經被正名了,它幾千年前就在中國東北生長了,這種高粱與眾不同,冷不丁以為是玉米,其實比玉米杆要細一些。顧名思義,甜杆的主要食用部分就是莖部,莖部含有很甜的汁液,因此就成了我們小時候的零食,當然這種高粱也可以釀酒的,不過我沒喝過這樣的高粱酒。

它什麼時候最甜?就是結果的時候最甜,高粱熟了,它也甜透了。東北大地一般種植玉米,有些乾旱少雨的地區就喜歡種植高粱,當然是有一定原因的,因為高粱普遍具有抗旱、耐澇、耐鹽鹼,而且這種甜高粱對生長的環境條件要求不太嚴格,對鹽鹼的忍耐力比玉米還強一些,不挑什麼土地,所以大家都是隨意種植一些,就當成零食吃了。因為近些年不太種植高粱了,所以在東北高粱酒比較少見了的。

甜稈又名蘆稷(ji),很多人說稷就是高粱,高粱起源於中國北方,殷商時期就已經成為人們的主食,國家稱為社稷,社指土地,稷就是指糧食,可見稷的重要地位。有一句俗話說得好,「甘蔗老根甜,蘆稷到稍甜。若問哪個好,蘆稷味道鮮」,甜杆的清香味比起任何水果都要濃烈。

相信大部分孩子沒有吃過甜杆,吃這個東西特別費牙,也容易割破嘴唇,一定要小心翼翼的處理堅硬的外皮,裡面的芯才是可以食用的原料。蘆粟根部的兩節,甜度最差,中間的四五節最甜。一般多少節呢?最長也有十多節。梢上有穗,如果發現穗黑了,甜杆才算是成熟,越黑越甜。

其實甜杆渾身都是寶,大多數人把甜杆當成甘蔗吃了,剩下的甜杆皮和高粱穗都扔了,它的穗可用釀酒或是作為畜禽飼料,甜杆皮纖維含量很高可用做建材板或是紙張,受制於沒有大面積種植,加上產量也不太高,劃拉一起也沒有多少重量,作為廢物就扔掉了,當然有點可惜了。如果您品嘗過它的滋味,我就問你甜不甜!

圖文原創,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燃氣的爆米花引燃兒時的美味記憶
    燃氣的爆米花引燃兒時的美味記憶說起「爆米花」人們都不陌生,現在的街頭超市、電影院隨時都有「爆米花」的蹤跡,這是一種老幼皆宜的美味。然而,傳統的「爆米花」是如何製作的,現在城市裡的孩子們有不少人沒有見到過。
  • 筆尖|兒時記憶——兒時的味道
    人是感性的動物,常常不會對大事動容,相反常常被生活裡的小細節、小溫暖和小確幸弄得熱淚盈眶、記憶深刻,大概只為了我們兒時那份無憂無慮的跳脫和肆無忌憚的吃相罷了。有人說,兒時刻在記憶裡,深藏不露;也有人說,兒時刻在舌尖的味蕾裡,足夠你品味一輩子。生活從來都不會欺瞞人,讓你用足夠的時間親自用心去體會,如果非要說什麼印象更深刻,大概就數舌尖的味蕾吧,兒時的味道最獨特且有質感!
  • 東北人農家菜大全,追憶兒時味道!
    也是吃的最健康、最得勁兒的季節,講真,在東北你要是真想吃點好菜,你一定不能錯過農村農家菜夏天吃窩瓜?你一定鄙視小編沒文化,窩瓜是立秋的時候吃的,可是你沒聽說過地膜提前扣窩瓜吧,成熟的時間和豆角子差不多,你知道咋鑑別窩瓜熟不熟嗎?用手指尖扣,扣不動的就熟了。
  • 想念兒時的美味:菊花茄,媽媽的味道
    母親是個閒不住的人,一輩子辛苦為家操持。小時候覺得媽媽是萬能的,什麼都會做,什麼困惑都能幫我解決。我們小時候是個物質貧乏的年代,那時買不起零食,也沒有零食可買。不忙的時候或下雨陰天的時候母親就給我們做好吃的。
  • 想要的東北烤冷麵來了,地道的醬汁,調出記憶中的美味
    文/阿宏想要的東北烤冷麵來了,地道的醬汁,調出記憶中的美味!小吃吃的是地道,至於正宗誰也說不清楚,只要的地道好吃那就是正宗的。烤冷麵,在東北極為普遍,是黑龍江的風味小吃。現在大江南北都有烤冷麵的蹤跡,同樣要吃的記憶中的味道很難,無奈只好自己動手做烤冷麵。下面就推薦給大家地道烤冷麵的醬汁配料,以及烤制時的注意點,讓烤冷麵味道回歸東北味。東北的口味屬於大開大合的類型,有著東北人爽朗的一面,像大蔥蘸醬就是把兩種截然不同的味道融合在一起,給人味覺上極刺激。
  • 東北人家門口可吃到地產甘蔗 農業轉型讓他收益增加30倍
    2019年,無意間他在網上看到了甘蔗種植的新聞信息,一下子觸動了他敏感的神經。於是,他開始有意識地搜羅關於甘蔗種植的相關內容,並很快找到了適合東北種植的種源。說幹就幹,餘成波和好友陳軍威兩個人親自到山東引進甘蔗種苗。當大家還沉浸在元宵佳節的喜慶氣氛中時,他倆已經開始了一年之初的忙碌,那就是培育甘蔗幼苗。
  • 看完東北人特有的「6大凍」,南方人不淡定了:我們有「6大烤」
    前幾天網絡上不少有人曬東北人特有的凍貨,,有凍柿子,凍梨,凍豆腐,凍餃子,凍粘豆包,凍魚以及東北特有的在直接將雪糕擺在路邊賣,完全不用擔心雪糕化掉,這對於南方人來說,絕對是見不到的景象。這不就有不服輸的南方網友做出了回應:我們有「6大烤」,一時之間在網絡上引起了的廣大網友的圍觀。大家都對東北的凍貨很熟悉了,那麼你知道南方的「烤貨」都有那些麼?
  • 誘人的野味,兒時的記憶
    誘人的野味,兒時的記憶圖文:楊有根編輯:小阿飛             又是一個細雨濛濛的雙休,起來的比較遲些了,吃過早飯後,陪著妻子一道去菜園搞點生態原生菜,看到路旁的這野果,讓我想起了我兒時的記憶我們和同齡的小夥伴,小心翼翼的經歷著各種人生第一次,第一次下河遊泳,第一次捉知了,第一次下河摸魚🐠……每一個第一次,都給我們留下了終生磨滅不掉的記憶,不管在哪兒都能記起家鄉的風,家鄉的雲,家鄉炎熱夏季搖動的蒲扇,冬夜裡坐在火爐上冒熱氣的水壺。在記憶深處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農忙時那遍地而生的野果,至今記憶深刻。
  • 麵粉原汁原味的吃法—炒麵粉,兒時記憶中的美味
    這兩天我特別懷念兒時的美味炒麵粉。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下帶著兒時美好回憶的炒麵粉的做法。經過炒制的麵粉,其中的蛋白質、澱粉、碳水化合物沒有受到破壞,而且更加有利於被人體所吸收,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並且可以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 火候臻三環古法泥模鑄鐵鍋,網友評:兒時記憶深處的味道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想必都會對土灶臺印象比較深刻,火紅的灶臺和鏟子翻炒的響聲,組成了兒時最美妙的畫面,這才是印象中家鄉最美味的佳餚,而這些來源於記憶中最難忘的柴火土灶!然而歲月依舊,兒時記憶深處的土灶和柴火,早已慢慢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代替的是各種越來越先進的智能灶臺,難道這深藏於記憶的味道就不能還原?
  • 兒時的記憶
    兒時的夏季,只穿搖褲,打著光腳板,與同伴牛兒,去網點燈貓,不小心被竹林邊的霍麻霍了,痛得鑽心,牛兒給霍處吐了幾啪口水,手摸摸幾下,痛減輕了,我還是顯得眼淚骨朵的。時近下午一點,我穿著溼漉漉的瑤褲,肩搭背心,趕著一身黃泥巴,尾巴摔得溜圓抽打著身邊蚊子的牛兒回家,小狗也顯得熱,尾巴打著圈,伸著舌頭,喘著粗氣慢悠悠地跟在我後頭,關上牛圈門,見屋門緊閉,找出鑰匙把門打開,見桌擺著還冒著熱氣的荒瓜湯和包穀沙飯
  • 【那些人那些事第65篇】兒時美食的記憶
    【那些人那些事第65篇】兒時美食的記憶何麗2020-4-23小時候特別盼望過年,因為只有過年才能有新衣服穿,有鞭炮放,最重要的還是有好吃的
  • 山歌之甘蔗甜甜是人個,妹我閒想也難求.
    五月十三逢甘棠,妹兒成群結隊行。閒有魚蝦卯慪氣,總夠老貓波肚膨。想妹一日當三秋,想到江河水斷流。燈草架橋人踩斷,為妹一心掛兩頭。人講哥有黑甘蔗,伸手求哥給一兜。白日擔去圩上擺,尼人睇見都互頭。哥根甘蔗黑油油,妹我盡想吃頭留。眼見條蔗姜大文,給妹口水滴修修。想吃甘蔗你就講,白日到夜哥叩頭。滿園甘蔗任你選,那條中意要那兜。
  • 手爪爪癢幹拌麻辣燙冒菜開創者讓我找到了兒時記憶
    手爪爪癢幹拌麻辣燙冒菜開創者讓我找到了兒時記憶 2020/09/23 15:42 來源:廠商供稿 瀏覽:399
  • 這是我記憶中母親的味道,簡單、方便、美味
    這是我母親在我記憶中做出的味道,手卷面簡單、方便、美味,麵條在世界、中國人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尤其像麵條,特別是中原地區、山西切片面、蘭州拉麵、重慶小面、河南燉麵條、安徽板面、上海蔥油拌麵、張家口釉面已經成為當地的特產之一,當然,外國很多各地還有各具特色的義大利麵,朝鮮涼麵,義大利麵也別具一格,
  • 出嫁的姑娘想念媽媽飯菜的香味,追尋兒時的記憶,複製一樣的美味
    鄰居奶奶給了我一包洋芋頭,二十多年沒有吃過了,連名字都忘了。記得小時候,每到洋芋頭出世的季節,媽媽總會買一些回來做給我和姐姐吃。小時候特別挑食,媽媽總是變化著花樣做各種各樣的美食給我們吃。雖然在家從來沒有抓過鍋鏟,但媽媽做菜的每個步驟卻深深的刻在了我們的腦海。
  • 用一篇文章,喚起你兒時記憶中的味道!
    「老闆,還是老樣子哈,今兒天真熱,」「好咧,你先歇歇,馬上就好」!兒時的最愛,絲絲縷縷交織在一起,青椒、胡蘿蔔,肉絲完美的融合,來一大口,酸酸甜甜好美味!有一種幸福叫做魚香肉絲拌米飯,想想就流口水(此刻,小編口水流的不止三尺了)。
  • 【好文】兒時的記憶
    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兒時的記憶不時浮現,但大多數已被逐漸淡忘,我時常想,一些有趣的事,會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被人們忘卻,而把它記錄下來,到是一件有意義的事。下午休閒時,人們會在自己沿河的平房頂或陽臺上,或坐、或躺,或沐浴陽光,或感受河邊的清涼,一眼望去平靜的河面,波光粼粼,時而會有一群白色的鴨子或大鵝在河面上悠閒地的遊弋,魚兒時不時也會調皮的跳出水面,你永遠不知道水下面會是怎樣熱鬧的景象。我十歲前的兒時童年就在這裡度過,總會與水結緣。
  • 有一種排場,叫東北人的流水席!
    ▼男的就殺豬殺雞,幹點兒力氣活兒。尤其是殺豬得好幾個人一起上!第二類:東北肉菜類!肘子!有人問:這飯菜在大飯店吃不到嗎?你還不懂嗎?吃東北人的流水席,和四鄰八坊坐在一起,少則幾百人,多則上千人。一次流水席,就能把鄰裡的幸福放大好多倍。而不是吃完了就走,接到人家結婚的電話就頭疼!就躲!
  • 繼廣西李子後,當地的「甘蔗」火了,比樹還要粗,皮用手就能撕開
    大家好,這裡是美味吃吃看,我是愛生活愛美食的吃吃。品味生活,看人生百態。吃吃小時候看過一部非常好看的電視劇,是TVB版本的《牛郎織女》在驚嘆織女美貌的同時,吃吃對這一段故事情節也非常感興趣。白玉甘蔗皮很薄很軟,甘蔗的蔗節比較粗,但是吃起來口感非常酥軟,小朋友都能獨自輕鬆地吃完一節。蔗皮用手就能撕掉,所以吃起來就不會費牙了,就算是吃吃這樣做了烤瓷牙的人也能吃,簡直是我們愛甘蔗人士的福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