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鴻溝邊的呼聲,不可置若罔聞

2020-12-27 瀟湘晨報

□ 蔣 蠡

前天,石峰區張爹爹致電晚報熱線28829110反映:家裡快沒電了,我想交電費,可是不會用智慧型手機,他們要我去文化路電力營業點繳費。天氣這麼冷,子女又不在身邊,要不要為我們老年人考慮啊?希望晚報幫忙問問,為啥取消繳費網點?(詳見本報15日A11版報導)

又見數字鴻溝典型案例,只是沒想到,這次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作為已經習慣了手機交電費的人,筆者看了這篇報導才知道,城區現場繳納電費的網點只剩下3個了。整個城區3個網點,夠嗎?這個問題,記者本想問問國網株洲供電公司,並給工作人員留下了聯繫方式,但截至當日發稿時,該公司並未回復。退而求其次,這個問題只好由張爹爹們來回答。自然,答案是非常明顯的。

如果覺得一個人的投訴不夠有說服力的話,還可以看看記者從市長熱線得到的數據:近段時間以來,至少有30餘名市民建議恢復郵政網點、超市等電費現場繳納點,而致電的,多數為老年人。

如果覺得30多個人的需求還不值得理會的話,不妨再看看原來網點每天發生的事情。僅在天元超市一個老網點,旁邊自來水、有線電視等窗口的工作人員表示,自電費網點撤走以來,「不時有老人來問我們,為啥不能交電費,每天最少要解釋十多遍。常常有老人不理解,還罵我們,真是冤枉。」撤走網點的決策者,應該去現場聽聽老人們的「罵聲」,面對面向老人們解釋為什麼要撤走,或許,這能幫助他們更新對這一決策的理解。

並不是說,撤走網點就不對,但撤走的理由必須要能服眾。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城區只保留3個現場繳費網點?有多少人需要現場繳費?他們的需求,是不是以儘可能便利的方式滿足了?對這些問題,電力部門應給出合理的回答。否則,人們就會進一步發問:提供公共服務的部門與單位,可以只考慮自己省事,而不顧服務對象方不方便嗎?

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明確指出,對於生活繳費等高頻服務事項,應保留線下辦理渠道,並向基層延伸,為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務。該方案出臺後,本報報導了株洲一些部門在消除數字鴻溝方面所做的努力,他們的經驗與舉措雖各有不同,但心中裝著服務對象,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卻是一致的。這樣的部門越多,這樣的舉措越多,一座城市的宜居、幸福指數也會越高。衷心希望,此次報導涉及的部門也加入這樣一支為城市增光添彩的隊伍,而非成為拉大數字鴻溝的反面典型。

【來源:株洲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如何助「老」跨越數字鴻溝
    文件一經發布,即獲得無數人點讚,並引發了全社會更多的思考:智能時代,如何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網上消費支付受阻、無健康碼出行不便、網上就醫不會掛號……一系列場景表明,我們這個社會必須正視「老」難跨越的數字鴻溝問題。事實上,數字鴻溝會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比如,引發數字貧困。當某個空間或人群在數字信息供給能力、數字信息獲取能力、數字信息應用能力上分別或均處於缺乏的狀態,即可認為處於數字貧困狀態。
  • 助老人跨過「數字鴻溝」
    手機行動支付購物、線上掛號預約醫生、刷臉驗證身份領取養老金……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大多數人可以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智慧生活便利之時,一道難以逾越的「數字鴻溝」卻橫亙在老年群體面前。如何讓老年人適應數位化社會,讓他們也能分享數字紅利,是擺在社會面前的一道必解題。
  • 人民論壇網評 | 填平數字鴻溝,助力老年人樂享智能生活
    數字時代,老年人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用戶群體。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6月,中國已有9.4億網民,其中60歲及以上網民佔10.3%。由此可見老年人在網絡環境中存在大量的需求。但是,智能技術的革新與普及為老年人帶來諸多不便。在生活場景中,老年人因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而面臨支付困難等難題。幫助老年人解決在數位化社會中遇到的困難十分必要。
  • 跨越「數字鴻溝」「60後」擁抱網際網路
    隨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你的父母是否也有適應智能化生活的困難?你是否會手把手幫助父母跨越「數字鴻溝」?當「90後」老網民遇到「60後」新網民,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聽「90後」編輯記者講講父母適應智能化生活二三事。
  • 解決老年人面臨「數字鴻溝」問題的探討
    但是對一些老年人而言,面對智能時代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卻面臨「數字鴻溝」的問題。如何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早日實現「數字脫貧」,已成為全社會不得不正視的重大課題。探尋解題之道是本文的宗旨。一、解決老年人面臨「數字鴻溝」的必要性(一)解決老年人「數字鴻溝」,對於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具有戰略意義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再議數字鴻溝:網絡社會的邊緣群體
    數字鴻溝的發展態勢:分化與彌合北京大學網際網路研究院院長彭波在他的最新研究《我國消弭數字鴻溝的新機遇與新路徑探析》中表示,中國網際網路從上半場的信息科技時代走向下半場的數字科技時代,硬體連接已經普及,網際網路物理接入類型的一級數字鴻溝基本解決,但網際網路技能和使用類型的二級數字鴻溝繼續擴大。
  • 幫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來信與訪談)
    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他們能夠跟大多數人一樣,充分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是擺在有關部門、企業、社會面前的一道現實課題。智能服務「適老化」程度低,老年人使用有障礙有讀者來信反映,一些手機程序、智能化設備、網站等沒有充分照顧老年用戶,導致老年人與現代社會之間形成一道「數字鴻溝」。
  • 山西通信業用心拉近代際「數字鴻溝」
    這種橫亙在代際之間的「數字鴻溝」現象,已經體現在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成為資訊時代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為讓老年人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解決部分老年人在生活中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等困難。截至目前,山西聯通在全省自有門店統一設立了老年人服務專席,為老年人提供耐心細緻的諮詢、指引等便利化服務和幫助,通過「隨心享」服務,實現固網裝移修隨叫隨到;山西移動簡化業務辦理流程,在具備條件的100餘家廳店設置無障礙通道,通過網格化渠道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預約便捷服務;山西電信營業廳則設置「愛心專席」,優先受理老年人辦業務和諮詢,提供進廳無障礙和預約上門服務……一系列的行動措施讓「溫度」化「制度」,「鴻溝
  • 三人行|消減「數字鴻溝」,讓城市有「智慧」,更有「溫度」
    那麼,在「數字鴻溝」依然存在的情況下,東莞要如何做才能消減「數字鴻溝」,讓發展成果惠及全民?本期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漆亞林,特區港澳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武文杰,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羅昕探討上述問題。記者:您如何看待「數字鴻溝」這一社會經濟現象?
  • 中國WTO研究會會長崇泉:彌合數字鴻溝是國際社會緊迫任務
    中國WTO研究會會長崇泉:彌合數字鴻溝是國際社會緊迫任務 澎湃新聞記者 周頔 2020-12-10 18:46 來源:
  • 在評論「數字鴻溝」下面,帶上老人一起慢跑
    這些數據意味著,在數字生活中,那些不能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正被「數字鴻溝」拖入生活諸多方面不便的困境。不同年齡組對新技術的接受程度存在差異,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這種差異不斷加深,形成了差距,造成了老年人的不平等狀況。老年人上網的社會經驗和社會關係的局限性,以及保守的心理,使他們成為旁觀者的旁觀者。
  • 高考模考作文|「百校聯盟」12月份聯考「數字鴻溝」主題原創作文
    2020年8月,一段「老人無健康碼乘地鐵受阻」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引發公眾對於老年人遭遇「數字鴻溝」窘境的熱議。對此,有人認為,老年人在網絡時代遇到了更多障礙,社會必須要管。也有人認為,活到老學到老,只要擁有一顆不老的心,老年人也能跨過「數字鴻溝」。還有人認為,數字時代需要跨過「數字鴻溝」的又豈止是老人。上述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
  • 如何幫助老年人逾越「數字鴻溝」成考題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老年人面臨的掃碼難、就醫難、支付難等問題被置於「放大鏡」下,考驗著老年人持續學習能力的同時,如何幫助老年人逾越「數字鴻溝」成為當下社會的一道考題。今年9月,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4億,其中,60歲以上的網民群體僅佔10.3%。
  • 打通「人工難」堵點,暢通「數字鴻溝」
    前不久一老人冒雨現金交醫保被拒一事,讓老年人的「數字鴻溝」問題再一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而隱藏在「數字鴻溝」之後的,則是老年人無法擺脫「人工難」的困境。現如今,智能技術運用已滲透進大多數行業領域及服務機構,購物、醫療、出行、生活繳費等日常型消費都離不開行動支付。部分行業甚至已實現全行動支付,不設人工窗口或僅提供諮詢服務,但這對使用智能設備有困難的老年人來說無疑是不人性化的。
  • 智能服務「適老化」程度低 如何幫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
    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他們能夠跟大多數人一樣,充分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是擺在有關部門、企業、社會面前的一道現實課題。智能服務「適老化」程度低,老年人使用有障礙有讀者來信反映,一些手機程序、智能化設備、網站等沒有充分照顧老年用戶,導致老年人與現代社會之間形成一道「數字鴻溝」。
  • 「現金排斥」問題仍存 如何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如何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老年人去交醫保卻被告知「不收現金只能手機支付」、個別商鋪掛出「不收現金」標識牌……日前網絡上曝出的這些信息,再次引發社會關注「數字鴻溝」問題。記者在北京走訪多個老年人高頻消費場所後發現,目前,醫院、大型商超、地鐵、公交車均支持現金支付;菜市場、便利店等小型商鋪更偏好行動支付,甚至有拒收現金的現象,但多為「沒零錢可找」的無奈之舉。
  • 貼心服務消除老年人乘車「數字鴻溝」
  • 支付難、看病難 2億「銀髮族」如何跨越「數字」鴻溝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我國2億多老人中,相當一部分正飽受「數字鴻溝」困擾,支付、看病、出行面臨諸多困難。有調研顯示,60歲以上人群中使用電子支付的比例僅為50%左右,尤其是在數位化程度較高的城市中,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更加凸顯。
  • "置若罔聞"用英語怎麼說?
    「置若罔聞」,漢語成語,意思是放在一邊,好像沒有聽見似的。例句:過去,他們往往對這種要求置若罔聞。In the past they've tended to turn a deaf ear to such requests.他們要求釋放人質的呼籲被置若罔聞。Their appeals to release the hostages fell on deaf ears.
  • 如何幫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代表建議在國家層面推進老年教育立法
    對於老年人遇到的「數字鴻溝」等問題,一些地方選擇用立法方式加以破解。11月13日,安徽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安徽省老年教育條例》,期望以此來加快推動老年教育發展,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記者注意到,在此之前,已有天津市等地對老年教育進行了專門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