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全部成為F》在懸疑推理劇的背後包含著很多更具深意的內容,在之前介紹了多重人格和倫理之後,本文介紹的全劇最深的內涵——自由。
在第一話中,開場犀川教授和萌繪的對話中,教授就提出了一個關於自我的假設。教授說每天睡醒之後,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是同一個人嗎?以電腦為例,每次開機裝載指定的OS一樣,因此自己可能每天只是根據「自己」這個設定,來扮演這個角色而已。這個問題反過來說就是因為肉體的存在,所以我們的靈魂被製作成「自己」的樣子,也就是提出了肉體限制了靈魂的問題。
隨後教授提出了想見真賀田四季博士的願望,當萌繪問到原因時,教授的回答是為了脫離這個世界,大概也是想要找到脫離肉體限制的方法吧。
在第五話中,教授和萌繪討論到博士殺死雙親的案件時,教授認為對於博士是不能忍受限制自己自由的事的,提出了本劇的哲學核心:人從出生以來具有多重人格,經常自我矛盾,思想更多元化。隨著成長為了配合唯一的肉體,大腦會統合這些人格製造出一個沒有矛盾的人格。最終所有人只能在肉體的約束下活著。教授認為博士具有多重人格,是更純粹的人類,所以要和博士討論「自由」的問題。
在第十話中,萌繪與博士的對話中質問博士是因為不倫戀而殺死雙親的時候,博士回答是的,因為沒有人告訴她不能這麼做。所以說還是因為教育的缺失,導致博士缺少倫理觀念,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作為一種生物,博士確實是個更天然更純粹的人。
在第十話,揭露案件謎底的時候。教授談到在虛擬機的狀態中,自己脫離了肉體的限制,這就是他想要的自由。博士也對萌繪說道,你也應該曾經希望過從一切束縛中解脫,得到真正的自由。但是你並沒有那麼做,因為有教授陪著你。
這裡指的自由就是死亡。如同道流在思考「我是誰」這個問題後,開始動搖了執行博士指令的想法,因為不能理解博士的做法,因為想要「自由」(當然這些只是教授口述的),所以選擇了死亡。劇情中並沒有說明是自殺還是被博士殺死。
在全劇的最後提出只有死亡才是通向自由的途徑。死亡是原始的狀態,活著才是一件異常的事情。活著就像生病一樣,當病好了,生命也就消失了。
從我的理解,作為一個人類,縱觀歷史,成為屍體的時間遠比活著的時間要長得多。如教授所言,我們會和與我們發生過聯繫的人事物產生羈絆。當存在羈絆的時候,就會產生限制。有的限制並不一定是對自身的限制,但是因為與對方有關係,就要考慮對方的立場和感受,也是一種限制。所以像博士這樣與世隔絕的人才更加自由。所以才會有這種與被監禁的人討論自由的看似荒唐的事。
人類一直在尋找得到自由的方法,天主教宣揚死後升入天堂,道教宣揚得道飛升,佛教宣揚涅槃解脫,都是要擺脫肉體,離開塵世,沒有了一切的牽絆,對於凡人來講似乎只有死亡才能做到真正的自由吧…
以下內容劇透嚴重,請未看本片前勿觀看。如已經觀看,歡迎與作者海鮮君進行探討。
我心中的疑問:
其實在全劇中一直有一點沒有搞明白。在第十話中,教授和萌繪最終和博士在虛擬機中見面並揭開案件的答案。
從劇情來看,說的是博士計劃讓道流殺死自己,再以博士的身份活下去。因此讓道流在媒體上露面,以偽裝成博士的形象。但是在道流和萌繪會面時,道流的思想動搖了,拒絕了博士的計劃。最終博士利用道流的屍體逃了出去。
但是從案件的準備來看,一是設置了全F這個木馬來破壞監視系統,二是安排了所長假裝帶博士的妹妹來島以魚目混珠;所以這肯定是個逃脫計劃。假如博士希望道流能夠逃走的話,不是應該隱藏她的信息,如同沒有這個人一樣的,不是更好嗎?假如道流以博士的形象逃出去,不是會馬上被抓回來嗎?
我怎麼覺得,博士就是計劃讓道流頂替自己的形象,再讓道流頂替自己去死,好讓自己偽裝成妹妹的樣子逃走呢?這到底是作者邏輯上的錯誤,還是博士對教授他們說的謊呢?也許博士並不是想要精神的自由,更想要肉體的自由吧……
(全特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