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實施「大共享+小學院」模式 多所知名...

2020-12-27 瀟湘晨報

南靠南灣自然保護區,東西兩側分別毗鄰黎安港潟湖和新村港潟湖,坐擁「三山兩水」生態格局的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充分證明了海南以最優質資源、最真誠的態度,大力引進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下好教育優先發展「先手棋」的堅定決心。

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先導性項目之一,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承擔著中國教育對外開放試驗田、壓力測試平臺和集中展示窗口的重任。今年6月初該園區在陵水黎族自治縣黎安鎮揭牌以來,建設進度、項目打造取得了哪些進展,未來會有哪些知名高校在這裡落戶辦學?日前筆者對該園區進行了探訪。

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規劃建設效果圖。

多所知名高校攜豐富國際教育資源入駐

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坐落於美麗的黎安半島,地處被稱作「黃金緯度」的北緯18度,佔據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根據規劃,該園區範圍達12.72平方公裡,一期規劃面積581公頃,一期建設用地面積424.72公頃。

海南省教育廳自貿辦專職副主任路劍威介紹,對標海南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對教育發展的新要求,該園區主要服務海南「三區一中心」國家戰略定位,支撐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我們注重突出國際化和開放型特色,積極引進境內外一流教育資源,舉辦一批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並引進境外一流理工農醫類大學獨立辦學,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教育機構及教育服務機構。」

截至目前,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已籤約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高校,規劃辦學規模約3萬人。

其中,中國傳媒大學的合作辦學高校包括英國考文垂大學、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等;北京體育大學合作辦學高校包括葡萄牙裡斯本大學、瑞典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波蘭格但斯克體育大學、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等;中央民族大學合作辦學高校包括美國查塔姆大學、愛爾蘭國立科克大學、法國土魯斯第二大學等,實力雄厚、資源豐富。

目前,這3所高校的海南國際學院籌備辦公室均已掛牌成立,正在註冊登記當中。

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規劃建設效果圖。

辦學優惠政策力度大涉及面廣

很多高校十分關注,在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辦學能享受到哪些優惠政策?

路劍威舉例:一是以劃撥或出讓方式優惠提供辦學用地;二是學費標準由學校根據辦學成本自主確定;三是教學科研設備和儀器、基建用進口設備和物資可享受零關稅。同時,海南省還將對入駐高校給予辦學經費補貼;對於公辦院校,由省財政按海南省學生生均綜合定額標準納入預算安排,由各高校統籌使用,鼓勵其加快擴大辦學規模。此外,試驗區建設實行「特別極簡審批」制度。

「我們還將利用該園區,做好國際高中和試驗區中外合作辦學的協同發展,提升海南國際學校辦學品質,讓更多國際高中生到陵水的高校就讀,打造海南國際教育品牌。」路劍威介紹,該園區對引進的外籍高級管理人員以及長期工作或投資的外國人,進一步提供辦理口岸籤證、長期籤證、居留許可和永久居留便利。此外,引進的學校高層次人才和管理骨幹,還可以在個人所得稅、購房、購車、子女入學、醫療等方面,按照規定享受國家和海南有關政策。

筆者還了解到,根據有關政策,在該園區入駐學校工作的外國高層次人才不僅可以參與我國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還可以擔任重大項目主持人或首席科學家。同時,我省將支持該園區入駐學校在海南設立大學科技園、眾創空間等,鼓勵設立科技企業孵化器,積極參與建立海南全省科技企業孵化器網絡;支持建立國際離岸創新創業示範區,推動國際科技成果等在瓊集聚流通。

本版圖片由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提供

「大共享+小學院」模式提高資源使用率

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體現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方方面面。

為將珍貴的自然資源充分用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堅持實施「大共享+小學院」模式,即園區內的公共教學樓等設施將由入駐高校共享使用,專業教學科研樓則相對獨立使用,逐步形成多所辦學機構聚集、學科交叉融合、辦學資源共享的格局。

「大部分高校校園內存在公共空間過剩和浪費的現象,而共建共用的『大共享+小學院』建設思路恰好解決了這一問題,提高了公共資源使用和管理效率,進一步提升公共資源服務水平。」該園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吳淑和說。

據介紹,為了給各高校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該園區一期共分9個共享區項目、9個校園道路項目、各高校獨立學院樓項目三個批次推進。其中,9個共享區項目包含體育場、圖書館、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公共教學樓、公共實驗樓、學生食堂、學生生活區(一、二區)、教師公寓等,總建築面積約35萬平方米。

從規劃圖可以看到,園區9個共享區的設計兼具國際化、本土文化以及區域特色等特點。以園區圖書館舉例,俯瞰可以看到一朵盛開的海南省花——三角梅,立面裝飾則採用黎族圖騰文化元素,將象徵吉祥寓意和美好願景的甘工鳥圖騰紋樣進行當代化呈現,同時,海南民歌《請到天涯海角來》的五線譜韻律也將在立面上展現。

目前,9個共享區項目已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9個校園道路項目及各高校獨立學院樓項目也啟動了初步設計等相關工作。吳淑和說,公司將力爭在今年8月啟動公共教學樓和學生生活二區的建設工作,抓好起步區建設。

超常規舉措跑出自貿港「加速度」

根據計劃,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要在2022年9月實現高校入駐辦學。意味著該園區要在2年內完成項目起步區的建設,但依照傳統的項目建設模式至少需要5年時間才能完成這一任務。

要又穩又快地推進項目建設速度,需要該園區以超常規的認識、舉措、行動和實效,跑出自貿港建設「加速度」。

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管理局籌建工作組成員周聰介紹,為此,該園區創新工作思路,採取超常規舉措,在試驗區創新實施「規劃、課題、勘察、諮詢、設計」一體化園區項目建設工作新模式,把工程項目前期工作分散的招標方式和串聯的開展方式,創新性地轉化為集中招標和並聯開展的新方式,改變了傳統上位成果指揮下位成果的單向工作方式,實現了宏觀和微觀、上位和下位、規劃和實施、整體和個體之間的相互指導、相互補充、緊密銜接,是加快海南自貿港基礎設施建設的新舉措,壓茬推進重大建設項目的新手段。

「五位一體」工作模式成果如何?周聰表示,實施新模式後,前期工作時間整體上縮短了19個月——2月7日,園區概念性規劃獲得省領導小組確認;3月6 日,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通過專家評審,4月30日獲得批覆;第二批「三縱六橫」9個主幹路網項目預計11月中旬動工建設;同步啟動第三批項目謀劃工作。在控規批覆前,修建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已同步開展。

「當前,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的總體藍圖已經繪就,項目建設正在全力加快推進。」省教育廳自貿辦主任鄒文濤說,園區將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國內重點高校聯合境外知名高校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國際知名的境外理工農醫類大學在試驗區獨立辦學,引進知名國際高中、國際幼兒園等優質教育資源,引進和培育有廣泛影響力教育機構及教育服務機構,將園區打造成為國家級教育創新發展示範區,高素質、國際化、創新型人才培養基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學生留學重要目的地,以及新時代中國教育對外開放新標杆的集中展示窗口。

【來源:南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探訪重點園區 | 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入駐高校政策福利多
    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管理局籌建工作組成員周聰向記者介紹說,文黎大道延伸線尖嶺段是聯通陵水縣城與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路網、水網、電網、氣網、光網等「五網」基礎設施的主要通道,道路全長6.35公裡。「通車後,從陵水高速公路至園區約只需10分鐘,對園區形象宣傳、園區項目建設推進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落戶新村港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5月6日訊(記者 譚琦)近日,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正式批覆《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一期)控制性詳細規劃》,將在陵水新村港打造我國一流大學中外合作辦學聚集平臺、國家教育創新發展示範區、高端國際人才培養規劃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學生留學重要目的地
  • 部省會商暨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工作推進會舉行
    會前,陳寶生、馮飛分別代表部省雙方籤署《教育部 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加快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合作協議》。馮飛代表省政府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學術委員會主席陳十一頒發聘書。  教育部有關司局,部屬各有關高校,三亞市、陵水縣,省直各有關部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試驗區,全省各高校,各市縣教育部門行政部門有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共同加快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合作協議》都有哪些內容?
  • 政策支持海南建設國際教育創新島
    12月24日,教育部與海南省政府籤署《共同加快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合作協議》,雙方就海南深化教育改革開放工作進行會商,加快推動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省委副書記、代省長馮飛出席會議並講話。
  • 籤約教育項目110個 總投資約300億元 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蹄疾...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4日消息(記者 黃婷 實習生 王春迎)12月24日,教育部與海南省人民政府部省會商暨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工作推進會在陵水黎族自治縣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蹄疾步穩。
  • ...共同推進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打造新時代中國教育開放發展...
    打造新時代中國教育開放發展新標杆12月24日,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籤署《教育部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加快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合作協議》,並召開部省會商暨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工作推進會,進一步推動海南在教育現代化區域創新試驗上接續發力、改革創新,打造新時代中國教育開放發展新標杆。
  • 2020海南教育十大亮點
    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全面啟動建設。面對一場場大考,海南教育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用熠熠生輝的閃亮數據,交出了一份令全省人民滿意的答卷。  本期《教育周刊》對2020年海南教育工作十大亮點進行盤點,以饗讀者。  1  國際教育創新島  順利開局  2020年,一批標誌性、先導性項目先後落地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並取得初步成效。
  • 創新「試驗田」 激蕩新動力
    這樣破紀錄的速度,源自於一項名為船舶登記「一事通辦」的改革:海南將船舶從建造到投入運行所需要辦理與船舶登記相關的海事政務事項作為「一件事」,實行「一窗受理、協同審批、無縫銜接、全程服務」,打造高效船舶登記的「海南模式」。該制度創新案例,也入選了海南自貿港第九批制度創新案例。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 陵水拆除黎安潟湖養殖漁排
    海南日報椰林8月20日電 (記者梁君窮)8月20日,陵水黎族自治縣綜合執法局、黎安鎮政府等部門繼續開展已持續多日的黎安潟湖養殖漁排拆除清理行動。目前黎安潟湖的環境整治工作已完成海上漂浮物、海螺海草養殖物品的清理,正集中開展潟湖內養殖漁排拆除清理工作。
  • 陵水公布黎安潟湖汙染情況整改方案:從源頭上解決對潟湖海水的汙染
    2020-09-04 08:42:47 來源: 南海網陵水頻道 舉報
  • 浙江省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定下目標
    昨天,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獲悉,《浙江省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建設方案》)已於近日正式印發實施,到2022年,數字經濟增加值達到4萬億元以上,佔全省地區生產總值(GDP)比重超過55%。
  • 陵水創新宣教方式 讓全民禁毒「流行」起來
    近年來,為打贏新時代禁毒人民戰爭,陵水積極探索開展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禁毒宣傳教育活動,從彩妝徒步、VR體驗、青少年特訓營,到山歌廣場舞、原創三字經、鄉村大講堂……充滿創意的新時代傳播方式,讓禁毒宣傳在群眾中「流行」起來。陵水開展戒毒心理治療。
  • 創新築高地 開放綻活力 陝西自貿試驗區西鹹新區高質量發展正澎湃
    成立3年來,陝西自貿試驗區西鹹新區積極落實各項試點任務,在投資貿易、人文交流、差異化改革等領域先行先試,累計形成88個創新案例,其中18個案例在全省複製推廣,8個案例被列入全省「最佳實踐案例」,「一站式」境外投資服務平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物數位化交流合作平臺體系創新模式、微信辦照等3個案例被評為第一批全省「最佳實踐案例」;機場協同運行新模式、文勘前置工作模式、「長安E貸」線上體系創新金融服務模式
  • 昆明發布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實施方案
    支持發展基於工業網際網路的大數據採集、存儲、處理、分析、挖掘和交易等跨境服務,推動數據資產的商品化、證券化,探索形成大數據交易新模式。10.創新智慧財產權運營維護推動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產業專利導航決策制度和政策,實施地理標誌運用促進工程,開展多類型智慧財產權協同運用,建設區域地理標誌運營中心,打造國際化農產品品牌運營平臺。
  • 浙江自貿試驗區杭州片區如何推進?答案來了
    杭州網訊 12月24日,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杭州片區建設推進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針對廣大市民極為關注的自貿試驗區杭州片區的建設問題,方案正式公布。聯動創新區形成與自貿試驗區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政策互通、布局統籌的協同格局。輻射帶動區範圍包括杭州全市域,構築全市一體化高質量開放發展新體系。圍繞「數字」做文章,5大任務23項舉措公布圍繞自貿試驗區杭州片區發展目標,會上公布了重點實施5大任務23條措施,包括數字貿易、數字產業、數字金融、數字物流、數字治理等5方面。
  • 陵水:推動潟湖生態環境整治成效明顯
    原標題:陵水:推動潟湖生態環境整治成效明顯海南文明網訊 為全面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和省生態環境保護百日大督察第七督導組約談要求,連日來,陵水黎族自治縣強化工作措施,結合「絕戶網」清理行動,持續推動陵水黎安、新村潟湖生態環境整治,整治工作成效初顯。
  • 四年求變圖強,內蒙古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發展碩果喜人
    四年求變圖強,內蒙古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發展碩果喜人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內蒙古區位、自然條件獨特,發展大數據產業具有比較突出的優勢。2016年10月8日,內蒙古獲批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成為國內首個大數據基礎設施統籌發展類綜合試驗區。
  • 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19年年底出爐 48條...
    昨日,天津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新聞發布會舉行,詳細介紹了《行動方案》的特色與亮點。其中48條改革創新措施是全國首創,佔總量的近一半。例如支持開展飛機拆解維修業務,搭建二手飛機、二手航材及飛機零部件交易流轉平臺;爭取適航取證便利化措施;進一步提升天津自貿試驗區航空產業優勢,打造飛機製造、檢測、維修、拆解、租賃、資產處置全產業鏈,加快建設亞太高端檢測維修基地,搶佔境外飛行器維修和處置國際市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