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鳳凰網奇點商業
日前,泡泡瑪特通過港交所聆訊,意味著中國最大的潮玩公司要正式登陸資本市場,「盲盒」背後的大時代已然到來。
而很多人對盲盒還並不是十分了解。盲盒裡面通常裝的是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或者設計師單獨設計出來的玩偶。
之所以叫盲盒,是因為盒子上沒有標註,只有打開才會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不確定的刺激會加強重複決策,因此一時間盲盒成了讓人上癮的存在。在95後的年輕人眼中,這是一個潮流的新寵。
那麼,盲盒是如何撐起中國新潮玩的呢?
盲盒心理:
拆盒子很爽,不知道裡面是啥更爽
如果你不知道盲盒是什麼,那你總知道扭蛋是什麼吧!沒錯,盲盒最初正源於日本,一個小盒子裡裝著不同樣式的玩偶手辦來按系列售賣,每個系列約有12個款式,玩的就是打開後才知道是啥的刺激和心跳。
玩友們寧願花幾萬塊錢去抽,也不願意直接花錢買現成的,畢竟玩盲盒最開心的就是開盒的那一刻,幾十塊錢開出極品那種感覺比中了彩票還開心。
如果你規規矩矩完整展現在大家面前,那它只是小眾圈子玩的手辦;但套上了盲盒的神秘頭套,它就變成了大眾魔力。
筆者也是在諸如名創優品和泡泡瑪特的線下店內看到,一個一個漂亮的盒子,乍一看沒有什麼,有的價格也不貴,從十幾塊到幾十塊,但買來一個拆了以後,發現不是自己心裡所期待的,就會想著買下一個,看看是什麼。
品牌成癮:讓人買了還想買
「買夠100個盲盒就收手」,你是否聽過這個當代社會經典flag?
如果打開後的結果不是你想要的,你也總會想著再試一次翻盤。哪來的蜜汁自信?
人家背後可是有理論正兒八經驗證過的,研究表明,在一件事情上一旦排除了一種錯誤的方案,我們會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離正確的道路更近了一步。
每次失敗,你總是感覺就差一點點,於是你決定再來一次,結果90%的概率是失敗的,但問題是你並不認為自己失敗了,而是只差一點點就成功了。
「下一次一定能抽到我喜歡的盲盒」,這跟差一點就能贏錢,玩遊戲差一點就能過關是一樣的,這種強迫性心理暗示想要再來一次,就是人們成癮的重要機制,一旦掉進這個漩渦,結果就是一點又一點,一次又一次。
粉絲畫像:享受精神犒賞的Z世代
高速發展的時代,年輕人群體往往是最努力、最忙碌的一群人,同時,對他們而言,追夢和孤獨往往並肩而行。所以,他們會尋找不一樣的方式表達自己,愉悅自己、鬆弛、安心,感受到陪伴甚至是投射關係,享受一種精神的犒賞。年輕人的滿足感、存在感、炫耀、社交等等需求會形成一個個精神部落,潮流玩具成為最好的介質。
潮流玩具是融合了潮流文化及內容的玩具,通常根據文化娛樂IP包括盲盒、手辦、GK手辦及成人拼裝玩具。潮流玩具粉絲年齡在15-40歲之間,通常受過良好的文化教育、接受多元文化、渴望自我表達和個性展示。
華興資本董事長、CEO包凡也曾公開表示,「我們2019年做了一個針對GenZ的市場調研,發現這個人群的消費主要是精神消費,而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他們這一代人物質上的滿足很早就已經實現了。在往裡深挖,發現在年輕人群當中,『潮流玩具』是成長最快的一個領域。」
鐵打的客群+已經建立認可度的IP
=泡泡瑪特未來
中國盲盒賽道可以說剛起步,目前在這個賽道跑的最快的公司,就是泡泡瑪特。
官方公開資料顯示,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是一個覆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綜合運營平臺,目前運營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及51個非獨家IP,主打IP即為「Molly」。目前,泡泡瑪特在全國63座城市開設線下直營門店140家,擁有近850臺機器人商店。
在剛剛過去的雙11,根據天貓生意參謀數據顯示,泡泡瑪特在2020年雙十一期間總銷售額超1.42億,在天貓大玩具行業排在第一,也是天貓玩具行業第一個進入雙十一億元俱樂部的品牌旗艦店。
今年6月1日兒童節當天,泡泡瑪特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本次赴港IPO的募資規模預計為2至3億美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收入8.17億元,毛利5.33億元,經營利潤2.08億元,期內利潤1.41億元。
通過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反應,可以看到泡泡瑪特所在的領域代表了未來中國的潮玩領域會有一波新的高速發展期。
像泡泡瑪特這樣兼具消費屬性和文化內容屬性的IP運營的潮玩公司只是個開始,其核心競爭力是擁有IP運營一體化和銷售渠道的運營能力,已經成功的走出盲盒商業模式路徑。以後在潮玩領域還有更多的「未知大門」會打開。
文章來源:鳳凰網奇點商業綜合自數英Digitaling&證券時報
圖片來源於官方及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