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裡不會說的惡魔學:異教神成了鬼王,聖誕老人的助手吃小孩

2021-01-07 看北朝

聖經中的魔鬼

話題進入基督教時代。

聖經新約部分,明顯提到魔鬼、惡魔的有兩個地方。先拋開啟示錄不說,四福音書中就有耶穌驅鬼的場面,比如:

馬太福音第8章:

8:16 [hgb]到了晚上,有人帶著許多被鬼附的,來到耶穌跟前,他只用一句話,就把鬼都趕出去。並且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

▲聖經故事插畫——耶穌驅魔

12章:

12:22 當下有人將一個被鬼附著,又瞎又啞的人,帶到耶穌那裡。耶穌就醫治他,甚至那啞吧又能說話,又能看見。

12:23 眾人都驚奇,說,這不是大衛的子孫嗎?

12:24 但法利賽人聽見,就說,這個人趕鬼,無非是靠著鬼王別西(Beelzebub)啊。

從福音書中我們能看到兩個傾向,一個是魔鬼、惡魔的無實體傾向,所有被耶穌驅趕的鬼都是無形的,是可以依附在人體,並讓人得病的惡靈(evil spirits)。

另一個,就是原本在希伯萊舊約時代還是「偽神」「別的神」的,到現在在猶太人口中已經徹底墮落成魔鬼了。所謂別西卜Beelzebub,也即是Ba『al Zeb?b,是Philistines腓力斯人所崇拜的神,是飛行之神,掌管天空中飛行的東西。新約中稱為鬼王,然而我們再對比舊約列王紀下的第一章,通篇都是講以「革倫神巴力西卜(巴力西卜與前面的別西卜是同一個東西,音譯問題)」

▲聖經故事插畫——《朝聖者的前進》中惡魔形象的別西卜Beelzebub,和與他一起射箭的隨從們,John Bunyan,1678年。

1:2 亞哈謝在撒瑪利亞,一日從樓上的欄杆裡掉下來,就病了。於是差遣使者說,你們去問以革倫的神巴力西卜,我這病能好不能好。

1:3 但耶和華的使者對提斯比人以利亞說,你起來,去迎著撒瑪利亞王的使者,對他們說,你們去問以革倫神巴力西卜,豈因以色列中沒有神嗎?

1:6 使者回答說,有一個人迎著我們來,對我們說,你們回去見差你們來的王,對他說,耶和華如此說,你差人去問以革倫神巴力西卜,豈因以色列中沒有神嗎?所以你必不下所上的床,必定要死。

至少我個人把這種從「革倫神巴力西卜」到「鬼王別西卜」的轉變看作一種民間的力量,這種情況也成為了以後基督教時代眾多異教神的下場。很明顯的,在列王紀中所提到的時代,革倫城Ekron等五座迦南城市都是被腓力斯人所佔據的,也即是巴力西卜是腓力斯人的神。他們與希伯萊人的戰爭幾乎從來沒有停止過,著名的聖經人物都是在這個時候產生的Samson參孫, Samuel撒母耳, Saul掃羅,David大衛。到了大衛王時代,公元前11世紀,猶太人徹底徵服了他們身邊的腓力斯人。到了前732年,腓力斯人又被亞述人徵服。緊接著,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又再次徵服這裡,著名的巴比倫之囚就發生了。猶太人靠著一神教的凝聚力頑強的讓自己的民族生存了下來,而信仰多神教的腓力斯人徹底從歷史上消失了。由此,經過將近七、八百年,無人會再記得一個消失了的民族所崇拜的某個神靈,他們成了無數代人口中越來越模糊的一個影子。到了耶穌的時代(公元1年前後),別西卜已經成為了「鬼王」。

▲畫作——俄羅斯地區的別西卜Beelzebub形象。

這裡面所說的鬼都是不具形的,或者是精神層面、虛無的。不過到了啟示錄中,突然風格一變,魔鬼開始以各種各樣的形象出現了,「七頭十角大紅龍」,「有兩角如同羊羔,說話好像龍」等等。伊甸園之蛇也被正式與撒旦魔鬼聯繫了起來。

啟示錄一章是聖經中爭議最大的,無論是作者還是成文時間都有爭論,而且也是新月中最後一篇成文的。有人根據其中較多的文法錯誤推測作者是個中低級的傳教人員。不過,應該可以說,啟示錄一章是形成於基督教與羅馬帝國激烈對抗的年代,幾乎是一片戰鬥檄文。

這裡有一點要留意,比如啟示錄第九章20節「....還是去拜魔鬼和那些不能看、不能聽....的偶像」。這反映了基督教當時的鬥爭策略,也即將其他多神教神一概貶斥為魔鬼。因此,原本表示純精神層面的單詞daimon在經過基督教改造後,融合了在小亞地區的東方色彩,引入二元對立、絕對善惡的概念,創造出了本不屬於希臘-羅馬文化的惡魔。大量異教神,隨著異教文化的徹底被取代,原本的崇拜已經消失,剩下的只是一些殘破的神殿、神像,以及一代代人口中越來越模糊的傳說,慢慢的,他們或者成為了基督教口中的惡魔,或者是成為了民間傳說的一部分。

歐洲民間傳說之——羅賓漢

非常有趣的一個事情,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羅賓漢Robin Hood。他一般被認為是有真實的人物原型的——某些罪犯或者流浪漢之類。但在這個傳說流傳的過程中,行吟詩人們無可避免的開始誇大其詞,把Robin Hood的能力誇大,比如百發百中的神射手、極佳的偽裝能手之類。有一些學者認為,這種誇大是融合英國民間傳說中的一種森林精靈Puck(很巧的,這些Puck也被叫做Robin Goodfellow,這種稱呼最早能追溯到1531年),這些小精靈沒有大害,在森林中會把旅行者弄迷路,也會溜到農場中把牛奶變酸。Puck這個詞一般認為來源自中古英語的Puca(在當時的基督教環境下,這個詞等意為devil),但這個詞的真正來源要比這個語言的歷史更悠久。關於這個詞的起源有日爾曼或凱爾特兩種說法,在瑞典語、德語中都有類似Puca、Puck的詞,比如Pocker(瑞典語中等於Devil)、putz(德國傳統中的一種精怪)、Puk(挪威的一種邪惡水妖);而到了愛爾蘭語,Púki在加了定冠詞之後,就表示「The Devil」。因此無論哪種文化起源,Puck都代表的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異教起源。

▲插畫——Robin Goodfellow的瘋狂惡作劇和歡樂的嘲諷,1629年

說了這麼多,好像跑題了。但最後有一點也很有意思,Puck這個詞在愛爾蘭語中有時候會代表山羊。也就是說,經過一大輪蝴蝶效應後,我們的叢林好漢羅賓漢們最終與山羊還是有些緣分的。

歐洲民間傳說之——聖誕老人

大家可能習慣了胖乎乎、笑眯眯、花白鬍子的胖老頭——聖誕老人的形象。今天來顛覆一下這個胖子的形象。不過當然,上面這個長角的傢伙不是我們的聖誕老人就是了。

一般來說,歐洲的聖誕老人實際上是N多個不同的故事共同融合出來的。我們目前看到的版本,主要是北美版本。

由遠的說起吧。日耳曼傳說中,奧汀神在每年的12月25號都要帶領著其他神一同去舉行一場狩獵,每當這時候小孩子們都要爬上煙囪,在旁邊放上裝滿胡蘿蔔的靴子,以供給奧汀的坐騎享用。然後每次奧汀神一高興,就會賞給這些孩子一靴子的禮物和糖果。這個傳統據說誕生於基督教之前,最終與Saint Nicholas習俗結合。代表了聖誕老人的異教起源。

這個Saint Nicholas 聖尼古拉斯就是今天的基督教世界中聖誕老人的原型之一,有關他的故事網絡上並不難找到,我就不多說了。作為基督教歷史上著名的施與者,聖誕節給禮物的習俗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功於他。

▲畫作——聖尼古拉全身像,Jaroslav ermák (1831 - 1878)

今天美國、英國兩國流行的聖誕老人的外表來源自上面這個,也就是17世紀的Father Christmas,他是一個精靈,代表聖誕的喜悅、聖誕禮物的精靈Ghost of Christmas Present。肥胖的、穿著綠色袍子的Father Christmas最終與聖尼古拉斯結合到一起。於是在今天,英國人一直習慣叫聖誕老人Father Christmas,而美國人的所謂Santa Claus則來自他們的荷蘭移民(荷蘭語中聖尼古拉斯的轉音)。

不過現在主題說的不是聖誕老人,而是聖誕老人的共事者、助手們——沒錯,就是上面那個長角的鬼怪。

由於聖誕老人實在融合了太多版本的民間傳說,導致各個地方的民俗都不一樣。今天我們只接受一個固定形象的緣故只不過是流行文化、文化話語權所至,「可愛的小精靈們每年忙碌在工廠給聖誕老人製造玩具」,讓我們看看這些「可愛的小精靈」們吧。

比如在一些北歐國家,聖誕老人是騎著一隻聖誕羊滿世界跑的。這個具體背景我不清楚,但個人猜測是否很有可能跟開頭說的北歐託爾神的「兇惡的山羊」有關呢?

在一些荷蘭語地區,聖誕老人的幫手是黑奴Zwarte Piet(也就是黑Peter的意思) 。當然,現代社會,當然不會強調他的奴隸身份。他們只是「可愛的小黑人」而已。

▲插畫—— Krampus會在聖誕節吃掉淘氣的孩子。

至於一開場我們的惡魔大哥,叫做 Krampus,作為聖誕老人的同伴,流行於奧地利、克羅埃西亞、南斯拉夫地區。與他類似的性質的,還有德文圈中的Knecht Ruprecht(翻譯過來就是農夫Ruprecht,或者僕人Ruprecht),法國版的Père Fouettard。

到這裡,實際上又能見到幾種文化碰撞的痕跡。比如法國版的Père Fouettard是一個殺死了三個小孩的屠夫,後來聖尼古拉斯感悟了他並復活了那三個小孩;而德國版的農夫Ruprecht則是從小被遺棄,後來由聖尼古拉斯養大,並一直追隨其左右。

而奧地利地區的惡魔Krampus,明顯的帶有日耳曼傳統,或許就是託爾的山羊,或許是與奧汀一同出遊的神祗(然後被基督教稱為魔鬼),或許本身奧汀出遊就是與魔鬼同行,這一點我無力考證。

但無論惡魔、農夫、屠夫,在傳說中都是身穿黑衣,至於我們的黑奴Zwarte Piet也自然也有類似特徵。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嗜好,那就是虐待兒童( ^_^ 玩笑啦)。歐洲地區的聖誕傳說是:聖誕節時,聖誕老人回來評判每個小孩的表現,有些是讓孩子在門口唱歌跳舞給他看(怪蜀黍.....),有些則是評判這個小孩的表現是否懂禮貌、調皮等等的。凡是讓聖誕老人滿意的,自然有糖果吃了;但凡是聖誕老人不滿意的,就是惡魔、農夫、屠夫、黑Peter們表現的時候了。他們或者賞那小孩一頓鞭子,或者用一個大口袋把小孩扔進去,有些扔到河裡面,有些帶到日耳曼黑森林中,有些則扔去西班牙荒山裡。

可怕的聖誕怪蜀黍......

▲Santa Claus和Krampus是西方人喜聞樂見的傳說形象和萬聖節搞怪形象。

註: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本文作者:所多瑪之怒

相關焦點

  • 說說歐洲的惡魔學
    新約中稱為鬼王,然而我們再對比舊約列王紀下的第一章,通篇都是講以「革倫神巴力西卜(巴力西卜與前面的別西卜是同一個東西,音譯問題)」1:2  亞哈謝在撒瑪利亞,一日從樓上的欄杆裡掉下來,就病了。於是差遣使者說,你們去問以革倫的神巴力西卜,我這病能好不能好。
  • 冰島有13個聖誕老人,不送禮物還吃小孩?!
    ,並沒有穿得紅紅火火、忙著給小孩送禮物的聖誕老人。他們趁著聖誕假期跑到城鎮,四處作亂,給表現好的孩子送些禮物,往淘氣小孩的鞋裡扔土豆。上述行為已經是他們改良後的「溫和」版本了。這些聖誕小夥最早出現在17世紀。起初,他們的形象很恐怖:半獸形態,沒有軀幹。目前,沒有官方資料解釋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聖誕小夥。
  • 黑暗聖誕老人-坎卜斯
    聖誕老人的形象大家一定很熟悉了,紅帽子,白鬍子……但在這個喜慶祥和的節日裡,與聖誕老人相對的還有一位反派,他就是聖誕惡魔-坎卜斯。一聽名字就很霸氣,砍不死。坎卜斯來源於奧地利神話,半羊半魔,手持樺樹枝和鐵鏈,是與聖誕老人聖尼古拉對立的一位惡魔。
  • 聖誕老人撲朔迷離的身世
    這篇名為《聖·尼古拉斯的探訪》的詩文一經發表便到處風行,使快樂的聖誕老人形象深入人心。很多小孩想知道他究竟來自何方,那時流傳的解釋是他來自北極,那裡是他長年為好孩子準備禮物的地方。 有觀點認為,穿著紅白衣裳的聖誕老人形象,是某飲料公司使用的紅與白的象徵企業形象的色彩,以聖誕老人為主題創造的廣告畫。
  • 聖誕老人變身蜘蛛俠 為病房小孩送驚喜-中新網
    聖誕老人變身蜘蛛俠為病房小孩送驚喜 (3/3) "← →"翻頁
  • 聖誕特輯 | 德國聖誕故事會(一)
    於是,我們故事的主人公毫無懸念地成為了當天第一個進教堂的人,也就名正言順地成了米拉城的主教。主教可是一個教區裡的大人物,在教廷中地位僅次於教皇和紅衣主教。有了神職加成的尼古拉斯不僅沒有上班摸魚,反而比以前更慷慨大方,救濟了十裡八村的鄉親,尤其對窮人家的小孩特別好,經常送給他們禮物。因為他一直以來的善舉,大家都很敬重他。他去世後,受過他恩惠的小孩都紛紛自發去墓前祭拜和緬懷。
  • 聖誕節快到了,你知道聖誕老人哪裡來的嗎,聖誕老人騎麋鹿告訴你
    大家好,在這裡我先提前祝大家聖誕快樂了。叮叮噹,叮叮噹,鈴兒響叮噹一想到這聲音,大家都知道聖誕節來了,聖誕老人已經騎著麋鹿做著雪橇在路上了,你的襪子準備好了嗎?而關於聖誕老人的由來也非常的有趣,緣由是在古時候有一個叫「尼古拉斯」的白鬍子老人,他一生中最喜歡幫助貧困的人家。
  • B 級片的好朋友-壞聖誕老人!盤點四部「聖誕老人殺人魔」電影,有些驚喜是襪子裝不下的
    既然萬聖南瓜可以拍恐怖片,洋娃娃可以拍恐怖片,聖誕老人又為什麼不行?這次就來盤點四部「不一樣」的聖誕老人電影,他們最愛做的事情或許不只有送禮物了,而是在聖誕節時大開殺戒,這次不只壞小孩拿不到禮物,壞大人也要注意一下人身安全了。
  • 關於聖誕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許多人認為聖誕是為了紀念耶穌出生的日子,其實並不是,從來都沒有證據顯示耶穌是12月25日出生的,著名的《聖經》中也沒有提及。早在公元3世紀,羅馬教會就將每年的12月25日定為聖誕節。而在美國,直到1870年,聖誕節才成為法定假日。2、全球70%的聖誕禮品皆出自中國義烏。聖誕好不好,義烏早知道。
  • 「水晶球」裡的聖誕老人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12月17日 (外代一線)(1)「水晶球」裡的聖誕老人 12月16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一個購物中心,聖誕老人扮演者在「水晶球」內與一名兒童互動,以減少接觸,降低感染風險。
  • 帶老人小孩吃火鍋可以這樣吃
    火鍋人人都愛,家人朋友聚餐也經常會想去吃火鍋,但是,很多人都認為「老人小孩的腸胃脆弱,受不了火鍋的麻辣刺激,他們不適合去吃火鍋」。其實這是很多人的一種誤解,只要在老人小孩吃火鍋時注意一些就可以了。那麼,帶老人小孩吃火鍋,你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 坎卜斯——神話中的反面聖誕老人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美國的這部《克朗普斯 Krampus》,又名:坎卜斯/聖誕妖怪:坎卜斯(臺)。
  • 淘氣的孩子見不到聖誕老人?錯,是窮孩子見不到
    老師和家長常常哄孩子說:「你要是淘氣不聽話,聖誕老人就不來了。」
  • 巴赫PK聖誕老人――《聖誕神劇》的四個默想(王星然)
    12月,百貨公司傳來陣陣的應景音樂《聖誕老人進城》(Santa Claus Coming to Town)。聖誕老人的原型──4世紀天主教聖徒,聖尼古拉(St. Nicholas of Myra), 以慷慨贈禮聞名於世。根據中古世紀歐洲民間傳說,每年12月6日,尼古拉給孩子們派送禮物,表現優良的孩子可獲得一個象樣的獎賞,不乖的小朋友則是得到黑媒炭以示懲戒。
  • 去年聖誕節,聖誕老人和豆豆玩了一次奪寶奇兵
    用左手寫的這封信,雖然字有點歪歪扭扭,但一筆一划都很認真,我告訴豆豆,「是的,聖誕老人也學了一點中文,但寫得還不夠好」。小朋友相信了。 準備好這兩樣東西之後,我又找來一個同事生小孩發的喜糖盒子,組裝成了聖誕夜豆豆即將收到的聖誕禮物。
  • 非人哉:聖誕老人想要的願望?月老:加個好友!
    非人哉:聖誕老人也有想要的願望?月老:成交!非人哉是個四格喜劇動漫,講的是傳統文化山海經裡面妖怪的一些日常瑣事。女主九月就是個宅女,隨便截個圖都能看到身邊死宅的模樣。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又來了,對此期待已久的紅孩兒和龍女,早早地等候在窗前,希望可以第一時間收到禮物。
  • Merry Christmas (聖誕老人由來+聖誕歌曲+動畫)
    人們保持了他互相幫助、互送禮物的習慣,他的聲望遍及全球,他就是我們說的聖誕老人的最初形象。人們相信,聖誕老人長居於北極North Pole,駕著他的馴鹿雪橇reindeer sleigh,來給孩子們送禮物。聖誕老人最開始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而現在他的固定裝束就是紅色帽子+紅色衣服+黑色靴子+白鬍子,他就是我們的聖誕老爺爺Santa Claus!
  • 芬蘭 清脆的鈴聲 飛馳的麋鹿 哈哈大笑的聖誕老人
    馬上就到聖誕節了,耳邊仿佛已經響起了掛在紅鼻子魯道夫脖子上的清脆的鈴鐺聲,聖誕老人估計已經開始忙碌的準備禮物了,或者在打理自己長長的頭髮和鬍子,準備以一個最帥氣的形象出現在孩子們的面前。我們都知道聖誕老人會坐著鹿拉雪橇去往世界各地,那他是從哪裡出發的呢?
  • 聖誕將至,聖誕老人的由來~~~
    回復「歷史記錄」可以查看往期精彩內容;傳說每到12月24日晚上,有個神秘人會駕乘由12隻馴鹿拉的雪橇,挨家挨戶地從煙囪進入屋裡,然後偷偷把禮物放在好孩子床頭的襪子裡,或者堆在壁爐旁的聖誕樹下。雖然沒有人真的見過神秘人的樣子,但是人們通常裝扮成頭戴紅色聖誕帽子,大大的白色鬍子,一身紅色棉衣,腳穿紅色靴子的樣子。因為總在聖誕節前夜出現派發禮物,所以習慣地稱他為"聖誕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