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猝死,位高權重的長子豪格為何輸給6歲的順治帝福臨?

2021-01-18 晨之論史

公元1643年9月21日亥時,也就是晚上9點到11點間,清太宗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崩逝大清皇宮清寧宮。這是一樁歷史公案,誰也說不清楚到底他是怎麼死的。這個著名的歷史謎題我們今天不去探討,只說他留下來的問題。

為了回答以上的問題,我稍微去查了一下資料,以確定自己模糊的記憶。我在查看這幾位清朝開國皇帝資料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情況:就是他們的廟號和其他開國皇帝不同。大家知道按照慣例,凡是開國皇帝廟號必是太祖,而第二位的繼承者必是太宗。老百姓所謂祖宗二字皆是由此而來。

而滿清第一位建國皇帝努爾哈赤廟號:清太祖,這個沒有問題。第二個皇太極廟號清太宗也是應當。怪就怪在順治帝廟號清世祖,而大家熟知的康熙帝玄燁廟號也是祖,清聖祖。順治廟號世祖還可以理解,畢竟他是滿清入關一統天下第一帝。可是玄燁呢?這個問題有點意思。

話題扯遠了,咱們回到開始的問題:豪格為什麼把皇位輸給了6歲的福臨?

我個人覺得還是得怨皇太極。我估計他自己都沒有猜到自己會那麼早去世,所以遺留一系列很棘手的問題給後來者。比如如何進攻明朝的問題,比如如何平衡八旗的局勢等等,但是其中最主要的是,他沒有留下遺旨,到底誰來繼承這大好江山。

這就讓很多人尷尬了,這也讓很多人起了心思。尷尬的代表豪格,起了心思的代表是多爾袞。

諾,我們大家都是經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在政治課上這麼久,也大多知道一個關於政治的觀點:政治成果從來都是妥協的結果。或者說,政治就是一門妥協的藝術。

今天發生在滿清初創朝廷的皇位繼承之爭,本質上和百年後九子奪嫡沒有啥大區別,都是一場選秀。不過略微有區別的是這次的候選人比那九個要少多了,最開始只有兩個:豪格和多爾袞。再深入一點的區別,就是這次不是康熙一票否決,而是民主制,大家八旗都來用腳投票。選A還是選B,很簡單。成功率太高了,大家只管壓寶。順治帝福臨您先靠邊站站,這還沒有您發言的權利。

多爾袞我就不多說了,大家經過多年歷史劇的薰陶比我懂得多。我來稍微講講豪格。

豪格當時很強,呼聲很高。他自己本身就是軍中宿將,屢立戰功。而且由於是先帝皇太極的長子,當時很多人就覺得應該支持他。這種思想明顯是受到了我們漢人「立長」的影響。這其中的人還不少,包括有兩黃旗、兩藍旗的代表。兩紅旗的人說話不頂用,或者說中立。手握四旗的豪格,只看紙面實力,贏面是很大的。

可是這世界早就告訴我們,不是人多就一定贏得。清朝剛剛由後金改名才不久,要指望漢化多少估計也沒有。滿人大多保有其胡人的本色,就是群狼之中最強者為頭狼。八旗之中,誰為最強者?多爾袞!他軍功更盛,名頭更大。傳言本來太祖要傳位給他的,只不過他當時年紀小,被皇太極搶了去。而且最主要的是,他手上兩白旗的戰鬥力在八旗中是數一數二的。

一邊人多,一邊力大。兩相對比下,居然陷入了僵局。

家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這不是鬧著玩的。

後來歷史上有名的賢妃莊妃出計,皇室宗長代善出頭,發動皇家隊伍兩黃旗入殿請願:非先帝皇太極之子不可為帝!

多爾袞,你厲害。我們知道打不過你,豪格我們放棄了(果然最堅固的堡壘都是從內部瓦解的),可是這是我們的底線了。不然大家一拍兩散,誰都別想討到好!多爾袞也肯定猶豫過,但是沒辦法,形勢比人強,當不了皇帝,我當皇帝他爸爸!也是無奈,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後只能取所有人勉強同意的六歲少年登基為帝,是為順治。

豪格攤攤手,形勢比人強,我也很無奈啦!你說這咋鬧滴!

相關焦點

  • 皇太極去世時,長子豪格已經34歲,為何最後是年僅6歲的順治繼位
    年僅6歲、根基淺薄的順治,之所以能夠幸運得繼承皇太極的帝位,完全是多爾袞與豪格鷸蚌相爭,他漁翁得利撿了個天大便宜的結果。 要說滿清內部,多爾袞與豪格圍繞著皇位的激烈爭奪,還得從皇太極的猝死說起。
  • 皇太極去世時,弟弟多爾袞、長子豪格都盛年,為何卻立6歲順治
    當時最有資格的是豪格和多爾袞。豪格,皇太極嫡長子。早年受努爾哈赤賞識,隨皇太極徵討蒙古各部,頗有威名。23歲時被祖父努爾哈赤封為貝勒,27歲被皇太極封為親王。豪格戰場上勇猛無敵,立下赫赫戰功,且時值壯年(皇太極駕崩時豪格34歲)。在朝廷重臣和諸位皇子中擁有很高的威望。
  • 皇太極去世後,長子豪格已34歲,為何還要讓6歲的順治繼位?
    努爾哈赤的嫡長子褚英在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的時候,曾被老爹立為接班人。誰知褚英不知自愛,喝上兩口小酒就忘了軍國大事,又搞些歪門邪道詛咒五大臣和兄弟們,深負老爹厚望。後褚英被老爹努爾哈赤廢黜並軟禁。二年後,三十六歲的褚英被處死。長子褚英死了,老二代善又成了排名第一的嫡子,於是代善又被老爹立為接班人。
  • 皇太極死後,繼位的為什麼是順治而不是長子豪格,原因是這樣!
    皇太極死後,長子豪格已經34歲了,那為什麼最後皇帝的寶座落到了年僅6歲的福臨身上呢?有說法是多爾袞和孝莊有私情,所以甘心扶持孝莊的兒子上位。但是歷來男子又怎麼會因為一個女人放棄江山呢,這個說法應該是不成立的。
  • 皇太極死後,為何不是長子繼承皇位,而是抓鬮讓6歲的福臨登基?
    比如,我們一直認為皇位繼承人應該是立嫡立長,可皇太極死後,為什麼會是年僅6歲的福臨登基呢?當時的長子豪格為什麼沒有當上皇帝呢?圖片:孝莊哄6歲的福臨睡覺劇照一、福臨登基不管孝莊太后後來名氣多大,我們必須認清一個現實,在嫁給皇太極的時候,孝莊還是年輕的大玉兒,在政治上的謀略遠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有遠見有魄力,只能說很多事情也不是大玉兒自己樂意的。
  • 大家都推舉皇太極長子豪格繼承皇位,為何豪格反而不接受
    不過有一個皇子,既是皇帝長子,又軍功顯赫,而且能力很強,還得到眾人擁護。可為什麼,他卻推辭皇位繼承呢?這個謙讓的皇子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影視中的豪格)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皇太極的第二任大福晉烏拉那喇氏生下了豪格,因正宮皇后博爾濟吉特·哲哲並未生育皇子,以年歲排,豪格便是皇太極的長子。
  •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豪格爭奪皇位,為何最後順治衝齡稱帝?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豪格爭奪皇位,為何最後順治衝齡稱帝?,那就是最後繼承皇位的卻是皇太極年幼的第九子福臨。不僅如此,豪格作為皇太極最為器重的兒子還在皇太極手中得到了兩黃旗中索尼等人的支持,在當時相比其他皇太極年幼的兒子來說,豪格無論戰功還是勢力都是最強的。所以在表面上看,豪格繼承皇位應該沒有什麼懸念。
  • 皇太極數次推讓汗位,依然登基;為何其長子豪格謙讓一次就靠邊站
    功勳卓著的皇長子豪格前半生也曾順風順水 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極的長子,其母親是皇太極第二任大福晉烏喇納喇氏,豪格很早就被封為貝勒。 議立皇位的會議上,豪格假意謙讓 但如此功勳卓著、又貴為皇長子的豪格,在皇太極死後爭奪儲君的交鋒中,卻很快落敗,將皇位拱手讓給了自己6歲的弟弟福臨
  • 皇太極長子豪格之死:因為一事,順治帝哭也救不了自己的哥哥
    順治五年,正當戰事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皇太極的嫡長子,英勇善戰、曾經立下赫赫戰功的和碩肅親王豪格卻冤死獄中,是誰把他投入牢中,落得如此悲慘的命運呢?這一切都要從他當年與多爾袞爭奪帝位說起。豪格是皇太極長子,生於明萬曆三十七年,系繼妃烏拉那拉氏所生。他濃眉大眼,性豪爽,有勇力,為人正直,如果說有缺點,就是不善計謀,生性魯莽。
  • 多爾袞與豪格是叔侄,為何豪格死後,多爾袞將其福晉納入王府
    順治五年,清太宗皇太極長子豪格死於獄中,時年40歲。之後攝政王多爾袞,便將其福晉納入王府。多爾袞與豪格是叔侄,為何豪格死後,多爾袞要將其福晉,納入自己王府呢?多爾袞是皇太極的弟弟,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論輩分,多爾袞是豪格的叔叔。不過實際上,豪格還要比多爾袞大3歲。
  • 多爾袞擁立順治繼位,除掉豪格、建立大清,死後為何被挖墳鞭屍?
    皇位的最佳候選人就是多爾袞還有豪格,這兩人是熱門候選人。 豪格有的人可能不熟,他是多爾袞的長子,不僅武藝高強,文採也是一流。在隨軍作戰的時候,深受努爾哈赤倚重,還被封為貝勒。皇太極在位的時候,將其封為碩肅親王,掌管八旗下的正藍旗。
  • 豪格實力不輸多爾袞,為何最後還是奪位失敗了?
    1643年9月,52歲的皇太極突然病死。由於他的死亡讓人猝不及防,所以關於誰繼承其位就成了困擾大夥的棘手問題。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帶著滿各旗貴胄齊心合力進行發展,還對明廷取得了一系列的戰果。但皇太極一死,以多爾袞與豪格為首的2個派系就開始為爭王位而互不相讓,整個局勢非常混亂。
  • 多爾袞是如何整死皇太極長子豪格的?
    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他很早就跟隨叔輩們四處徵戰。由於作戰勇猛,多次建功,被封為貝勒。崇德元年(1636),被晉封為和碩肅親王,掌管戶部事務,與堂叔父濟爾哈朗及叔叔多爾袞、阿濟格一同「裁決庶政」。後又經常被委以重任,逐漸代替父親控制了兩黃旗的軍隊,勢力逐漸發展壯大了起來。
  • 豪格妥協成就了順治的皇位,也讓多爾袞步步緊逼,導致豪格的悲劇
    01豪格的妥協失去了主動權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不僅作戰勇猛,還有著十分不錯的能力,所以豪格在大臣以及各位皇子的心中,都是絕對的儲君人選,可是皇太極死得太匆忙,根本還沒有來得及立儲君,因此在皇太極死後,一場關於皇位的爭奪大戰,正式拉開序幕。
  • 豪格為何不與多爾袞爭奪攝政王:不是豪格不想爭,而是真的爭不過
    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在皇太極改元稱帝,正式建立大清王朝後,被封為肅親王,位居「四大親王」之列,並且他還統領著正藍旗,在朝堂上的權勢與地位可謂是極為的顯赫。可就是有著如此強勁實力以及皇太極長子身份的豪格,卻也在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去世後的那場皇位爭奪戰中敗下陣來,不僅沒有能夠登上大清王朝最高統治者的寶座,就連被委以輔政王、與多爾袞平起平坐的資格都沒有獲得,以至於在此之後豪格不斷遭到了多爾袞的排擠與打壓,並最終在順治五年(1648年)的時候含恨而終。
  • 皇太極長子豪格軍功累累,為何不到40歲就冤死獄中?
    1609年,時年17歲的皇太極喜得貴子,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兒子。皇太極喜出望外,給長子取名為豪格。 眾所周知,清朝在入關之前,生存環境極為惡劣,打仗是家常便飯。不管是皇太極,還是豪格,都在很小的年紀躍上戰馬,行兵出獵。豪格鍛鍊得身體強壯,勇武過人,精通騎射,並且在徵戰中立下不少功勞。
  • 為何福臨能順利登位,而極具競爭力的多爾袞與豪格只能靠邊站?
    確切地說,是皇太極暴斃之後,代善無意爭奪情況下。選擇福臨,是坐擁兩白旗的多爾袞,與坐擁兩黃旗、正藍旗的豪格博弈的結果。皇太極上臺後,卻改其初衷,加強集權,抑制打壓其他旗的實力,用原屬於自己的兩白旗變來了多爾袞兄弟,實力更強的兩黃旗,還剝奪了莽古爾泰的正藍旗。但皇太極的猝死,又回到了「八和碩貝勒共議議國政」的原點。此時,有實力繼承皇位的代善,明確表態無意爭奪皇位。皇位的繼承人,落在了皇太極長子豪格與多爾袞。· 豪格:繼承了皇太極的兩黃旗,以及正藍旗。
  • 皇太極逝世,長子豪格為什麼幹不過多爾袞?最後被順治撿個便宜
    真正帶著清兵攻入關中的是皇太極,但是皇太極命不好,進入關中之後沒幾天便病死了,留下了長子豪格和權臣多爾袞爭奪皇位。但是這個豪格也有自己的勢力,並且也具備一定的能力,為什麼卻在與多爾袞的爭鬥之中落了下風,最後被多爾袞扶持的傀儡順治撿個便宜登上皇位呢?
  • 為什麼豪格沒有坐上皇位,而讓六歲的順治取得了勝利?
    為什麼豪格沒有坐上皇位,而讓六歲的順治取得了勝利?對於大清來說,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朝代,也是比較了解的。在一開始的時候,是由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他的兒子皇太極,在他去世之後,坐上了大汗的位置。然後在他在位期間,逐漸擴大了國土,建立了大清。在這期間,他發展生產,慢慢的增加了兵力。
  • 他是皇太極長子,被多爾袞無情冤殺,後代卻出了位家喻戶曉的女子
    眾所周知,清太祖皇太極一共有11個皇子,其中早夭的有3位,而在世活到成年的共有8位,這8位皇子中福臨最終繼承大統,做了順治帝,說起來,順治帝能成為皇帝也算是一個巧合,當時在皇太極死後,所有皇子中,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其實是皇太極的長子,名為豪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