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胃位置接近,都想調理,有沒有哪個穴位簡單又有效的?

2021-01-18 古今醫案研讀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公孫穴,這個穴位原先我沒有體會到它的重要性,最近慢慢有點感覺了。

它的一個特點是交會衝脈,而衝脈又為血海。具體下面會講到。

公孫歸足太陰脾經,在足內側緣,當第一蹠骨基底的前下方。

主治胃痛,嘔吐,不消化,腹脹,洩瀉,痢疾等。

看這上面的主治你會發現沒什麼特別的,和昨天講的太白差不多,都是治療脾胃虛弱的病症嘛。

這也是我原先對它認識不深的原因,後來學習各大針灸名家的醫案的過程中,我經常發現各種大咖很喜歡用公孫,後面再去看,才知道是交會衝脈的原因,所以它還有調血、調經的作用,加上健脾,功效相互促進。

這個穴位針扎進去挺痛的,因為這邊的皮厚,肌肉也比較緊張。

針體穿過皮膚、淺筋膜、深筋膜,以及展肌,行於第一蹠骨底足底面的前下方。支配該皮區的神經包括隱神經的足背內側皮支以及脛神經分出的足底內側神經。

昨天講太白已經講了,隱神經不一定有到這裡。

下面再展開講一次功效。

①公孫穴是足太陰脾經的絡穴,一穴能治兩經病。如胃的胃脘痛、嘔吐,脾的便溏洩瀉、久痢、食不消化。昨天講的太白穴是脾經的原穴,主要治療脾虛的問題。

②公孫穴是八脈交會穴之一,與衝脈相通。衝脈為病,氣逆裡急,故與內關配合可以治療胃、心、胸疾病。

因公孫具調氣機,司升降,扶脾胃,調衝任,理下焦之功;內關有疏包絡,利三焦,寬胸理氣,寧心安神之用。內關以清洩心胸鬱熱、使上逆之氣下行,專走上焦;公孫調理脾胃,升舉消陽,專走下焦,二穴一升ー降、直通上下,則理氣健脾之功益彰。且內關通於陰維脈,公孫通於衝脈,故公孫伍內關主治心、胸、胃院部疾病,而為「竇氏八穴」治法之今名「《指南》公孫內關方」。

公孫、內關配上豐隆、陽輔、跗陽、太衝諸穴,名為「公孫內關胸痺方」,以其有較好的解痙鎮痛的作用,為治冠心病之良方。

好了,今天的穴位科普就講完了,聲明一下,沒有特別註明的,我講的穴位基本是可以艾灸的,不會用針可以用艾條嘛,歡迎關注,每日打卡學習。

相關焦點

  • 教您一招調理身體的「撞牆術」,好多人都在家裡用這個方法!
    撞擊上背可以刺激到主治肺部疾病的肺俞穴,主治心臟疾病的心俞穴,能寬胸理氣的督俞穴以及理血、寬中、和胃的膈俞穴等;撞擊腰和下背可以刺激主治肝臟疾病的肝俞穴,主治膽囊疾病的膽俞穴,還有健脾、和胃、化溼的脾俞穴等;撞擊左右肩胛上的穴位,對治療頭面部疾病、頸椎病、肩周炎有特效;撞擊背的側部,能夠寬胸理氣,治療肋間疼痛。
  • 調理失眠竟然如此簡單,這5種方法讓你睡得沉、睡得香、好精神
    還有這位朋友,總是做夢,半夜特別容易醒,醒來就再也睡不著,瞪著眼睛,看著天花板,等待天亮。導致失眠的病因找到了,接下來就需要對症下藥,針對不同情況的症狀,杏林君會給出不同的調理方法。艾葉可以溫補心陽,價格便宜又實惠,一斤艾葉可以用大半年。操作方法:用溫水泡腳水沒過三陰交,每次約30分鐘,每天1次,以微微出汗為宜。
  • 不管頭疼的具體位置在哪?手上有四個穴位,可療一切頭疼!
    艾灸驗方(附穴位圖),身上重要的30個艾灸穴位高清經絡循行動圖,人體穴位大全!
  • 看經典穴位圖畫版:胃經(上),學食療養生,大家都能當醫生
    10.水突:穴在人迎之下,結喉兩旁,人當飲食下咽時,本穴向上衝動,氣向上衝,即突之意,氣水同源,故名之。有清肺利咽,理氣化痰之功。《甲乙經》說:五穀入胃後「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中氣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胃心肺行而呼吸「。因該穴主治咳逆上氣,哽噫,猶如舍宗氣於胸中而得名。有利咽消腫,定喘降逆之功。
  • 寶寶不愛吃飯,揉揉這幾個特效穴位 !
    特別是三歲以內的孩子,這是由於其先天的生理特點決定,因為脾的功能沒有發育全,經常罷工。所以孩子也是無辜的,最怕家長不明道理的強迫喂。 2、零食是否吃多了?有許多寶寶是零食不住嘴,該到正餐反而不餓,這種情況很簡單,逐漸斷零食。 3、參考標準錯誤,感覺就應該吃多少?每個孩子的飯量不等,千萬不要比較,適可而止。
  • 【教你按摩豐胸】最簡單有效的手法圖解~
    7、中府穴:把虎口對著腋下夾好,這時候拇指自然擺放的位置,大約在內衣肩帶的內側。8、天溪穴:將虎口張開,食指位於咪咪點往外延長線上,四指託著乳房,接近拇指底部對著咪咪點,拇指的位置即是,約在第四五肋間。
  • 調節脾虛,乏力,腹脹,沒有比這組穴位更好的了
    自己又特別沒有精神,就想躺著睡覺,對於啥事兒都特別沒力氣,就是自己特別慵懶。請問該咋辦呢?脾虛,指的是脾比較虛弱,比如脾氣虛2.那麼,有沒有脾之實證呢?有,只是相對於脾虛而言,比較少3.任何一個病症,有可能是虛證,也可能是實證,更可能是虛實兼有也是看存在的4.虛證是內因引起疾病,如陰虛、陽虛等。實證,一般是外邪導致的情況居多。5.脾實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扶牆進扶牆出。
  • 女性腳冰,痛經其實是腹寒,可在腳上兩個穴位艾灸,奇效!
    那麼腳寒的危害有哪些?在日常保健中又該如何調理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支解惑,只要掌握好方法調理,便能有效驅寒暖身,改善腳寒的症狀。  一、腳部寒冷的危害  1、危害女性健康  女性的生理性較為特殊,而腳部素有「人體第二心臟」的美稱,並且在腳部上還隱藏了諸多重要的穴位和經絡,都和人體內的臟腑相互對應,所以如果腳部寒冷,便會使得寒邪之氣擾亂正常的氣血運行,其中氣滯則血淤。
  • 胃在身體哪個部位? 胃在人體內的位置圖
    胃在身體哪個部位? 胃在人體內的位置圖時間:2016-10-21 11:09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胃在身體哪個部位? 胃在人體內的位置圖 胃在哪個位置圖? 胃,居於膈下,腹腔上部,中醫將其分為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稱上脘,包括賁門;中部稱中脘,即胃體部位;下部稱下脘,包括幽門。
  • 胃不好怎麼辦,經常按這幾個穴位,或可幫助你按出好胃
    導語:對於現在很多人來說,其實他們的胃部都不是特別健康,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適症狀出現。其實胃不好是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因為我們要靠胃來吸收營養,所以如果胃不好的話,就會直接導致身體的亞健康狀態。今天,小編帶大家來看一下通過按摩穴位就可以幫助緩解胃部健康的方法。
  • 腸道病腸胃蠕動無力艾灸有用嗎?艾灸哪些穴位效果好?(單桂敏)
    hi,大家好歡迎收看香怡御艾的御艾小課文章,今天來和大家聊一聊腸道病腸胃蠕動無力艾灸這方面的知識,讓大家知道腸胃蠕動無力艾灸有用嗎以及腸胃蠕動無力艾灸哪些穴位效果好這方面的知識吧。而胃主收納,消化食物,脾胃的話一般是被稱之為後天之本的,如果寒邪客於胃,那麼就會寒凝不散,阻滯氣機,或者說因為飲食不節,而肝對脾胃有疏洩作用,但是因為有些人氣鬱傷肝,導致胃氣失調所以會引發腸胃蠕動無力,也就是胃動力不足,出現消化不良等情況的。
  • 手腳冰涼怎麼調理 按摩四個穴位讓你暖起來
    在秋冬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出新手腳冰冷的情況,在出現這種情況下的時候我們應該用哪些方法讓我們手腳都緩和起來?除了從方法中進行改善,那麼在日常的飲食中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食物來進行有效的緩解呢?手腳冰涼是哪些原因引起的這些我們都知道嗎?那麼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去看一下吧。
  • 調理胃疼有妙招 這些方法有效緩解胃痛
    治療胃病有很多偏方,這些偏方用到的東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但是對於調理胃病都有著很好的效果,所以人們可以積極的嘗試一下:1、吃花生米:對於經常胃痛的人,可以適當的吃一點花生米,生的熟的都可以,吃了之後胃痛的症狀大多都能立刻得到緩解。
  • 身體這處有凹陷,暗示脾虛了!一個穴位,幫你健脾和胃,補中益氣~
    專家解釋為身體上的許多實證和虛證,都會在穴位上出現凹或凸的變化,就是說當我們看到這些穴位出現凹或者凸變化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可能出現了相應的健康問題。到底這些穴位是什麼?又該如何針對性地調理身體呢?此時可通過艾灸足三裡來調理脾虛。刺激足三裡可以健脾和胃,補益氣血。
  • 睡前按著三個穴位,每晚讓你深度睡眠,跟失眠說拜拜
    1然谷穴  然谷穴是調理失眠的一個重要穴位,此穴位在足部內側,腳窩中間的位置。  按摩的時候,首先找準然谷穴的位置,然後手部對其進行輕柔的按壓,以此穴位有酸脹的感覺為準。每次按摩的時間保持在3分鐘左右便可以了,按摩完之後,你會發現煩躁的情緒得到了有效的紓解,對於促進睡眠發揮著重要的效果。  不僅如此,然谷穴還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因此,對於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日常養生中不妨多對此穴位進行按摩。
  • 粉絲來信 | 原來大家都是這麼長胸的!
    果然胸稍微大一點,再配合適當的造型,整個人的女人味和風情一下子就上來了~評論裡都在直呼想get同款大胸。3.擴胸a、首先平躺在地,雙腳併攏屈膝呈90度,雙手各握啞鈴放在胸前。b、然後往天花板方向舉高,位置在胸口正上方,注意肩膀不要離地。c、接著將雙手往身體兩側打開,直至輕觸地面。
  • 胃火按摩什麼穴位 有胃火長按這裡
    3、按摩太衝穴我們的雙足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非常重要,我們的腳上分布著很多的經脈和穴位,又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個心臟、我們的腳上有個穴位叫做太衝穴,在腳部足部大腳趾和第二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約1.5釐米的凹陷處。太衝穴是我們身體上重要的穴位,屬於足厥陰肝經。經常按摩這個穴位可以幫助我們有效消除胃火和肝火,進而可以緩解頭痛目眩、面紅耳赤和口苦咽乾等症狀。
  • 虛胖怎麼調理才有效
    核心提示:虛胖往往會讓人看起來不太健康,其實它是亞健康狀態的一種表現形式,專家介紹,虛胖的人通常都是脾胃虛弱,而對於脾胃虛弱來說,往往需要通過調理脾胃之後才能夠變瘦或者變強壯。究竟,虛胖怎麼調理才有效果呢?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虛胖怎麼調理才有效?
  • 常見的「上熱下寒」體質,該如何調理
    其實人體很神奇,不同的人可能體質都各不相同,例如有些「上熱下寒」體質人,他們上半身怕熱,下半身怕冷,是不是很神奇。其實很多女性屬於這種體質,例如臉上容易長痘,但是經常手腳冰涼;脾氣急躁,但又經常腰腿酸痛等等,上半身容易上火,下半身體寒,那這種體質的人該如何去調理呢?
  • 原來這些胃部不適都是胃下垂造成,中醫告訴你緩解胃痛的好穴位
    胃下垂是指由於胃肌層張力低下及胃周組織遲緩無力而使胃小體弧線最低點下降至髂嵴連線以下的一種疾患。患有胃下垂的人群會有慢性中上腹痛,食後腹脹,自覺胃部下垂,可伴有便秘、腹瀉、眩暈乏力、失眠等全身不適症狀,極大地影響了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