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隨著劇情的發展,網友們對王漫妮的人設,由剛開始的欣賞,到後來的反感。
很多人把王漫妮翻譯成王Money。
我們再來看看樊勝美,愛錢,一直想找一個能夠養自己的男人嫁了,最後熬到了30歲。
同是30歲在上海打拼的單身女性,我們看看他們兩者有何區別:
樊勝美家境比王漫妮慘。
論家境,王漫妮比樊勝美的家境好太多了。王漫妮獨生子女,父母心中的小棉襖,出生於江浙一帶的小鎮上,母親是鎮上的護士。
雖然不是大富大貴的家庭,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至少父母能夠靠著退休金生活,在經濟上沒有成為王漫妮的拖累。
我們再看看樊勝美,在上海打拼8年,月月給家裡匯錢,養活上下老小,在老家買的房是給哥哥住的,父母重男輕女,想方設法剝削這個閨女。
不爭氣的哥哥成天想著坑蒙拐騙,還要跟黃世仁一樣在自己的妹妹身上剝削錢財。
樊勝美在原生家庭中完全是一個搖錢樹的角色,家人不管她吃得好不好,住得好不好,動嘴就吵吵著她什麼時候給家裡匯錢。
而王漫妮雖然獨自一人在上海打拼,但是父母從來沒有找她要過一分錢,而且父母時不時打電話關心這個閨女的起居飲食。
相比於樊勝美的原生家庭,王漫妮完全是生活在天堂。
王漫妮比樊勝美更貪心
樊勝美心裡很明白,要不找一個有錢肯給自己花錢的人嫁了,自己不用再那麼累著拼搏了。
於是她四處找所謂的有錢人相親,背後一大堆拖油瓶的原生家庭,身處那樣的一個環境,以樊勝美的姿色,想要一個有錢人嫁了沒有錯,可惜他沒有那個命。
後來遇到對自己付出真心的王柏川,樊勝美仍然接受他普通的家境,她仍然願意付出,陪著王柏川一起創業。
這證明樊勝美不貪心,要不找一個條件好的人嫁了,要不找一個真心愛自己有上進的人嫁了。
這就是樊勝美。
但是王漫妮卻不同,跟有錢的人談感情,跟普通的人談錢。
王漫妮想要的是有錢有品、又高又帥、有知識文化、還要對自己忠誠,一心一意愛自己的人。
於是她跟有錢有品,高富帥的「海王」談感情,談忠誠;跟有品,對自己真心,但是沒有錢的前男友談「錢」。
這就是王漫妮遭人討厭的地方,她太貪心了,什麼都想要,但是自己除了一點馬上都要凋謝的姿色,啥都沒有。
她想要嫁的那個階層,跟她身處的階層相差十萬八千裡,一個奢侈品的櫃姐整天為富人服務,最後就把自己當成了富人。
這話也被王漫妮的母親一語道破了。
王漫妮就相當於王爺府裡的丫鬟,整天在王爺府侍奉王爺們,長了點見識,就把自己當成嬌貴的公主了。
相親找個對象不是豪門王子都不入她法眼,她完全沒有認清她自己充其量就是一個王爺府的丫鬟罷了。
而樊勝美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知道自己該要什麼,不該要什麼,夠得著的就夠,夠不著的就別想。
而王漫妮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樊勝美比王漫妮更能放得下身段。
王漫妮離開奢侈品店,再重新找工作的時候,獵頭給她的薪資是5000底薪,加上提成8000,王漫妮回答的是:這點兒工資我交不起房租啊。
這就是窮精緻的王漫妮,交不起房租可以找一個合租的房子嘛,最後寧願灰溜溜的離開上海也不願合租。
但是我們看看樊勝美精打細算過日子,能在家裡做飯不吃外賣,一直合租也沒有覺得憋屈。
樊勝美離開原來安逸,但是沒有發展前景的工作HR主管的崗位,去其他理財公司工作敢放下身段,從底層銷售開始做起。
這就是樊勝美跟王漫妮的區別,樊勝美表面上看起來愛慕虛榮,其實很能放下身段,敢於從頭再來,王漫妮在原來的崗位上很努力的工作,失業之後總是端著找工作,明明自己根本沒有核心競爭力,還放不下身段去打拼。
相比而言,樊勝美其實比王漫妮活得更通透、更真實。
當然後期編劇強行把王漫妮這個角色掰回來了,這個掰法一看充滿了戲劇化,想遇到貴人就遇到貴人,業績出色就打怪連升級,兜裡沒有幾個錢想出國留學就留學?
王漫妮這個角色如果在現實生活中,活得憋屈,她沒有顧佳的格局和能力,也沒有鍾曉芹擁有一顆知足常樂的平淡之心。
平凡的出身,平凡的能力,卻擁有一顆不平凡的野心,她最大的可悲是認不清自己。
嗨,各位小夥伴兒們,我是本文作者張涔汐,500萬字深度原創作家,專注於職場思維剖析。現在打造出【14大高手思維系統,破解思維密碼】專欄,如今已經上線啦,歡迎大家加入訓練營啦~
作者簡介:我是涔汐,數篇文章全網千萬閱讀量,個人新書《你的努力,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個人公號「涔汐」(id:zhangcenxi99)。歡迎關注:頭條@,500萬字的原創深度文章,快速讓你增值。
近期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