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九成業務靠海外,存貨周轉率產能利用率走低,鳳凰畫材IPO堪憂)
雖然鳳凰畫材自成立之初就已打入歐美市場,但該公司對海外市場的過度依賴,可能使其業績不確定性過高,從而形成一定的經營風險
《投資時報》研究員 呂貢
曾經,無錫一家繪畫材料供應商江蘇鳳凰畫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鳳凰畫材)被美方起訴傾銷,成為「中美紡織品反傾銷第一案」最大涉案方及第一被控告方。經過一年多的調查抗辯,鳳凰畫材應訴成功,以遠低於同行業公司的關稅,加快了國際化生產經營步伐。
日前,鳳凰畫材亦開始向創業板發起衝擊。在中國畫材市場規模小、增速快的背景下,為進一步提高盈利能力、增強競爭優勢並提升行業地位,鳳凰畫材本次募資投資項目均圍繞公司的主營業務進行,計劃將擬募集到的4.34億元資金投向柬埔寨生產基地新建項目和特色畫布及智能畫框生產中心建設項目,剩餘一部分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投資時報》研究員查閱鳳凰畫材招股書注意到,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該公司業績並不理想,營收增減交替,且九成依賴外銷,淨利潤也逐步下滑。在這樣的情況下,其近三年的累計分紅卻仍超億元,逼近盈利。此外,作為供應商,該公司還存在材料供不應求、產能利用效率突降的問題。
業績波動 九成業績靠外銷
2001年6月,鳳凰畫材的前身鳳凰有限由陳衛宏、唐新宇、張奕和徐健以貨幣形式出資設立而成,經歷八次股權轉讓後於2019年12月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一家長期從事專業畫材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的繪畫材料供應商,鳳凰畫材在鼓勵對外文化貿易的政策導向下,持續致力於打造國際知名的中國美術品牌。經過近二十年的積累沉澱,該公司目前已擁有包含畫框、顏料、畫板等在內的豐富產品品類,形成了對不同細分需求的品牌覆蓋。
自成立之初,鳳凰畫材就面向擁有嚴格質量準入標準的歐美市場,產品銷售也覆蓋全球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但從營收比重上看,該公司的主營業務似乎過度依賴海外市場。
從收入來源方面考量,《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該公司境外銷售區域主要為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或地區,其中出口美國的銷售收入佔同期主營業務的比重超過62%。而整體來看,其外銷所貢獻的收入分別達3.83億元、4.38億元、4.18億元和2.27億元,逐年遞增。佔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更是均超90%,分別為91.66%、91.96%、91.91%和93.87%。
與此相匹配,該公司前五大客戶均來自海外,在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其市場需求或將受到一定抑制。
同時,以出口為主的收入結構也決定了鳳凰畫材的經營模式及業績營收,極易受到國際貿易政策、匯率波動的影響。未來如何在趨緊的貿易往來中提升市場份額或是該公司需要考慮的方面。
或受此影響,該公司近年來業績整體處於下降態勢。從營業收入方面來看,2017年其營收實現4.25億元,2018年升至4.84億元,隨後又降至2019年的4.60億元。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2.44億元營收。同期,該公司淨利潤持續下滑,分別為0.54億元、0.53億元、0.41億元和0.30億元。
鳳凰畫材主營業務收入地區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存貨周轉率降低 上市前大筆分紅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家繪畫材料供應商,報告期內鳳凰畫材出現了臨時產能不足的情況。據招股書信息顯示,2017年—2019年該公司採取委外生產的方式,分別生產畫框874.74萬個、991.55萬個和73.49萬個。
在藉助外力一同生產的情況下,該公司2017年—2019年的產能利用率長期處於較高水平,分別達98.37%、105.46%和91.01%。然而,進入2020年後,該數值突然走低,在2020年上半年縮水超20個百分點,僅有76.67%。對此,該公司在招股書中稱主要系疫情影響所致。
同時,鳳凰畫材的存貨周轉率亦有所降低,報告期內分別為4.19次/年、4.98次/年、3.65次/年和2.96次/年,遠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10次/年的平均水平。對此,該公司表示主要系當年畫框產能增加,委託加工減少,期末半成品增加導致。
值得關注的是,鳳凰畫材長期以來進行了高額分紅金額。據了解,2017年—2019年,該公司分紅金額分別達0.40億元、0.50億元和0.20億元,三年間共計分紅1.10億元。且佔其淨利潤的比重分別高至74.07%、94.34%和48.78%。
但《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在分紅金額提升的背後,其淨利潤增速卻並不能與之匹配。2018年,該公司分紅金額和佔淨利的比重均為最高,但同年其淨利潤增速僅為-22.64%,年內並未實現高增長。
鳳凰畫材應收帳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與同業上市公司對比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