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新作《皮繩上的魂》票房撲街,卻比《岡仁波齊》更值得珍視

2021-01-10 伍脊六獸

文/伍脊六獸特約作者:小π。

今年6月,《岡仁波齊》票房與口碑齊飛,一夜之間刷爆朋友圈;而幾乎同期拍攝、公映的《皮繩上的魂》卻命運迥異:上映6天後,票房300多萬,僅是前者一天的票房。

《岡仁波齊》講的是西藏東部的幾個村民,千裡迢迢徒步前往神山岡仁波齊朝聖。影片極其平靜,敘述也很簡單,被張揚稱作「紀錄式的劇情片」。

《皮繩上的魂》則帶有魔幻現實主義色彩,敘述方式複雜。主線是殘忍蒙昧的獵人塔貝殺死一頭鹿的時候被雷擊中而死,死而復生後經活佛點播護送天珠前往掌紋之地,途中遇上愛他的姑娘春和通靈的小啞巴,這是公路電影的常見元素。

主線之外,另有兩條副線:一是為報仇而追殺塔貝的一對兄弟,殺手氣質的兩人如鬼影般穿梭,使得故事跌宕起伏。二是一路打聽塔貝下落,尋找靈感的作家,其筆下的人物正是塔貝。在影片線路交匯前,幾乎分不清真實和虛幻。

影片改編自中國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家扎西達娃的兩部短篇小說:《西藏,系在皮繩結上的魂》和《去拉薩的路上》,經過再創作,別樹一幟,非常具有個人特色。面對票房差異,張揚很淡定:「電影成績好當然高興,但是不好也很高興,這東西沒什麼。票房好代表有更多人可以看到,但是我覺得被需要的一部分人看到就已經很滿足了。」他也認為,前者的票房奇蹟並非普遍現象。

張揚也許錯了。《岡仁波齊》火的理直氣壯,如同《二十二》;《皮繩上的魂》註定為少部分人所欣賞和珍視,因為前者擊中的是觀眾的痛點,後者摁住的則是難點。一位擁有性感大腦的傢伙說過,特立獨行不難,難的是特立獨行且正確。所以,特立獨行很吸引人,特立獨行且正確不容易吸引人。

所謂痛點,一擊即中。包括由現代生活衍生出來的西藏情節、信仰獵奇以及那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並非說痛點可以大做文章就是壞事,痛點只是具有普遍性和時代特徵的社會集中反映的敏感。

《岡仁波齊》所反映的藏區風貌、民俗是都市人嚮往之地,無論真嚮往假跟風,均名列前茅。而影片中融入生命的信仰,對神明的虔誠,無處不純粹,就連那些跟風踏入影院的人也會被打動。

但是,這種打動其實是不費勁的,不平凡的你恰好立在平凡人圍成的圓心而已。《岡仁波齊》是蟄伏的呈現,聖山光芒萬丈,眾趨之;《皮繩上的魂》放手一搏地講了個故事,在追尋與救贖中處處拷問內心,眾寡之。

從《洗澡》、《飛越老人院》、《愛情麻辣燙》,到《岡仁波齊》、《皮繩上的魂》,乍一看令人迷惑,風格迥異,很難歸納成一致的風格,這些電影的票房、口碑也參差不齊。在《飛躍老人院》之後,張揚曾經陷入迷惑,甚至覺得拍電影成為一件痛苦的事情,他開始思考:我為什麼要拍電影?電影對我意味著什麼?今後要怎麼拍?

儘管兩部電影表達著相同的本質:探尋,朝聖之路是純粹而持續的追尋,救贖之路似乎更為艱難,每個人都要直面自己的痛處,克服自己的心魔,得到自己人生的解答。這裡,也許就是《岡仁波齊》與《皮繩上的魂》真正的分水嶺。

張揚在不斷地通過作品探討真實和虛構的關係,尋找自己未來的創作之路,顯而易見的是,《皮繩上的魂》探索意圖更明確。電影中對於因果、輪迴、信仰和人性的審視均超出普遍理解,賦予了新的認識;同時,影片不遺餘力的展現了近乎迷幻的藏地風情,也沒有忽略現代文明與當地文化之間的音聲碰撞,影片整體表達維度豐富,用心且深情,是一次勇敢的蛻變。

遺憾的是大部分人只有好奇心,沒有耐性,風從四面八方來,一陣追不上一陣,朝聖的名詞意義始終大過行為本身,而思考人生種種,實非茶餘飯後良選。

不過,有些事情一旦做了,就會顯得獨特,而只有正確才能保持獨特,因為持續的正確本身就是一種獨特。尤其是在這個人人都在努力證明獨特的時代。

相關焦點

  • 《皮繩上的魂》:我哪裡不如《岡仁波齊》了?
    《皮繩上的魂》劇照但是二者在票房上卻是天壤之別。《岡仁波齊》收穫9997萬,豆瓣評分7.7;而《皮繩上的魂》截止到發稿,豆瓣評分7.4,票房只有區區321萬。話說,《岡仁波齊》是張楊原創的作品,既然是原創,那麼影片基本可以等同於原著。而《皮繩上的魂》則是改編自中國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家扎西達娃的兩部短篇小說:《西藏,系在皮繩結上的魂》和《去拉薩的路上》。
  • 《岡仁波齊》火了, 姊妹篇《皮繩上的魂》來了
    》累計票房已經接近1億元,張楊導演同期拍攝的姊妹篇電影《皮繩上的魂》也將於8月4日全國公映。當被問及對《皮繩上的魂》票房有何期待時,路偉說:「走一步看一步,不急不緩。」&nbsp&nbsp&nbsp&nbsp《皮繩上的魂》改編自西藏著名作家扎西達娃兩部短篇小說《西藏,系在皮繩結上的魂》和《去拉薩的路上》。
  • 《皮繩上的魂》能否複製《岡仁波齊》的成功
    《岡仁波齊》的票房甚至超越了之前因為方勵驚天一跪造就了社交網絡上超高討論熱度的《百鳥朝鳳》。《皮繩上的魂》劇照。影片原定8月4日公映,現在調至8月18日。得益於《岡仁波齊》的成功,張楊導演另一部在同一時期、同一地區拍攝完成的《皮繩上的魂》將於8月4日全國點映,8月18日正式上映。
  • 《岡仁波齊》刷爆朋友圈後,張揚新片《皮繩上的魂》會是另一匹票房...
    《皮繩上的魂》改編自中國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家扎西達娃的兩部短篇小說導演張揚2014年一整年,導演張楊幾乎都待在西藏。他帶著150個人的團隊,先花了九個月拍攝了《岡仁波齊》,又接著用三個月拍攝了《皮繩上的魂》。
  • 一部票房近億,一部300萬「五日遊」,《岡仁波齊》、《皮繩上的魂...
    今年張楊導演的兩部作品接連上映,一部是6月20日上映的《岡仁波齊》,一部是《皮繩上的魂》,兩部電影因為相同的西藏題材、接連的拍攝時期、同樣的主創團隊等被稱為姊妹篇,首先上映的《岡仁波齊》收穫了近1億票房,影片上映兩日票房便突破300萬,以「逆襲」、「奇蹟」等火爆的姿態登上各大頭條,相形之下,《皮繩上的魂》失了許多光芒。
  • 《皮繩上的魂》:解開張揚的西藏繩結
    文:絲老師編:Felmolly2017年可謂導演張揚的「西藏」年。六月份上映的《岡仁波齊》票房幾乎破億,這對於一部「朝聖」題材的類紀錄片已是上佳成績,更何況200%的投資回報率,讓他同時套拍的另一部西藏題材劇情片《皮繩上的魂》,票房壓力頓減。
  • 《皮繩上的魂》:一部值得珍視的電影
    8月18日上映的張楊導演作品《皮繩上的魂》是今夏非常值得走進院線觀摩的一部影片——前提是觀眾有足夠耐性,能聽著藏語對白,坐足兩個小時——《岡仁波齊》的票房成功,證明以上顧慮,至少對相當部分的觀眾而言,已不構成欣賞障礙。《皮繩上的魂》對觀眾最大的挑戰是敘事節奏和敘事手法。
  • 電影《岡仁波齊》姊妹篇《皮繩上的魂》8月公映
    新華社上海8月2日電(記者 許曉青)由張楊導演、郭達明攝影的藏語電影《皮繩上的魂》將於4日在全國院線公映。這部影片被稱為熱映藏語影片《岡仁波齊》的姊妹篇。   電影《皮繩上的魂》拍攝於2015年,曾在多個電影節上參展,2016年獲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並最終斬獲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攝影獎。   導演張楊近日在上海點映會上說,上海一直以來就是少數民族題材文藝影片製作和放映的重鎮,相信這部作品會像《岡仁波齊》一樣,帶給觀眾一場奇幻的心靈之旅。
  • 《皮繩上的魂》:它才該得到《岡仁波齊》所獲的一切讚譽! | 節目
    《皮繩上的魂》平均分:6.8分音頻後期製作:Siyuan/波米;編輯排版:波米;:交換意見,三位主播討論《皮繩上的魂影片《皮繩上的魂》重要信息:本片推斷分級:PG-13級;內地是否有2D版:本片為2D電影;內地是否刪減:公映版刪減15分鐘;片尾是否有彩蛋:無;是否有普通話版:無,本片為
  • 《皮繩上的魂》:「藏地朝聖者」張揚的大膽之作
    當張揚的《岡仁波齊》幸運地成為今年內地院線裡的現象級文藝片,並收穫近億票房時,我們很難想到他的另一部影片《皮繩上的魂》也能快速登陸院線
  • 一邊朝聖,一邊降魔,張楊兩部電影《岡仁波齊》《皮繩上的魂》即將相遇全國院線
    讓朝聖路在走一會兒,《岡仁波齊》全國院線將繼續放映到8.20距離《岡仁波齊》公映已過去一個月,這部不靠劇情、明星、視效卻收穫了近1億票房的藝術電影讓無數人走近電影院,隨銀幕上的十一個陌生人一起踏上「朝聖之旅」。
  • 《皮繩上的魂》一定不會賣座,不然中國觀眾都成精了
    一部是兩個月前上映並獲得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岡仁波齊》,另一部是《皮繩上的魂》。《岡仁波齊》劇照看完《岡仁波齊》的觀眾有一個典型反應:這是不是紀錄片?看完《皮繩上的魂》,也許也會有人問,這是不是西部片? 很簡單,都不是。
  • 前作被捧上天,口碑新片一出日票房僅16萬!
    不得不說,《岡仁波齊》這部電影大膽地純粹,全片沒有一點商業元素,不驕不躁,乾淨而神聖,讓人感到了虔誠的力量。兩個月之後,張揚導演的新作《皮繩上的魂》又來了,於8月18日上映,首日票房98.75萬元,隨後票房一直跌,到了22日,日票房僅16萬元。
  • 錯過了《岡仁波齊》?那別再錯過這部拷問靈魂的電影!
    《岡仁波齊》能成功,首先要歸功於導演張楊,他用毫不張揚的鏡頭語言,用極具紀實感的方式,去呈現了這片神秘藏地上的專屬故事。 這部《岡仁波齊》的孿生兄弟名叫,《皮繩上的魂》。 郭達明是《皮繩上的魂》和《岡仁波齊》的攝影師,他和張楊用一整年時間,把西藏裡裡外外跑了個遍,用鏡頭記錄下這片聖土的變幻莫測和無二神性。
  • 《皮繩上的魂》:走出這一步有多難
    這也是兩部那麼不同的電影,《岡仁波齊》真實的筆觸常常讓觀眾誤以為這是一部紀錄片,不繞彎子的敘事,簡單逼真,也讓觀眾全身心的投入進影片的表達當中,或共鳴或感動;《皮繩上的魂》卻恰巧相反,交織的時空,魔幻現實主義的故事,虛實結合之間最終引向更深層次的思考。
  • 海南日報數字報-《皮繩上的魂》定檔8月4日
    本報海口7月22日訊 (記者衛小林)著名藝術電影導演張楊執導的《岡仁波齊》目前還在影院上映,由他執導的另一部藝術電影《皮繩上的魂
  • 《皮繩上的魂》行走在刀鋒之上的魔幻故事
    網易娛樂7月25日報導 昨日,電影《皮繩上的魂》接力《岡仁波齊》在拉薩開始路演,此後將經「成都、重慶、昆明、深圳、廣州、杭州、上海、南京」抵達北京,8月4日全國公映。《岡仁波齊》的拍攝過程,正是《皮繩上的魂》的創作過程《岡仁波齊》和《皮繩上的魂》兩部電影由同一個創作班底,歷經多年籌備,在藏地同時拍攝,導演張楊和攝影師郭達明坦言:這兩部作品無論從創作上還是製作上,都深刻地相互滲透和影響,在影像風格上,一個極其真實樸素,一個極其戲劇迷幻,相反的表象背後款曲相通:「朝聖」之後再「降魔」,實為一次完整的修行。
  • 《皮繩上的魂》導演張楊:信仰是宏大的母題,任何事,恐怕都不脫離信仰
    低調的張楊導演這幾年鮮少露面,直到《岡仁波齊》、《皮繩上的魂》兩部作品的上映,才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當中。從《愛情麻辣燙》到《皮繩上的魂》,張楊導演這些年的作品風格迥異,是什麼讓他發生了改變?西藏對他又意味著什麼?8月17日晚,張楊導演親臨豆瓣討論區,帶病堅持和豆友們展開交流和討論。
  • 奇愛說 | 張楊才是《皮繩上的魂》的最大主角
    按:昨天,張楊導演新作《皮繩上的魂》正式在全國上映了。而兩個月以前,《岡仁波齊》的「成功」讓所有人都非常驚訝,《皮繩上的魂》會表現如何,我們拭目以待。前幾天的《皮繩上的魂》點映,我們可愛的葛格和帥氣的張楊導演在映後進行了對談,一同出席的還有資深媒體人李多鈺老師。乾貨滿滿,為你奉上。(整理:張瀟瀟)
  • 《皮繩上的魂》多種類型片的雜糅,難得一見的「藏族西部片」
    放下屠刀與冤冤相報何時了,借一個藏地傳說完成救贖的故事《皮繩上的魂》改編自中國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家扎西達娃的兩部短篇小說:《西藏,系在皮繩結上的魂》和《去拉薩的路上》。原著小說寫於1984年,很短,講的是一個作家和筆下主人公交互生長的故事。實驗性的文本敘述嘗試大於故事本身,有鮮明的80年代質感,大概十多分鐘就能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