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戰士不能「唯成績論」,別讓後進兵丟了上進心

2021-01-19 中國軍網

別讓後進兵丟了上進心

■第73集團軍新兵一團四連一排排長 李振彬

「啪」,鋼盔上的彈殼掉在地上。「怎麼又掉了?」我在心裡犯起了嘀咕,將目光鎖定在新兵馮鴻澳身上。

「3分鐘掉了兩次,你是怎麼據槍的?上次射擊打得那麼差,現在還不認真訓練,你想怎樣?」心急的我忍不住和他翻起了「舊帳」。

入伍之初,身材瘦小的馮鴻澳自我介紹時表決心「霸氣側漏」:「優秀新兵非我莫屬。」當時我還認為,這樣有追求的戰士一定能夠很快脫穎而出。

然而,實力不是靠豪言壯語就能輕易換來的。隊列訓練,僵硬的動作讓他被戰友調侃為「機器人」;實彈射擊,5發15環的成績更是讓他羞愧難當……儘管頻頻受挫,但馮鴻澳起初並沒有把這些放在心上,嘴裡一邊念叨著「起點越低,進步空間越大」,一邊揮汗如雨、埋頭補差。

「馮鴻澳,兩個月過去了,你咋還在原地踏步?」看到他投出的手榴彈依舊牢牢「粘」在25米線上,班長話中透著無奈。糟糕的成績、骨幹的批評、戰友的調侃,讓一直積極上進的馮鴻澳漸漸低下了頭。生活中獨來獨往,訓練場上頻頻走神,幾乎所有課目都對他亮起了紅燈。

「排長,我可能壓根就不是當兵的料……」面對我的責備,馮鴻澳委屈地抽泣起來。從爭當優秀新兵到如今自我懷疑,難道他真的是「開不了竅」?我也陷入了迷茫……

一個周五,不知是誰在俱樂部放起了電視劇《士兵突擊》,看到老馬、史今幾位班長用耐心和真情一步步將許三多這個「孬兵」帶成「兵王」,把不可能變為可能,我的心裡豁然開朗:評價戰士不能「唯成績論」,後進者只要有一顆上進心,那他就是個好兵,總有一天會綻放光芒。

新的訓練周開始前,我專門召集排裡的骨幹明確:不能因訓練成績落後而一味地批評新兵,禁止取笑訓練成績不好的戰友。「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別灰心,底子薄,咱就慢慢練。」聽了我的安慰和鼓勵,馮鴻澳的眼裡又燃起了鬥志。

實彈射擊,我帶著他分析彈著點,從據槍、瞄準、呼吸和擊發動作要領開始,手把手教,一步步練;手榴彈投擲,加快揮臂速度、做好扭腰送胯、強化手臂力量三管齊下,幫他解決投不遠的難題……

一個月後,我們迎來實彈射擊結業考核。「50環!」報靶員話音剛落,大家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馮鴻澳。看著在全連官兵面前軍姿筆挺的馮鴻澳,我知道,他開始了自己的「士兵突擊」……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徐 鵬整理)

相關焦點

  • 《地球上的星星》: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別用「唯成績論」去看他
    以前中國網絡上充斥著對於中國教育唯成績論的批判,但是那個時候中國人的思想都不是太開放,很多人都覺得學習就是人生的全部,只有學習好你才能有一個好的前途,如果學習不好,那一切都白費了,所以在當時的時代為成績論也是一定社會經濟條件下的產物。
  • 茱莉亞效應:「唯成績論」只會害了孩子
    簡單來說,茱莉亞效應是考試成績並不是評判你的唯一標準,除了成績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也會影響到你,成績優秀不等於人生成功,你的人生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再簡單一點講說:「茱莉亞效應」就是「唯成績論」。為什麼說"唯成績論"只會害了孩子?"唯成績論"限制孩子的發展有許多孩子,在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教育後,就不想再繼續讀書了,每個人的想法各不相同,但是最後大部分孩子都是一個結局,就是被父母一票否定,"不讀書你能幹嘛?"
  • 改變考試科目,調整卷面成績,只不過是另一種形式唯分數論
    但現在有了體育考試,體育考試又被納入到中考範圍之內,而中考的成績又和升學率相掛鈎,和老師的業績相掛鈎,哪個老師哪個校長敢不重視?之前,學生三個星期,都不一定跑一次步,現在一天跑三次步。在正式上課之前,先做30分鐘體育鍛鍊;課間操時間所有老師都必須按時下課,不能耽誤學生參加體育鍛鍊。在一系列高強度的訓練下,學生的身體素質確實提升上來了。
  • 韓劇《天空之城》戳中教育痛點:「唯成績論」成毀掉孩子的根源
    這部劇從住城堡中一位媽媽1號李明珠的派對開始,她的丈夫是下一任院長的人選之一,是樸英才學習成績特別好,去了首爾大學的醫學院,這意味著他日後會成為醫學的精英,並且自然的繼承父親的事業。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讓這個社區的媽媽們紛紛想要跟李明珠套近乎,想要學習如何教出如此優秀的孩子。
  • 「愛情裡,上進心到底有多重要」
    我把於亮的那個問題丟給了她: 如果我有錢了,能給你想要的一切,你還會不會回頭? 其實,不用猜也知道,她會回復什麼。 是的,沙沙現在過得很好,和男朋友看起來很恩愛,翻她朋友圈都能感受到那種甜蜜的氛圍。 後來畢業,他沒考好留在了家鄉的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我成績優異去了省外的重點大學。其實我有勸過他復讀一年,以他的成績再考一個好的學校完全沒有問題。 可惜,他卻笑嘻嘻的跟我說:沒事,以後等我賺夠了錢,就去你學校看你。說不開心是不可能的,畢竟我也有少女心。更何況那個時候,我們還處於熱戀期。
  • 破解「唯分數」「唯升學」新時代教育評價如何改革?
    上海師範大學副校長李曄教授在致辭中表示,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和辦學導向,希望與會專家共同研討高等學校、中小學、職業院校的評價與治理問題,深入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推進新時代教育評價和學校治理改革。
  • 被上進心毀掉的中國年輕人
    最後,在上進心的不斷驅使下,她終於……病倒了。 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被教育要有上進心。這三個字聽著挺正能量的,感覺自己有志向,有未來,什麼都可以打敗。然而,當你已經努力到極限時,上進心反而成了拖累。你就會猛然發現,曾經不斷促使自己進步的上進心,現在卻成了自己焦慮的源頭。
  • 機關兵與連隊兵——機關兵的軍旅生活(7)
    幾年的從軍經歷,在過基層全訓連隊也在過各級機關,今天咱們來說說部隊機關兵和連隊兵的區別。        首先,無論是機關兵還是連隊兵都是兵,而且所有機關兵都來自於連隊,當然有一部分幸運的人沒有進過正規連隊而是直接分到了機關,但是他仍然是來自於連隊,因為他一定會來自新兵連。除非他是假兵,後門兵。
  • 天津深化教育評價改革 出臺工作「清單」 破「五唯」 ?不用分數給...
    根據該清單,本市聚焦破「五唯」扭轉不科學教育評價導向,改變用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的做法等。  據介紹,去年國家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本市制定出臺的正面清單圍繞五大改革主體,細化提出了84項具體改革舉措。」
  • 雄兵連第一代第二代超級戰士簡介
    因為「十倍」的工資被蕾娜召進雄兵連。在天河戰役中掩護薔薇,隻身衝進敵陣狙殺饕餮炮手。在惡魔入侵時與劉闖、何蔚藍被困山洞,後被琪琳和野狼特戰隊解救,與劉闖一行人一起對抗饕餮的襲擊,後在北之星與葛小倫一行人會師。瑞萌萌雖然沒有劉闖那樣強大的戰力,卻能憑著靈活性壓制饕餮戰士,和劉闖一起摧毀了饕餮戰艦。
  • 警衛連裡出好兵
    連隊裡90後、00後戰士居多,年輕的官兵們往返於散落的哨點和低矮整潔的營房之間,每天執勤、上哨、訓練。與同齡人相比,這裡的生活似乎略顯單調,但當00後戰士楊福偉新訓結束下連第一次踏進營區大門時,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終於成了警衛連的兵」。「警衛連」是這片戈壁灘上「響噹噹的頭銜」。
  • 《賽德克巴萊》啟示錄:業內人呼籲棄唯票房論
    賽德克之悲喜:票房排片低迷 熱血經理力挺  魏德聖歷時12年打造、投資高達1.7億元人民幣的臺灣電影《賽德克·巴萊》於5月10日在內地公映,但首周票房僅400萬人民幣的成績令很多電影圈人士感到惋惜。
  • 「立」起多元專業評價,才能真正破除「唯論文」
    不過之後的事實證明,如果「破」與「立」不平衡,「破」的同時沒能找到更加專業、優化的替代方案,抑或是有「破」無「立」,那麼不管政策的初衷多好,大概率都不能真正解決實際問題,還有可能引發形式主義上的更新或更嚴重的問題。  由此說,解決「唯論文」,關鍵在於有「破」有「立」。
  • 體育美育進中考:一重視就考試,唯分數論欲罷不能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離不開科學的評價體系。多年來,全面發展理念也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分數」究竟能否淡化、如何科學淡化,仍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難題。「唯分數論」的教育評價導向儘管被社會詬病,但因其有操作性強、量化度高、顯效性強等優點,至今讓教育界「欲罷不能」。
  • 「破五唯」後新的評價標準應提上議程
    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對「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做出了新的部署,其中涉及高校評價的部分,再次強調「不得將論文數、項目數、課題經費等科研量化指標與績效工資分配、獎勵掛鈎」,這引發了廣泛關注。事實上,大學偏重於科研有其歷史發展的淵源。
  • 臺灣有種兵,叫草莓兵
    草莓是一種很嬌嫩的水果,不能碰、不能壓、更不能打。而臺灣目前的士兵,恰好就是這麼一種狀態,所以被稱之為草莓兵。從這個形容詞來看,臺灣士兵應該體能差、抗壓性不足,沒有吃苦耐勞精神,是真的嗎?2018年10月,臺灣《中時電子報》曝光了一張臺灣陸軍的打靶訓練圖片,震驚了呆灣民眾,也震驚了我。
  • 「四唯」如何破:中國科學院研究所評價的實踐和啟示
    > 1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 2 中國科學院大學 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 破「四唯」後,「立」什麼?一方面,各部門和單位對照文件精神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以下簡稱「四唯」)問題——取消了各級考核制度或規定中一些明顯不合理的「四唯」指標要求,起到了糾偏作用。 另一方面,科技界也在熱議和擔憂破「四唯」背後的深層次問題。例如:破「四唯」後,「立」什麼?如何保證科技評價的公平公正?人情因素是否會盛行起來,青年人才是否更難以出頭?
  • 超神學院雄兵連第三代超級戰士簡介
    超神學院雄兵連第三代超級戰士簡介葛小倫稱號:銀河之力 已知宇宙最硬的屌絲第三代神體,基因底層含有天使基因,可開啟一對翅膀。武器是一把次生物核心的大寶劍,被華燁用龜波氣功打碎。新宣傳片中又有了一把新的大寶劍。
  • 體育美育進中考引發熱議:一重視就考試,唯分數論欲罷不能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離不開科學的評價體系。多年來,全面發展理念也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分數」究竟能否淡化、如何科學淡化,仍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難題。「唯分數論」的教育評價導向儘管被社會詬病,但因其有操作性強、量化度高、顯效性強等優點,至今讓教育界「欲罷不能」。
  • 影視劇集發展須破除唯流量論
    《意見》指出,電視劇(網絡劇)創作必須脫虛向實,不能讓被汙染的數據和流量成為評價作品的主要指標,甚至是唯一標準。唯流量是唯收視率在網絡時代的延續與變式,都是以數據作為電視劇、網絡劇的主要評價標準,甚至極化為唯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