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戲 | 大學路,有戲!

2021-02-22 Echo Enjoys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韓國首爾的大學路。大學路顧名思義,是以首爾大學文理大學院舊址為中心而興盛起來的馬路。在前往的大學路的路上,看到韓國旅遊發展局的宣傳冊寫著:大學路上有大大小小150多家劇院,被稱為韓國百老匯 —— 這真是震撼人心的數據。

到了大學路,第一感覺是:真是一個漂亮街區!

圖註:同行的美人大川在大學路上發現有趣櫥窗,進來才發現是一個地下室花店的入口。

大學路上的店面漂亮,行人更漂亮。四通八達的小路上大都是衣著時髦清爽的年輕人,小路兩邊是各種裝修考究有趣的咖啡店、畫廊、街頭塗鴉、美食店等等,而大大小小劇院就在這些店鋪的樓下或樓上。

圖註:大學路街邊的一個安靜小門,隨著樓梯走下去是一個演出場所,攝影:大川。

遇到略寬的一點的街面,還會遇到漂亮的街頭藝人,一個個生機勃勃、自信滿滿地展現自己的才藝,周圍還圍繞著捧場的年輕人們。雖然不懂韓語,但從形態舉止看,有些捧場的觀眾不是我這樣碰巧遇到的路人,而是看起來很熟悉這個街頭藝人 —— 忍不住讓人猜想那個活力滿滿的街頭藝人會不會是附近哪家大學裡學長學姐?


在大學路看戲!

在首爾看的第一場演出是《蘭雪》,劇場就在大學路,叫做 Kontentz Ground 的劇院,這是一個地下劇院,入口處的門很小,看起來就像尋常辦公樓的後門。如果不是門口有巨大的海報,很容易錯過,劇院在地下二樓,場地很小,大約15排左右的座椅。

因為我是外國人,劇院貼心地配備了特製的ipad觀看字幕,但是因為 ipad會有光,為了不影響其他觀眾,所以我們這群外國人就需要坐在最後兩排看戲,但因為劇場不大,所以完全不影響觀看。

圖註:蘭雪》演出海報,圖片提供:韓國旅遊發展局

 

音樂劇《蘭雪》真的是一個非常「大學路」氣質的演出 —— 從編劇、舞臺到演出都充滿年輕人特有幹勁活力:全場只有三個演員,是三個很會用聲音會演戲的年輕人,情感充沛、很有感染力。我看的那個版本,女演員實力超級強悍,兩個男演員也不分伯仲。

 

《蘭雪》全場的場景不變,道具就兩三樣,但物盡其用,座椅可以是桌子也可以是藏物的抽屜。燈光的使用非常巧妙,燈光打在舞臺上,可以是鋪滿劇院的字幕、也可以是鞭打血痕,還能成為被焚燒的書籍,總之變化多端,非常助攻。

圖註:蘭雪》演出劇照,圖片提供:韓國旅遊發展局

《蘭雪》的劇情蠻傷感的,文人許筠被處死刑前想念自己和姐姐與老師,回顧三人在意氣風發的少年時代結下的相知相惜之情。回憶與現實來回穿插,虛虛實實之間,情感跌宕起伏,既被書生意氣感染,也為他們的命運扼腕嘆息。

 

許筠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就是他寫出《洪吉童傳》。在他生活的時代裡,女子無才便是德,而許筠的姐姐叫做許楚姬,蘭雪軒是她的號,她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並且是天才型詩人,所以備受壓抑,許筠一直以姐姐為榮,在姐姐過世後整理出版姐姐的詩集。歷史上,許筠在出使明朝時,還曾把姐姐的詩集做禮物送人。許筠的時代裡另一個社會問題是:極度以出身論成敗,歧視庶出。許筠尊重的老師李達才華橫溢,卻被庶出的出身困住了手腳。許筠、許楚姬、李達這三才華橫溢的三個年輕人都沒能得到命運的最後眷顧,許楚姬在26歲時抑鬱而終,許筠在49歲時被凌遲處死,庶子出身的李達雖然留下了詩集,卻生卒年不詳。

圖註:《蘭雪》演出劇照,圖片提供:韓國旅遊發展局

演出時不可以拍照。不過,最後謝幕時,專門留出時間重演華彩片段,專供觀眾拍照留念。


音樂劇《蘭雪》讓我感覺很震撼,雖然是小小的劇院,卻展現出順勢而生的力量,異常蓬勃的創作欲,以及強悍的青年力量,從燈光設計到能用聲音演戲的年輕演員。韓國的音樂劇產業,真是全方位開花啊。才華真的不會被小空間困住啊。

 

看戲Tip:

ONTENTZ GROUND 

02-747-2232

首爾特別市鍾路區東崇洞 1-93 B1F
(鍾路區大學路8街25)

 

圖註:美麗的街道一角,攝影:大川。

2019Welcome大學路

有著大大小小150個演出劇院的大學路被稱為「韓國的百老匯」,在這裡一年365天都能欣賞到音樂劇、話劇、表演等各類文化藝術活動和演出。不過重頭戲是自2017年開始的每年秋季的大學路乃至首爾的文藝大事件—— 9月的「2019Welcome大學路」,以大學路為主場的一系列演出活動。「Welcome大學路活動期間,在大學路和首爾市內可以觀賞到60多部形式多樣的作品,部分作品提供外文字幕。活動期間,無言劇、傳統演出、音樂劇、話劇等各種類型的劇目匯集在大學路一帶集中表演。

開幕表演

/ 時間:2019.9.7(周六)

/ 地點:大學路馬羅尼埃公園特設舞臺

開幕式上將以各類劇目的慶祝表演形式奉獻給觀眾特別表演,觀眾可以欣賞到耳熟能詳忍不住跟唱的經典曲目和文藝表演。

 

大學路露天表演(免費)

/ 時間:2019.9.21(周六)

/地點:大學路步行街(售票亭附近)

在與大學路的中心——馬羅尼埃公園相連接的幾條路段,可欣賞到多個表演團隊的露天表演。

 

無言劇特別演出(免費) 

/ 時間:2019.10.5(周六)

/ 地點:大學路馬羅尼埃公園特設舞臺

精彩無言劇一網打盡!原本只能在首爾市內主要劇場才能欣賞的無言劇,可在大學路馬羅尼埃公園一次性欣賞到。

 

音樂劇韓流明星粉絲見面會 

/ 時間:2019.10.21(周一) 

/ 地點:大學路YES24 Stage 2館

通過各種大學路音樂劇和電視劇倍受大眾喜愛的音樂劇韓流明星李奎炯,將與外國粉絲舉行見面會。屆時粉絲們能夠在現場聆聽李奎炯的歌聲和故事,享受特別的時光。

 

外賓專享演出 

/ 時間:2019.9~10月 

/ 地點:首爾市內主要音樂劇劇場

這是專為外國觀眾準備的特別演出,觀眾可欣賞到《賓虛》、《瑪麗·安託瓦內特》、《世宗,1446》等大型音樂劇,並與演員見面,留下難忘回憶。

這麼多演出,怎麼選呢?以及怎麼買到票呢?

來自韓國旅遊發展局的超級看戲Tips是:

K- STYLE HUB

這是韓國旅遊發展局的下屬機構,為外國遊客提供便利服務,不僅發售熱門演出的打折戲票,最高能打五折呢,而且有專門櫃檯提供中文服務,全年無休。

電話: +82-2-729-9457

地址:首爾市中區清溪川路40 韓國旅遊發展局首爾中心 2~5樓 (郵編 04521)

 

不能錯過的,Kai主演的《賓虛》

今年秋季的眾多演出中,強烈推薦大家看《賓虛》,這部音樂劇屬於彰顯韓國文化實力的作品,雖然改編自經典好萊塢電影,卻是王勇範導演和李晟俊作曲人攜手的韓國原創劇目,演出場景恢弘,自2017年首演以來就很轟動。

圖註:賓虛》演出海報,圖片提供:韓國旅遊發展局

雖然不提供中文字幕,但只要熟悉《賓虛》劇情就很容易看明白,不熟悉劇情也沒關係,這部戲不走高深路線,不難看懂,並且從編劇、導演到演員都深諳潮流文化,比如在展現奢華宮廷生活時,加入大段的男版的肚皮舞的演出,坦白講我看到滿臺塗金粉、腹肌漂亮的肚皮舞男郎們時,精神為之一振,留下全場唯一遺憾:怎麼沒把望遠鏡帶來啊。

圖註:賓虛》演出劇照,圖片提供:韓國旅遊發展局

通常音樂劇演出提供AB兩套主演班底輪流出演,而韓國則很有趣,《賓虛》一口氣提供了四位不同的主演供觀眾選擇,我們看得是韓國實力派音樂劇演員Kai的版本,他真是實力超群,而且非常受歡迎—— 劇院貼著他的大海報,和Kai海報合影的觀眾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絡繹不絕。

圖註:賓虛》演出海報,圖片提供:韓國旅遊發展局

看演出之前,我們在大學路上的一間小咖啡館裡群訪了Kai。他比約定時間早到半小時,早早守候在現場。他本人比所有的劇照視頻都帥氣,因為我被自己的健身教練折磨的餐飲管理苦不堪言,所以飛快意識到,Kai的身材是嚴格鍛鍊並控制飲食的結果,我猜的體脂率在8%左右。

圖註:賓虛》演出海報中Kai的演出海報


Kai在大學的專業是歌劇,演唱實力自然非同尋常。2011年左右,音樂劇在韓國走紅,Kai開始演出音樂劇,並飛速成為佼佼者,也非常自豪於音樂劇演員這個職業。我自己非常敬佩「音樂劇演員」,他們既是歌手,也是演員,將近三個小時的音樂劇演出裡,用歌聲、演技、形體動作,感動觀眾,傳達情感,音樂劇演員是真正的實力派啊!

圖註:賓虛》演出海報中Kai的演出海報

Kai說自己平時非常注意飲食,保護嗓子,定期鍛鍊,保持體能,越是演出前越是要保持平常心。談到演技的磨練,他說自己的方式是:「用真心去表達,平時多多觀察周圍人的言行舉止,多多換位思考,用行動刻畫出心理,才能讓自己融入角色。」他非常喜歡看書,寫隨筆,並已經在嘗試作曲。

圖註:賓虛》演出海報中Kai的演出海報


音樂劇演員這個職業的壓力的確很大,Kai說:「每天起床前都想放棄,每天都爬起來了。」雖然憑藉強悍實力在一系列大劇目中挑大梁,Kai開玩笑說自己挑選角色的標準是:能不能帥氣一點?

 

對了,Kai說自己最喜歡的中國演員是王祖賢。

 圖註:實力超群的音樂劇演員Kai,圖片提供:韓國旅遊發展局

舞臺下的Kai溫和有趣,愛開玩笑,就像大學裡受歡迎的學長,而舞臺上Kai則是,譁,光芒萬丈的巨星,從形體動作到聲音演出都是脫穎而出,令人無法移開眼光的存在。對於擁有這種能量的出色的音樂劇演員,最大的讚美就是去看他的演出啊。看他演出,真的是享受。

圖註:演出前的《賓虛》劇場,攝影:大川。

準備好了麼?

這個秋季,一起呼朋喚友去大學路看戲吧!

相關焦點

  • 看戲
    對於我來說,看不看戲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想去圖個熱鬧,況且和我一般大的都已經穩穩地坐在車上,臉上洋溢著令我羨慕的自由之光,仿佛他們要開啟一段神秘的旅程,而我將與此毫不相干。在人們的慫恿和某種神秘力量的加持下,我毫不猶豫地攀上了車,這一幕,正好被我爺爺看到了。    爺爺披著衣服呵斥我,讓我下車。
  • 戲|雖遲但至的2020看戲總結
    而這些戲,給了這些沉默的聲音再次響起的機會,而後匯入永恆的集體記憶中。《白鹿原》陝西人藝——「值得拍一次散場的戲」這是我看戲以來,唯一一次謝幕的時候拿起了手機拍照的戲。改編長篇巨著的難度其實很大,小說和文字是抽象化的,每個閱讀者都可以有自己的想像,而舞臺劇則是把人物都具象化了,所以文本越厚重,解讀的可能性越多,改編就越難。
  • 蕭涵:看戲
    三個村的戲各有各的特點:   馬跛裡的戲較精緻,大家都說臉譜畫的好,有祖傳下來的正規臉譜,這相當於科班出身了。三個村,馬跛裡的戲從來沒去過,鬥敵村的很少去,主要是去當中嶺村看戲,說是看戲,基本上是與小夥伴們感受氣氛去了,看戲是假,去玩、湊熱鬧是真。
  • 看戲囉!品麻陽地盤的戲味人生...
    故鄉曾有個戲班子,唱的是漢戲,在麻陽乃至周邊都有一定的名氣。記得開始是在大隊的祠堂裡唱,後來大隊分為三個村,「三兄弟」分家析產,連祠堂也拆了,後來自己村裡在溪邊建了一個禮堂,除了開大會,唱戲也有場地了。但唱戲得有空閒時間,春種、夏忙、秋收自然是沒空唱的,只能在春節前後。
  • 長沙首屆嶽麓山青年戲劇節,看戲越看越有戲
    長沙首屆嶽麓山青年戲劇節,看戲越看越有戲 2021-01-15 22: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看·有戲 | 誰說年輕人不愛看戲?看《村裡來了花喜鵲》如何「圈...
    我看·有戲 | 誰說年輕人不愛看戲?看《村裡來了花喜鵲》如何「圈粉」00後  誰說年輕人不愛看戲?也許年輕人和戲曲之間,缺少的只是「一張票」。> 6919289 我看·有戲
  • 金庸等名流看戲時,為什麼總要他相陪?
    單說我們熟悉的這些名流,金庸、李碧華、尤敏、汪明荃、張國榮、梅豔芳……個個都是戲迷,當中金庸愛看戲更是出了名的。 金庸迷都知道,金庸小說中有大量戲曲元素,如果刪去戲曲的內容,小說情節甚至會被拆得七零八落。
  • 唱過戲的父親和愛看戲的我
    我跟著他看戲,一場一場又一場。那時候我不懂戲,現在慢慢懂了,也同時懂得了父愛,很多東西卻回不去了。父親生了四個孩子,不知為什麼,只有我一個人愛戲。父親愛看,也會唱,很多年以前,父親年輕的時候,我們那兒幾乎村村有劇團。我記得,父親飾演《二進宮》裡的老楊波,他生性溫吞,沒啥激情。他也在樂隊裡打小鑼。
  • 在日本看戲是種怎樣的體驗
    我們在過去的八天中,往返於東京、橫濱兩大日本關東城市,趕場般欣賞了TPAM(日本橫濱舞臺藝術大會)的15場演出,還是只能說,僅僅管窺了日本戲劇的小小一角。但戲看多看少其實也未必打緊,能身處日本的劇場中,體驗一把日本戲劇的別樣魅力,哪怕僅僅是達成一項在日本看戲的成就,這也是極好的。在日本看戲,不僅體驗上佳,而且別有異趣,無論在國內你是否是戲劇發燒友,我們都推薦你至日本的劇場一試。
  • 看戲 - 看戲_美文_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看戲  流年似水,轉眼就到了中年,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卻似更加濃烈。以前沒有耐心聽下去的戲文,如今覺得甚是精美凝練,那悅耳的胡琴妙音一響起,我這個「宅女」就有點坐不住了。於是,萌生了看一場戲的念頭。
  • 《鬥陣來看戲》驚喜不斷,除了這部戲即將上線,更有六一兒童節特輯,期待指數五星!!!
    最近很多人問調戲君有沒有好戲可以追!!!
  • 黃大仙兒(三)看戲
    別看這戲班子人不多,名氣卻不小。據說,東埠和卜莊很多地方的戲班子,都是它的傳承。想當年,昌邑縣東半天有需要搭臺唱戲的活計,第一選擇就是去倉街村請這家戲班。倉街村裡全是姓姚的或者姓王的居民,但這戲班的班主卻挺怪,既不姓王,也不姓姚,挺古奇,姓孫。孫氏一族現在在倉街已經沒人了,但當年,卻隨著這戲班子賺了不少名氣。
  • 年度回顧 我的2015全年看戲流水帳
    2015年剩下了最後幾天,應該沒有時間再看戲了。我又開始要做我的看戲年度回顧了。今年看戲的場次超過90場,是我歷年最多的一次。
  • 大荔人愛看戲!
    扛上板凳忙乎乎趕著去看戲,你在往上一瞅,那房上、樹上、牆頭上到處都是攢動的人頭、聚精會神的看演出、仔細的品味,戲唱到高潮時,精彩處,聽的人時而笑的直不起腰,時而眼淚譁譁,當看到奸賊害忠良的情節時,有些戲迷竟然忘了是在看戲,生氣地拿上西瓜皮往臺上扔。
  • 澄海鄉村看戲趣事
    老人盼望過過戲癮,小孩盼望做戲鬧熱,最好有打鬥的武戲,或者有神仙老虎鬼的趣味戲,更盼望藉機討幾個零錢「食戲棚腳」。總之,鄉村做大戲是受到老少歡迎的好事。俗語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些鄉村觀眾,素質不同,目的不同,理解也不同,鬧出了不少笑柄。
  • 鄉情八部曲之二:看戲
    過會的時候,是全鄉最熱鬧、最紅火的時候,過會期間要唱大戲,唱戲的地方在鄉政府的西側,那兒有一個舞臺,舞臺下是一片空地。平時這裡長滿了野草,唱戲前,鄉上僱人把場地收拾的平平整整。開始,我並不喜歡看戲,覺得戲詞咿咿呀呀一句話能哼老半天。可老一輩人全是秦腔迷,我從小就聽他們講戲裡的故事,什麼周仁回府、下河東、鍘美案、竇娥冤、打金枝、女附馬等等,雖沒看過,但故事的大概早銘記於心了。
  • 看戲的三怕
    觀劇多年,無論是看舞臺演出還是電視轉播,有三怕。
  • 《大江大河2》戲裡戲外路司長兩個面孔,李光潔私下竟是這樣的人
    已經播出好幾天,分數依然未減,很多網友說這是今年的劇王,是真正的國產職場劇的打開方式,劇情開篇,在金州工作的宋運輝申請調往新成立的東海項目籌備組,立馬就開始了職場攀登,絲毫沒有拖沓,初入東海項目組,帶頭跑審批項目遭遇了化工部路司長「為難」,一位是一個技術出身的國企幹部新秀,一位是手握審批大權、背景深厚的司局高幹子弟
  • 陳冠中︱隨緣看戲四十年:印象深的54出戲和最激動的一齣戲
    看每一齣戲,都是一次獨特經驗、並行不相悖,正如人生大部分時候,但是偶爾得知的戲與人、人與戲的絲絲連連卻令人牽腸掛肚、唏噓不已。所謂「過去」,並不單線。過去的事情,往往像是被鎖在不同的隱蔽世界裡,要逐一敞開並不容易,只能在縫隙中窺看拾遺,何敢奢望通幽發微?這裡只說一些於我這個劇場排演的門外漢但文藝史的愛好者而言算是有緣的劇場與文學印跡。
  • 那個愛看戲的我
    兒時看過兩種戲,是我永遠不能忘懷的。一是看玩把戲,一是看淮戲。「十八團把戲」是家鄉的特色。那年月的玩把戲,就是現在的玩雜技,沒有固定的表演場所,走街串巷,尋處空地就撂場子表演。表演最多的地方是寺廟前的廣場、老街茶館旁的空地,凡是人多熱鬧的地方,就是雜技表演的最佳場所。特別是過年過節,玩把戲的場子更是被圍得水洩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