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涵:看戲

2021-02-13 鄉土文學微刊

看  戲

最近去劇院看了一場戲,總算是長這麼大看的稍微懂的一場戲,戲曲名叫《下河東》,不由想起小時候鄰村去看戲的情景。   

我們老家在甘肅武山縣高樓鎮一個小山村裡,記憶中,我們村不唱戲,鄰村馬跛裡、當中嶺(隸屬漳縣武當鎮)過年、年後唱戲,鬥敵村農曆中秋八月十五左右唱戲。   

三個村的戲各有各的特點:   

馬跛裡的戲較精緻,大家都說臉譜畫的好,有祖傳下來的正規臉譜,這相當於科班出身了。不過戲場現場情況是臺上奸臣害忠良,臺下公子戲姑娘,這個村的戲場歷來因為男女關係是非多而著名,所以治安管理較嚴,要求是男的站在左邊,女的站在右邊,結果管理人員自己站在了中間(不知道是男是女,哈哈…),治安人員一般是村裡比較二呼呼的小夥子,手裡拿個簡單治安工具,大有腰裡掛只死耗子,冒充打獵的姿態,顯得可神氣了。官有正條、民有私約,父老鄉親們倒是接受這種治安方式,畢竟為了大家好嘛。   

鬥敵村的戲規格較高,一般是商業邀請武山縣劇團來演出,這在我們山村來說規格已經很高、很講究了。但是開幕那兩天絕對是突然斷電,據說總有神秘人物把村裡變壓站「羊幹腿」捅下來,然後處理過程一般是組織委員會宰雞、烹羊把電工招待一下,好說歹說人家才願意給你工作之外加班、加點、風寒、受凍上電線桿檢查線路接電,這樣電總算就有了。 

要說有特點,人家當中嶺村的戲特點就大了,該村村民一心向佛、非常虔誠,其前提就是是女性不能登臺演出,否則把所謂的神弄不高興麻煩可就不小了,輕則全村不得安寧,重則很難判斷村裡出什麼邪門的事情。但是,戲曲裡那能沒有女角色的戲啊!於是乎,屎殼螂爬上電腦桌,總得有人去充當這個小滑鼠吧?     

現在還記得有個叫「窯裡面」的人,多少年來男扮女裝,聲音曳的細細的始終在扮演這個角色,這下好了,「她」開場「嗷」一嗓子,戲場上半場子的人幾乎就讓他打發了,實在看不成,為了不讓觀眾倒胃口,有人試圖建議讓戲班子換個人,答覆說:「不成啊!村裡再沒人能記住臺詞啊」,喲…!說白了,這人腦袋瓜好使,是當中嶺村劇團梅蘭芳式的臺柱啊!沒辦法,反正唱戲的目的是為了敬所謂的神,當時那個年代以人為本這個概念人家不在乎。     

三個村,馬跛裡的戲從來沒去過,鬥敵村的很少去,主要是去當中嶺村看戲,說是看戲,基本上是與小夥伴們感受氣氛去了,看戲是假,去玩、湊熱鬧是真。

老家每年的農曆二月份總是水雪連天,太陽出來,路上那個泥濘不堪忍受,看戲路上穿新衣、戴紅花的那些大姑娘、小媳婦們別提弄的有多慘,除過臉蛋與脖子因為擦粉涇渭分明以外,衣襟以下、地面以上幾乎都是泥巴;

富裕家庭騎嶄新「飛鴿牌」自行車的公子哥們也好不到那去,記憶中基本上是車騎人,從來沒看到過人騎車,到現在想起來那路況依然慘。    

尤其小商小販裡有個來自董家門村趕戲場做生意的大哥,常常自行車帶著兩個雞糞框裝著柿子叫賣,框上面雞糞不是一般的多,但是柿子特甜。     

最有記憶的是小夥伴看戲的目的不是看戲,而是每個人偷的抱個打麥場亂跑的狗崽子來自己玩,狗崽子誰家的,不知道,因為農村的狗沒有計劃生育,一窩接一窩隨便生,狗崽多成災了,那些養狗人家拿框給山溝裡倒狗崽呢。所以這個村捉狗崽成功機率非常大,哈哈……;還有就是買個氣球吹、買個橡皮筋玩具槍玩,這就是看戲的主要活動。        

當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看戲來去的路上總有幾個大人在討論戲,日久天長耳朵裡或多或少灌進去了一些戲的粗糙知識,因為農村唱戲,也就會唱那麼幾個劇本,估計其他戲也不會唱。但是年年歲歲那個時候、那些父老鄉親總是就這幾本戲討論不休,時間一長,起碼戲名字知道了一些,什麼《三娘教子》、《大登殿》、《斬秦英》、《屠夫狀元》……七七八八的名字就是大人說戲灌耳音來的。至於唱的戲具體什麼歷史背景、什麼劇情?不知道;戲臺上咿咿呀呀唱的啥?不知道;鑼、鈸、板胡、叮呤哐啷響一整子不出來人為什麼?不知道;最典型的就是偶爾之間吹幾句嗩吶聲,那幾句嗩吶可真特別,鑽耳通腦,可真難聽,說實話最怕聽那幾句嗩吶聲。後來一了解,戲裡面要是擊鼓、吹嗩吶這一類,基本要出場什麼人物、喜事、戰爭之類的了。     

當年的那個戲,記憶中沒有一次是看完的,甚至戲完了是什麼樣的,不知道,反正在戲場子外等著戲完大人回家就是最難熬的事。

路上大人討論今天的戲,也很有特點,大家先討論重複幾遍戲的歷史劇情、人物特點;然後就是評論戲唱的水平、技術、腔調高低等問題了。讚美、評論、爭議各個村有水平的演員,有時候爭的面紅耳赤、青筋暴露!

回到村裡各自回家吃飯,第二天大家吃過早飯三三兩兩相約繼續看戲,這就是記憶中老家西部山村當年的看戲情景。    

其實,微加一想,山村戲曲雖然粗線條,但是父老鄉親對自己家鄉文化建設依然是百倍的努力,這是難得的可貴。耳聞目染這種民間無意中的文化傳承行為,愚認為是民間主要的文化傳播行為,最起碼讓民眾從小建立起了文化傳承的環境,一代代傳遞文化,靠的就是有環境、有土壤,沒有環境,戲你唱給誰聽去、看去?沒有土壤,如何滋生藝術新芽?一代代民間傳承,這才是文化的根。

現在時代發展,媒體、傳媒豐富,大有電影、電視劇、自媒體娛樂衝淡傳統戲曲之勢。但是中國古戲曲藝術確實是中華民族之瑰寶,不說歷代帝王以戲曲為媒體教化民心、治理國家,就藝術上來說,確實是民族的驕傲。值得我們每個人去關注與關愛。  

本故事純屬虛構,人物事件如有巧合,概不負責

2019年11月24日肖涵於西安

相關焦點

  • 蕭涵狂扒渣男
    今天蕭涵扒1個渣男.這種渣男是怎麼舔臉活著的呢?這個渣男用假照騙錢騙感情 跟H處的時候 你之前借朋友的錢沒有還 讓H幫還的還了200 然後你一個大男的每天說沒有生活費天天管H一百一百借借了500也沒有還.(就700塊錢能給你自己買棺材麼?替還的200我給打上馬賽克了畢竟禮貌一些.)
  • 廣州影視女演員周芳(專業演媽媽、白領)【蕭涵推薦】
    廣告: 光明牛奶,嶺南米酒,保利貴州,愛德電飯鍋,好媽咪拖把,竹葉青面膜廣告,華思
  • 專業中英粵靚女主持李銘恩(蕭涵推薦)
  • 【新疆音樂MYFM1039】蕭涵老師重出江湖之獨家專訪水木年華盧庚戌
    【現場資料由蕭涵老師編輯,孔妮大小姐接洽和拍攝,MYBOY卡布配合共同完成,還有我們的盧庚戌老師為了歌迷們辛苦啦】
  • 看戲
    對於我來說,看不看戲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想去圖個熱鬧,況且和我一般大的都已經穩穩地坐在車上,臉上洋溢著令我羨慕的自由之光,仿佛他們要開啟一段神秘的旅程,而我將與此毫不相干。在人們的慫恿和某種神秘力量的加持下,我毫不猶豫地攀上了車,這一幕,正好被我爺爺看到了。    爺爺披著衣服呵斥我,讓我下車。
  • 許昌愛看戲的朋友,可以來這裡看戲了!
    戲曲年底大狂歡,喜愛看戲的朋友們,邀請您的親朋好友來梨園閣看戲吧!梨園閣劇場為您展示戲曲魅力、傳承戲曲文化、發展戲曲藝術、建設戲曲精神文明力量!
  • 看戲 - 看戲_美文_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看戲  流年似水,轉眼就到了中年,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卻似更加濃烈。以前沒有耐心聽下去的戲文,如今覺得甚是精美凝練,那悅耳的胡琴妙音一響起,我這個「宅女」就有點坐不住了。於是,萌生了看一場戲的念頭。
  • 鄉情八部曲之二:看戲
    開始,我並不喜歡看戲,覺得戲詞咿咿呀呀一句話能哼老半天。可老一輩人全是秦腔迷,我從小就聽他們講戲裡的故事,什麼周仁回府、下河東、鍘美案、竇娥冤、打金枝、女附馬等等,雖沒看過,但故事的大概早銘記於心了。有一年鄉上為了慶祝豐收,邀請省戲曲研究院的名角演出,李愛琴、任哲中、孫存蝶、丁良生等電視上才能看到名家都來了,四鄰八鄉的人一下子匯聚到舞臺下。
  • 大荔人愛看戲!
    隨著美麗鄉村的建設,群眾文化娛樂普遍角角落落,如今你走在大荔縣農村,幾乎村村都有"自樂班""民樂園""老年樂"等業餘文化組織,只要鑼鼓響起、板胡一拉,那一聲高亢的唱腔吼起,就會吸引四面八方看戲的群眾, 你看那,老漢老婆坐上架子車、
  • 唱過戲的父親和愛看戲的我
    等夜深人靜,看戲的人散了,我才被帶回去。冬夏皆是如此。父親愛看戲的愛好跟了他一輩子。後來,劇團沒了,但村村到了特定的節日,要唱戲,唱戲敬神娛人,就外請戲班子。他沒機會唱了,就一個村一個村地看。村村通工程開通以後,每個村子能通公交車,他去的更方便了。後來,得了腦出血出院以後,還自己偷偷跑出來,搭個公交,去很遠的村子裡看戲,然後再勞動別人找他。
  • 澄海鄉村看戲趣事
    澄海鄉村看戲趣事(澄海蘇北中學  許旭綿)在過去沒有電視沒有網絡媒體的時代,澄海鄉村百姓唯一的精神享受就是村裡做大戲了
  • 那個愛看戲的我
    四五歲時,大人們常牽著我去看戲。我見臺上青衫出,紅袍進,白鼻子,大花臉,「吱吱呀呀」地唱,「乒桌球乓」地打,只覺得戲臺上五彩繽紛非常熱鬧。印象最深的是,我經常溜進戲院內,悄悄地立在旁邊的過道上,目不轉睛地看著,臺上的一招一式、一舉一動都不放過。有時候站客太多,我人矮看不見,得踮起腳尖,伸長脖子,儘管腳痛頭頸酸,照樣樂此不疲。動情時,還會忘乎所以地學起旦角翹蘭花指、小生抖動扇子的動作。
  • 看戲的三怕
    看戲,當然有所選擇,定取捨首先須問者乃是由誰演,而非演什麼,因而喜愛折子戲;但是,即使看折子戲,有時會遇到上述三怕之一甚或之二的情形,更何況某些新編整本戲。先前是在劇場裡,近年則在螢屏前,都曾不期而遇所怕,可嘆也夫!
  • 愛看戲的三姑母
    那時我們家與三姑母住在一起,那裡是揚州人聚居的市南,附近有個維揚大戲院,三姑母酷愛看戲,一齣戲能看幾次,問她什麼戲卻說不出頭尾。那時我大姐還小,跟著三姑母去看戲不要買票,一老一小是戲園常客。大姐印象最深的是高秀英,那時叫小秀英,經常挺著大肚子在臺上唱戲。有時動作大了還替她捏把汗,偏偏今年大肚子上臺,第二年肚子又大了。
  • 在日本看戲是種怎樣的體驗
    日本獨特的旅行風景在亞洲乃至世界的戲劇版圖中,日本都是不可忽視的存在。但戲看多看少其實也未必打緊,能身處日本的劇場中,體驗一把日本戲劇的別樣魅力,哪怕僅僅是達成一項在日本看戲的成就,這也是極好的。在日本看戲,不僅體驗上佳,而且別有異趣,無論在國內你是否是戲劇發燒友,我們都推薦你至日本的劇場一試。
  • 盧作孚的讀書和看戲
    盧作孚興建的北碚圖書館紅樓盧平時很少休息,也很少休閒娛樂,不看電影,不和人閒聊,喜歡看戲卻很少去。每周日本來可以休息,他卻會在周六下午到北碚,周一早上回重慶。他常常工作到深夜,如果次日開會精神不濟,便眯上十來分鐘,養養精神。
  • 崑山:眾人澆灌百花開 音樂作品《看戲》榮膺「五星工程獎」
    《看戲》從傳統戲曲題材裡的生、旦、淨、醜四大行當,提煉出不同音樂形象和戲劇裡鑼鼓點多樣性的打擊節奏,創作出音樂的本體框架,再用男女聲「阿卡貝拉」的演唱形式加以呈現,打造出一個極具個性的聲樂作品。歌曲主題表達傳統戲曲韻味,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現代手法進行展現,充滿了藝術活力。  《看戲》的策劃人、詞作者是崑山市文化館副館長高向東。
  • 看戲 | 大學路,有戲!
    在大學路看戲!因為我是外國人,劇院貼心地配備了特製的ipad觀看字幕,但是因為 ipad會有光,為了不影響其他觀眾,所以我們這群外國人就需要坐在最後兩排看戲,但因為劇場不大,所以完全不影響觀看。 看戲Tip:ONTENTZ GROUND 02-747-2232首爾特別市鍾路區東崇洞 1-93 B1F(鍾路區大學路
  • 金庸等名流看戲時,為什麼總要他相陪?
    香港名人圈,是出了名的愛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