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名人圈,是出了名的愛看戲。
單說我們熟悉的這些名流,金庸、李碧華、尤敏、汪明荃、張國榮、梅豔芳……個個都是戲迷,當中金庸愛看戲更是出了名的。
金庸迷都知道,金庸小說中有大量戲曲元素,如果刪去戲曲的內容,小說情節甚至會被拆得七零八落。
《倚天屠龍記》中,金庸以一句詩驚豔了無數人,幾年前這句話還在網絡上掀起過一陣熱潮,那就是原出自京劇《紅鬃烈馬》的這句詩——「少年子弟江湖老,紅粉佳人兩鬢斑。」詩美,原劇更美;
京劇《紅鬃烈馬》劇照主演:于魁智,李勝素
看似荒誕不經的《鹿鼎記》中,竟然有《桃花扇》的哀影,此一出境界豐富,無法輕論;
至於《笑傲江湖》裡的「瀟湘夜雨」莫大先生,一個每逢出場,都要唱著戲曲兒悠悠現身的瀟灑人物,也像是金庸自己的理想寫照。
金庸擅長融戲曲於小說之中,這與他愛看戲的癖好分不開。
他們這一代人,接受過梅蘭芳、孟小冬、俞振飛等一代京劇、崑曲大家的薰陶,不但愛看戲,也會看戲。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他們在看重要的戲時,會請來戲評行家,這個人要格外懂戲,是個行家裡手;能講戲,語言也有韻味;同時,他的個人修養、境界也要與自己大體相當,兩相投契,交流起來方才不失精彩。
鄭培凱就是他們這個圈子公認的戲評行家。
鄭培凱
金庸逢看戲就會找機會約鄭培凱在一旁解說,臺上演出,臺下輕聲交流、即時點評,評語越精到,就越能體會到深沉的趣味。若忙得抽不開身,不能去看戲,金庸也會想著法子從這位深諳戲曲的行家手裡得到最好的戲單,讓自己過個乾癮,好盡情想像戲臺上的情景。
碰到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時,找他也沒錯。李安拍《臥虎藏龍》、《色戒》的時候,從劇本到人物、從時代背景到生活細節、甚至到影片中的美術設計,也會找他來把關。
《鄭培凱的古典戲曲文學精讀課》
鄭培凱生於齊魯文化之地,家境優厚,從小耳濡目染的就是「貴族」文化生活,受到的傳統文化浸潤極其深厚。
父親愛寫隸書,字極好看,平日裡很愛臨摹褚遂良的《大唐三藏聖教序》,家裡還有一件很珍貴的明朝拓本,上面蓋了很多前人的章。母親則很愛看京劇,總是帶著小小的他去看戲。
然而,1948年出生的他,恰逢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鄭培凱一家屢次搬遷,遠渡臺灣,在臺灣大學就讀時,年輕的他成了葉嘉瑩的學生、白先勇的師弟,葉嘉瑩老師對他亦是厚愛無比,提到他寫的詩,也更是無比喜愛。
鄭培凱(左一)、妻子鄢秀(右一)與葉嘉瑩(中)
後來他孤身一人成異客,遠赴大洋彼岸的美國深造,在那裡,他又成了漢學巨擘史景遷的學生,與傳統文化之間的緣分,兜兜轉轉,始終不減。
在美國度過了幾年教書生涯,對東西方文化有了客觀審慎的思考之後,鄭培凱發現,東方文化的美,越來越讓他移不開眼睛,而傳統文化、尤其是戲曲,對他的吸引力也是越來越大,於是,他就像被吸住的鐵石一樣,拋去美國的教職,一心回到了中國。
他的課從無人問津,到靠口碑逆襲,
成為大學最受歡迎的傳統文化課之一
鄭培凱回國後來到香港城市大學任教,開設了一門戲曲文學的課程。當時學校裡的學生們,喜歡傳統文化,但了解十分膚淺。如果你問他們喜歡哪首唐詩宋詞,十有八九都只會說一首《靜夜思》。對於戲曲這種高門檻的傳統文化課,開始並不被人看好,幾乎無人問津。
但是在他的熱情和努力下,他的課靠口碑逆襲,成為香港城市大學最受歡迎的傳統文化課之一,同學們都知道鄭老師的課好聽、有乾貨,不僅能聽到戲曲文學,還能聽到古代美學、傳統文化的延伸知識,一課多聽,被老師的魅力深深折服。
後來,連內地的著名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也接二連三地邀請鄭培凱來做講座,邀請一次不夠,還要邀請兩次、三次。
他還在香港城市大學一手創建了中國文化中心,邀請許多戲曲名家來講學、表演,還邀請各界名流一同看戲,做得有聲有色,白先勇也盛邀他做青春版《牡丹亭》的學術顧問。
香港政府為了嘉獎他的努力,還請他當了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的主席。
這樣的成功,是鄭培凱本人的逆襲,更是傳統戲曲的逆襲。
今天,我們便邀請到這位傳奇人物,來到中讀這裡,把他這些年對戲曲的理解、積澱與熱忱,都講給你聽。能夠請到鄭培凱先生,十分不易,他今年已經71歲了,來往兩地錄音,很是不便,可以說每一堂課都傳遞著他對傳統文化的熱忱。
在這門課裡,曾經他在金庸等名流耳邊說的話,在著名學府裡分享的二三知識,都會被提煉成精華,再一次地說給你聽。
只要99元,就能在家在路上,聽到原汁原味的金牌戲曲文化課,和金庸、李安共用一個戲曲解說行家。
現在買還送限定版國風帆布包,國博定製,超高顏值,用這樣的包,搭配你的文化修養,再合適不過。
當你讀到這裡時,戲曲在你心目中的重要性,已是毋庸贅言。
鄭培凱先生會在這門課裡,為你橫向打通戲曲文學的廣度,講訴戲曲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先後經歷的宋元南戲、元代雜劇、明清傳奇、清代花部等四種基本形式;還會為你縱向鑽探戲曲文學的深度,為你詳細解析文學中的情調與美感,體會到「摘其字句,可以唾玉生香」的滿足之情。同時,你還會在課程裡看到最為重磅的中國古典四大名劇——《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這些鄭培凱先生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知識內容,一定會為你帶來很大的驚喜。
👇
掃描圖片二維碼,即可享受特惠價格
▼點擊【閱讀原文】,訂閱《鄭培凱的古典戲曲文學精讀課》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