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庚子年,春癆,夏炎,冬寒,焦灼,這是不平凡的一年。
01
柘林鎮海灣村的青年王二陽,自3月後就開始發愁一件事:要是周邊的三所大學還不開學,這生意該怎麼辦。
我第一次見到王二陽,是有次回母校看老師。當時他在學校斜對面開了家燒烤店,每天穿著油的發亮的圍裙,左手拿著夾子,右手握著剪刀,巨大的風扇吹著燒烤的油煙。他不時用手抹一下頭上的汗,招呼我把選好的食材放到裡屋。
在拉家常中,我得知王二陽開店那年剛剛奔三。高中便輟學的他曾做過各種工作,最終決定在父母的資助下盤下了這家店,算上人力開支,三年就能回本。但好景不長,剛盤下店還不到一年就因為海闊路拆遷翻新要搬遷,花了不少錢裝修的成本就這樣要打了水漂。
今年9月我重回母校,路過奉炮公路海闊路,整潔的人行道和梧桐樹幼苗熠熠生輝,那條路早已不再認識。我突然想起王二陽,他那家燒烤店早已沒了蹤影。
他的微信號早已換號,我打了他電話,他驚愕之餘透露出開心,說他換了個場子,在應技大門口盤了家新店,並邀請我去嘗嘗口味。
原來,在過去的一年,王二陽曾經歷過至暗時刻。從海闊路搬離後,他用了家裡所有存款,在就近的常青大廈盤下了一家大店鋪。可他做夢也沒有想到,一場疫情讓周圍的高校暫緩了開學,這也讓周圍依靠學生消費的餐飲店業務量大減。
王二陽點了一杯啤酒,邊喝邊低下了頭。他說那段時間的確蠻難的,雖然房東對租金給予了折扣,但長期的虧損也讓他熬不住,沒有多少現金的他就怕支撐不過那個春天了。
我問他怎麼熬過來的,他說,有一天下午,他在冷清的店裡刷手機,在微信裡看到朋友通過「微粒貸」獲得生意上急需用的資金的朋友圈,他決定試一試,通過這筆錢來熬過這個春天,等著疫情過後再大幹一場。懷著忐忑的心情,王二陽成功申請到一筆幾萬塊的貸款。
再後來,隨著學生複課,大學城恢復了往日的繁榮,「報復性消費」也讓王二陽的店人滿為患,他說開學那陣子根本忙不過來。半年後,王二陽還清了微粒貸的借款,對於他來說,新的事業和新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02
2020年4月9日,武漢解封的第二天,袁婷推著一輛裝有涼麵、滷蝦和各種燒烤的小車,來到江漢路夜市。在馬路牙子上,她支起了一個手機支架,此時她只想做一件事:直播帶貨。
在漢口長大的袁婷,會說一口地道的武漢話:「街上冇得人,生意不好搞哦」、「我們武漢滴姑娘伢在自力更生,求關注」,慢慢地袁婷漸入佳境,直播間也熱鬧起來。隨著武漢復產復工,江漢路的煙火氣也漸濃,袁婷的粉絲也逐漸漲到幾萬個,許多人慕名而來,她線下的生意也逐漸紅火。
袁婷本來是一名商貿企業的客服,但一場疫情讓她所在的公司陷入了停擺,她也因此失業。長時間做客服的她,在短時間內還真想不出有什麼更合適的崗位和機會。並且大部分企業尚待覆工復產,企業用人需求不旺,袁婷也越來越著急,直到一位朋友提醒她:最近網絡直播比較火,要不要用你作為客服洞察人心的天然優勢來直播帶貨?
對袁婷來說,一個新的起點就這樣開始了。
在那段時間,袁婷動員了親戚朋友前同事等一大群人來為她的直播加油助陣,有的負責策劃,有的負責器材,有的負責進貨...即便沒有人觀看,她依然在鏡頭前兢兢業業,把自己對於產品的理解和熱愛呈現給大家。她知道,這個行業正在風口上,只要堅持,就可以在這波浪潮中得到收穫。
5月初的時候,袁婷的直播已小有規模,這也對供應鏈和直播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為此,袁婷默默打開了關注已久的「小鵝花錢」,並提取出早已授予她的兩萬八千塊額度,並招募了一名小助理,開始了直播帶貨的下一程。
在今年的雙十一期間,袁婷憑藉直播帶貨賺到了轉行直播以來的第一個10萬。當她把最後一筆貸款還清後,心裡卻有一種莫名而來的情感,這種情感不僅是為自己半年多來勤奮努力的自我讚賞,也有對小鵝花錢能夠在她最急需用錢時拉她一把的感激。
03
李夢,台州服裝化纖原材料廠少有的女老闆。年後本來是紡織業開工的旺季,但他的廠子裡卻有大批生產設備在白白閒置,這也讓她時常徹夜難眠,就差賣掉廠子另尋他路了
李夢的公司,主要做服裝紡織原材料加工,並且海外訂單佔到了公司收入的80%以上。從化纖到織染,她的廠子憑藉中國製造的品質贏得了各個國家客戶的讚譽,然而一場疫情,卻令李夢的工廠陷入了停擺。
3月下旬,隨著國內疫情持續好轉,以及復產復工的持續推進,李夢原以為冷清了兩個月的工廠會重新啟動,但國外疫情蔓延的速度卻讓她始料未及,原本談好的許多國外訂單也開始撤單。面對廠裡30多個工人,以及還需要照常交付的工廠土地租金,李夢愈發焦慮。深受失眠困擾的她,已經多次去醫院看醫生。
像李夢的工廠一樣,面對疫情導致的外需跳崖式斷裂,面臨停擺的出口導向型企業還有很多。他們收入中斷,但場地房租和工人工資必須照常發放。面對連續虧損,很多中小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都開始臨近警戒的紅線。
據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的調研數據,疫情期間,82%的小微企業面臨資金缺口,而其中有71%的受訪企業認為,只要能貸到款,就能扛過這次危機。有些小店甚至得到幾千塊的「過橋」貸款就能度過難關活下來。
隨著國外疫情的加劇,國外對來自中國的防疫用品需求越來越大,這也讓李夢看到了機會。畢竟防疫用品和她之前做的產品一部分原材料是重合的,可以利用這個優勢打入防疫用品市場。因此李夢一邊學習防疫用品原材料相關工藝和知識,一邊打聽著需要用到什麼設備。
最終,李夢敲定了她要進軍的新賽道——防護服原材料,但那個時候做防護服材料的機器被市場炒作非常昂貴,資金鍊只能撐2個月的公司根本沒法一次性拿出那麼多錢購買最簡單的設備。偶然的一次機會,李夢從客戶口中得知微眾銀行的「微業貸」,從未貸過款的她決定試一試,沒想到一次性就貸到了買機器設備的資金。
在隨後的那段時間裡,國內海外防護服原材料訂單以李夢始料未及的速度瘋狂增加,而李夢也收穫了開工廠以來的最高收入。臨近年底,李夢帶著三十多個員工一起去了去大理團建,對於她來說,如果將來疫情被疫苗消滅,她又可以做回服裝原材料的老本行,重新迎來新的穩健增長。
談到過去大半年裡的坎坷經歷,李夢感慨萬千,她說要不是微業貸幫了他一把,她根本沒有能力去調整業務方向,她也不會有今天的這一切。話到動情處,李夢微笑的雙眼溼潤了。
從「活下來」到「活得好」,經此一役,李夢完成了生命中的重要一躍。
尾聲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11月社融數據更是環比大增50%,有力地支持了經濟復甦。
其實,經濟平穩增長的背後,最應該感謝的是各行各業裡即使身處艱難環境,也依舊堅守本分的每一個「平凡英雄」,他們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奮鬥,值得被更好地幫助和扶持。
三名創業者和企業家,三個故事,代表了在疫情中無數個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的現狀。幸運的是,他們藉助微眾銀行的普惠金融服務,實現了自己的追求,開啟了全新的人生。
在過去的幾年裡,微眾銀行利用網際網路和金融科技的優勢,為這些本身勤勞聰慧、只是缺乏機會的長尾群體服務。
如今,微眾銀行已服務超2.5億個人用戶、超2000萬個體經營戶、超170萬企業法人客戶。作為國內首家民營銀行和網際網路銀行,微眾始終以踐行普惠金融為己任,致力於為大眾、小微企業提供差異化、有特色、優質便捷的金融服務。
這正是微眾銀行的使命:讓金融普惠大眾。
在復產復工中,以微眾銀行為代表的普惠金融機構發揮了巨大效能,普惠金融的效率開始顯現。截至9月末,銀行機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超萬億元,較年初增長31.35%;有貸款餘額的戶數較年初增加超22萬戶。1-9月轄內銀行機構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較2019年平均水平下降超0.8個百分點,累計為超2萬戶「首貸戶」發放貸款近900億元。
無論是衝刺在一線,還是默默堅守幕後。是在天未亮的清晨忙碌,或是在星已寐的午夜奔波。英雄不問出處,平凡路上我們閃耀如歌,讓我們始終在一起,讓更好發生。
無論怎樣,2020終將過去,2021將至,這些「平凡英雄」的故事也將繼續:城鄉青年,創業先鋒,企業老闆...無論是誰,正是因為他們兢兢業業的奮鬥,時代的這艘巨輪,才可以在波折和巨浪中平穩前行。
在大時代面前,每個人都能做自己的英雄。
商業視角
*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華爾街見聞觀點,請獨立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