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科技創新服務普惠客群定位 訪微眾銀行董事長顧敏

2021-01-17 新浪財經

來源:金融時報

堅持以科技創新服務普惠客群定位 訪微眾銀行董事長顧敏

本報記者 杜冰

作為國內成立的第一家網際網路銀行,微眾銀行於2014年12月肩負普惠金融使命而生。而因為與生俱來的網際網路基因,微眾銀行自成立之日就被貼上了「金融創新」的標籤,其創新發展路徑一直備受關注。

在過去6年的時間中,微眾銀行如何探索實踐民營銀行的使命?站在新起點上,未來將有何新的戰略布局?在微眾銀行成立6周年之際,《金融時報》記者就這些問題對微眾銀行董事長顧敏進行了專訪。

《金融時報》記者:在這6年發展中,您認為對於整個中國銀行業而言,微眾銀行的創新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在創新的過程中,微眾銀行如何做好風控?

顧敏:現在整個銀行業都意識到創新需要用科技,這是數位化浪潮下的必然趨勢。在這一浪潮下,我認為微眾銀行成立6年來的最大價值在於,我們做了很多嘗試,讓業內看到了有嘗試就有成功的機會,比如我們打造的「微粒貸」「微業貸」兩款產品,可能在某種程度上鼓勵了一些中小銀行,在風險控制、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上敢於邁出第一步。

自微眾銀行成立以來,所有的創新業務都是在風險管理的前提下進行。事實上,微眾銀行的業務運作體系極具特色,我們在嘗試創新業務的時候,風險、科技跟業務三個部門會同時啟動研究。新的業務想法一出來,第一時間就與科技、風控部門一起討論這個業務到底能不能做。通常,一個新業務真正走到立項的時候,風控跟業務、科技部門便已經達成了一個共識,也就意味著這個新業務可以在風險可控的範圍內去探索。

《金融時報》記者:總結這6年探索發展,微眾銀行在經營戰略上經歷了哪些重要調整?您認為有哪些較為成功的實踐?

顧敏:從成立之初聚焦個人消費金融業務,到2017年開始部署嘗試小微企業(尤其是微型企業)業務,微眾銀行實際上經歷了一個戰略上的進化。到今天,微型企業客戶已經成為微眾銀行的重要客群。

在2019年、2020年這兩年時間內,微眾銀行的微型企業業務規模增長非常快,兩年實現了9倍增長。根據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企業法人在貸客戶數約370萬,微眾銀行在貸的企業法人客戶數25萬,佔比已達7%,這個佔比其實是很高的。

並且,微眾銀行所服務的這些企業客戶對象非常具有差異性。在微眾銀行進入之前,市場上的小微企業融資渠道主流有兩類:一類是電商生態中的個體戶,戶均貸款大概在2萬元至3萬元的水平;另一類是主要由銀行同業模式服務的企業客戶,平均貸款餘額大約在200萬元左右。而那些沒有覆蓋到的,融資規模在幾十萬元左右的中間夾層客戶,實際上就是微眾銀行「微業貸」產品所瞄準的客戶群。

「微業貸」筆均貸款在20萬元左右,其中超過70%的客戶來自製造業、高科技行業和批發零售行業,均為實體經濟範疇的小微企業。這些客戶平均僱員人數不到10名,2/3的企業年營業額500萬元以下,這就是微眾在服務的一群企業。而且,無論是獲客、風控,我們採用的都是全線上驅動的模式。實踐證明,這種模式行之有效,目前微眾銀行企業金融業務不良率仍低於1%。

《金融時報》記者:微眾銀行在發展中一直強調場景的重要性,而且基於場景開發了多種產品,但最近有一些質疑場景金融的聲音,您如何看?

顧敏:老百姓的大部分金融需求其實都跟某個場景相關,場景金融就有存在的意義。

但是,過往所謂的「場景為王」,即場景金融完全由場景去主導,甚至某種程度上要由場景來提供擔保、承擔風險,而金融在其中只是一個資金提供方,這其實是不對的。

當「場景」與「金融」互聯,通過合法的數據互通,有助於提升用戶體驗;從金融的角度來看,也有助於風險管理。今天雖然某些場景金融業務出了問題,但實際上就算不把場景連起來,相應的金融風險還是有可能從別的角度出現。所以,未來我們的場景金融模式應該更加強調場景與金融之間的平衡,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用金融服務去協助場景有序合規發展。

《金融時報》記者:微眾銀行未來的戰略和業務重點將是什麼?

顧敏:作為一家網際網路銀行,未來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嘗試是,如何進一步深化跟客戶之間的關係,做好客戶服務的持續性。這就意味著微眾銀行的品牌要做強、產品要足夠豐富。

所以,延伸產品的覆蓋、延伸客群的覆蓋,將是未來幾年微眾銀行發展的一個方向。從業務上看,我們可能會嘗試覆蓋更多的客群,從原來只服務個人消費者,到如今延展到微型企業,然後未來可能慢慢延伸到小型企業和個體經營戶。未來兩年內,我們會考慮為新型的個人經營者和自僱人士提供一些不一樣的金融服務,打造出「個人經營者版本的微粒貸」。與此同時,企業客群可能從現在完全偏微型的客戶,慢慢覆蓋到小型企業客戶,去嘗試做一些幾百萬元、一千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金融業務。

無論嘗試哪些新型業務,發揮科技創新的力量服務好普惠客群,微眾銀行這個定位不會改變。我們始終強調,一方面,微眾銀行的服務對象絕對不會偏離普惠領域;另一方面,未來無論做任何的嘗試,我們一定會讓科技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關焦點

  • 微眾銀行踐行普惠金融道路 努力構建公平金融環境
    普惠金融簡單來說就是指立足於機會平等和商業可持續的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社會各個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便捷的金融服務。主要服務的對象有小微企業、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老年人等特殊群體。而微眾銀行APP的無障礙建設,有助於解決了這個問題。WeBank
  • 微眾銀行六周年:在堅守中迎風而上
    這家帶著普惠金融使命誕生的民營銀行,六年裡從無到有,靠著一腔熱血和科技創新,沐風櫛雨,在摸爬滾打中探索出一條為千萬「微」 、「眾」個體服務的差異化銀行之路,對社會各界交出了一份實實在在的普惠金融答卷。對於微眾銀行來說,此類挑戰只是前行路上的小插曲,改變不了堅守普惠金融的初心,也掩蓋不了它過去對行業的示範作用和對長尾客群付出的巨大努力。
  • 微眾銀行試運營,想以合作者的姿態進入
    曹彤指出,微眾銀行從2014年12月16日開始試營業,主要做三方面的測試:系統、產品和風險控制。「怎麼讓系統『跑通』,讓產品更合理,在客戶互動體驗更好的基礎上把握好風險,是我們最關注的命題。」目前一切進展較為順利,但仍要看微眾銀行是否有相應的能力與經驗,來克服許多未知的困難。作為首家獲得批籌的民營銀行,微眾銀行被寄予厚望。
  • 微眾銀行微業貸彰顯金融服務實力,獲多家媒體小微金融服務獎
    12月23日,微眾銀行微業貸憑藉其對小微普惠金融領域產品及服務的不斷創新和持續優化,獲得由界面頒發的"2020優金融獎·產品服務大獎·年度領先小微金融服務獎"。同一天,微眾銀行微業貸還獲得了由華爾街見聞頒發的"2020年度卓越小微金融服務產品獎"。
  • 微眾銀行探索助力扶貧新模式
    微眾銀行作為國內首家網際網路銀行和民營銀行,一直致力於為大眾和小微企業提供更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同時,微眾銀行也是一家極具社會責任心的銀行。為響應國家脫貧攻堅的號召,微眾銀行積極以創新金融扶貧的新模式參與精準扶貧行動,為貧困地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WeBank
  • 中銀研究:中國商業銀行普惠金融商業模式比較研究
    案例6.常熟銀行:專業化的區域龍頭中小銀行常熟銀行是全國首批農商行之一,堅持服務「三農兩小」市場定位,圍繞服務實體經濟、民營小微企業和鄉村振興領域,堅持走差異化、特色化發展道路。超六成的信貸資金用於支持小微企業,超七成投向涉農領域。
  • 微眾銀行向善而行 進一步優化無障礙金融服務
    來源:時刻頭條微眾銀行作為國內首家民營銀行和網際網路銀行,始終以"讓金融普惠大眾"為使命,致力於為普羅大眾提供更優質、便捷的金融服務。微眾銀行同樣注意到了聽障和視障群體這些特殊群體對金融服務的需求,為他們提供特色化的金融服務。
  • 騰訊WEBANK銀行行長花落曹彤,豪華班底甩阿里銀行兩條街
    2004年,曹彤赴任中信銀行,先後擔任行長助理和副行長,繼續主導零售銀行業務;2011年至2013年,曹彤開始分管風險管理工作,並擔任風險管理委員會主任,2013年9月,出任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曹彤加盟騰訊銀行做行長之所以引人關注,還在於其放棄了中管幹部的身份。
  • 網際網路貸款合規在途 微眾銀行「微粒貸」最高額度降至20萬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網際網路貸款合規在途 微眾銀行「微粒貸」最高額度降至20萬網際網路銀行開始下調線上消費貸款額度,以滿足合規要求。12月21日,微眾銀行回應記者稱,微眾銀行「微粒貸」產品個人消費貸款授信最高額度將調整至20萬元。微眾銀行稱,「據《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規定,為促進業務平穩健康發展,微眾銀行微粒貸產品個人消費貸款授信最高額度將調整至20萬元,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為普羅大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普惠金融服務。」
  • 微眾銀行監事長萬軍:要解決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
    微眾銀行監事長萬軍近日在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微眾銀行小微企業貸開展了2年多,已經為超過150萬戶的企業法人提供了服務,累計發放了3200億的貸款。同時,數字金融應對危機還是具有非常大的先進性。
  • 廈門國際銀行:創新普惠金融模式助力小微企業
    本報訊(記者張一鳴)12月8日,廈門國際銀行以「金融之上,共致未來」為主題,召開普惠金融主題知識分享會暨子品牌發布會。會上政府單位、金融研究專家、小微企業主、金融科技公司、銀行業金融機構等各界代表匯聚一堂,共話普惠金融新發展,為破解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難題帶來新思路。
  • 微眾六周年:陣痛中成長
    但微眾以及其他民營銀行們在過去6年付出的努力並不會因此而被抹去,帶著「補短板」和科技創新使命誕生的民營銀行們,沒有成熟的發展範式可以複製和效仿,卻在過去6年裡扎紮實實地交出了破題個人、小微和三農服務的答卷。
  • 直銷銀行接連獲批 銀行數位化提速
    郵惠萬家銀行的設立,旨在探索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創新商業模式,基於科技的手段、普惠的理念、市場的運營,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踐行「服務『三農』、助力小微、普惠大眾」的發展使命,打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科技助力美好生活的創新聯接平臺。而在十天前,第二張直銷銀行法人牌照招商拓撲銀行剛剛獲批。
  • 平安銀行入駐海南25周年,科技+創新打造新型智能化零售銀行
    四年來,平安銀行把握金融科技時代的發展趨勢,以網際網路思維,積極應用先進科技對銀行進行戰略革新、管理革新、流程革新、產品革新、風控革新、運營與服務革新,發力基礎零售、消費金融與私行財富「三大板塊」,提升成本控制與風險控制「兩大能力」,全力打造「中國最卓越、全球領先的智能化零售銀行」。平安銀行的核心寶藏,也是科技。
  •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平凡英雄」|王二陽|直播帶貨|李夢|微眾銀行...
    她知道,這個行業正在風口上,只要堅持,就可以在這波浪潮中得到收穫。5月初的時候,袁婷的直播已小有規模,這也對供應鏈和直播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為此,袁婷默默打開了關注已久的「小鵝花錢」,並提取出早已授予她的兩萬八千塊額度,並招募了一名小助理,開始了直播帶貨的下一程。在今年的雙十一期間,袁婷憑藉直播帶貨賺到了轉行直播以來的第一個10萬。
  • 中信銀行:淨利潤下降近10% 手機銀行MAU增長超17%
    4、科技敏捷組織轉型初見成效,總行33個研發領域直接對口業務的運作流程、機制和工作模型初步成型並開始發揮積極作用,面向一線的分支行營銷客戶響應支持率、增值服務產品預約響應率均達到100%。同時,中信銀行在渠道建設、智能化應用、場景拓展、支付創新及普惠金融服務等方面持續發力,積極推進金融科技賦能和數位化轉型,增強核心競爭力。
  • 郵惠萬家獲批籌建,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牌照開閘
    作為我國近年來的一項重大監管創新,直銷銀行這一新型銀行在踐行普惠金融方面被寄予厚望,其可與現有持牌機構、金融科技公司互為補充、競合發展,共同探索普惠金融的新商業模式,構建更具普惠性、包容性的金融生態。與此同時,獨立法人的運作模式,還可以讓直銷銀行將創新風險限制在可控範圍內。
  • 北京銀行上線「京惠雲」普惠拓客平臺並發布平臺——首款線上專屬...
    成立25年來,北京銀行始終堅守初心、牢記使命,堅持「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市民百姓」的鮮明市場定位。特別是2020年以來,特殊時期對小微企業造成嚴重影響,北京銀行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和北京市決策部署,通過加大信貸投放、創新產品服務、加強科技賦能、強化組織保障等方式,為防控、復工復產、實體經濟發展提供精準金融服務。
  • 微眾銀行下調「微粒貸」最高額度至20萬 多家銀行網際網路貸款限額已...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近日,多位用戶收到了微眾銀行旗下網際網路貸款產品「微粒貸」的降額通知。根據通知顯示,微粒貸授信額度將於2020年12月26日從此前最高30萬元的額度下調至20萬元。而財聯社記者調查發現,此前已有多家銀行下調了網際網路貸款的最高授信額度。
  • 騰訊微眾銀行下調微粒貸授信額度至20萬 官方回應
    騰訊旗下微眾銀行「微粒貸」推送「額度調整通知」稱, 微粒貸額度將於2020年12月26日下調至20萬元,已有借款不會受到影響。   此前,「微粒貸」提供個人最高30萬授信額度。  對此,微眾銀行回應稱: 據《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規定,為促進業務平穩健康發展,微眾銀行微粒貸產品個人消費貸款授信最高額度將調整至20萬元,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為普羅大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普惠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