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一把青》

2021-02-08 張奶奶de雜貨鋪

嘿咻嘿咻,闊別多日我終於回來了啦

剛辦完一件大事

哈哈哈哈哈哈

終於可以專心致志的搞起我的公眾號啦!!!

 臺劇

在豆瓣上看到的,人家說問一個人心理承受能力怎麼樣的時候,回他說,我看完了《一把青》。所以我想《一把青》應該是需要很強的心理素質吧!所以就很心動嘍~再加上前一段時間很火的那個郭軫的遺書:「九泉之下見你孤單,我必魂飛魄散」那個就是這部劇。考完試當天晚上我就央我舍友找了百度雲資源看了,確實挺需要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但是這裡我要改變下說法,就是,真正心理強大的應該是不掉眼淚看完的哈哈哈哈哈,我記得我看的那幾天哈,天天早上起來眼睛腫得跟個核桃是的,睜眼閉眼就是朱青朱青,郭軫郭軫。有一天晚上,已經半夜快十二點了,宿舍都關燈了,我又不能哭得很大聲,就使勁憋著憋著哭,最後實在哭的不行了要窒息了,就睡覺了……

而且劇中的所有音樂,主題曲,片尾曲,甚至包括中間的過渡曲,都超級好哭的,噗哈哈哈哈,前幾集還沒怎麼虐呢,聽聽那個魔鬼一樣的過渡,我就……

這部劇在國內主流的一些視頻軟體上是看不到的,為啥呢?可能是因為它 反共,他講述的是國民黨的抗日和國共內戰的事情,所站的立場是國民黨那邊的,比方說女主們住的那個村子大門旁邊的牆上寫的是: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五年成功,劇中稱共產黨為共匪,等等等等,劇中的男主在東北的時候,存在轟炸東北無辜百姓的行為,應當受到譴責。

我今天在圖書館的時候,恰好發現了一本白先勇的書《臺北人》,收錄了一些白先勇的短篇小說,其中的第二篇就是《一把青》,書中的一把青是以師娘的視角來說朱青的故事,短篇,只能大體上呈現出整個故事的脈絡,而且根本就沒有小邵和小周,墨婷,書中的江偉成死得更慘,直接是在船上染病死了扔海裡去了,總得來說跟電視劇比起來還是單薄了太多太多,臺劇真的改的他媽的太好了,太催淚了。

這部電視劇講了個什麼故事呢?講的是從空軍家屬的視角來反映從抗日結束到國共內戰,新中國建立以後這段時間的故事,雖然說直覺上朱青是女主,郭軫是男主,但是我感覺師娘才是這部劇的女主,或者說師娘的視角既有劇中人的視角,也有旁觀人的視角,從師娘的視角來看全劇,更加的完整和全面。從朱青的爸爸被調查牽涉到朱青開始,隨後朱青到南京尋找在她上高中時一個被她救助過的受傷的空軍,郭軫,郭軫給她留了一張紙條:「因緣負傷共床枕,願得佳人度此生」,關鍵是這張紙發展到後來,變成了前一句是別人寫的(小顧),是郭軫抄了前一句,又補上後一句成的然後倆人就在一起了唄,後來,郭軫被派去東北,後戰死東北,朱青去東北找到了他的屍骨和飛機,這個時候,國民黨已經逃到臺灣,而朱青因為把自己得家屬證給了另外一個人,就沒法上飛機一起走,後來,朱青沒有辦法一路上靠跟水兵睡覺換得了到臺灣的船票,就墮落了,成了妓女,再後來那個小顧,也戰死了,把家屬補助給了朱青,朱青就到了美國。

郭軫大概是在19~20集這個樣子就下線了,然後就是他最最心愛,捧在心尖尖上的妻子朱青,百般受辱受苦的日子,然後網上就有很多人說:郭軫你怎麼忍心!郭軫看到朱青這樣估計會心疼死吧?郭軫!你死了,所有人都欺負朱青沒有丈夫!其實,就郭軫該不該死這個問題,我也想過,但是越看到最後,尤其是看到江偉成年後來的境遇的時候,我覺得,打心眼裡覺得,郭軫!你死的好啊,應該死啊,就連被小顧撞死的那個朱青肚裡的孩子我也覺得沒了好啊,這個不包含任何立場因素,但從人物性格設定和情節發展來看,郭軫是必死。這種感覺就像很多古代的美人,芳華一過就自殺一樣,從抗日英雄到人民戰犯,郭軫才是那個更不能生活在地面上的男人。要郭軫低頭認輸,那是不可能的。在電視劇的一開頭,郭軫剛抗日回來,因為在戰場上親手解決掉自己的戰友,躲在陸軍部隊裡不敢出來,在東北的時候,精神上已經有點出了問題,他比大隊長還要自負,還要意氣風發,風流瀟灑,但是我一點都不覺得郭軫能受的住退回臺灣的日子,江偉成和秦千儀是一個例子,小周和小邵又是一個例子,郭軫沒死,那江偉成就是郭軫。郭軫死了,孩子沒死,江影學姐就是朱青,那個時代容不下郭軫和朱青這兩個人,日子過了就好了,日子不好過,也當然不會好。所以後來看到江偉成要身份沒身份,要身體沒身體,廢人一個的時候,想想郭軫,算了吧,你還是死了算了~

師娘秦千儀和大隊長江偉成這一對才是我最最最最扎心和感慨最多的兩個人,嗚嗚嗚嗚,師娘得演技真的絕了,我跟你講,但凡師娘一哭,我就真的感覺心都在痛,她的這一輩子真的過的好苦好苦,卻又是那麼的堅強,那麼的體貼溫柔,我自己又是共情能力比較強的人,我感覺我看這部劇得時候好像把這三個女人的一生都給經歷了一遍,看完就覺得很累很累。師娘!!她是杭州秦家的千金小姐,我的天哪,縱覽她這一生,我就感覺江偉成應該去死,早點死了算了,千儀是華南師範大學英文系的學生,然後大四那一年因為懷了孩子被休學了,因為沒有畢業證書,導致她在以後的日子裡根本找不到一個正經的工作,自己教書的夢想也一次次的破裂,後來又因為跟江偉成在一起而被秦家趕出家門,就連自己的父親去世了,自己也不知道,跟江偉成在一起後,他在天上飛,她在地下擔心受怕,自己小產,江偉成都不在自己身邊,我敲!絕了,當時千儀的叔叔來看她,告訴她父親去世,問她孩子呢?叔叔說她沒孩子不孝,要把孩子的生辰八字拿去算命看看的時候,真哭死了我,我就恨不得捶死江偉成,關鍵是你知道嗎?千儀一直想讓江偉成去升官,做個坐辦公室的司令官,這樣自己就不用整天擔心受怕,住在仁愛東村受其他小太太的氣,結果呢!!!江偉成就想著飛天飛天,根本就不想做司令官,一次次的騙千儀,自私自私真自私!但是江偉成根本也不適合在地下活動,地下的茶米油鹽對於天上的人來說,根本適應不來,後來,千儀自己為了江偉成也就放棄了這個想法。再後來,被派去東北的江偉成的十一大隊,因為沒能成功掩護陸軍撤退,導致國民黨陸軍損失慘重,國民黨這邊要對十一大隊嚴加處罰,江偉成也就不敢再暴露自己的原來身份,再加上因為戰爭的影響,腦子受損,得了羊癲瘋,成了個殘廢,即便是普通人的日子也過得非常非常的困難,精神上的打擊及其嚴重,到最後,江偉成實在受不了這種日子就上吊自殺了,江偉成死了以後,秦千儀為了救之前被自己和小周誣陷成共產黨而坐牢的朱青出來,就謊稱自己是共產黨,而且!!!秦千儀在逃亡的路上,江偉成被抓去充軍,千儀在火車站等他等到半夜,被一個流浪漢強姦了,後來千儀在船上又遇到了這個流浪漢,一槍把他殺了,也就是說千儀殺過人,你聽聽,你聽聽,這特碼都是些個啥?這是人過的日子?再後來千儀坐了幾年牢終於出來了,就和小周他們生活在了一起,一直到死掉。

這就是秦千儀的一生

這就是忠於愛情的秦千儀的一生

嗚嗚嗚嗚嗚~

劇中的師娘,也就是千儀,我覺得演技真的絕了,除了快大結局的時候,江偉成死的時候被拖走的時候,千儀的才真正是頭一次扯開了嗓子在哭,其他時候,不管事情發生到什麼程度,遇到了什麼事情,千儀的哭都是壓著一口氣在哭,不是向外釋放的哭,而是向內收的哭,所以楊謹華後來接受採訪的時候也說到,說自己要去找個醫生還是什麼的把這個氣給好好調理一下,也正是因為這樣,她每次哭的時候,就給人一種這個堅強的女性一定是受了非常大的苦,他的內心得是有多難過的那種感覺,很引起我的同情,我的淚腺仿佛長在她的身上~

哭死我算了,你說啊,千儀要是不遇到江偉成該有多好!!唉!!

但是劇中的江偉成也是一個值得好好探討的一個人物,尤其是到了後期,曾經的十一大隊大隊長變成一個肩不能抬,手不能提的廢人的時候,當年的榮耀身份不僅不能給自己帶來一絲的保障,還成了一種屈辱和過錯的時候,江偉成這個人的價值除了作為秦千儀的老公以外蕩然無存的時候,我對江偉成的情感其實也是很複雜的。

甚至包括劇中的副隊長,副隊娘

(這裡插一句題外話,電視劇一開始,有一句臺詞我沒懂,就是說男人們的戰爭怎麼樣怎麼樣,但是女人們的戰爭是細水長流的,我當時就在想這也不是什麼宮鬥劇,一人一個老公,女人們哪來的戰爭,後來我才領悟到因為他們仁愛東村住的都是空軍的家屬,比方說都是由大隊長帶隊出去打仗,結果呢?有人戰死了,戰場上的事情誰能說的準呢?誰知道死神會勾上誰的命呢?反正一旦有飛機出事,不是你家的,就是他家的,而且就像電視劇剛開頭的那樣,會有根本就沒辦法救,只能讓他快點死掉的做法,而對於死掉丈夫的女人來說,那些沒有死丈夫的小太太們就是他的敵人,像大隊長的妻子秦千儀就是頭號敵人:為什麼死的不是你的丈夫,為什麼?為什麼江偉成帶隊出去帶不回來人,為什麼偏偏是我的老公……就是這樣,所以仁愛東村的小太太們死了丈夫以後會立馬搬出去,這還能呆得下去嗎??還有空軍部隊裡應該是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比方說二隊長戰死了,老婆不還在嗎?那麼就由二隊長的學弟,或者說那個接替二隊長的人去娶二隊長的老婆,俗稱對接!)

其實我覺得,一把青裡面的每一個人都是自私的,頂自私的,可是他們自私起來的時候,我一點都恨不起來他們,只是想哭,只是想著他們怎麼那麼命苦!飛行員都應該去坐牢,都自私!我氣江偉成,郭軫自私,一天到晚想著飛飛飛,既不能給妻子一個安安穩穩的日子,又不放她們走,我氣師娘自私,為了自己和丈夫能過上安穩日子,把朱青交出去,隱瞞江偉成犯下的錯誤,出賣朱青,害的朱青坐牢。我氣朱青,師娘自私,就想著自己能過個安安穩穩的生活,不考慮丈夫的夢想。我氣朱青自私,她騙郭軫,說他爸爸在賓館等他,導致郭軫受懲罰。我氣二隊長自私,就想著小周和墨婷,出賣自己的隊長,我好氣,可是越氣越想哭,我恨那個時代,我恨戰爭,我恨他們生在那樣的一個時代,我恨他們是那樣的一個身份……

那個時代讓每個人都變得自私自利,那麼真實,又那麼無奈,但是如果將自己代入劇中人物角色的時候,你會發現如果真的是自己,反而能比劇中人做的更絕!好像所有人都有錯,又好像所有人都可以被原諒。仁義,慈悲,同情,道德在戰爭和活命面前變得那麼的蒼白,那麼的無力……

但是呢,不管怎麼說,這都是我們中華民族記憶的一部分,這部劇從另一個視角反映了當年的那樣一個狀況,從空軍家屬的角度去展現戰爭的殘酷,戰爭帶給人們的傷害,以及女性在那個年代的艱苦生活。

 

 

說的還是少了很多,今天都已經二十二號了,我也就暫時能想到這麼多了,單單講一個點的話我發現反而好講,總講的話總覺得講的不好,講不全。

好了,推薦大家去看哦~

想了解近現代歷史的可以看,想看絕美愛情的可以看,想研究女性的可以看,最近想哭哭不出來的可以看,想磨練心理承受能力的可以看,無聊也可以看!

相關焦點

  • 東山一把青
    我是真的為把一把青解讀成抗戰劇生氣,明明不管電視劇還是小說,面目可憎的日本人從來沒出現過,這個故事都是從抗戰勝利開始,圍繞時代的變遷走的,硬說起來把它理解成年代劇都沒有這麼荒謬。但一把青不是。當舞女的小朱青、搞舉報的師娘、交接小周的小邵、和朱青同病相憐的汪影。他們都是被動的。雖然在一開始大家都對人生有過美好的展望,但是無一例外,大家的人生都走向了脫軌和崩壞。人都是被時代推著走的。去搜一把青影評,說得最多的可能就是郭軫的遺書。感覺看過這個電視劇的每一個人都會背郭軫的遺書「痛入骨髓,魂飛魄散」「快意餘生」一出來,我也要跟著朱青一起哭。
  • 《一把青》——白先勇
    今天小編要分享給大家的是白先勇先生——《臺北人》中的《一把青》
  • 《一把青》初秋一把青
    我會記得這個初秋看了一部叫一把青的臺劇,邊彈新曲千與千尋邊刷的這部劇。即使這個世界令人失望還有童話留心間。即使戰火紛飛,兵荒馬亂,東北的天寒地凍橫屍遍野,還有一座導航塔留在心間。這個故事很悽美,震撼人心。因緣負傷共床枕,願求佳人渡此生。白衫,藍裙,不知名姓,黃昏好風景。東山一把青,他們都是時光裡的故事,慢慢消逝在歷史長河。
  • 白先勇小說《一把青》開拍電視劇
    根據白先勇同名短篇小說《一把青》改編的電視劇,3月10日在桃園大園海軍基地開拍,為此,該基地專門復原了民國時期南京空軍基地樣貌
  • 豆瓣高分臺劇——《一把青》
    其實早在幾年前,有部劇早已刷新了我對臺劇的認識,它就是《一把青》。這裡附上田馥甄演唱的主題曲。這部劇改編自白先勇先生的同名小說。原小說只有一萬三千字,但編劇和導演用45萬字的劇本和31集電視劇的時長將人物和情節細化,向觀眾娓娓道來那個被人們逐漸遺忘的時代的故事。
  • 《一把青》東山一把青
    圖片描述 開始,只是在白先勇先生的《臺北人》上看到這部一萬三千字的短篇小說《一把青》。文字間平平淡淡,並沒有過多的感情渲染。卻恰是那對於應痛徹心扉的事的平靜和泰然,淡淡地娓娓道來,才更讓人感覺到透過紙張的悽悲,一個個人物在心中排列復演,他們的命運在腦海中糾纏。讀罷,久久不能釋懷,意猶未盡,遂去看了改編後的臺劇版的《一把青》。
  • 命運裹挾的《一把青》
    ——《一把青》導演  曹瑞原      想了解那段歷史,紀錄片《沖天》中有說,話劇《寶島一村》中也有涉及,但當白先勇小說《一把青》被導演曹瑞原拍成了31集的電視劇,還是讓人感慨萬千。曹瑞原說,「這個故事如果我們不說,以後也沒有人能說了。」
  • 【隨筆】東山一把青,黃昏好風景——臺劇《一把青》
    無意間刷到的《一把青》片段,於是追了全集。
  • 《一把青》一把青春
    看劇之前我都在想一把青 這個劇名是什麼意思呢,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有一首歌叫一把青,我想應該是一把青絲,或者一把青春的意思,看完之後,我想還是一把青春更合適就不管作者到底是什麼意思了。一直想哭,不寫點東西把自己想的說出來實在難受。看到一個短評說,他們做的每個選擇都看似還有餘地,但是回頭看看,發現並沒有。
  • 寫在清明一把青
    《一把青》是白先勇著作的短篇小說集《臺北人》裡的一章,後來導演曹瑞原將它改編成了電視劇。
  • 催淚臺劇《一把青》推薦
    前兩天在等車的間隙,看了短篇的《一把青》,幾千字的描述,又使我回想起寒假時看電視劇版的《一把青》的難受。所以還是想正式向大家推薦一下這個劇以及原著。小說的話是短篇小說,半個小時之內就能讀完,因為比較短,所以留給人回味的事情也很多;劇的話情節就豐滿了很多,大部分劇情還是比較合理的,看的時候感受到的會比較多角度化、更多細節。
  • 《一把青》:看淡的無可奈何
    快進著看完了《一把青》最後幾集,覺得很是家長裡短。後來讀了《臺北人》,又重新拿來看,看到郭軫死了就看不下去了。那個活躍的飛行員,充滿正義的少年。他和朱青曾經那麼相愛,卻也逃不過戰亂,他走了,他轟地一聲沒了,她也死了。東北的一堆爛鐵,帶都帶不走。他倒好,化成了粉末,留下她一個人,痛也是她一個人在痛,想念也是她一個人想念。
  • 《一把青》
    前半部分的臺灣偶像劇套路還是接受無能,一度讓人覺得這是披著民國外殼的言情劇,這一點從《想見你》到《一把青》都沒變,十個李子維和郭軫也拉不回來。相當誇張刻意的情節,脫離生活的臺詞泛濫,有侮辱智商的嫌疑 :)此外,在金陵說著臺灣腔的南方人分分鐘讓人出戲。但依然瑕不掩瑜。第一,最直觀的一點——畫面實在賞心悅目,可以按幀截圖。
  • 閱讀│《一把青》
    《一把青》的名兒是歌裡來的,我把歌找來聽了,郎呀姐呀之類的小調,名字的含義究竟也沒想出個眉目。
  • 東山一把青 黃昏好風景
    2003年孽子、2005年孤戀花、2015年一把青。文學巨擘白先勇的小說文本結合導演曹瑞原的改編拍攝,分別描繪男同、女同、直人的三部的史詩。其中《一把青》的故事發生在1945年代空軍愛情故事,眾人沉浸在抗戰勝利的喜悅時,馬上面臨繼起的國共內戰。
  • 活生生千萬個悲劇,換幾行史冊的註記——看電視劇《一把青》
    這個月看了臺灣2015年的一部電視劇《一把青》,很久沒看一部劇留這麼多眼淚了。電視劇《一把青》是根據白先勇先生短篇小說集《臺北人》(1971年)中的一篇《一把青》改編的。記得2016年看完《臺北人》,我是這樣記錄的,「《臺北人》,短篇小說集。從大陸撤退到臺灣的各色人等的故事,將軍士兵,夫人遺孀,學者教授,傭人妓女,普通人。故事個個悲涼。
  • 《一把青》:唯有無形能不朽
    在五年後的冬天我終於看完了《一把青》,心裡有萬千思緒,卻無從捕捉一縷。也許有時候對一部作品最有力的評價,不是長篇大論的技術分析,而是一滴真情實感的眼淚。戰爭年代是一面稜鏡,折射出光怪陸離的人性。《一把青》在眾多年代劇中脫穎而出,憑的就是對人性精準的拿捏和雕刻。白先勇的原著只有一萬字,而電視上所呈現的故事,卻是三十一集的綿長史詩。
  • 《一把青》:一場愛情,半生執念.
    「一部電影可能只是一個好的故事,動人的情感;一部電視劇才足夠篇幅去完整地表達那個年代。」《一把青》收錄在白先勇先生的小說集《臺北人》。分上下兩部,主要講的是軍人,敘述的視角是「師娘」,一位國民黨空軍軍官的妻子,在「師娘」的講述下,我們了解到其丈夫的學生郭軫和女學生朱青的故事。(小說不長,很快可以看完,推薦去看。)
  • 《一把青》,臺灣最好的歷史劇
    而2015年臺劇《一把青》則另闢蹊徑,以女人的視覺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歷史。這兩部劇都以國共內戰為歷史背景,一個講飛行員,一個講空眷。在講《一把青》之前,先聊一聊中央航空學校。1932年,為了應對隨時可能爆發的中日戰爭,國民政府在杭州筧橋成立了中央航空學校,開始培養第一代飛行員。而這所航校的校訓,是整個宇宙沒有見過的。
  • 《一把青》一把青
    好了,言歸正傳,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臺灣戰爭片《一把青》,這部劇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部戰爭片,它是一部反戰片,更是一部災難片。中間夾雜著零星半點的人性的揭露,如師娘秦芊儀為了維護炸死朱青爸爸的空軍丈夫江偉成燒毀了唯一的證據,並把朱青投進了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