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純演員搶先看!白先勇小說《一把青》開拍電視劇

2021-02-10 臺灣論談


根據白先勇同名短篇小說《一把青》改編的電視劇,3月10日在桃園大園海軍基地開拍,為此,該基地專門復原了民國時期南京空軍基地樣貌,連飛機都與當時如出一轍。

在海軍基地搭建的「南京空軍基地」



機庫


故事背景發生於1945年,當國人還沈浸在抗戰勝利的喜悅時,卻馬上又得面臨繼起的國共內戰,於是生發出幾段被戰火無情催逼、生死兩隔的動人情感。故事時間軸橫跨1945年至1971年,涵蓋了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抗戰勝利、國共談判破裂、內戰開始、撤守臺灣)。



攝影棚搭建的辦公室

劇組人員服裝道具都有考據,最吸引人莫過於飛官的太太,她們的穿著、髮型、飾品以及談話都經過考據,1950年旗袍也亮相。


連俞涵(飾朱青)



溫貞菱(飾墨婷)



50年代的旗袍裝


國民黨立委陳學聖說,臺灣都忙於「小確幸」,忽略臺灣在大時代曾經扮演的角色,包括兩岸關係,這次透過影像可以重現當年一些淡忘的歷史,重新在歷史中找出力量。

「一把青」是老歌星白光的歌,述說青春該珍惜生命,「青」代表著洋溢的年少時光。曹瑞原說,當時的空軍飛官,對明天沒有把握,生命短暫卻很璀璨,愛情非常悽美浪漫——

這些飛官結束任務要飛回基地,發現已被敵人陸續佔領,他們看著油表一直往下降,飛機也一架又一架往下掉落。一群男人在雲層上開始回憶從前,回憶彼此友誼,思念自己的家,最後只能彼此告別,希望下輩子成為好兄弟。

而女人站在眷村口,看著天空,看著自己的先生跟敵人作戰,一架飛機墜落,眷村的太太擔憂不知哪家先生墜落,空軍派車到眷村把飛官太太載往墜機現場,一群太太們拿著髮簪或手帕,在火場堆默默把破碎支解的肉塊,一個一個撿回來……


劇組人員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回看白先勇小說《一把青》。

長按二維碼 識別加關注


在這裡,發現中國的另一個可能

相關焦點

  • 《一把青》——白先勇
    今天小編要分享給大家的是白先勇先生——《臺北人》中的《一把青》
  • 金鐘大贏家《一把青》背後的八卦:換角、白先勇《孽子》以及沒有等到的林青霞
    年輕人們全都去看英美劇、日韓劇,甚至是大陸劇。對於江河日下的臺劇來說,《一把青》的出現,值得熱淚盈眶。 這部費時3年、《孽子》導演曹瑞原三度翻拍白先勇名著的公視大戲,展現了1945年抗戰勝利之後國共內戰這一大時代下,幾段小兒女的離合悲歡與人性輓歌。從籌拍、開鏡、播出、宣傳、獲獎,都彰顯史詩巨著的風範。
  • 改編白先勇作品 《一把青》開拍
    繼《虐子》、《孤戀花》後,導演曹瑞原再度改編白先勇作品《一把青》,以女性觀點出發,述說國共內戰時期中,空軍及家眷的生命滄桑。該電視劇10日開鏡,飾演空軍家眷的楊謹華、天心等人著復古旗袍亮相,令人驚艷。曹瑞原表示,《一把青》有別於《筧橋英烈傳》的英雄空戰,而以人性為出發,呈現浪漫愛情故事,以及大時代下的生命虛無。
  • 良心推薦,改編自白先勇原著的九分臺劇《一把青》
    本文作者:綠流《一把青》這部電視劇要配著齊邦媛的《巨流河》和龍應臺的《大江大海》看,大有滄桑滋味。民國飛行員和女大學生的愛情故事,說來是小情小調,但正好避開了主旋律的窠臼。戰爭、愛情、死亡,三大沉重主題佔完了,到最後小情調也成了悲愴的史詩。
  • 《一把青》 | 白先勇&曹瑞原
    262、《一把青》
  • 臺灣紅學大師白先勇開紅樓夢講座 一把青女主角現身助陣
    華夏經緯網3月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清華大學本學期開設白先勇清華文學講座《紅樓夢》,由紅學大師白先勇領銜,廣邀臺灣外多位紅學專家,包括美國史丹佛大學及波士頓大學教授等,從文學、美學、性別、戲劇、現代科技等多元角度賞析《紅樓夢》。
  • out的人現在才看太子妃,本人已經在追《一把青》了
    《一把青》(英語:A Touch of Green),2015年公視華語旗艦影集、時代劇。本劇由導演曹瑞原改編自白先勇短篇經典小說作品《臺北人》,前期製作費時3年,製作團隊步履遍及臺灣、南京、上海並進行勘景、選角和考據。公視已於2015年12月19日上檔,並與LINE TV同步播出,一周連播兩集。本劇由楊一展、楊謹華、藍鈞天、天心、吳慷仁、連俞涵、鍾承翰、溫貞菱領銜主演。
  • 讀《臺北人》| 物是人非《一把青》
    實際上,在小說的創作上,白先勇非常看重人物的作用。他說:我覺得人物在小說裡佔非常重要的地位,人物比故事還要重要。就算有好的故事,卻沒有一個真實的人物,故事再好也沒有用。因為人物推動故事,我是先想人物,然後編故事,編故事時,我想主題。……有了故事和主題,便考慮用什麼的技巧,什麼表達方法最有效。《一把青》的故事很簡單。
  • 《一把青》 狂風停,雲也該放開手,淡淡地走
    、楊一展集數: 30首播: 2015年12月19日片頭曲《看淡》作詞:姚若龍作曲:陳小霞演唱:田馥甄片尾曲《天上的男人 地上的女人》作詞:施人誠作曲:陳小霞演唱:林宥嘉2003年的《孽子》、2005年的《孤戀花》,臺灣導演曹瑞原兩次將作家白先勇的小說改編成飽含愛與鄉愁的電視劇
  • 《一把青》,臺灣最好的歷史劇
    而2015年臺劇《一把青》則另闢蹊徑,以女人的視覺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歷史。這兩部劇都以國共內戰為歷史背景,一個講飛行員,一個講空眷。在講《一把青》之前,先聊一聊中央航空學校。1932年,為了應對隨時可能爆發的中日戰爭,國民政府在杭州筧橋成立了中央航空學校,開始培養第一代飛行員。而這所航校的校訓,是整個宇宙沒有見過的。
  • 看完《一把青》,你會愛上他,雖然他會死
    他的小說《孽子》可以說是華人地區同性聖經般的存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孤獨的年輕人。由《孽子》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則堪稱是華語界的《同志亦凡人》,同樣具有深遠的意義。它的導演曹瑞原與白先勇共合作了三部電視劇:《孽子》講述男同性戀們的生活,《孤戀花》是女性之間的愛情,《一把青》終於是我們直男直女的故事了——這也是社長今天(強行蹭了一波熱點後)準備向大家安利的故事。
  • 豆瓣評分高過《隱秘的角落》,臺劇一把青,白先勇到底在講什麼?
    白先勇,白崇禧的後裔。要說臺劇,近幾年最令人淚目的莫過於《一把青》了,絕對屬於臺劇中的扛把子。截止現在,以豆瓣評分9.3在眾多戰爭題材裡中位列前某。(然而,資源並不好找,各大網絡平臺並找不到這部劇。箇中緣由,大家明白,自不多說)。
  • 活生生千萬個悲劇,換幾行史冊的註記——看電視劇《一把青》
    這個月看了臺灣2015年的一部電視劇《一把青》,很久沒看一部劇留這麼多眼淚了。電視劇《一把青》是根據白先勇先生短篇小說集《臺北人》(1971年)中的一篇《一把青》改編的。記得2016年看完《臺北人》,我是這樣記錄的,「《臺北人》,短篇小說集。從大陸撤退到臺灣的各色人等的故事,將軍士兵,夫人遺孀,學者教授,傭人妓女,普通人。故事個個悲涼。
  • 《一把青》:白先勇的10000字,道盡了戰爭時期的愛情
    《一把青》是白先勇的短篇小說,這個故事發生在抗戰期間,在那幾十年的漫長歲月中,空軍和親人以及愛人的那些故事,讓人感動萬分卻又異常傷感。而作者白先勇的爸爸,曾經身處軍隊,經歷了那段最困難的日子。有了爸爸的幫助,白先勇對那段歲月的了解可以說是非常深刻。所以與其說《一把青》是一部作品,一個故事,不如說它是當時歷史的一個縮影,是那段時間裡萬千故事當中的一個。
  • 白先勇《一把青》:道德在這裡顯得蒼白
    白先勇的《臺北人》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把青》。
  • 電視劇《一把青》
    臺劇在豆瓣上看到的,人家說問一個人心理承受能力怎麼樣的時候,回他說,我看完了《一把青》。所以我想《一把青》應該是需要很強的心理素質吧!所以就很心動嘍~再加上前一段時間很火的那個郭軫的遺書:「九泉之下見你孤單,我必魂飛魄散」那個就是這部劇。
  • 白先勇:一把青 │ 周末選讀
    一把青文  /  白先勇選自白先勇短篇小說集《臺北人》配圖和配樂取自小說改編電視劇《一把青》那時偉成正擔任十一大隊的大隊長。他手下有兩個小隊剛從美國受訓回來,他那隊飛行員頗受重視,職務也就格外繁忙。遇到緊要差使,常由他親自率隊出馬。一個禮拜,倒有三四天,連他的背影兒我也見不著。
  • 感人的一部電視劇《一把青》,劇中人物表現淋漓盡致
    白先勇小說改編的電視,小說篇幅很短,電視拓展得挺好挺豐富的。每個人物形象刻畫得特別好,繼戰長沙之後給我感覺沒有男女主的戲。戰爭的描述都挺側面的但也很客觀。越近的歷史越看不清,無論怎樣,對於當時的人來講是時代的悲哀,有好多人背井離鄉一輩子沒有回到自己的家鄉,結尾哭慘了。先書後劇。劇比書更殘忍。
  • 禁播臺劇《一把青》,這部民國劇賺足了眼淚
    根據白先勇原著短篇《一把青》改編,一萬餘字的故事生生被擴展成了30餘集電視劇,還能稱作是不拖沓,一點兒也沒有魔改,被稱作是最佳改編,豆瓣獲評9.3分高分!看過電視劇的觀眾必然意難平,被賺足了眼淚,好口碑如潮,這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神仙劇集?
  • 一把青|請將我拋之腦後,快意餘生
    若是稍微了解中國臺灣當代文學史,你便一定繞不過白先勇先生。白先勇,15歲時隨父親與家人撤逃臺灣,一生發表文章無數,多與臺灣的動蕩與一生的漂泊有關。若你有心去豆瓣看一看,便可發現很難找到先生有8分以下的作品。